《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127章 边关告急

    顾今息虽然早知如此,但眼眶仍旧有些酸涩。
    天涯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心中压抑多时的不舍之情此刻再也控制不住,顾今息有些失控地一把抱住刘老,神色之间满是哀戚。
    “好孩子,好孩子……”
    刘老轻拍着顾今息的后背,一声声地轻声安抚着。
    但此刻也不容他们多做流连,刘老知道,顾今息太过重情,自己如果不先离开,她是没有办法安心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的。
    手上使了些力道,将顾今息拉开,刘老正色叮嘱道:“记得好好保管我给你的锦囊和令牌,关键时候,不必吝惜。”
    “是,今息省得。”
    刘老长叹一声:“好了,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就此去了,你……珍重吧。”
    刘老拍了拍顾今息的肩膀,打开屋内早就设好的暗道,转身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不给顾今息和自己丝毫留恋的机会。
    直到刘老的身影消失在密道尽头,顾今息这才关上机关,看着密道重新闭合。
    握紧了手中的锦囊和令牌,顾今息强自压下心头的酸涩,打起精神,待会儿宫里还有一场“恶战”等着她去应对!
    皇城急召,文武百官必须在半个时辰之内全数到齐,等到顾今息姗姗来迟的时候,整个议政殿门外已经聚集了许多的身影。
    见顾今息出现,与她交好的柳令春、慕云霄等人连忙迎上前来。
    “顾兄!”柳令春脚步最快,抢先一步赶上前来,与顾今息打招呼的声音中,有着旁人听不出的焦灼。
    顾今息见柳令春给自己使眼色,知道他是心急刘老的消息,当即暗中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此处人多嘴杂,难免没有皇家的奸细。
    刘老此刻正趁乱出城,可万不能让皇家的暗桩探得消息!
    柳令春一转念,也能明白顾今息的顾虑,加之此刻身后众人都围了上来,也不好再开口,只好暂且压住心中的疑惑。
    慕云霄慢了柳令春一步,也忙上前,拱手招呼道:“顾兄,好久不见了。”
    顾今息忙回礼:“是啊,想来上次与慕兄喝酒,真是痛快!若是改天有兴致,我们再约如何?”
    “哈哈,却之不恭啊!”
    两人朗声寒暄之间,顾今息跟前的人是越聚越多。
    顾今息是当朝探花兼驸马,又多次被皇上委以重任,可谓是新贵,一时风光无二,想要攀附结交的,自然不在少数。
    这人越聚越多的同时,话题自然也从寒暄逐渐转向了今日来此的正事!
    “诸位大人,你们知不知道这到底是作甚?”
    “是啊,什么大事儿闹到了需要加朝的地步?”
    “不知道啊,没听说最近有什么大案子啊!”
    说到案子,众人的视线纷纷转向柳令春:“柳大人,最近大理寺有什么大事儿发生过吗?”
    柳令春和顾今息对视一眼,道:“最近确实有大案结案,但是还在加紧处理之中,还没有出结果,恐怕与今日之事无关。”
    “那这是因为什么?”
    众人讨论开了去,什么说法都有,突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既然不是京中大案,那就只能是边关急报了吧。”
    此话一出,别说是顾今息这一堆人,就是整个议政殿门外都陷入一片尴尬的寂静中。
    与那官员交好之人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低声警告道:“边关大事,你也敢在这儿胡说,不要命了吗!”
    这个猜测,他们心中哪个没有,只不过是没人敢宣之于口罢了。
    妄议军机大事,一个不慎就会被扯上通敌叛国的帽子,可是要灭九族的!
    那官员心知不妙,早就吓得瑟瑟发抖,哪里还敢再说话?
    就在这片沉寂之中,议政殿的大门缓缓打开,尖锐的传召声传出:“陛下有旨,宣诸位大臣进殿议事!”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唱喏一声,按照职位高低,分为文武两列,次第进入内殿列好。
    一番礼节之后,殷逸一身金黄五爪龙袍,端坐上座,脸色肃沉。
    “众位爱卿,今日加朝,是因为刚收到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报!”
    说着,殷逸给李公公使了个眼色,示意内侍将早已准备好的军报抄誊副本交到众位大臣手中,这才接着道:“戎狄小国,不安于国事,反而屡屡挑衅我边境,并与半月之前发起战争,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说到此处,殷逸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啪”的将奏折拍在桌案上。
    “我堂堂东离,立国百年,竟然被一介蛮夷小邦连下三城!你们倒是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天子震怒,哪个敢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胡言乱语,皆是俯身道:“陛下息怒。”
    “息怒?呵,边关战事吃紧,朕要的是解决之法,不是什么‘息怒’和‘责罚’!”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倒要看看,他的这群好爱卿们,往日里享家国俸禄,到了这个时候能做出什么贡献来!
