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唐王朝李世民房玄龄》第110章 诛杀李密【二】

    “为今之计,闰甫以为当举兵起事。如此既可避面前大祸,又能借机建王霸之业,一箭双雕,岂非上上策!”贾闰甫不假思索地答道。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王伯当慌忙摇头否定,生气地说,“闰甫,你这不是在救我老师,是在害老师不忠不义呀!你……”
    “邢国公,你意下如何?”贾闰甫依然面含微笑地望着李密,低声问句。
    “皇上敕书派本公前往山东招抚旧部,今又遣使诏我回长安,必生害我之心哪!”沉吟良久,李密方说道,“本公若奉旨回长安,必定为皇上所杀。与其前往长安引颈就范,倒不如在此举兵起事。事成,则可取天下,为天子也。即便事败,也不过一死耳。人生自当一死,何足惧哉!”
    “邢国公真乃英雄豪杰!”贾闰甫兴奋地赞道,“今至稠桑,实为天助邢国公呀!邢国公可出其不意智取桃林,得城中军士、器械和粮草,然后向北横渡黄河,逼进黎阳。黎阳守将徐懋功虽降唐更名为李世勣,然心在瓦岗,依然忠心于魏公,到时必大开城门迎接魏公。各处瓦岗兄弟闻说魏公在黎阳,必会纷纷前来投奔。如此,大事可成矣!”
    “闰甫所言极是!”李密听贾闰甫这么一说,顿时散尽了一脸愁云,一拍几案决定道,“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不可,老师!”王伯当连忙劝阻道,“皇上虽一时听信谗言,下旨诏回老师,然以皇上之仁慈必不会加害您!且任瑰、史万宝二将拥雄兵据守熊、榖二州,离这儿很近。此事早上发动,晚上他们就会得到消息,从而发兵攻打我们。就算我们拿下了桃林,也争取不到足够的时间来召集人马。这样,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唐军的进攻,必败无疑。到时老师就成了叛逆之人,岂能为天下人所容?为今之计,学生以为老师不如奉旨回长安,向皇上表明您决无异心,以消除皇上对您的猜忌。如此,老师不仅可忠义两全,且能重新获得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请老师三思!”
    “伯当老弟,你被皇上的虚情假意迷惑了!”贾闰甫面露讥讽,冷笑着说,“皇上表面上对邢国公好,其实心里时刻猜忌和提防着邢国公。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此次邢国公若奉旨回长安,无异于羊入虎口,结果不言自明哪。望邢国公深思啊!”
    “闰甫之言甚是有理!”李密点了点头,接着又忿然道,“假使皇上真心待本公如兄弟,何不割地封王,却要让本公做周勃、灌缨?这分明是不以真心待我,今又听信他人诬告,传我回京受戮。我岂能前往长安送死?”
    “邢国公英明!”贾闰甫附和道,“皇上早有杀邢国公之心,今若回长安,正合了皇上之意,可邢国公您却一事无成,必为后人耻笑。昔时有童谣言李代天下,邢国公文韬武略,理应谶文。若邢国公此时起事,集瓦岗旧部,必能纵横天下,建帝王之业也!”
    “老师虽应图谶,然近观天道与人事,已不合时宜了。”王伯当实事求是地说道,“现今海内分崩离析,强者称雄,皆欲为王称帝。而我瓦岗军已败亡,难以再现当年之雄风。且老师已归顺大唐,今又起兵谋反,谁肯听您调遣?况且从杀了翟让之后,天下人都说您忘恩负义,将帅们也顾虑您夺走他们手中的兵权,他们必不肯将军队交给您。如此,老师您拿什么跟大唐及天下诸雄相抗衡呢?到时失利,岂有立足之地!学生恳请老师三思而后行,以免失一足而成千古之恨哪!”
    “你口口声声叫我老师,却与本公不同心,是何道理?”李密勃然大怒道,直视着王伯当的眼睛里直冒火星。
    “学生岂敢不与老师同心戮力!”王伯当态度诚恳地说,“学生冒死相劝,实为老师着想。今天命已如此,老师何苦逆天命而强行为之呢?此实非明智之举,恐使老师身败名裂,为天下人所耻笑!请老师万勿听闰甫之言,行不义之事啊!”
    “不义者乃李渊也!”李密拍案而起,气忿地说道,“当初若不是我率军阻击王世充于东都,李渊怎能轻易入长安而称帝?今非但不念本公之大功,反倒要杀我,真是大义不道!本公今举兵起事,是为讨伐不义之人。此乃正义之举,天下人如何不肯响应?”
