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上官若轩》第132章 重回永宁村

    “行,你退下吧。”秦怡遣退了他,看来自己得先去一趟永宁村了,灵汐的身体还得两个月左右才能完全恢复,到时候再带她过去一趟也好,不然皇上也等急了。
    和灵汐说了之后,对方虽然不大愿意,奈何卓焯就在一旁盯着她,仿佛只要她一起身就把她按回去的眼神让她只能泪眼汪汪地答应了。
    待上官若轩回来知道她的打算后,随即直接吩咐李富开始准备马车随从等。李富最近也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开始认真打理起王府来,皇上现在最宠信的大臣就是上官王爷,他这个本来被安插过来的棋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本来以为会两边不讨好,谁知道王爷这边却仍然让他管家,给他足够的权利,他松了口气之余,也真的把王府当成自己的归处了。
    过了两天,万事俱备,两人带着一队人马出发驶向永宁村。
    几天的车马劳顿,一行人才算快到了永宁村,秦怡坐在铺了软垫的马车上,还是被颠的七荤八素,京城那边路还好,出了京城,到处都是崎岖难行的路,如果有机会能修路就好了。
    刚到了永宁村口,就遇见了刚从田里回来的村长,村长望着这队贵族人马,有些忐忑不安,站在一旁远望着。
    一会,马车停下来,走出两个村长有些眼熟却不敢确定的人来。这是大傻和秦怡么?这仪态也差太多了吧,那大傻身上丝毫不见以往的失智模样,反而浑身一股上位者的压迫感。而他旁边的女子,像是贵族家的夫人,样貌出色,有些像村长记忆中的秦怡。可大傻和秦怡都是农户子弟,应该不是这两人吧。
    两人很快打消了村长的疑虑,秦怡开口上前和村长打了招呼,村长才敢相信这真的是两人,而且两人这一去,已经是贵人了,和自己这些农户的身份天差地别。
    秦怡和他打完招呼,就和大傻赶紧去看王二娘,当初走得匆忙,让王二娘先搬回原来的住处去住了。对方也是自己干娘,虽然因为皇上现在是自己义父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对外称呼干娘了,但亲情却不会减少,现在也把王二娘家当成娘家来往。
    “娘,女儿回来了。”秦怡回到以前的家,发现家里仍打扫的很干净,想到王二娘的腿脚那样不方便,顿时很内疚。
    “怡儿,姑爷,你们回来啦!”王二娘听到秦怡的声音,在内屋欣喜地喊道。
    两人进了侧屋,就见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正撑着拐杖往外走,赶紧扶她坐回床上。
    王二娘眼睛都眯成线,眼角扯出了好几条深深的褶子:“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女儿不孝,让娘一个人在这边担心了。”秦怡上前握住她干枯的手,一时间有些心酸,“以后娘就跟女儿到京城去住吧,女儿好好孝敬您。”
    “去京城?姑爷当大官了?”王二娘愣住,看向大傻,发现对方一副神志清明的模样,随即又开心笑道,“好事,好事。”
    “是,大傻当大官了。”秦怡说出来后自己也忍不住笑出来,偷瞥了上官若轩一眼,见对方一本正经的严肃模样更想笑了。然而她很快就会知道嘲笑男人是要在晚上付出代价的,白天越正经的人晚上就有可能越不正经。
    王二娘很快就应了这件事,她在这边一个人过又不方便又想念秦怡他们,也怕离得远了秦怡他们以后很少有机会过来。
    而此时村长还在和跟着秦怡他们一起过来的护卫们搭话:“大人们是从京城来的么?”
    “是。”
    “那,大人们可知秦姑娘和她夫君是什么身份?”村长终于问出了想问的话,一旁一些远处待着看热闹的村民们也都竖起了耳朵。这大傻和秦怡肯定是搭上什么贵人了,肯定是发财了,要是自己家能分一杯羹就好了,好歹都是一个村的。
    “大胆!秦姑娘也是你能叫的?”跟村长搭话的侍卫眉头紧皱,“这可是我们当朝皇上亲封的津怡公主,如今的睿王妃,她的夫君自然是我大西凉赫赫有名的战神睿王爷!”
    村长本来被他呵斥就吓得腿都软了,听完他的话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一旁的那些村民们听了这话也纷纷炸开了锅,丑儿竟然是公主!如今还是王妃!那大傻竟然就是他们西凉国的那个铁血战神!
    众人不信也得信,因为看刚才丑儿和大傻两人穿戴的衣物配饰,哪个都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穿的起买得起的,就连县里的官家老爷夫人们也没那料子好。村民们赶紧一哄而散,跑回家去跟传播这个消息,路上逢人就讲,秦怡和大傻成了贵人了!大傻竟然就是他们西凉国的战神!
    秦怡倒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到来会给村里带来这么轰动,她此时正和大傻一起上山,去找当年发现红薯的地方。
    上官若轩见到以前自己为了找食物常来的的地方,也是颇为感慨,怀念曾经那段不用思考保卫国家,担心帝王猜忌,只用担心食物的日子。
    秦怡找到了当年她第一次穿过来所在的陡坡,可能因为时间太久,陡坡已经几乎变成平底,要不是当年那棵孕育了赤灵芝的大树太显眼,她是真的找不到这处地方了。
    顺着陡坡稍作寻找,果然看到了那熟悉的绿油油大叶子以及粉白色的小花,她拿出准备好的刨铲开始挖起红薯来。这工具还是她特地让人临时赶造出来的,西凉国的农业工具也都很落后,那匠人见了秦怡给的图纸,还很是激动问能不能继续多打造一些。
    秦怡想到要发展国力就要先发展基础生产力,尤其是农业,于是又把脑子里见过的几种比较返古的农业工具图画了出来送给了那匠人,代价就是不管哪一种制造出来先送到睿王府一批。
    由于干旱已经过去,此年正值雨水充足的年份,红薯个头都又大又圆,数量也很多,两人挖出来好几十个后,坐在地上用带来的水洗干净几个便直接开始吃了。
    果然又甜又脆,两人都吃的很是满足,幸好此处红薯够多,不然按照上官若轩的食量和对甜食的喜爱,可能会被他全吃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