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上官若轩》第130章 拼命反抗

    秦怡给两人赐名一个叫秋华,一个叫秋实,因为此时正是秋季,该是收货的季节,如此命名,倒是寄托了她希望以后西凉国秋收季节都能丰收的愿望。
    秋华年纪大些,十分稳重,见秦怡很多事情自己打理,不想别人插手,就安静待在一边,等主子需要了,立马上去帮忙,还做了许多秦怡该做却没想到的事情,处事总是恰到好处,很让秦怡满意,总是夸她好。而秋实年纪小些,还比较活泼,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蓬勃的朝气,十分讨喜。
    秦怡刚从空间出来,就看见上官若轩在屋里坐着,便和他说了要回永宁村的事,上官若轩听了也决定过去,毕竟因为路途太远,王二娘腿脚又不便的原因,婚礼没有邀请对方过来,按正常流程秦怡是需要回门的,过一段时间过去看看也刚刚好,毕竟自己失忆那段时间永宁村很多人还是帮过自己和秦怡,此次还需过去多准备些银钱和礼物。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商量起日期来,从永宁村的一众相亲聊到薛荷薛夫人与绿枝,又聊到路大夫,不知不觉天都黑了好一会了。
    因为没有电的缘故,古人休息的时间普遍早,天刚黑没多久,差不多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秦怡见上官若轩脱衣服时,心中就开始警铃大作,腰还酸着呢。
    然而上官若轩只是抱着她,亲了亲她的额头:“想什么呢,你该好好休息一下。”
    看来自己想多了,秦怡脸不禁红了红,大傻还是很体贴的。
    也罢,早点休息,接下来的日子有的忙了。
    “王妃,这是城西铺子的地契。”李富将盒子呈上去,这段时间突然发福的身材弯起腰来着实有些不便,外人看起来也很滑稽,秋实就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
    秦怡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是皇上之前给她备的嫁妆里的两个铺子,其中铺子是做药材生意的,她听了之后就挺感兴趣,刚好药材铺子和隔壁的书肆只有一墙之隔,秦怡干脆吩咐人把两边打通了准备开药堂。
    之前给军队里的人治伤时候,一些军医就对她一些新奇的治疗手段十分感兴趣,还学了好多,感觉用处极大,有军医大战结束后特给她拜帖求见,请求教导。
    西凉国民风比较开放,对女子的约束没有秦怡所知道的许多朝代那么严格,所以这边女医虽少,却没有被人看低过。整个国家都崇尚一种好学的精神,对师长格外尊敬。
    秦怡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什么朝代,西凉这个国家至少在现代是没有听说过的,可能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度,也可能是平行空间,她看过这边的大陆地图,和现代亚洲地图有些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思考了一会,秦怡决定还是亲自过去看看,想要自己安排一下铺子的布置,等药堂开了之后再收一些学徒,培养一批军医,当初在军队里每个军医一天忙到晚被榨干的那种感觉,她深有体会,而且军队里的军医资源根本不够用,这在战场上是很不利的。没办法,谁让她男人是将军呢。
    秦怡带着秋实坐了马车往城西而去,一路平稳行进,很快到了正在修顿的铺子。
    药铺的管事见到印着王府特有标志的马车,赶紧小跑出来迎接,他这几日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上面要将药铺扩大,还要请大夫来坐镇,这意味着以后药铺的生意会更好,赚的多他的分成也就多,可不像隔壁那书肆管事这几日天天愁眉苦脸的。现在让扩大药铺的正主过来看,他可不得赶紧笑脸迎着。
    过了会,马车上帘子挂的铃铛叮铃两声,先走出一个圆脸活泼的小丫头,蹭蹭两下踩着车凳跳下来。
    然后马车上又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秋实,别摔着了。”
    随后走出来一个面貌柔和美丽,仪态怡然的夫人来,药铺的管事赶紧行礼,这肯定就是圣上亲封津怡公主,如今的睿王妃了。
    迎接好王妃,管事赶紧领着对方参观起来已经打通了的两边铺子,打通之后确实是个很大的店铺了,一边售药,一边大夫诊病。
    “王妃有哪点不满意的,小的尽快整改。”见王妃一副满意的样子,管事松了口气,王妃果然如传闻中那般和善,现在看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秦怡见室内器具与柜台摆放位置都十分合理,甚至还有一些小细节设计的十分有趣,也十分满意,现在就差给那些老军医们放一下要收学徒的口风了。
    “王妃!小的有事禀报!”外面突然闯进来一个中年人,几个药铺小童拦都拦不住,药铺管事一看到他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这是书铺的管事,书肆被关后他就被辞退了,但是他一直想去见王妃再商讨一下书铺的事情,几次都被药铺管事截了下来。药铺管事刚准备开口让人赶他出去,王妃却开口了。
    “你是谁?有何是想要禀报?”
    中年人喘了口气,今天刚听到王妃来这里的消息,他立马就跑了过来,这可是仅有的机会了:“王妃,可否将书肆重开!”
    秦怡倒是根本没想开书肆的问题,开着她也是一年收一次钱,而她更想扩建药堂:“为何?”
    “王妃有所不知,这书肆的书历来都是由一批家中清苦的读书子弟抄写的,书肆关掉,他们只怕以后生活更为困难。”中年人一口气说完原因,看都不看旁边瞪着他的药铺管事,“王妃,书肆每年也不曾有过亏损啊!还请王妃让书肆重开吧!”
    中年人一番话说的发自肺腑,语气真挚,倒让秦怡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是不知道这回事的,没想到自己一个举动就要断掉一群读书人的生活来源。
    不过这个年代书还是抄写的么,看来还没有活字印刷,如果有活字印刷就好了,更多人就能读到书,这是有利于发展国民发展的。而且西凉国是有科举制的,除了世袭的爵位等,武官文官大多都是科举考上来的。不过就怕推广知识的普及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激起他们拼命反抗,那就会有点得不偿失了,可以参考历史上商鞅的下场,想到这里,秦怡不禁有些郁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