    “这……”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强出头。
    殷逸见他们这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心中更是恼火,索性点名道:“兵部,如今可以调动驰援边疆的战力有多少?”
    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暗叹倒霉,自己刚上任没多久,就遇到了这种战事,看来是如何也逃不过去了。
    想着,忙出列拱手道:“回禀陛下,边城素来是我国要塞,兵力雄厚,加之附近州县可调动的地方兵力,加起来……该有十万之多。”
    殷逸却眯起眼睛,眸中冷光毕现:“该有?”
    兵部尚书腿一软,忙跪倒在地,磕头请罪道:“陛下恕罪,微臣就职日短,尚未能理清各地兵力部署,是微臣失职!”
    殷逸的脸色已经沉得能滴下水来:“好,朕就再给你三天的时间,若是三天后还和朕说什么‘大概’,‘估计’一类的话,你就收拾包袱,到边疆去亲自数数到底有多少人马!”
    “是……是,微臣遵旨!”
    兵部尚书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心里叫苦不迭地退了下去。
    “户部!”殷逸接着点名道。
    户部尚书忙应声出列,主动回道:“回禀陛下,近年来各地收成还算良好,只是今年刚经历了黄河水患不久,国库并不算太过充裕。不过请陛下放心,微臣府中有常备的军需召集方案,稍后自会整理好,呈给陛下过目。”
    殷逸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户部做得还算有个样子。
    就这么一个一个的问过去,几乎朝廷三品以上大员,尤其是各部尚书,都被问了一个遍。应对稍有差池的,皆是被毫不留情面地训了个狗血淋头!
    朝内的情况了解完了,就该轮到武将这边了。
    “朕已经派了四皇叔前去镇守边疆,只是此次戎狄有备而来,可谓是来势汹汹,四皇叔一人之力毕竟有限。哪位将军愿意前往,驰援边疆?”
    此话一出,三四位武将争先恐后地出列齐声道:“陛下,末将愿往!”
    “好!”殷逸喝了一声,点了其中的几位将领,“你们几位,立即出发,带上五万晋城军,立即赶往边城驰援!无论如何,定要给朕倾尽全力,守住边城!”
    武将热血,当即齐声道:“是!犯我东离者,虽远必诛!”
    话音落,各自一掀衣袍,退出大殿,步伐铮铮之间,尽是军人铁血豪迈之气。
    打发了武将之后,殷逸有些疲惫地揉了揉额角。
    昨夜他守在长公主府,好不容易等到事情消停了些,原想歇息一阵儿,谁料却从晓春这里提前接到了边关急报,哪里还睡得着,连夜召集了几名心腹,商议军情。
    其实,除了几位大臣了解到的这些,还有些话,他没有说出来。
    在殷臻通过晓春他们递交回来的军报上,还提到了之所以会这么快被连下三城的原因。虽然对百官是说“措手不及”,实则主要原因根本就不是这一点!
    戎狄是突然进攻不错,但是凭借这边关的防御,又有殷臻亲自坐镇,该是远远不止这个战绩的。
    其中的根基在于,敌人似乎每次对于殷臻的行动了如指掌,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换句话说,我方军情内报定然是被频频泄露!
    若是没有殷臻苦苦支撑,恐怕现在早已不是连下三城,而是直逼京都了!
    长此以往,连战连败,定然会军心涣散,百姓人心惶惶,到了那个时候,失了民心,又谈何家国?
    想到这些,殷逸的额头就隐隐作痛,挥了挥手,道:“都退下吧。这些日子都给朕打起精神来,若是有谁被朕逮到尸位素餐,可别怪朕不留情面!”
    众人见皇上神色疲倦,也不敢久留,忙纷纷应是,退了下去。
    殷逸使了个眼色,李公公忙点了点头,随着众人追了出去。
    顾今息刚走出议政殿,还没等松一口气,就被李公公从身后叫住。
    “顾大人,皇上找您呢,烦请您和咱家走一遭吧。”
    顾今息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什么话不在大殿上说,却偏偏要等众人都散了之后单独召见自己?这……
    李公公见顾今息犹豫,忙笑着道:“大人放心,陛下只是想找大人叙叙话而已。”
    顾今息叹了一口气,身为臣子,天子传召哪有能不应的?
    “请公公带路吧。”
    李公公暗道这顾大人果真是个明理的,忙让开路,恭敬地道:“您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