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枫韩夕瑶》第248章 肺腑之言

    同时,凌枫还要求贺强和苏亮,只服从萧后和公主的指挥,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派,同时,也只对这两个人的安全负责,如果安南王、王妃及家人,顿珠,如果在非常时期,和萧后、公主在一起,可以负责他们的安全,其他任何人不享有这个待遇。
    听了凌枫的这番话,萧素素的神情变得格外凝重。
    她看着凌枫半晌,问道:“枫儿,你还是有什么不放心么?母后已经答应你尽可能肃清大同的本土势力了啊?”
    凌枫摇了摇头,说:“母后,您应该很清楚,所谓的铲除本土势力,也就是利用我斩杀司徒煜这个契机,清除一些和这件事有关的人,您能一次性把所有本土势力连根拔起吗?
    “这是不可能的,换作任何人,包括我,也不能这么做,不教而诛,不问情由地杀人,只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所以,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可是,您对这里毕竟不完全熟悉,即便是您事先布置了一些人手,每个人都不一样,就算他们对您都是忠心的,可是,他们在这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情况还会很复杂。而贺强这些人,因为新式武器的缘由,很可能怀璧其罪,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我事先考虑不周,我不该把新式武器的制造方法告诉他们。
    “所以,为了避免他们被有心人利用,我必须预做安排。另外还有句肺腑之言,儿臣本不该说,可是……”
    萧素素摇了摇头说:“枫儿,在母后这里,你不存在不该说的话,母后相信你想说的话一定很重要,对母后很重要。
    “你就要离开了,也就是说你会置身之外,即便是有关王爷、顿珠和晋王之间的关系,你也尽管直言。”
    凌枫笑了:“母后果然睿智,一下子就猜到我想说什么。”
    萧后白了他一眼,道:“臭小子,别拍马屁,你还有什么话不敢说的?这时候支支吾吾的,还不是事关这几个重要人物的关系?”
    凌枫点了点头说:“确实如此,母后,儿臣要说的话,可能您已经想到了,可是儿臣还是要说,这也算是儿臣的一片忠心吧。
    “儿臣想说的中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不要在天下未稳之前,试图剥夺安南王爷和顿珠姐姐的兵权。
    “这两个人都是您的至亲,对您忠心耿耿,否则,安南王也不会率领几乎大半个沧州城来到大同,顿珠姐姐也不会大老远地从临潢府来这里接您。
    “你可以信任他们,也可以使用他们手下的将领,但是不要让他们远离兵权,对自己的部队失控,此其一。
    “其二,不要试图把他们的兵权交给晋王,而且要逐渐把大同的兵权收回到您的手里。
    “儿臣不是要疏远您和晋王的关系,也不是不信任晋王。可是,他的地位太重要了。历史上,历来不缺少,为了成为天子近臣而不自量力,铤而走险的人。
    “你可以把兵权抓在自己手里,也必须这么做,但是,在天下大定之前,千万不要因为要树立晋王的权威,而把柄权交到他的手里,那样很有可能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
    听了凌枫这番话,别人还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顿珠却深感震惊。
    她虽然是草原儿女,有性格直爽的一面。
    可是,她毕竟是王女、郡主,又是太子侧妃,从小就在宫里混,耳濡目染之下,对宫廷和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的斗争,并不陌生。
    在见到萧后之前,她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心,甚至她的叔伯们也有人提醒过她,会不会被萧后留在身边,逐渐架空她,而剥夺她的军权。
    然而,这一趟她却不能不来。
    既然喀喇沁部族已经和北狄人结仇,而萧广野又是她的杀夫仇人,她不可能和这两股势力结盟,如果她再不和大同方面合作,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早晚会被那两股势力吃掉。
    所以,鉴于她和魏国萧后的关系,她选择大同方面作为结盟对象,几乎是必然。
    可是,接触到晋王之后,她却非常失望。
    虽然,过去她对晋王也很熟悉,可是,那时候年纪小,考虑的问题也简单。
    现在,刚一接触,竟然有晋王的手下在这种时候向她提出了联姻的要求。
    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操作的好,对双方都有利。
    可是,一方面,正如凌枫所说,时机不对。
    顿珠热孝双重在身,她这时候答应亲事,即便不是马上成亲,也会受到世人的唾骂,尤其会让部族中,父王的那些老部下所不齿。
    其次,聪慧的顿珠,感觉到了这件事背后隐藏着浓浓的阴谋味道。
    所以,她对晋王,和晋王的那些手下没有一丝好感。
    更担心,她的这位母后,为了儿子,而牺牲她这位丧夫的儿媳。
    可是,在萧后没有明显表现之前,这样的担心,她只能放在心里,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最近这段时间声名鹊起的振威军大将军,也算是她的妹夫的十五岁少年凌枫,竟然直言不讳地向萧后提出了这个问题。
    既让她喜出望外,又觉得不可思议。
    她想不通,这么年轻的头脑里,怎么会有这么老练的想法,简直就是老官僚。
    萧素素对凌枫的这些远远超出他年龄的想法和言论,已经见怪不怪,或者说司空见惯了。
    尽管如此,她还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因为她确实曾经有这方面的考虑。
    把军权抓在自己手里,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她做这一切最终为了谁?还不是为了韩家,韩家还有谁?在她眼里,也只有她唯一的儿子可以代表韩家。
    任何母亲的想法几乎都是一样的,儿子再不成器,也是最好的,即便如萧后这样的政治人物,也不例外。
    她不想当女皇,也没有这样的念头,所以,如果能够恢复大魏,这天下只可能属于一个人——现在的晋王,韩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