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神帝罗浩罗雨霖》第569章 听雨楼

    没有人说什么,但很多人都忍不住腹诽连连,尤其是那些旧派大臣,更是不停暗骂此人脸皮竟似比宫墙还要厚,怎生如此无耻?
    这句话出乎所有人意料,不过罗浩的话也出乎意料,只见他想了会儿后道:“好的。”
    沈哲尧盯着他的眼睛,确认他是真的听懂了自己的邀请并且同意,神情微和,不再多什么,向他头便转身离开。
    傍晚时分,罗浩结束了神道选拔赛放榜的所有活动,回到百花巷换了身干净衣裳,随后又离开了百花巷,走过丰都街巷里隐藏着的座座桥,和许多次不知名的水渠,来到了第十灵将府前。
    去年春天他来过一次第十灵将府,那也是唯一的一次,距离那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也有很多事情依然未变,比如那座灵将府的肃穆幽静,还有那座石桥下流水的淙淙声。
    收回望向水渠尽头的视线,罗浩走下石桥,来到第十灵将府前,向府外的亲兵报明自己的身份,马上被迎了进去。
    第十灵将府里很安静,厅内厅外,除了轻微的脚步声与衣物的磨擦声,再听不到任何声音,便是咳声也没有,这大概便是所谓家风。
    铺在道上的石块如此,院里的树也如此,粗长且直,相隔甚远,枝丫间却没有太多绿色的叶子,沉默不语,肃杀冷漠。
    罗浩坐在桌旁,看着面前颇有年月味道的瓷质餐具,不知该些什么——从入府到现在,暂时还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对话发生。
    徐沈哲尧与夫人坐在上首,他坐在客位,一名丫鬟在旁敛声静气地侍候。
    今夜第十灵将府的晚宴相对简单,有薰的四方肉,有葱姜蒸的河鲜鱼,有上汤焯的青豆苗,菜色美味,却极寻常,没有丰都权贵府邸宴客常见的珍稀海鱼,更没有什么妖兽髓汁熬成的羹,就连盘数都很少。
    罗浩大致明白灵将府摆出这种姿态的用意是什么,只能以沉默待之,低头吃菜,却注意到,灵将的宴席除了没有珍禽,就连最寻常的鸡肉都没有,就连十余味调味酱里,也没有最常见的鸭胗酱。
    他有些好奇,但没有问。
    菜上齐后,沈夫人开始与他话,就像这场家宴一样,都是不咸不淡的话,谈也未谈曾经的油盐不进。
    一顿饭无滋无味地进行到了尾声,第十灵将府里依然安静如先。
    沈夫人看了沈哲尧一眼,拎起酒壶,给罗浩把杯中的酒斟满。这是罗浩今夜的第二杯酒。
    他道了声谢,沈哲尧举起酒杯,看了看他,然后饮尽,罗浩也饮尽。
    沈哲尧再次端着酒杯,看着他面无表情道:“我承认,从始至终,对你都没有任何善意。”
    罗浩沉默不语。
    沈哲尧漠然道:“但谁都必须承认,我没有想过要亲手杀你,不然,你根本不可能在丰都里活到现在,还能坐在我的对面。
    罗浩还是没有说话。
    “桑榆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我很清楚,她对你是有感情的。”
    沈哲尧眯着眼睛看着他,脸色渐寒,手里的酒杯缓缓落下,速度虽慢,杯底与桌面接触的瞬间,却发出一声极沉闷的撞击声。
    “但是我们已经解除婚约了。”罗浩终于开口道。
    听到这话,沈夫人的脸色骤然变得异常难看,沈桑榆眉间的焦虑越来越重。
    沈哲尧盯着罗浩的眼睛,面色如霜道:“整整一年时间,丰都满城风雨,大陆扰攘不断,难道就这么算了?你难道不应该给我灵将服一个交代?我沈哲尧的脸面何在?”
    罗浩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望向沈夫人,道:“夫人,您曾经说过一些话,我并不是一年之后专程来证明您的那些话是错的,我只是想,现在您大概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通过攀附灵将服而改变人生的乡下少年了。”
    厅里一片安静,青橙水反射着灯光,像烈酒一样,就如此时的气氛,没有人话,槛外夜风轻拂,却是那般的紧张。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沈哲尧看着罗浩微带嘲弄之意道:“你做了这么些事,甚至不惮于一头投入你根本没有资格触及的狂澜里,原来竟只是为了我夫人的一番话,因为那可怜而可笑的自尊心?”
