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情:种田小娘子云澈卫长歌》第97章 齐诵

    看到徐世铭马车的那一刻,卫长瑛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促成徐世铭和卫长歌的婚事。徐世铭的地位身份也不算辱没了卫家,自己这么做也算对得起卫长歌了。可恨自己不能立时冲过去告诉徐世铭,不过时机总会有的。
    眨眼间就到了凤凰山学堂,大讲堂召开的这一天。天蒙蒙亮就开始有人向这边聚拢,等到卫长歌乘着马车出现在山道上的时候,已经是水泄不通了。李大牛牵着马,大声吆喝着,可路途依然拥挤。
    卫长歌看眼前的情况实在有些出乎意料,本以为大讲堂不过是在读书人和那些学童的家人间可以引起关注,没想到竟然来了这么多人,她挑起车帘看着外面,竟然还有不少小贩也混在中间,这哪里是来开大讲堂,这简直是是来赶庙会啊。
    这中间很多人恐怕都是第一次来凤凰山吧。人多了,难免就有人想浑水摸鱼。第一次来就被摸了包,恐怕会对凤凰山的印象大打折扣,那些商人还在观望,说怎么也要等到药田收获了,才肯和自己签合约,即便是有徐家的面子,也还是死咬住不松口。
    卫长歌明白生意场上的事,有时候就是做熟不做生。不把上好的药材摆在他们的面前,这些商场上的老油条可不会因为怕得罪人就给自己特殊。今日里,这局面要是控制好了,说不得就能打出名头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大牛才牵着马车,顺着拥挤的人潮走到了学堂门口。相对于刚刚的人潮汹涌,这里人更多,却是井井有条。卫长歌下了马车就见林闻带着几个学童在那里维持秩序,不由心下赞许。
    “大牛!去把赵虎和李水请过来。”说罢,卫长歌自己向林文的方向走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时候都要有章法,你才能把事情做好,一乱你什么都做不成,光处理烂摊子就要耗费你们的好多精力。平日里教你们读书习字也是遵循学习的规矩,一步步来才能打实基础。”林闻一边说着,一边指挥人群各自归置到地方。并没有发现卫长歌的到来。
    “林先生,今日辛苦你了!”
    林闻乍闻卫长歌的声音,惊了一下,转身就要拜,却被卫长歌挡住了。
    “刚刚听到林先生的一番话,深的我意。有您这样的人在,凤凰尚学堂的孩子们有福了。我该拜你才好。”说罢,卫长歌一敛衽,对着林闻深深鞠了一躬。
    几个孩童立在一旁,好奇的看着两人,不知怎的这位白衣姐姐要对自己老师行礼,却也心下欢喜,于有荣焉。
    林闻虽有秀才功名在身,可家境贫寒并不受人重视。没想到到了凤凰山,不用为生计发愁,每日里只与孩子们在一处,闲暇时可以做学问,若是在山间散步遇到乡民,都会被人尊称一句“林先生”,感念于卫长歌的知遇之恩,自此更是竭心尽力。
    今日自己不过做了些分内之事,就得卫长歌如此礼待,一时激动地无以复加,竟楞在原地,看着卫长歌直起身。
    “唉,我说老林,你还真不谦虚,卫神医鞠躬,你就这么受着啊!”赵虎和李水得了消息,随李大牛一块过来了,远远看到这一幕,赵虎打趣林闻道。
    “咻”林闻的脸就火辣辣地烧起来,自从上山后,他与赵虎两个光棍儿,时常聚在一处,也不知道一个乡野村夫和一个秀才是怎么相处的,可他两关系一日好过一日。此时虽然知道赵虎不过是在逗乐子,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几人聚在一处,笑闹了一会才算作罢。
    “我请二位来,就想你们能调派人手,维持山上各处秩序。”卫长歌说道。
    “这个自然。”赵虎转身又对林闻道“老林,你带孩子们进去吧,讲堂开了,你们还在这站着不好看。有我在放心,一定不出乱子。”
    “不只是这里,或许这里可能并没有什么事,毕竟在学府重地大家还是会掂量的。倒是各处聚集的人群中要巡视,小心扒手。车辆停靠的地方,要看着不要有人偷车。尤其是药园那边,那是咱们的根基,万不可有失。”卫长歌一一嘱咐道。
    赵虎和李水合计了一下,就分头去召集人手,在各处布置。卫长歌还是不放心,又让李大牛去药园守着,反正她今日左右不过是在这里全程参与大讲堂而已,倒不必有人跟在身边。
    眼见时间不早了,卫长歌正准备进里面去,不想那梅县令携夫人和孙老板联袂而来。不得不又转头迎了过去,一番寒暄客套,就听林闻在内敲响了钟。
    随着低沉浑厚的钟声响起,人群慢慢开始有序向学堂门口聚拢,待得钟声响起,外面竟然称得上是鸦雀无声了。卫长歌心下不无感慨,说起尊师重教,还是故人更胜一筹。
    不知从哪搬过来的木头台子,林闻站上去,讲了几句话,不外乎孔圣人杏林开讲坛,七十二贤传美名的故事,然后带着学童们背了一遍《幼学琼林》,当清脆悦耳的童声响起,本来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思,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雨旸时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斯称盛世。”随着天文卷最后一句落下,热烈的掌声潮水般涌来,尤其是那些将孩子送到此处的人,简直是把手拍疼了,也没有停下。
    卫长歌心下想着,前世那些学校办的家长日果然用在此处效果也好。虽说家长们把孩子送过来是放心的,可怎么也比不上真正亲眼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来的更有说服力。这些人多数都是乡民,在阶级固化的时代,读书尽管也是坎坷重重,终归还有一线希望。
    在那些书生眼里,背诵的内容不过是日后浩瀚书海里的冰山一角,可也心下慨叹起,那些年幼时光,很多人都是跟着一起背到最后的,有那过于情绪化的人,竟是满眼含泪。
    等一切平息,终于轮到徐世铭登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