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华采安景臣》第131章 瀚海宫议事

    “五妹还亲口夸了裕和太子,说太子英姿勃发,定是良胥呢。”这话说的如此直白,依着顾侯爷,如何听不出顾沅芷的弦外之音,只是一直沉吟着,并未挑明白。
    顾沅芷一看,也有些急了,道:“女儿先前也听沈相说了,裕和太子来我们这儿目的就是为了和亲,只是如今和亲人选未定,女儿觉得五妹倒是可以。”
    “为父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你五妹身份卑微,人家好歹是一国太子,如何能用一介侯府之女来相配呢?”
    顾沅芷见顾侯爷顾虑在此,倒是不急了,道:“父亲的顾虑实在是不应该了,五妹妹虽也是侯府嫡女,却同样是皇上刚刚才册封的郡主呢,有何不可?
    况且这可是为了我大周朝才和的亲,若是父亲主动举荐五妹,想来在其中也会受益颇多,便是当今圣上,也要感念父亲的一片心意,更何况......”
    顾侯爷有些审视的看向顾沅芷,道:“父亲以前倒是不知你还有这等远见。”
    “哪里是我想出来的。”顾沅芷潸然一笑道:“这是姑祖母她老人家的意思,不过借着女儿的口来和父亲说上一声罢了。”
    一听闻是嘉易太后的意思,顾侯爷不由得上了十二分的心,毕竟他能在朝中有如今的地位,靠的就是刘氏背后的嘉易太后。
    道:“太后她老人家是如何同你说的。”
    顾沅芷一听便知道这事情八成是成了,道:“姑祖母的意思是,她如今上了年纪,皇宫中孙子辈的除去夭折的也拢共才八个,而女孩才两个,她是舍不得让皇女们远嫁别国的,而放眼我朝中有封号的郡主,也仅仅是三个,五妹算一个,剩下的便是清悠郡主和长公主的女儿乐晗郡主了,清悠郡主背后有云妃为她做主,自然不在和亲人选中,而长公主也定然是舍不得乐晗郡主的。
    算来算去,就只有委屈我们侯府的淑莲郡主了,姑祖母也是为了皇室的平和,希望少些争端,才让五妹出这个头,女儿以为,既然嘉易太后有这个意思,倒不如由父亲主动同皇上提起来,一来彰显父亲为国为民之心,二来,也让姑祖母看到父亲的诚意,可谓是一箭双雕!”
    顾侯爷此时已经定下了主意,这件事情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不过是牺牲一个女儿,还是很划算的,只象征性的问道:“就是不知采姐儿的意思是什么了。”
    “女儿做事情,难道父亲还不放心吗?”顾沅芷道:“先前也正是考虑到了五妹的心意,毕竟嫁得人也要她自己喜欢,故而女儿才让五妹今儿出门,先看一看人,也正巧,五妹对裕和太子很是满意呢。”
    顾侯爷听了,虽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心,然已道:“便依着你说的办吧。”又有些意犹未尽,“若是你是个男儿,为父也少得如此多的忧心。”
    顾沅芷自然是极高兴的,道:“这不是还有四弟吗,四弟总归也是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过了一会儿顾沅芷方才告退,同刘氏说了这一行的经过,刘氏听了只觉得事情已经成了一大半了,想着过不了多久顾华采便会离得顾府远远的,兴奋的一宿都没有睡着。
    ......
    ......
    裕和太子来上京的第一日里,因着天色已晚,故而在驿馆中先住了一晚,到了第二日里才去觐见的明帧帝。
    明帧帝自上完朝后,便将百官留了下来,到瀚海宫中接待的裕和太子。
    瀚海宫向来为历朝皇帝觐见外来使者所在,故而金碧辉煌,很是有一番气势所在。
    明帧帝坐正中席位,百官依次站在两侧,为裕和太子空下中间的位置。
    不同于明帧帝同百官的肃穆庄严,裕和太子刘裕只带了两个侍卫上殿来,他目光依然不定,看着大殿左右却露出极为不赞同的目光。
    撂下宽长的袖口,大殿中传来极为清朗的回音,刘裕道:“西夏太子刘裕见过大周皇帝。”
    跟着他的两个使臣同样躬身。
    明帧帝将身子微靠前了点,独属于一代帝王的威严在这一刻显露无疑,道:“刘裕,你可知罪?”
    刘裕长笑道:“孤何罪之有?”
    “西夏本为大周属国,便是属国皇帝朝见我天朝太子也该自称为‘臣’,更何况是你一小小太子,岂敢自称‘孤’?”
    沈元堂立于左侧第一排的位置,目光微沉,面露不逾,出声呵斥道。
    刘裕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你说我西夏是你周朝属臣,可孤记得,三年前我西夏和你大周开战,赢的可是我西夏!