    罗浩用了些时间很仔细地想了想,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太多问题,回答道:“自尊心确实是原因,但我不认为可笑,更不可怜。”
    沈哲尧缓缓站起身来,负起双手,魁梧如山的身躯微微前倾,带着一道极难承受的压力,盯着罗浩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拿了神道选拔赛首榜首名,入了焱皇陛下的眼,你觉得……这样就能证明自己比东君更优秀?”
    罗浩微怔,心想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想要解释两句,却发现这种太过私人的事情不知该如何解释。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比东君更优秀,而且无论是或不是,我都不会因为自己比他更优秀,才会来跟您说这些话。”
    话落。罗浩对沈哲尧夫妇行礼,然后转身向外走去。
    当天夜里,百花巷的两位少年还认真讨论了一番,灵将府为什么会忽然改变主意,想要撮合罗浩和沈桑榆的婚约。罗浩以为,或者是因为自己在沈哲尧里表现的太过惊艳,被姚十三冷笑着地否定掉。姚十三认为沈哲尧态度的转变应该与时局以及此人对时局的判断有关。
    主要还是因为焱皇陛下对罗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听完姚十三的分析,罗浩觉得很有道理,心想世家子弟果然与自己不同,又转头准备问些周川宁的意见,却见他已如大山般睡去。
    第二天清晨五时,罗浩准时醒来,叫醒姚十三和周川宁,来到一楼开始烤肉,这是前天好的一起庆祝。
    礼单和名帖都在一楼的库房里,暂时没有人来打扰百花巷的安静。
    白天的时间里,罗浩三人都是在喝酒庆祝,时而探讨一下修行。
    到了晚上,神道选拔赛四十名学生,都将参加未央宫在明堂举办的盛筵,歌舞畅饮以为庆贺,然后于宫中留宿,第二夜直接前往皇石陵。
    唯有拿到首榜首名的罗浩不能参加这场盛筵,而要独自在听雨楼里静思一夜,因为这是规矩,更是一种机缘。
    当然,除了罗浩实际到场的也不足三十九名天才,因为周雪莹已经回到天上人间,圣女也早已经回到南方。真正到场的不过三十人。
    听雨楼乃是神圣之阁,亦是森严禁地,朝廷有大事时,陛下才会入阁,除此之外,便只有每年的神道选拔赛首榜首名,能够在里面静思一夜,表面上看起来,这自然是难得的殊荣,可事实上,没有人认为这是好事。
    听雨楼里肯定没有寝具,静思一夜只怕要盘膝而坐,别睡觉,便是想要憩片刻都极困难,如此一夜折腾,清晨时必然极疲惫困倦,进入皇石陵悟道时,肯定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随着年月流逝,这种规矩已经变得只是个规矩,被很多人淡忘直至视若无睹,只有对罗浩来说,这个规矩不是规矩这般简单,而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他来到丰都,参加神道选拔赛,经历这么多风雨,冒了那么多危险的唯一原因。
    在无数双目光相送下,他走进了昏暗幽冷的宫门。
    在一名太监首领的指引下,向着重重深宫的最深处走去,经过含光殿,经过废园。
    越往皇宫深处去越是安静,甚至可以冷清,先前偶尔还能看到的宫女太监再也看不到一人,远处明堂处的礼乐声也变得越来越淡渺,仿佛变成了别的世界的声音,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一片静寂。
    那名太监首领不知何时悄然离去,只剩下罗浩一个人和一座楼。那座高楼孤伶伶在前,这就是听雨楼。
    不需要指引,他也不会迷路,因为通往听雨楼的路只有一条。听雨楼很高,那条路很直,由无数道石阶组成。
    夜色已然笼罩丰都,繁星重临人间。
    星光洒落在石阶上,为其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晖,由下往上看,石阶仿佛没有尽头,直似要通往夜空的最高处。
    罗浩未作犹豫,顺着石阶,向夜空里的听雨楼走去。他的脚步很稳定,却不慢,落在身侧的双手微握成拳,代表着他的紧张与期待。
    一阵夜风袭来,他的衣衫飘起,猎猎作响。
    石阶平宽,上面刻着细密的纹路,不是图案,只是为了防滑,虽然石阶漫漫,两侧无栏无索,如临深渊,走在上面却极踏实,仿佛永远不会行差踏错,或者,这正是当年修建这条石阶的人给后来者的庇护。
    看着漫无止尽的石阶,终究有走完的那一刻,罗浩沉默平静地行走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来到了夜空之上。
    石阶尽头是平地,中间是座由木梁石砖筑成的楼阁,这座楼占地极广,亦极高大,只是因为远离地面与人世,所以显得非常孤单。
    往远处的夜色里望去,平行的视野里只有甘露台的身影,那些传中的夜明珠散发着淡淡的光辉,看着就像是一盏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