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今息殷逸》第234章 太后的建议

    兰瑾闻言,眼神一动,心知这是太后娘娘要将自己支开,单独与皇上说说话了!
    思及此,兰瑾忙收回手来,福了福身子,躬身退了下去。
    等到殿中只剩下太后和殷逸的时候,太后这才冷哼了一声,脸色微沉,却没有率先开口。
    殷逸见此,心知太后终究还是动了怒意,只好赔着笑脸道:“母后,此事是儿子处置得不妥当,您且莫要气怒。若是气坏了身子,可就当真是儿子的罪过了!”
    “哼,你还知道哀家气怒?还知道担心哀家的身子?”
    殷逸一笑:“看母后这话说的,你是儿子的母亲,是东离的太后,儿子怎么可能不担心您呢?”
    “母亲?连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分不出来,这两字哀家还真是受之有愧!”
    太后冷哼一声,殷逸的脸色也随之一变。
    轻叹一口气,看来,真正让母后气怒的,不是今日自己拘禁逦儿,而是他假作逦儿欺瞒于母后之事啊……
    殷逸苦笑:“母后,儿子也是一时无奈,才会出此下策的。”
    其实这些话不必殷逸说,太后心中又何尝不知道?
    当日的局势,长公主与顾今息的大婚公告已出,举国皆知,这新娘却是溜之大吉了!殷逸的对策虽说是荒谬了些,但确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否则的话,可就当真要叫天下人看笑话了!
    不过,一想到她竟然就这样被蒙在鼓里,还傻傻地以为自己的女儿真的找到了好归宿,她的心里就是一阵难受……
    “罢了罢了……”太后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道,“哀家的年纪大了,记性也不怎么好了,之前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忘个干净。可眼前的事儿,皇帝,你准备如何善后?”
    如今朝野上下都在盯着他的举动,就算是有逦儿出面分担了一部分的舆论压力,但八王爷一党为了给八王翻案,定然会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顾今息的身上。
    此时的局势,仍旧是微妙的紧!
    关键,就是看殷逸下一步如何行事了!
    殷逸微微抿唇,说实话,在他还没有见到顾今息之前,他原本已经做好了全局的打算。
    先是逼她交出白玉宫殿,再悄无声息地用死囚犯替之,一方面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一方面也会暗中放她一条生路!
    可是……
    在殿上见到顾今息的一瞬间,他就已经将原本的计划全盘推翻。
    他实在是不忍心,让这样一个本可以大放异彩的女子自此隐姓埋名,一生都不能活得堂堂正正,反而要整日里提心吊胆,担心着什么时候自己的真实身份会被人发现,担心着自己的生活什么时候会被打乱……
    不!
    顾今息的人生不该是这样度过的!
    可除此之外,他又实在是想不出两全之法,如今太后这么一问,当真是问住他了!
    殷逸长叹一声,道:“儿臣愚钝,还请母后指教一二!”
    太后见殷逸如此犹豫挣扎,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殷逸、殷逦,哪一个不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骨肉,殷逸总说她偏疼女儿,其实不过是他是君,是这个国家的支撑,若是自己为人母的太过疼爱,日后他的性格必定会有软弱的一面。而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将是致命的弱点!
    所以,在很多时候,即使她再怎么心疼,也只能袖手旁观!
    可是现在……
    思及殷逸扮作长公主陪在自己身边的那段日子,太后就算再怎么劝慰自己应该狠下心肠,却终究是忍不住神色柔和了几分。
    “逸儿,其实你不过是顾虑太多了而已!”
    太后的语气慈爱中带着点惊醒的意味,让殷逸不由自主地将视线放在了她的身上。
    “母后,您是说……”
    太后一笑,却是转而道:“今息这孩子,是个恭谨孝顺的,又对家国多有建树,若当真是个男儿,配你妹妹也算是匹配,只可惜……”太后话语一顿,随即有些狭促地望向殷逸,“也算不上是可惜,既然做不了哀家的半子,那么,能做哀家的半女也是不错的!”
    女婿算是女方家族中的半个儿子,是为“半子”,这“半女”……
    殷逸的瞳孔缩了一下,颇为诧异地道:“母后,您……您都知道了?”
