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兑换系统郑东苏嫣然》第189章 旧货市场

    刘泰宏点点头,赵安邦的保镖和赵武派来的保镖都想搞死郑东,郑东要是逮着机会不出手,就不像个男人了。
    “郑东,你觉得他们什么时候能闹起来?”刘泰宏问道。
    郑东思考了一阵。
    “按道理来说,他们很希望很快闹起来,不过,他们肯定担心一旦闹起来,肯定会被赵武发现,然后打压他们。”郑东沉思道。
    郑东的意思刘泰宏是明白的。
    按照照片来看,他们几个兄弟之间不和,肯定不会合伙搞一个人。而赵武的资产,又是他们的总和,高达六七万亿。这样庞大的资产,无论是谁,都要有所顾虑。
    所以,他们暂时是闹不起来的。可是,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所以,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行动?
    “郑东,你说,我们要不要添把火?”刘泰宏诡异的问道。
    郑东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
    “暂时不妥,我们对赵家的了解,仅限于这些,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突然醒悟过来?又或者,他们分家是假。而且,比武大会快要开始了,他们肯定会提防。我想,等到比武大会结束,他们肯定会松懈,到时候,会有我们的机会的。”郑东沉吟道。
    当一个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事情一结束,这个人紧绷的神经就会暂时的松懈下来。这是他们心理学老师教的。
    刘泰宏听了郑东的想法,欣慰的点点头。不暴躁,是一块成才的料。
    “不错!你说的很对,那么,我们就先观战就好了。”刘泰宏微笑着说道。
    在刘家下人眼里,两人聊天聊了两个小时,最后,一左一右的走了出来。而且是愉快的聊天,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样的场面自然也落在刘家其他人的眼里。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再一个,他们也有点嫉妒。嫉妒刘泰宏,只有他有一个女儿,而他们因为刘家的祖训,没有孩子。
    刘泰宏的女儿,也是一个才人,功夫虽然不太好,但是人家头脑发达,自从回了京北,在刘家的产业上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还有,刘涵的男朋友,刘泰宏身边的这个男人,也是一个人才。经商头脑自然不用说,至于功夫,之前的传说是,赵家几十个保镖都弄不过他,最后还让他大闹赵家。
    要知道,赵家之前在比武大会上,每次都是冠军,这些人,居然被郑东给……
    郑东知道有人在注视着自己,不过,他并没有在意,来人并没有恶意,也就随他而去了。
    “刘叔,我打算在霉国弄一个商城,里面弄上咱们华夏的民族产品,让我们的民族品牌打出去,你看怎么样?”郑东说起这几天做的事情,就很开心。
    凯琳同意了他的想法,回国准备去了。郑东认为,现在世界各地都喜欢来华夏的古镇、少数民族的地方旅游。云南古镇那边经常看见买民族服装的外国人。如果他把这些东西‘送’到国外,是不是可以赚一笔?
    郑东上大学时有云南那边的同学,据他们介绍,民族服装都很贵,特别是自己老家的老人一针一线缝制的。跟外面那些机械化产业制作的服装,有根本对区别。
    刘泰宏想了想,沉稳的说道:“你的想法很不错,这样吧,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的外国人也比较多。”
    他带郑东去的地方,叫潘家园。是京北的一个古玩古家具市场。
    一进潘家园,郑东就被里面人山人海的景象给惊呆了。
    粗略估计,这里十个人里有一半是外国人,这里肯定也有亚洲老外,就比如那个一看就知道是岛国人的矮子。
    郑东现在识人很准,看了那么多岛国的正规电视剧和电影,再不认识他们国家的人,就不对劲了。
    这个岛国人身上背着一个大挎包,进出各个店铺,最后拿起了古钱币。
    当然,潘家园是什么地方,玩过古玩的都知道。这里充斥着不少的赝品,自然,真东西也很多。有的人可以在这里捡漏,自然也会有人在这里被打眼。
    捡漏是指,卖家卖给你便宜的东西,实际上,他的价值很高。而打眼,就是卖家把赝品当成真的价格卖给你。
    所以,新手在这里讨不了好。
    当然,刘泰宏和郑东今天来这里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让他们看看,老外有多喜欢华夏的东西。
    今天是周日,潘家园里充满了游客,郑东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有几万人,连走路都费劲。
    有的老外对华夏的古家具感兴趣,有的游客对线装书感兴趣,有的拿着名人字画。
    郑东对这些东西的真假不了解,也没有下手,虽然他这个人喜欢玉佩。
    俗话说,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说的就是古人的文人喜欢带玉佩的事情。
