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114章 结案

    殷逸又冷笑一声,“别和我说什么父女天性,你该知道,那人狼子野心,若是我以利诱之,再加上有皇后在旁劝说,你说他会不会铁定心思维护他那个不甚受宠的小女儿?”
    冯正明的神色越来越慌张,脸色也随着一个个问题越来越苍白了几分。
    殷逸见吓得差不多了,也该给个甜枣吃吃。
    “反之,你若是给了我想要的答案,我自然可以恩赦,保你一家平顺。总归此处无外人,你所说的一字一句,也就只有我们几人知晓而已。我们守口如瓶,又有谁知道你曾经出卖了他呢?”
    冯正明挣扎了片刻,最终还是平静了下来。
    “此话当真?”
    殷逸知道他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点头道:“天子一诺,重逾千斤。”
    冯正明闭上了眼,道:“好!只要陛下愿保我一家安康,微臣愿在死前为陛下解惑。”
    他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殷逸见他终于松口,心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忙道:“你还有时间,我要你说的只有两件事,这背后最终的指使者,到底是谁?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此做?”
    冯正明既然开口,就不再保留,有问必答。
    “我听陛下方才的意思,该是也已经对这背后真凶有了猜测吧。不错,我的岳丈大人,当朝丞相张骅便是一位幕后黑手。另一个,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发现,就是当朝的八王爷殷祐!”
    众人面面相觑,果然是他们!
    “至于这目的,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大概地听他们谈到过,似乎是想要在朝中大臣之中安插入自己的眼线,若是有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却不愿意听从指派的,就会被暗中处决掉。其实,此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了,只不过之前行踪都比较隐蔽,也少有能抗拒得了他们的诱惑的,直到礼部侍郎之子那次。”
    冯正明想了想,叹息道:“那也是个硬骨头,说什么都不肯答应,威逼利诱,他们用尽了手段也没能将之降服,但他已经知道得太多,无奈之下也只能下手杀了他。至于兵部侍郎一案,我那时已在牢中,着实不清楚了。”
    殷逸看了看柳令春与顾今息,见他们点了点头,确定这话最起码有七分真,至于兵部侍郎,有魏少风的说辞,几乎也是与冯正明的话完全吻合的。
    殷逸暂且相信了他的话,接着问道:“那么目的呢?他们一个是百官之首,一个是当朝王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冯正明神色颓废地摇了摇头:“我知道的都说了,这些我也不清楚。岳丈……丞相他一向恨我不成器,让他在百官面前丢了脸面,太过要紧的事儿,怎么也不会对我说的。”
    殷逸见他的神情,不像是在推脱,虽然可惜,但也没有纠结于此。
    “那就将你知道的,已经被他们收买的名单写下来。朕承诺你,看在你举告有功的份儿上,定会宽赦你的妻儿。”
    殷逸用了尊称,是在以一个皇帝的身份给他承诺。
    冯正明闭了闭眼,罢罢罢,到了这般穷途末路,还背着那么多秘密做什么?难不成真的要带到棺材中不成?
    冯正明神色一狠,用没有被施针的一条手臂刷地撕下一块衣袍,毫不犹豫地咬破指尖,竟然就这么蘸着自己的鲜血开始一个一个地写着名字。
    顾今息等人屏住呼吸,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等候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冯正明的手指渐渐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颤抖,最初还能歪歪扭扭地写下字,越到后面越是后继无力,最后直接颤抖到不受控制,甚至不能精确地落在衣料之上。
    冯正明见自己实在是有心无力,索性不再强求,双手捧起那血书交给殷逸。
    “皇上,这些大抵就是罪臣所知道的了……还……还望皇上念在皇后娘娘的份儿上,饶……饶过……”
    冯正明费力地说着,口齿之间已经渐渐难以保持清醒,连眉目之间也染上颓败的神色。
    殷逸接过血书,大略看了一遍,倏地将血书合上,收到袖中。
    “放心,朕既然允了你,定然不会反悔的。”
    冯正明一笑,挣扎着叩拜下去:“罪臣……谢皇上隆恩!”
    这一拜下去,就再也没能起来……
    殷逸看着那颓败在地上的身体,叹了口气,对柳令春道:“死者为大,这既然是你的府邸,就去找些可信的人来,将他安葬了吧。至于大牢那里,就说是朕提审之时处置了他就是了。”
    柳令春看了眼殷逸挺直的脊背,这是有意支开他吗?