    “邢国公所言极是!”贾闰甫连忙应道,“皇上有负邢国公,而邢国公不负皇上也。若邢国公将此言散布于天下,天下义士必将纷纷前来为邢国公讨回公道。到时,何愁兵马不够,粮草不足呢?”
    “闰甫兄,邢国公一直待你不薄,何故为一已之私而害自己的恩人呢?此非君子之所为也!”王伯当气愤地瞪着贾闰甫叱责道。
    “一派胡言!”不等贾闰甫申辩,李密就怒不可遏地喝道,“王伯当,你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教诲!若不是念及你一直对老师忠心耿耿,非一刀劈了你不可,哼!”
    “老师,请听学生一句话,奉旨回京复命吧!”王伯当扑通一声跪地恳求道。
    “此意已决,请勿再言!”李密面色铁青地瞪着王伯当,厉声说句,“你虽为我学生,然老师我不勉强你,你可以走人,请吧!”
    “老师对学生恩重如山,岂敢不紧随您左右!”王伯当叩头拜道,“且为人当讲义气,岂可因存亡而背信弃义。今老师虽不听学生之言,然学生愿一如既往跟随老师,生死与共,决无悔意!”
    “伯当,有你这学生,真乃老师之洪福也!”李密转怒为喜,俯身一把扶起王伯当,紧握住他的心动情地说道。
    接下来,李密便与王伯当贾闰甫一道商议偷袭桃林县之事。
    计议完毕,李密当即派王伯当前往驿馆将大唐使者抓来斩掉。次日上午,李密又只身来到桃林县衙骗县令,说自己奉诏暂回京师,欲将家眷寄居在县衙内。县令是个实诚之人,又知李密为皇上同宗兄弟,怎敢怠慢,当即就唯唯诺诺地应允了。且在衙署内设宴,好酒好菜款待了李密一番。李密见事已成,甚是欢喜,与在座诸位县官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酒足饭饱之后,李密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当下他就挑选了几十名武艺高超的兵卒,命令他们穿着妇人的服装,戴着面罩,把刀藏在裙子下,冒充自己的家眷。接着,他就把他们带进县衙。五短身材的县令见了,慌忙笑呵呵地前来迎接邢国公。岂料李密一变脸色,那些装扮成妇人模样的家伙就忽地亮出明晃晃的刀子。县令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王伯当一刀砍死,冒着腾腾热气的鲜血沿着石阶淌了一地。随即,王伯当等人快速冲进衙署,挥刀将所有公差官员杀了个干净。堂中横七竖八地躺着渐渐僵硬的尸体,血流满地,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儿。
    李密冷冷地瞥了眼地上的尸首,然后面含微笑地在县令之位上就座。此时他很是得意自己的智慧,轻而易举就占据了桃林县城。他对着立在自己身边的心腹们哈哈大笑一阵,接着就向他们发号施令,指示他们带人前往各地征兵。
    当晚,王伯当、贾闰甫等人就四处抓人充军,凡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一个也不放过。尽管当地百姓清楚李密要行谋逆之事,也不想跟着这个忘恩负义的贼寇造大唐的反,但是出于天生对刀刃的恐惧,他们只能乖乖地顺从王伯当等人前来充军。可惜的是桃林人口不太多,王伯当等人搜遍了全城也只得到三四千人。对此,李密颇为失望,却也获得些许慰藉,毕竟自己又有兵马,可再次驰骋沙场,纵横天下了。
    两天后,李密便率军这群乌合之众沿着险要的山道向东行走。与此同时,他派遣贾闰甫领数十人快马加鞭奔往襄城,命令原瓦岗将领张善相派兵前来接应自己。他想,只要张善相率军前来,那必能一路顺风达到黎阳,然后与李世勣兵合一处,以黎阳为据点重整旗鼓,攻城拔寨,大事可成。
    不幸的是,李密的如意算盘还没来得及拨动,镇守熊州的右翊卫将军史万宝就得到了邢国公谋反的消息,并立即着手布兵截获他以建大功。史万宝虽为豪侠出身,腹中笔墨不多,然为人处事十分稳重谨慎。尽管如今李密早已不再是瓦岗时那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已然成了条四处逃亡的落水狗,但是他还是决定认真对待,小心应付。因此得知李密袭取桃林县举旗反唐时,他先是大吃一惊,紧接着就把副将盛彦师召来商议对策。
    盛彦师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尤其是那双眼睛大而有神,总是含着笑,透着温和与睿智。他一进署内,就对着坐在正上方椅子上的主帅深深施了一礼,然后在客位上落座。他面带微笑地瞅着史万宝好一会儿,然后很有把握地问道:
    “将军召在下前来,该是为了李密之事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