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今息殷逸》第21章 高处不胜寒

    只得作牵肠挂肚状,道:“皇上莫怪,微臣心里实在是牵挂长公主殿下。方才没有见到公主,不知……”
    啧,这一幅新婚燕尔的表情,不知道的还真要被她瞒骗过去了呢。现在他本人就在这儿,上哪里去给她再找个“长公主殿下”?
    “胡闹!”殷逸佯装愤怒,道,“家国大事当前,你竟然只顾儿女私情。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顾今息一缩脖子,她早就有一种不能说的预感,这不,坏事儿了吧。
    “微臣有负陛下重托,请陛下恕罪。”
    殷逸仍不松口:“长公主是朕嫡亲的妹子,朕还会害她不成?不过是要一叙天伦,你就急成这个样子作甚?难不成你尚了长公主,朕见长公主一面,都要经过你的批准吗!”
    最后一句的语气,不可谓不重。
    顾今息嘭的跪下,惶恐道:“微臣万万不敢。”
    驸马,说的好听是尚公主,说的不好听,不过和入赘皇家没什么区别,哪里敢真的把长公主当成一般妻子对待?
    殷逸见顾今息面色惶恐,这才语气放缓:“你们夫妻俩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朕这个做兄长的自然是乐见其成。但是家国大计与儿女情长,孰轻孰重,身为驸马可要好好权衡。”
    话外之意,是要顾今息专心查案,避谈私情。正是要借此机会,将长公主与顾驸马名正言顺地分开一段时日。
    “谢陛下教导,微臣铭记于心。”顾今息不敢反驳,低头领命。
    心下却暗暗疑惑,这皇帝是见不得自家妹子受宠还是怎的?自己这个妹婿,难道新婚第二天不该挂心妻子吗?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也只得压下疑惑,自我安慰,天子的想法哪里是她这种凡夫俗子能看的明白的,只要不罚到她身上,自然是万事大吉。
    殷逸看目的也差不多达到了,不在为难顾今息。
    “起来吧。好好办案,不要贪恋一朝一夕,若是到了日子给不出个结果,朕决不轻饶!”
    “是。”
    “退下吧。”
    顾今息此时一刻都不想再多做停留,立刻拱手行礼:“微臣告退。”
    走出御书房,这才深吸了口气,顿时觉得胸口都轻松了起来。
    一阵冷风吹过,顾今息一个瑟缩,这才察觉到这一会儿的功夫,里衣已经被冷汗浸透,不由地苦笑,自古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可惜无论是驸马的身份还是探花的身份,注定是不能轻易摆脱这个皇宫了。
    看着远方的天际,顾今息心中不自觉地升起一股萧瑟之感。
    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过是为了拿回白玉宫殿,可拿回之后呢,她又该如何从这一堆事物之中抽身而出?她当初的决定,不知是对,是错……
    顾今息抬手,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似乎是想要将这些烦人的思绪都赶走。
    多想无益,如今当务之急,是赶快查清命案,不然不要说白玉宫殿,就是自己这顶官帽,还不知道保不保得住。
    顾今息理清思绪,重新打起精神,抬步离开御书房,顺着宫中的小路渐行渐远……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的身后,一双眼睛透过窗户的缝隙,一直注视着她。
    不在一朝一夕,不光是说给你,更是说给自己的。顾今息,早晚有一日,朕会名正言顺地拥有你!
    是夜,盏盏宫灯如同满天星辰,点亮了皇宫的夜。
    御书房里,依然是灯火通明,自从安排好了黄河水灾和凶案之后,殷逸就坐在案桌后面,一本又一本地批阅着奏折,除了手中快速转动的笔,几乎就没有变动过位置。
    放下最后一本奏折,殷逸动了动酸麻的手臂,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都说这个皇位人人想要,其实真的坐上这个位子才知道,当皇帝当真没有什么好的。不光不能随心所欲,反而事事都要顾虑周全。每天五更就要早起上朝,之后就是一整天繁重的政务,一日下来根本不得片刻歇息。稍有差池就要被御史弹劾,被天下百姓唾骂,千百年后还要徒留一个昏君的骂名。
    若不是当初父皇去得早,皇室中又实在难有堪当大任之人,他是不会接过这个担子的。
    高处不胜寒,也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能体会。
    饮下一杯浓茶,殷逸头痛地揉了揉额头,一旁的烛火印照出重重灯影,恍惚之间,他仿佛从这其中看到了那个巧笑嫣然的女子。
    抿紧的唇角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殷逸唤道:“来人。”
    一旁的内侍立刻上前一步,应道:“陛下。”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经是亥时三刻了。”
    “嗯,已经这么晚了吗?”
    真是忙昏了,自己这个做“妻子”的,这个时辰都没回去,恐怕那个没心没肺的丫头应该已经睡了吧。
    领着人进来收拾桌案的李公公,见皇上那副出神的样子,也能猜到几分心思。
    “夜已深了,请陛下早点歇息吧。”
    “嗯。”殷逸随意地应了句。
    李公公再接再厉:“不知陛下今夜要歇在哪儿?沈妃娘娘这几日都巴巴地派宫人来了好几趟御书房了呢。”
    听到这几个名字,殷逸心里莫名地一股厌烦。
    “说起这事儿,朕还没有和她们算账,她们倒是闲得很。”
    冷哼一声,殷逸对着李公公命令道:“明儿一早,得了太后的懿旨,立刻传令六宫,缩减开支。沈妃,哦,对,还有皇后,作为六宫表率,理当加倍节俭,以示皇恩浩荡。”
    李公公嘴角一抽,皇上这是公报私仇呢。
    心里想想就算了,嘴上却是万万不能表现出来的。
    “是,陛下英明,百姓定然会铭感五内。”
    马屁拍完,正事还是得硬着头皮说啊。
    太后娘娘这几日里送来的“药”,都被他暗地里派人给偷偷倒掉,太医院的那帮人也暂时应付过去。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后宫的各位娘娘近日来催的越发频繁了,他也不想来触皇上的霉头,可是若是不说,到时候太后问起来,他可是担待不起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