    郑东对玉的热爱不是以因为它的贵重,而是因为它的品格。以前没钱的时候,他喜欢带集市上买的两三块钱的东西,现在有钱了,还是带的两三块钱的东西。就挂在腰间。
    在潘家园逛了一圈,郑东终于了解了什么叫老外喜欢华夏文化。
    这些人不管真货假货,只要价格合适,样子喜欢,他们就买。
    “你不买点什么吗?”刘泰宏看着手里空无一物的郑东,问道。
    郑东摇摇头,文房四宝,他不用,当摆设还占地方,再一个,他位面商城里卖的雕刻品还没卖出去呢。
    至于他喜欢的玉,腰间还挂着呢,虽然那是三块钱的塑料。
    不过,郑东还是看上了这里的一块玉。有点舍不得的感觉,
    这一块玉,就像是两条首位相交的龙,在抢夺中间的玛瑙。
    龙型玉佩价格,一般只有古代的皇帝带,所以这件玉佩,肯定是新做的。不过,郑东不在乎,他还不敢带真的古物。据说,带着古代的玉佩,容易见鬼。
    虽然这是迷信,但是郑东秉承着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对古玉怀有恭敬地态度。
    一个人越了解古玉,越对这些东西敬而远之。
    当然,估计这个店老板也知道,所以一开始,就没把他当成古物卖。
    “1000块钱。”店老板微笑着说道:“二位看看,这可不是别的低价玉,是和田玉。”
    郑东撇撇嘴,摇摇头。
    “老板,你就别坑我了,我可不是新手,这块玉要真是和田玉,最少要2000块。这块玉佩最高也就值600块钱,你卖不卖吧。”
    老板听了郑东的话,再看看边上的刘泰宏,叹了口气,把玉佩拿了回去。不卖。
    他不卖,郑东和刘泰宏也就打算走了。
    就在这时候,老板突然叫住了他们。
    “二位,二位留步。”老板看他们停了下来,赶紧从柜台后面追出来,说道:“看来二位也是行家里手了,我这里有好东西,要不要看看?”老板一脸神秘的样子。
    郑东想了想,点点头,刘泰宏也点点头。老板这才赶紧向他们招招手,让他们去了后面。
    郑东看了看刘泰宏。他第一次来潘家园,居然不知道店铺里居然还有密室?
    密室里,老板拿过一个古朴的玉盒,当着他们的面,缓缓打开。
    古朴的盒子里面,放着绸缎,老板轻轻把绸缎揭开,郑东的呼吸都屏住了。
    这是一块玉玦。
    玦是一种环形有缺口的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玉玦这种东西,在秦朝之前,是‘王’佩戴的东西,一般当做信物。秦朝之后,项羽请刘邦赴鸿门的宴会,项羽不舍得杀刘邦,而范增根据之前的约定,频频向项羽举起随身带的玉玦。意思是让项羽杀了刘邦。
    郑东了解过玉玦,这块玉玦,古朴通幽,确实是古物。
    “怎么样?这在过去,可是王的信物。”老板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钞票。
    刘泰宏看到这块玉玦,心下大惊。这可是好东西啊!可惜是古人佩戴过的玉.
    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这块玉来路不正,是从死人身上夺下来的,对活人不好。而且,根据古人对玉的信仰,不会无缘无故摘下来的,所以,这块玉,他不能买。
    就在他要提醒郑东的时候,郑东笑着摇摇头,老板用绸缎托着玉的手有些尴尬。
    “好吧,不要就算了,不过,这确实是好东西啊。”老板把玉用绸缎折叠好,放回了盒子里。
    老板本以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没想到,郑东又问起了这块玉的来历。
    “老板,你这块玉是从别人手里买的,还是挖的?”郑东笑着问道。
    老板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摇了摇头,走了。
    见老板没有说话的意思,郑东也不介意,摸了摸鼻子,离开了这家店。
    “郑东,那块玉,是好玉啊。”刘泰宏赞叹道。
    郑东也知道,叹了口气,说道:“玉是好玉,不过,也得分地方啊。佩戴玉的禁忌,你应该也知道。”
    刘泰宏点点头,回头望了眼那家店铺。
    ‘那家店,我还会再去了解的。’郑东沉思道。
    逛遍了潘家园,没有一件东西入的了郑东的法眼。刘泰宏更不用说,刘家属于一个很古老的家族,什么样的东西没见过?之所以对那块玉玦表示兴趣,完全是惊讶。再一个,放置玉玦的盒子,也很有名。
    通过今天逛潘家园,郑东有了很多的收获,那就是华夏的文化,受欢迎的程度比他想象的都多。
    当然,他本人是不会贩卖文物的,他可不想让华夏的好东西流落到国外。他想要做的,是卖民族服装、民族食物等等。
    “刘叔,通过今天逛潘家园,我对我们民族的东西,更有信心了,同时,我觉的,或许你在京北市开一家少数民族店,应该也不错,让店铺大点,吸引外国游客。”
    刘泰宏欣慰的看着远方,对郑东说道。“这你就错了。汉服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只有我们华夏的人才喜欢,你要是卖一些少数民族吃的东西,才是赚钱的。就比如,你去内蒙给我带回来的马奶酒,就很好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