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潇宣伶伶》第322章 强援将至

    水镜术这样的小法术在魔天废土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可这镜面居然能将数万里外的景象投射出来,饶是出身万华魔族、见识不低的秋陌也从未瞧过。
    看得出她的惊讶,孙老谦虚地解释道:“老身这只是把旁人神识烙印下的画面以水镜呈现罢了,跟凌霄殿【先知圣主】那般洞悉万里的大神通相比实在粗浅的很。”
    言罢,秋陌的目光已皆被水镜上的情形吸引,能看到画面正中央的是一个身着宽大深蓝布衣、腰系淡紫色软皮腰带的年轻男子,其皮肤白皙、容貌俊朗,一双剑眉则是为这略显秀气的五官增添几分英武,此刻正神情冷厉地说着什么,只可惜水镜术不能把声音也记录下来,仅能隐约猜到其当时的情绪很差。
    “就是他!”
    秋陌的轻呼脱口而出,孙老察觉到她眼中的复杂和惊喜,再看镜面上的男子时目光已多了些审视的味道…
    这个时候,伏潇甩手将【破膛刀】丢到地上,迸溅的劲气透过刀身在地面形成两圈锋利的刻痕,赫然是“伏潇”二字!
    没多久,画面慢慢变得模糊直至消失,孙老挥手散去水镜术,问道:“既然找到了一位故人,小姐有何打算?”
    “去找他!”
    秋陌毫不犹豫地说道,并不是她对伏潇有什么情愫,仅仅是出于同为“外来者”的那种亲近感,她从小被束缚在万华魔族的体制内、经历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喘不上气来,那时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在厉江叔叔的陪同下外出做事,现如今秋陌脱离万华魔族、看似是获得了自由,但作为一个通冥者身处空灵域有种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她潜意识里就想寻到另一个同伴。
    不过这般样子落在孙老眼中便成了新的含义…
    “小姐伤势未愈,兵器亦在由几位匠师赶工修复,贸然外出实在不妥啊。”
    孙老摇着头,秋陌兴奋的情绪迅速回落,她在刚跳入两域交界处不久就被巨蟒隆九的力量罩住,伤情远不像伏潇受的那么重,她的兵器【天残】倒确实是破损得厉害,不过这两条理由其实仅是借口罢了,最根本的原因是乡主不想让她走,近段时间秋陌不止一次地想悄悄离开,最后均以失败告终,那位乡主在女儿意外丧生后消沉了很多年,直到秋陌出现仿佛是令之年轻了二十岁,一心想着把奇迹般“复活过来的女儿”养好,绝不会轻易放她出去面对危险。
    看秋陌失落,孙老内心不忍,叹道:“小姐暂不便外出,老身却想出去走走,这身子骨待在一个地方久了容易生锈,还是动弹动弹得好。”
    秋陌闻言一怔,她当然听得出孙老的意思,在泰平乡生活期间她感受到了太多太多的善意,虽说这些善意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她长得像逝世的那位小姐,但她还是能体会其中温暖,有着这些人的爱护,真正的泰平乡大小姐想必也和在厉江叔叔守护下的秋陌一样幸福吧?
    至于此行孙老的安全问题,秋陌并不担心,泰平乡的名号听起来老土,却不是什么乡村,而是取“泰安平静之归宿”的意思,整个泰平乡统管十二个规模颇大的镇子,每一镇的水平皆不逊于淮头庄,论势力泰平乡能够排在仁德堂领地中的前五名,乡主令狐祯乃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方豪强!
    眼前这孙老七门顶峰的修为尽管在泰平乡仅能位列十余,可作为乡主早年间最倚重的臂膀之一,其经验丰富、处事向来稳妥,加之秋陌见识过通灵者丰富的功法、灵宝、灵药,断定孙老的实战能力丝毫不比八门境界的厉江弱!有此强援帮忙,伏潇应是无碍了…
    “多谢孙老!”
    秋陌肃容欠身一礼,孙老仍旧侧过去避开正面,恭敬道:“小姐安心休养即可,此去淮头庄甚为遥远,又需穿越仁德堂和绝尘府的交界,八日时间较为紧凑,老身这就起行了。”
    话音落下,孙老已如来时一样悄然化作一蓬水汽无声遁去,秋陌视线飘远,喃喃道:“你这家伙可一定要活着啊…”
    ……
    通莱山南麓支脉,“咚咚”的闷响在半个月里几乎已沿着外围层层深入绕了个遍,稍具灵智的兽类皆知道一个杀神冲了进来,凡是凶恶的灵兽都是其格杀目标,起初还有几只恶贯满盈的五阶灵兽毫不在乎地到处游荡,结果死得一只不剩,其余听闻了消息的灵兽顿时紧张起来,装着比小白兔更柔顺,生怕被抓了典型…
    “空灵域真是不一样,修为越精深的灵兽就越友好啊。”
    扛着长柄锤的伏潇大摇大摆地走在林间,不是他刻意如此动作,实在是这锤子的激荡冲击太难应付,带得他全身都在晃,行走起来自然即变成了左右摇摆。
    刚刚伏潇在一个小潭旁取水时瞧见一只膀大腰圆、体表疤痕纵横交错的猩猩状灵兽,看外表以为是个狠茬子,正准备挥动长柄锤砸过去,那猩猩竟是咧个大嘴冲他笑,善良得不像话,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不该以貌取兽,最终就没动手。
    行走片刻,伏潇越想越不对劲,前些天他撞在一只神秘灵兽身上昏过去,醒来时看到四周被毁得一塌糊涂,分明是那灵兽大发雷霆的结果,哪存在什么“修为越精深就越友好”的规律?
    “…被耍了!”
    脑海中浮现出猩猩那张面目狰狞的笑脸,伏潇暗骂一声,扭头快步往回跑,誓要将那狡诈的猩猩毙于锤下!
    可当他返回小潭边,哪里还有猩猩的踪迹?视线扫过,倒是水畔的大石头上多了一个人影…
    伏潇走近去看,发现那是个十六、七岁的小青年,一袭酒红色立领锦衣,栗色的头发用一条玉带高束一个单尾,身形挺秀、眸若点漆,鬓角的发丝随风轻摆,当真是潇洒至极!
    可令伏潇面色古怪的是,这个衣着华贵的翩翩小公子手里正拿着一块…烙饼?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