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上官若轩》第460章 投胎做狗最适合

    那手风把秦怡的额前刘海都扇飞了起来,但是,在隔着秦怡的脸只有丝毫之处,忽然停住了。
    秦怡本来只是心有不甘,此时感觉上官若轩就要打破昨夜誓言,新婚欢喜被这手风扇得是一干二净。
    她满腹委屈道:“人家本来逍遥自在,健康快乐,如今遇到你家这些麻烦,死了的心都有了。”
    说着说着,眼中不由自主地流出了眼泪。
    上官若轩看到那泪水,心里忽然被什么东西给触动了。女人的泪水,和自己肌肤相亲的女人的泪水,他不是没有见过。就在这么近的距离,同样美貌无双的女人,就曾流下这样的泪。
    “母妃……”他喃喃语道。
    他想起昨日良宵美景,大红灯烛闪耀下揭开红盖头之前,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今生本王如何对我,便将如何对你。”
    他把手收了回来,静静看着秦怡。
    秦怡没有想到这妖孽冷情的王爷此时竟然如此胸怀。她觉得其中必有隐情。
    但是,毕竟上官若轩没有还手。
    “还算守信用。”素素用泪眼看着上官若轩道。
    秦怡抹掉脸上的泪,用带着胜利的喜悦和挑衅的语气继续说:“怎么不来啊?又傻了?你怕什么?打啊!来啊!你打啊!”
    “哼,哼哼。”上官若轩冷笑,像是一个看戏的人在看着不关己身的热闹,所谓“隔岸观火”。
    他看着秦怡,觉得那梗着脖子翘着脚冲他又喊又叫的新娘子,真像是家里后厨养的那只母鸡。
    他摆摆手,转身走开了。
    走在廊间,上官若轩忽然心里酸酸得。因为,想起自己的娘,想起自己的新娘,他有种两者紧相连属的感觉。
    可爱之人,亦是可怜之人。
    “唉!”上官若轩边走边想,直朝书房而去。
    书房无人,韩四正在庭院散步。深夜无事,他也是寂寞难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故而来书院走走。
    他没有能想到,新婚的王爷不会整日与王妃亲亲爱爱,而会跑到这清凉之地来。
    听到上官若轩的脚步声,韩四一转身,见是王爷,略感意外,施一个礼,道:“王爷如何有雅兴,在这日子到书房来?”
    “不是雅兴,是扫兴。”上官若轩淡淡道,边说边摆摆手。
    “扫兴?可有我无妻无亲扫兴?那不妨来扫地。”韩四并不害怕上官若轩,因为都是老相识了,彼此早就兄弟一般。
    上官若轩停住步子,饶有兴趣得打量着韩四,问:“照你这么说,我还不应该扫兴喽?”
    韩四笑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从来无一物,如何染尘埃?”
    此时四下寂静,树欲静而风亦止。韩四双手合十,站在院中央,月光恰如其分映照其身,像是一个宣教的高僧,通彻明了。
    “没想你这一介武夫,尚有如此修养,真是平日小看了你。”上官若轩淡淡说道。
    “王爷过奖,小将也是听庙中高僧布道,鹦鹉学舌而已。”韩四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得笑道。
    在王府正堂,秦怡见上官若轩静静远去,心里忽然卸了劲。
    有时,打闹之事也颇有奇趣。真无人与你打闹了,却也有些无聊,有些冷清。她颓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椅子上。
    大红的“囍”字,明亮的灯烛,这屋子依然充满婚礼的喜气。
    秦怡忽然有些自责,心想: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
    对啊,这样一想,好像真的如此。本来,大喜之日,英俊新郎,家庭富贵,挺美满的呀!我又何必纠结于那些之前就发生了的事情,而毁掉这当下的幸福呢?
    饭菜的香味此时被微风一扫,正飘进秦怡的鼻子里,像是为她的想法鼓掌。
    想到这儿,素素站了起来。
    她摇摇脑袋,自己开导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筷子,大吃大喝起来。
    一旁的丫鬟朱儿看秦怡没事了,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
    素素此时的吃相实在属于“狼吞虎咽”,让朱儿止不住得捂嘴偷笑。
    秦怡嘴里塞得满满得,听朱儿“窃窃”的笑声,抬头用无辜大眼看她,问道:“怎么,笑什么?”
    “夫人,”朱儿给秦怡倒了一杯酒,“慢点吃,别噎着。”
    “要你多嘴!”秦怡边嚼边笑道,“好像咒我噎着似得。”
    “别多想,我咒谁也不可能咒你呀!”朱儿给她轻轻得拍拍后背,笑道。
    “哼,想想我容易吗?天天战斗,这得消耗多少能量啊,可不得大吃大喝?”素素笑道,依然不住嘴得夹东西。
    “对,夫人最辛苦了,和皇上一般日理万机,操劳得很,是得好好吃。”朱儿嘻嘻得笑,拿扇子给秦怡扇扇,又拿手帕给她擦擦汗。
    秦怡吃得满头大汗了,一时开心不已。
    皇宫之中,秦怡和上官若轩离开,皇帝也回了寝宫。
    太后看着皇帝的背影消失,也让太监扶着她的手回太和宫。
    她心里此时,忽然想起韩素雪。
    当年自己将韩素雪指婚给皇帝,皇帝本不情愿,而如今韩素雪已经被奸污,皇帝又如何会接受呢?
    但是,自己的大计牵涉其中,又不能不让皇帝接受。
    可惜当初下药之时,是秦怡而不是韩素雪饮了那杯毒酒。否则,如今让皇帝娶了秦怡,凌王那里或许就好处理些。
    她眉头紧皱,陷入深深思索。
    另一边的将军府,仆役们收拾完昨日大婚的残局,开始准备着明日王妃回府。
    北国习俗,新婚燕尔,第一日拜谢夫家父母,第二日便要拜谢妻家父母。
    韩将军很为前日之事烦心。
    狗三虽然是个地痞无赖,毕竟也是一条人命,如此杀了他,家里人失去顶梁柱,怕是要遭殃的。
    韩将军做父母官的,不能不为这一家老小打算。
    他命人拿来一袋银两交给狗三妻子,又找当街的街正,买下一处铺面给狗三妻子做豆腐坊,给狗三儿子找了当街的私塾读书,尚才了却心事。
    狗三妻儿千恩万谢。
    出了狗三家,韩将军又和夫人一起,到附近的佛堂“报恩寺”,去为狗三祈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