    稍作犹豫,柳令春还是点了点头,给了顾今息一个自己小心的眼神,领命退出了房间。
    柳令春退下之后,殷逸也不愿在这尸体旁边多做停留,遂对着顾今息道:“你随我出去走走吧。”
    “是。”顾今息低声应了一声,跟了上去。
    殷逸随意地在院子中的石凳上坐下,并伸手示意顾今息落座。顾今息也不矫情,大方地在殷逸对面坐下。
    两人稍作沉默,还是殷逸率先开口:“你觉得,今日之事,该如何处置?”
    顾今息早就猜到,殷逸支开柳令春,只单独留下自己,必定是有事想要单独交代给自己。只是没有想到,他一开口就是如此直接。
    “此案至此,也算是水落石出,微臣不负陛下重托,查明真相,至于这个真相该如何处置,涉案人员该如何量刑……”顾今息一顿,站起身来,躬身道,“请陛下恕罪,微臣一非刑部或大理寺官员,二非此案主审,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权利。”
    顾今息说到此,故意做了个停顿,暗中看了看殷逸的脸色,见他不甚满意,倒也没有丝毫不悦的意思,复又低下头去,继续将话说完。
    “若是皇上想要一些建议,微臣倒是认为,柳大人更为合适。柳大人是执掌大理寺的大理寺卿,素来又以持法严苛公允著称,想来是不会有量刑不当的情况发生的。”
    殷逸未置可否,只是悠悠地回了一句:“顾大人倒是知人善任。”
    “微臣不敢。”
    顾今息连忙将头低下,却仍旧是圆滑地不肯给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她心里清楚,皇上有此一问,与其说是询问建议,不如说是在试探她。此事事关重大,如何决断不过是圣心独裁而已,哪里有她置喙的余地?方才能够在一旁听一听审讯的结果,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赏了。
    “罢了,朕也不为难你了,去把柳卿叫来吧,有些事,朕要单独交代你二人。”
    殷逸闭上眼睛,挥了挥手,示意顾今息自行告退即可。
    顾今息微微抬头瞥了眼殷逸,见他脸上波澜不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不敢耽搁,依命去将柳令春找了过来。
    等到两人到齐,殷逸这才睁眼,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两人,眼中幽深黑暗的光芒让两人一阵心惊。
    “两位爱卿,今日之事,辛苦了。”
    顾今息和柳令春对视一眼,忙拱手道:“为陛下办事,不敢言辛苦。”
    话虽如此,其实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些预感。
    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客气过?既然给了这个甜枣,这下面的话,恐怕不会怎么好听了!
    果然,殷逸再开口时,就是直言不讳道:“关于此案,朕已经有了决断。”
    两人将头低得更低,皇上既然如此说,那就是不需要他们再发表意见,只要听命行事即可。
    “柳卿。”
    “臣在!”
    “礼部侍郎之子案,兵部侍郎案,既然已经查明,朕给你三日时间结案,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柳令春骤然抬头,有些不敢置信:“皇上,您是说……”
    “柳卿!”殷逸加重语气,已经隐隐含了警告的意味。
    柳令春咬牙,低下头去。
    “臣愚钝,不敢揣测圣意。”
    听着意思竟然是要装糊涂了!
    顾今息看得心中着急,暗中频频冲柳令春使眼色,谁知道柳令春这次却是统统无视之,没有丝毫的动摇。
    殷逸冷笑一声:“不明白?好,那朕就把话说明白了!礼部侍郎之子案,主犯冯正明,已招供认罪伏法,念其多年有功,免妻儿株连之罪,只治罪于一人。兵部侍郎案,主犯魏少凌,判秋后处斩。柳卿,你可听懂了?”
    “皇上……”
    柳令春还欲再辩,他们明明都知道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为何要包庇那些真正的幕后黑手?
    顾今息见状不好,伸脚踹了柳令春一下,趁着他停下的间隙,赶忙接过了话。
    “陛下,柳大人对于这些事儿,早就是驾轻就熟,自然不会出错的。臣也定当善始善终,在一旁好好督促柳大人,请陛下放心。”
    殷逸将他们的小动作看在眼底,心中虽有不愉,却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发作--顾今息总归是要回百锦宫的,倒时候再算总账不迟!
    “有两位爱卿在,朕自然是放心的。”殷逸起身,道,“时辰不早了,两位爱卿退下办差去吧。”
    “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