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上官若轩》第464章 今夜动手

    眼见着上官若轩和内侍监走进后院,太后屏蔽左右,对秦怡说:“哀家为你的妹妹韩素雪与户部徐尚书的儿子徐攸指婚,如今你妹妹既然身受凌·辱,徐攸必不能同意。哀家要你从此忘却此事,而且要凌王也忘掉,就当它从未发生。”
    太后的眼睛紧盯着素素,像是一头狮子一样,盯着自己的猎物。
    现在的情形是:太后是在下命令,秦怡答应最好,不想答应也不行。
    秦怡抬起头来,说实话,受了这么多的苦,她也有点不怕什么了:“太后,我妹妹的婚事,我也有责任。所以,我当然希望她能成功嫁入徐家。”
    “嗯,不错。”
    太后感觉自己的计策有成功的可能,笑着点点头。
    “我会完全按照太后的安排去做,只是我希望,日后如果妹妹能成功嫁入徐家,太后要保证得了她的幸福。”
    秦怡不卑不亢得说,心里却有些忐忑。
    因为太后居高临下,完全可以不答应。而且,太后答应了却不去做,她似乎也没有办法。
    归根结底,无论她和韩素雪之间有无真实感情,她总希望这个她一手破坏掉的妹妹,能够不受影响得一生幸福。无论她之后是忠是奸,成佛还是成魔,这不重要。
    太后冷哼一声,点点头,笑道:“我答应你。只要你照我的吩咐办,我保你妹妹一生幸福。”
    “那要我怎么办吧?”秦怡直接问道。
    “你用性命相逼,让凌王杀掉他身边最重要的几个人,一个是韩四,一个是杏儿,还有知晓此事的其他人。”
    “然后,不要跟皇帝提及此事,保证徐攸在和韩素雪大婚之前,除了你我,凌王和大将军夫妇之外,无人知晓此事。”
    太后斩钉截铁得说。
    “瞒天过海,这是要瞒天过海呀!”秦怡长叹一声,靠在座椅上望着太后发呆,“听人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哼,我是天子他娘,我就是天。”太后冷笑道,眼神变得很锐利。
    “好,我一定照办。”秦怡笑道。
    凌王这时候已经处置好了礼品的事,手握一把雕龙的宝剑回来了。
    那宝剑上一颗巴掌大的红宝石,做成剑的模样,被阳光一照,三棱闪耀出血红色的光芒,和金黄色的宝剑相呼应,看起来夺人眼目得漂亮。
    而凌王的英俊和宝剑彼此映照,更显飒爽逼人。
    “宸儿,你也坐下,母后也有几句话要跟你说。”太后虽不爱上官若轩,但母后的样子还是做得十分足。
    “母后什么事?”上官若轩累得满头大汗,太监赶紧端过来水,用丝帛蘸水给他擦汗。
    太后摆摆手,示意太监离开,上官若轩知道有要紧事,面色沉重下来。
    “韩素雪的事情,你要帮我瞒住徐攸,让他们顺利成婚。等时间久长,你我都淡忘此事,最好。”太后说道。
    “嗯,母后放心,我也不希望这件事情让别人知道。只是,瞒住徐家,让他娶此女为妻子,是不是再考虑些?”上官若轩不喜欢韩素雪的性格,也不愿意别人白白受骗。
    “木已成舟,难道让韩素雪一生为狗三守寡?”太后冷笑道,眸子冷冷得盯着凌王。
    “这,倒也是个问题。”上官若轩低下头,似在思忖。
    “如今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让徐攸韩素雪成婚。同时,必须封住知道此事的人的口。”太后很干脆得说道。
    “母后的意思是……?”上官若轩好像猜到了什么,他知道母后一向为人狠厉。
    “死人的嘴是最严实的。”太后冷冷得说,“杀掉你府上知道此事的所有人。”
    “不,这不行!”上官若轩像是被刺刀刺到,眉峰一耸,也冷冷回道。
    太后眉头一挑,眼神锐利如同一把刀,像是可以用眼神杀人:“怎么不行?”
    上官若轩一向不怎么听太后的话,因为他知道太后并不爱他,相反,还有点厌恶。只是明面上不挑开罢了。
    而这一点,太后心里也明镜似得。所以猜到上官若轩必然不会乖乖听话,早就做好大战一场的准备。
    上官若轩心里冷哼一声,心想这老妖婆吓唬谁呢?他凌王从小经历多少风雨,并非被吓大的。
    “母后,既然两人已不合适,为何不顺水推舟,另找合适之人?”上官若轩淡定回道,眼睛也锐利得盯着太后,颇有“针尖对麦芒”的意思,“民间俗语道:‘强扭的瓜不甜’,世上无论何人,必有相契之人可以婚配,哪里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那依你之意,哀家做错了?”太后看上官若轩并不害怕,心里却不生气,反觉此情此景颇有一丝趣味。
    她低头拿起茶杯,轻轻抿一口茶,微笑看着他道,“这些凡俗道理,哀家如何不知?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主无戏言。哀家既然已经为他们指婚,如今出这岔子,若传出去,世人岂不是耻笑哀家看人不准,又如何能当得起这‘母仪天下’四个字?”
    太后这话说得平静而坚决,字字都是道理,上官若轩反被教育得无以言表,静静一会儿,开口倔强反驳:“可是母后,徐攸并非弱智,其父更是精明的老狐狸,此事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啊!而且皇上那边如何交代?”
    “哼,”太后低眉轻轻一笑,用带着长长的金指甲的手轻抚一下茶杯,淡然说道,“哀家既然能把他养大,自然知道如何对付他。至于徐家,生米煮成熟饭,而且太后指婚,还敢退婚不成?你且从我意思,把当下之事办了,其他的事情无须你操心,哀家自有分寸。”
    皇太后这几句话虽然平淡如水,却像是雷鸣之后必有闪电的真理一般,让上官若轩无法反驳。
    秦怡在一边看这娘俩你来我往,见一向自在聪慧的上官若轩招招败绩,心里不由慨叹: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上官若轩还是太嫩了!
    上官若轩自知无法反驳,语气有些缓和,但是脾气刚硬的他还是奋力一搏:“可是只能如此血腥吗?花些银两,以我与这些人的交情,他们忠诚厚道,自然不会为难皇家,封口足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