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心杨广》第3章

    当她神气活现的出现在昭明面前时,他愣了半天才勉强认出这个地道的小随从就是素心。
    他围着她看了一圈,盯着她的耳垂,惊诧的说:“你居然没有穿耳洞!你,平时不带耳饰的吗?”
    “嘻,我怕痛,所以就……”素心支吾。
    他有所顿悟地说:“何止是耳饰……我没在你手上看到过指环,也……没见过,手镯……嗯……项链……也没……素心,你不是把它们都送人了吧?”
    她哽了一下,心想:你怎么知道的?
    她自小为学艺方便,用“素新”的身份常穿了男装跟着父亲的徒弟们外出,长大了代替父亲四处奔波也是平常事儿。
    也许是近朱者赤吧,她的心思从来不在那些花儿钗儿上,反而觉得清清爽爽才最舒服,所以过门没几天,就顺手把不多的首饰几乎都送了给身边的人。
    她不想他深究下去,忙转移他的注意力,冲着通伯笑道:“通伯,你也和我们一起去?那快动身吧,天黑了。”
    皇太子府早已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丝竹声声,喜气洋洋。
    昭明让通伯和素心跟随着,自有迎宾的人带他们进内。
    杨勇是个很会享受的人,他的府邸自然是亭台楼阁,雕柱飞檐,虽然不是金碧辉煌,镶金嵌玉,但是处处见功夫,每个细节都透着富贵。
    这里昭明来过不止一次,杨勇为人疏阔豪爽,时时在府中接待亲朋戚友,京城中很多人都是太子府上的常客。
    他冷眼看着素心,只见她目不斜视,规规矩矩的跟在通伯后头,那大大方方的样子竟象是比自己还自然!
    进到大厅,里面高官贵族早已各就各位,杨勇和太子妃端坐席中。
    昭明上前作揖:“下官南昭衡拜见皇太子,拜见太子妃,恭祝太子和太子妃吉祥如意。”
    杨勇满脸红光,朗声笑道:“嗬嗬,昭明,你来迟了,该罚酒!”
    话才落,就有人用银盘奉上一盏酒。昭明微笑:“该罚的,该罚的,”双手端起玉盏,先敬杨勇夫妇,一口而干。然后左右顾盼,笑着和两边坐着的皇族同僚打招呼。
    杨勇笑道:“好,昭明卿,快入席。”
    昭明在岳父李侍郎后面的条桌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过去盘膝坐下,通伯素心由使女带着也来到昭明身后,找到空位站好。
    杨勇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头戴玉冠,一身浅黄色的锦袍衬得他气宇轩昂,卓尔不凡。太子妃很白,丹凤眼,云鬓上顶着一个很大的赤金展翅凤凰,身穿大红色的霞披,上面绣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两人身后那巨大的浮雕“飞龙在天”更加把他们映衬得有如人中龙凤。
    杨勇举起酒杯,朗声说:“诸位,这是高句丽刚刚进贡的人参酒,说是在冬天饮用补气补力。客气话就不说了,大伙儿一起干了吧!”
    众人纷纷举杯,七嘴八舌的向皇太子太子妃说恭祝的好话。然后齐齐一饮而干。
    素心留意到李侍郎的左边坐着一个男人,李侍郎腰圆膀阔,虬须圆眼,看上去像个武将,没有一点文官的样子。可是这个男人,容长的脸,眉毛黑黑的,举止斯文,说话不急不缓,不象在官场混的人。而他的衣着光鲜,大方得体,看起来是个富家子弟。
    她留意这个人是因为李侍郎对他非常的亲热,而他却不亨不卑,不冷不热,反而一再转身和昭明搭话。
    对面主客席上端坐着的杨素,他的眼光居然也不断地落在这名富家子弟身上!
    这时,杨勇又在大声笑道:“尝过高句丽的酒,哈哈,怎可没有高句丽的歌舞来助兴呢?!”
    很快,一队高句丽的舞姬随着高句丽乐曲翩翩而出,来到大厅中央婆娑起舞。太子妃抬抬手,十几名身穿高句丽服装的女子举着漆盘,给在座每位上了一盅汤。
    盅盖一打开,一股人参炖鸡的香味袭人而来。
    一位高句丽的歌女越众而出,乐声稍低,歌女悠扬的歌声徐徐响起。
    高句丽的文化师出中原,语言文字歌舞和中原都是大同小异,满堂权贵不是第一次观赏了,所以也不觉得太新鲜。
    素心隐隐约约听到李侍郎称呼那名男人为:“翼云……合意……好……”
    原来是他!
    洛阳首富——邱家一门的富贵里头有多少是用斛元帅三族的鲜血换来的?还有,昭明,他的父亲南宫候当年参与了多少?昭明知道多少?父亲千叮万嘱,功成就要身退,到时候一起隐匿到南方去,离开充满了血腥的皇城……素心怔怔的看着昭明俊朗的侧面,警惕的想:官场无真心,这样精明的人,如何才能获得他的信任?昨天回家,很明显有人跟在背后,我们没有露出破绽吧?
    高句丽歌舞完毕,皇太子府中的歌姬乐伎陆续粉墨登场,弹琴的弹琴,歌舞的歌舞。连民间杂耍都被请来了,吞火剑,变魔法,蹬缸顶碗,精彩非常,比那些早就看腻味了的宫廷歌舞获得了更多的喝彩。
    热闹的当儿,有通报说独孤皇后遣人送来皇上手写的:“福”字及珲春一付。
    杨勇让表演暂停,和太子妃一同离座,自宦官手上接过托盘,顺手交给太子妃,打赏过了,吩咐管家带该宦官和侍卫们到偏厅,设宴款待。
    然后很潇洒的挥手,让表演继续。
    素心很清楚地看到众人的脸色有点尴尬,尤其是宦官侍卫们。对面的杨素微微笑了笑,一丝不屑飞快的闪过。
    酒醉耳酣之际,大将史万岁提议请杨素之子杨玄感舞剑以助酒兴,杨勇大笑:“哈哈,正有此意,正有此意,玄感,你就露一手让大伙瞧瞧!”
    有人高声叫好,杨玄感也爽快地离座,拱手说:“那在下就献丑了。还请皇太子赐剑一用。”
    杨勇命人去宝剑来,李维扬声道:“有杨大人的剑舞,岂可没有翼云的琴声!诸位可知,翼云的琴艺堪称洛阳一绝!”
    杨勇大乐,连声催促。邱翼云客气了一番,才让人取来一把古筝。
    两人在大厅中对望一眼,英气逼人的杨玄感朗声道:“邱公子,有请!”
    邱翼云气定神闲的席地而坐,左手轻轻一拨,悦耳的琴声细细碎碎的落入红尘。他把头微微后仰,双目半合,停了停,开始双手挥送,偌大的厅堂绵绵不绝的响起琴音。
    琴声空灵,刚开始像是从遥远的地方隐隐约约传来,引人遐思;转而渐走渐近,像是在身边徘徊,让人心旷神怡;猛然间犹如惊雷炸响,万马千军在交战,琴韵急促,铁蹄声声,听者屏住呼吸!正紧张之际,兵戈渐止,战马声嘶,不知谁胜谁败。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世间的一切都如风掠过,听者的心也恍惚随着此风飘到天涯海角……
    杨玄感借了酒意,和着琴声,一套剑法舞的出神入化,众人只见辉煌的灯火中,一人一剑,衣裾飞扬,剑光闪烁。
    不知不觉间,琴止剑停,在场的每个人都还沉浸在方才的境界里,但觉荡气回肠,意犹未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