    “怎么?哀家不该知道吗?逦儿说的那些话……其实是你做的吧。相识于灯会,情趣相投,互生情愫……”
    不过这情愫,不该是友情这么简单吧。
    殷逸早知道瞒不过太后,却没料到太后竟然这么快就猜到了,只能苦笑道:“母后英明,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太后轻叹一声:“今息这孩子,合哀家的眼缘。就算是女扮男装,也算是事出有因,论功劳论苦劳论情分,无论如何算,你都不该辜负了人家姑娘才是!”
    殷逸听了这话,张口欲言,却又不知道此时应该说些什么。
    若说是辜负,恐怕他早就已经辜负过多次了吧?
    就算如今没有这些事儿阻隔着,只怕顾今息也是早就远走高飞,终生都不愿意再见自己一面了吧?
    太后将殷逸的神情看在眼中,劝道:“你这孩子,母后知道你心思重,但你既然喜欢人家姑娘,怎么能用这种方式将人留下呢?现在可好,为难了你,也为难了今息啊!
    太后轻叹一声,徐公公和她汇报的,不过就是顾今息和殷逦在朝堂上说的话。
    她身处其中,看着他们一步步携手走过来,其中的情义,又怎会不明白呢?
    殷逸苦笑:“母后,那您再教教儿子,此事到底该如何解决才是?”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只要她功在社稷,又没有通敌叛国之罪,你身为皇帝,只需要一道特赦令,莫说是无罪释放,就算是官复原职,只怕也没人说得出什么来!”
    “母后,您说的这些朕都想过。只是……说来容易,做来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殷逸有些犹豫,这个法子他也不是没想过,可是真正实行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绝不会如想象中这么轻描淡写!
    太后一笑,道:“这就是哀家说的,说难也难!这事儿理论上比什么都简单,而是实行起来,却是难在两点!一来,她要有这份天大的功劳;二来,你要有震慑得住朝臣的手腕!”
    殷逸闻言,敛眉思虑了起来。
    功劳不难,只需要让顾今息交出白玉宫殿,就是一个救国大功,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在社稷”,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可是,要说服那帮坚持纲常伦理的老顽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太后见殷逸的神色,便知道他是在顾虑什么,冷笑一声:“皇帝,你要时刻记住你的身份!你是君,他们是臣!你的命令,无论合不合理,他们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并服从,任何的质疑都是不衷心的表现!至于理由嘛……”
    太后的神色微沉,望向殷逸,一字一句地道:“给出理由,是你作为一个明君对自己的额外要求。如今家国战事在即,平复内乱才是重中之重!只要能给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说法,他们若再是不服,你身为皇帝,也不妨教教他们,什么是君臣之别!”
    虽然太后素日里一向是端庄无争,但是能在这深宫之中保住自己的一子一女,并扶持着自己的儿子坐稳帝位,太后娘娘又怎么可能真的是个软柿子呢?
    太后这一番话落在殷逸的耳朵里,可谓是茅塞顿开。
    他真是在八王府当歌姬时间太久了,处事竟然都开始瞻前顾后了起来。
    母后说的不错,他给出的是理由和命令,而大臣需要做的只是服从和执行,若是有所异议……
    特殊时期就是要用特殊手段,这个时候,只有铁血手腕才是平定内乱最快的方法!
    殷逸眸色一深,匆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母后教诲,儿子还有要事,就不多做停留了……”
    “站住!”见殷逸一脸兴奋地就要往外冲去,太后一口打断了他的话,喝止了他的举动。
    太后亲自出声阻止,殷逸刚迈出的脚步只好再次收回来,回头望向太后。
    “母后,您……”
    而太后此时却是阖上了眸子,靠在软垫上,有些疲惫地道:“留下来吧,在安慈宫用过晚膳再去处理你的事情。时刻记住你的身份!哀家和你说的,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横行无忌。这中间的度,相信皇帝自己应该很清楚才是,哀家这个老婆子就不再啰嗦了。”
    殷逸皱起眉头,他现在心心念念地全部都是顾今息,哪里有心思用什么晚膳?
    可是母后既然开口了,依着她的性子,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就这么离开的,方才那些话,分明是在明里暗里地提点着他,他就算是再心急,但是这点子东西,还是听得明白的。
    “可是,母后您方才不是说……”
    殷逸有些不明白了,方才不是母后亲自给他提的建议吗?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反倒是要拦着他了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