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心杨广》第75章

    素心望着他,问:“大哥是本朝最出色的王爷,屡建奇功,深得皇上倚重——这次岭南久攻不下,皇上即把重任交托给你……你本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才对。为何诗句里一片萧索苍茫?这……”
    杨广看看侍卫们都在一丈之外,才推心置腹地和她说:“就是因为我的功劳越来越大,已经引起大哥的嫉恨了……陆家庄的刺客就是他的人。我的战功越多,对他的威胁就越大,刺杀的事,能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他必然还会想方设法除去我这心头大患的!”
    素心也是这才知道刺客的来历,难怪杨广心寒至此!她皱起眉,想了很久,说到:“太子正是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才会把比自己强的人视为对手。大哥,你以后都要小心注意啊!”
    凝睇天边的晚霞在绽放着最后的璀璨,杨广低声说:“天顺告诉我,大嫂前阵子去世了……死的不明不白,连母后都怀疑大嫂是被人毒死的。”
    素心记得很久前在太子的东宫曾远远见过这个美丽高贵的女人,在宫里行医时就听说她从来都不得宠,太子对她的冷漠已经不是秘密。当时自己还寻思:这个除去拥有尊贵的身份,就一无所有的太子妃,是不是会就此终老?为了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得到的皇后之位,这牺牲未免太大了些!不想她竟然被人害死了!唉……
    “也许,这样的事有朝一日也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杨广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说出心底的忧虑。“我多年征战,出生入死,难道错了吗?!”
    一股寒气自脚底升上脑门,素心敏锐地感觉到了杨广的恐惧和不甘。
    被自己素来敬重的兄长视为仇敌,非杀了自己不能安枕,这滋味可想而知!
    十月底,他们终于来到了南康城。
    韦光亲率近千名士兵在军营的五里外搭起竹棚,备下酒菜,奏响军乐,迎接晋王一行。
    这员武将,青白脸皮,高高的孤拐,深凹的眼睛,一副办事利索,铁面无私的样子。杨广无心吃喝,下马互相说过场面话,直接就问南康城的现状。
    韦光素闻晋王的声名,当下不敢怠慢,就把情况一一禀告:
    守城的徐嶝深知南康是通往岭南的咽喉要塞,故此不管隋军如何在城下谩骂,下战书,就是不肯出城接受挑战。倘若隋军发起攻城,他们就在里面死守。
    南康城背靠千里连绵的南岭,南岭以南的叛军一直都翻山越岭,给城里输送粮食武器,还有兵源!
    韦光曾尝试派军队封锁山路,可是山林里错综复杂,早被叛军设置了重重机关,道道暗哨,派进去的队伍都有去无归……
    目前估计城内的平民大部分已经撤离,里面全都是训练有素,有着实战经验的叛军!
    晋王听完,不做任何置评,说了句:“我们这就去军营罢!”说完翻身上马。
    于是韦光指挥手下连忙跟在晋王后面,赶回营地。
    第二天,杨广在韦光的陪同下,带着素心,任强等侍卫亲随,策马在南康城的城墙外,实地考察。
    今天因为要做近距离的考察,所以他和韦光都换上了普通士兵的服饰,以免成为敌人放冷箭射杀的靶子。
    他们离得城墙近了,杨广和韦光不时低声交换着意见。
    素心隔着他们几匹马,也就没有费心思去听他们的话。她在往城墙内张望时,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只露出上半身,身上的黑色布衣迎风飘扬,用冷冷的目光打量着城下这些人的男子,不是陈凤启是谁!
    她第一个反应是不露痕迹地慢慢低下头,手中的缰绳恍惚有千斤重。
    随着杨广来南康的路上,素心曾经担心过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沙场见!
    她答应过他两不相帮的!如果让他看到自己在此,他会怎样想啊?!素心侧过脸,无意中瞥到杨广在与韦光说话的同时,投向自己的关注的眼光。
    为何自己一点点的异样都会落在他眼里?!为何要对自己这么好呢?!她真想策马飞奔,逃离这里!
    杨广到达南康城的那天,陈凤启便早从细作口中得知。心中不由大震,晋王的威名早就随着大江南北的统一而传遍天下。
    现在南康城里不过区区五万人,士兵吃的每一粒粮食,更换的每一把刀剑,每一件甲胄,都是从遥远的南方千辛万苦用人背来的,往往十足的粮食补给到这里也只剩下四成;南方气候潮湿炎热,身边从江南一带经历了刀光血影来到这里的汉子,不少却因为水土不服而上吐下泻,死在这遥远的异乡,补充进来的百越地区士兵虽然能适应这里的天气,也吃苦耐劳,但却身材瘦小,难当重任,所以当夜凤启竟然愁思到天明。
    次日一早,一夜未睡的凤启到城头视察岗哨,正好望见几个小兵打扮的敌军在城外徘徊,心中一动:其实平日双方都会有斥候在对手周围刺探,但今日这几个东西也太大胆了,与平日大不相同。
    难道竟然是他!凤启连忙悄悄传令下去,片刻,城门稍开,一对身穿轻皮甲的骑兵冲出,气势汹汹地直扑杨广一行!
    杨广这天一大早微服出来,走到南康城两箭之地,眼看南康城外一片开阳地貌,无遮无掩;背后是蜿蜒不绝的南岭。南岭虽没有中原崇山峻岭的耸入云霄,但却是道路出名的难走,近来连下几天小雨,山路更是泥泞。城依山而建,楼高墙厚,原是为了抵御百越南蛮的侵扰而造,已经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如故,城中水源充足,城头上旗帜鲜明,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城外一箭之地还有几个半人高的木台,上面堆满柴草,晚上燃起,能有效防止偷袭,城墙下更是深深的护城河,杨广仿佛已经感到河水里暗藏的尖锥那杀气,“守城的将领果然是个人才啊!”
    杨广正感叹间,忽然身边韦光一声低呼,城小门早冲出数十骑兵,不由得一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