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心杨广》第130章

    雷暴狂风在这片土地上肆虐,豪雨不停,水位也在不断地上升。经验丰富的水利部人员都认为:这场洪水将是百年罕见!如果大江上中游的降雨继续不减的话,洪峰很快会漫过堤坝。
    经过一番激辩,杨广和他的班底,在以往的经验上,制定了一套防洪措施:一,每户派一丁所组成的护堤人员,编排成三班,每班四个时辰,分批轮流护堤。
    二,调动驻防军协助衙役维持治安,守卫粮仓库房,实施戒严令。
    三,张贴告示,说明洪水将至,请民众做好预防措施,安置好老弱病残。最好送往政府准备的避难所。
    四,派人在高地山顶搭建临时避难所,备足粮食医疗以及日用品。
    五,派遣人手,日夜策马奔驰在大江沿岸,时刻把各地的天气,雨量,水流情况,山体有否滑坡等等详细上报。
    六,征用全城的木匠,伐木工,配合民夫砍树造筏,日夜赶造,能做多少是多少。
    至于应否把严重情况公布,府衙要员各执一辞。
    最后,杨广决定,可以告知民众部分险情,让百姓有点准备;为免恐慌,也把政府的应急措施公布,让民众知道官府也在尽力,和全城百姓共渡危难。
    疏散居民,也只限于住在低洼和靠近河堤的居民,其余百姓自己决定去留。
    江东江南局势一直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对隋政府怀有二心之人的大好机会,这是杨广他们时刻都要防范的。
    王府的人和萧琮的随行人员,已经暂时安置在灵峰阁。
    钟葵,方嘉良等官府要员的家眷,也都分别入住附近的庙宇道观。
    风大雨大,有些破旧的民居开始倒塌,街道积水渐渐浸入民居。大部分的店铺酒楼已经关门歇业,全城一片萧条。
    这日辰时,根据种种迹象,官方预测:百年不遇的洪峰,将会在明日申时经过江都海陵一带。
    杨广和众多官员冒雨巡城,各处各点都安排了人手,负责备好木筏竹排,以应不时之需。河堤上,不停背泥土加固堤坝的民夫密密麻麻,远看像风雨中的蚂蚁群。
    大难当前,前天,杨广已经派出陈浩南率数十名亲兵,快马到海陵去,一定要把余公子找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
    面对这浩浩汤汤的洪水,每个跟随着杨广奔走在泥泞中的人,心情都十分沉重:这已经千疮百孔的河堤,是否能捱过明日的巨大洪峰?一旦河堤崩溃,洪水过后,这里的民众,还能剩下几成?
    河堤之上,杨广等人和水利部的人员,在观察水纹,分析天气。
    钟葵目光呆滞,穿过雨幕,望着上游方向滔滔不绝的江水,默默想了很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走到杨广身边,说:“王爷,下官有件事,要请王爷借一步说话。”
    杨广回头看看他疲倦的脸,点点头,随他走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钟葵迟疑道:“王爷,您认为,江都城能否逃过这一劫?”
    杨广沉吟着反问:“依你看呢?”
    “下官直言,明日之后,江都城将不复存在!”钟葵眼里全是红筋。
    杨广的心一凛,哑声道:“不复存在!”,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存了一般的想法,只是不敢面对而已。
    “王爷,要保住江都城,也许,还有一条路可走……”钟葵谨慎地说。
    “说吧!”
    “弃卒保车!”钟葵咬牙切齿地蹦出这四个字。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绵绵不绝的雨声……
    钟葵的提议是,马上派出精锐队伍,急行军秘密前往下游,选几个人口比较没有那么密集,合适的地方,把那里的河堤挖开,提前泄洪!
    这样,才能保住江都城以及下游的州郡!
    他的话如天上的响雷,把杨广炸得愣住了。
    钟葵继续说,必须当机立断!错过了时辰,就只有听天由命了,请王爷定夺!
    杨广紧紧撮着黑眉,低声道:“如果这是唯一的法子,就照你说的去办吧!”权衡轻重,选择伤害较轻的,是绝境中的生路!
    他补充一句:“在毁堤之前,通知当地民众,安排他们先离开!”
    “来不及了!王爷,这样的天气,山体滑坡,加上倒下的树木,军队能赶在洪峰之前到达那些地点,完成任务,已属万幸!根本不可能还有时间通知当地民众,更别说等他们全部撤离!”钟葵急忙进言。
    杨广面都黑了,疾声道:“不通知百姓逃命,就毁堤泄洪,这不是谋杀么!”
    顶着刮进帐篷的烈风,钟葵一额汗:“洪水季节,所有江边的百姓,早该做好准备了!下官估算着,即使洪水遽来,也不会造成太大伤亡的。何况,为了江都过百万的民众,我们不能望天打卦,必须确保江都城无恙!”
    “王爷!倘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甚至性命,能够保住这繁华烟花之地,也值了!”钟葵已经没有了开头的犹豫,振振有词起来:“当然了,官方的决策断不可,也没必要让百姓知晓!民众,是不会从大局去着想的,他们只会看重个人眼前的得失!”
    “天地良心,不是不想通知他们,是实在来不及了!”钟葵在杨广身前一揖到地。
    杨广把心一横,就这么办吧!不能看着江都城毁在自己手里!
    密令传下去之后,杨广在帐篷里走来走去,心情很是低落。
    “王爷!”陈浩南一身蓑衣竹笠,弯腰钻进帐篷。
    杨广的心跳了跳,问:“这么快回来了?!”
    陈浩南解开竹笠,道:“禀王爷,属下等把海陵郡翻了个底儿,都没找到余公子!可能他已经离开那里,去了其他地方了。”
    “她到底是不是去了海陵?”杨广觉得自己的声音有点发飘。
    “有!我们在一间小客店,查到他入住的记录!”陈浩南肯定地说:“不过,那老板说,余公子在那里只吃了顿饭,聊了会子天,就出去了,再也没回来过。”
    杨广捏紧了拳头,沉默良久,忽然问了一句:“她和那客店老板,聊了些什么?”
    陈浩南暗暗庆幸,多亏那个饶舌的李老板,不用你问,他自己就不停嘴地说了一大通。见杨广问起,忙回到:“余公子向他打听一个,叫单无病的商人。”
    他看到杨广严厉的目光,赶快继续说:“我们已经到单无病那里问过了,问得很详细,没有人见过余公子,也没有陌生人出入他们庄园。”接着,他详尽描述了单家庄园的概况,杨广越听越心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