    且不说我西夏原本却是属于大兴,和大周又有什么关系?真是笑话!”
    “大周同大兴本为一体,不过是将名字给改了来。”沈元堂听罢并未有丝毫退让,一国之相,当如此。
    刘裕却道:“你便是先前奉命迎接孤的沈元堂?于孤进京的街道上,却发生暴乱,大周有你这等无用的臣子,怪道会输了我西夏!”
    “昨日之事确是微臣的过错,微臣甘愿领罚,然这与裕和太子称臣又有何关系?”他不紧不慢,不缓不急道:“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西夏为何会赢,靠的也不过是侥幸了,若不然裕和太子便来试一试,再来一次还会不会有这样的侥幸了?”
    两国相交,一来一往,自不能示弱,端看谁愿意先让一步了。
    刘裕尚年少轻狂,骨子里傲气作祟,道:“那便来......”
    “说来昨日裕和太子入京之所以会发生暴乱,也是由于本王的过失,倒让沈相和太子有了争端,真是罪大过极,本王在这儿和裕和太子道个歉,还请太子大人大量,不予计较,就且算了。”
    将本来称臣或是不称臣的问题大而化小,安景臣自然是考虑到了两国如今是要和亲,然后借助西夏之力来对抗高阳国,若是仅仅因为这一点点小问题而翻脸,实在是有些不值得了。
    况且裕和太子看着倒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物。
    果不其然,刘裕听到安景臣的话,便顺着这层台阶下去了,道:“楚湘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心胸开阔,果真不是一些宵小之辈可以相比的。”
    这指桑骂槐,貌似不仅仅是因为刚刚的口齿争端。
    刘裕其实从心底里对沈元堂其人便是不屑至极的,正如沈元堂所说,当年西夏能赢,多亏了大周内部纷乱,其中便有沈元堂出的力。
    刘裕为人虽然傲了些,却也是正义之辈,自然不会和沈元堂为伍。
    沈元堂充耳不闻,仿佛刚刚同裕和太子相对而立的不是他一般。
    安景臣稍微点头,便后退了。
    刘裕将从西夏所带贡品一一呈给明帧帝,双方之间又谈了些国政上的事情,便说到了正题。
    姬无命旗下第一大将陈元青道:“末将自半年前便随姬将军驻扎到泉州地界,如今已过去了大半年,按理说高阳国不过是弹丸之地,但因着地界,四面皆是山峰,易守难攻,故而每每与高阳交手,未到乘胜追击时,高阳国便退了兵,着实是难解,故而才僵持了这许多日子。”
    他说的自是事实,毕竟大周王朝地大物博,粮草、士兵是断然不会少了的。
    又道:“将军听闻西夏有意助我大周一臂之力,故特地命末将回朝,特为解说,因着高阳国位于大周同西夏的中间,若西夏肯伸以援手,仅需出兵十万,便足以轻而易举便能将高阳两面夹击,胜利指日可待。”
    刘裕也是曾被西夏的皇帝放在战场上磨练过的,来大周之前也曾分析过具体战事情况,自然知道其中玄机。
    实际上刘裕来之前,高阳国也曾派使臣到西夏去求救,但显然同强国合作来消弱高阳国显得更为简单。
    只要西夏不担心大周在将高阳国灭之后会将魔爪伸向西夏,不担忧唇亡齿寒。
    本来西夏国是有这担忧的,并不准备出手,但却有昔日旧友送信一封。
    道是西夏若出手帮大周,他日定然将姬无命之命双手奉上。
    来送信的人是同姬无命有深仇大恨的,故而西夏皇帝才派刘裕来到大周,商讨合作事宜。
    毕竟大周朝自沈钰诀死去,唯一的将才便也只剩下一个姬无命了。
    姬无命一死,岂不相当于群龙无首,任凭他大周如何枪弹,西夏也不是怕的。
    与殿中人的严肃相较,刘裕却有些游玩的味道,听陈元青说罢道:“十万兵马,我西夏当然还是出得起的,不过这战后,若是胜了,我西夏总不能什么都不能得到吧......”
    他吊儿郎当的模样,然说出的话却是正中重点,合作容易,分利难。
    明帧帝道:“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朕既为四海之主,定然不会做出如此贻笑大方之事,当论功行赏。”
    刘裕心中却笑他分明都到了有求于他西夏的份上了,却还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道这大周人果真各个都最是虚伪,又紧接着问:“那是怎么个赏法呢?”
    “这样的问题如今讨论着实不妥,不如隔后再议,待到班师回朝时再好好坐下来合计不是?”安景臣如是建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