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天行田谧》第207章 太庙

    第二日,李景之照常早朝,并在朝堂之上继续讨论北伐的军情,昨晚的消息已经被严密封锁,在场的所有人除了他以外都不知道昨夜的行刺事件。
    退了朝,李景之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定泥阁办公,他带着扈从和早朝时留下的三公九卿,一起去了太庙。
    太庙是个比文教更为古老的存在,从最为远古的王朝开始,便有了太庙的存在。
    神朝沿袭了前朝的传统,并且也深深接受了文有道文教的教化,一直将祭祖看作是与祭天同样重要的事情,每一任皇帝都会不定时地去太庙祭祀一番。
    太庙自定朝立朝始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并在神朝太宗之后变为完全独立,这里最高的负责人官名为启官,这个字据传说代表着最为古老的宗法。
    宗法制度是中原这几千年来一直所坚持的礼法。
    在一个族中,祖宗两字拆开来,宗即是祖的孩子,而确立宗的继承权及范围,就是宗法制度。
    启是中原最远古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更是传说中治天下大水的禹。启的接位,就代表宗法的开始。
    李景之现在在启官的陪同下,看着面前的八尊最大最高的木牌。
    木牌上八个镀金的名字,代表着神朝过去的八位皇帝。
    而在神朝开国皇帝高祖李天妙的木牌之前,是没有更久远的木牌存在的。
    并不代表李天妙是无父无母之人,而是李天妙之前曾为定朝朝臣,他不愿让自己的先人篡了一统江山,功劳甚大的定朝皇帝的位,决定神朝皇帝的太庙牌位就从自己开始,虽然这并不符合历朝历代的规矩。
    李景之与三公九卿按照流程一一祭拜,这套流程在十年前他登基十年大典时就已经行使过。
    之后他就命三公九卿先走,他要与启官会谈。
    “启官,朕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正如当年先皇肃宗遇到的一样。”
    一等三公九卿离开,李景之便跟着启官来到了太庙后方的一个房间中,这个房间四个角落都有一盏青铜灯,看其形态十分古老,似乎不是神朝的产物。
    李景之知道,这是传说中太庙传自最古老王朝的神器,天下总共有十二盏,前朝定朝在战乱之中得到了四盏。
    启官是个头发黑亮的中年人,他的眼在祭祀全过程中一直微微垂下,此时却大胆甚至无礼地盯视着皇帝。
    李景之是知道启官传承的一些过往的,太庙在太宗前只是沿袭前朝的一个祭祀机构,而据皇家秘辛,太宗夺位当时的太子远后,就将太子远安置在了太庙,所有的启官都是太子的嫡系后代担任。
    不过这些相当于被禁锢在神庙的太子远后代并不老实,一百多年前的‘新神朝’之乱,就有一个启官背景的太子远后人李京极出现,坐了十二年‘新神朝’皇帝之位。
    而启官传承在‘新神朝’之乱后,就变得有些不寻常,他们反而不再是嫡长子接位,而是选择‘有能力’的子孙,而这个‘有能力’的标准则一直秘而不宣。
    李景之知道这种能力似乎是沟通祖先的能力,所以他对中年启官的无礼表现得淡然。
    而李景之在对异族产生兴趣之后,曾经也对这种能力与异族的能力之间产生过联想。
    他看着启官黑白分明的瞳孔,想着这也许是跟自己同辈的兄弟也说不定。而上一任启官,已经于十几年前去世了,他似乎就是父亲肃宗的同辈。
    “异族?”
    果然,这个中年启官想了想,便问道。
    “是,能控冰,昨夜冻毙朕侍卫四名。”
    “你父亲当年被刺伤时,是前任启官查探的,那个刺客用的是高温的力量,直接将肃宗的小臂灼熟了一个洞,现在出现的这个则是冰冻,异族真的是很麻烦啊。”
    中年启官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李景之发现启官的脸庞上似乎都没有皱纹,而且细看之下,启官的脸庞显得有些过于柔和了。
    “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他们应该都是北方寂温派来的,根据我对现任寂温可汗的了解,他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会不会在威胁之后,就会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李景之顿了顿,又继续讲:
    “而且我昨天刚把老鱼派出去,昨晚就受到了刺杀,唉,宫中一定有他们的眼线。”
    此时李景之微微一叹,显得他就像一个正常的五十岁老人一样,似乎在这个中年人面前,他已经不再是一位皇帝,只是一个普通人。启官的确有种能让他放松的力量。
    启官再摸了摸胡子,没去看李景之现在的样子,而是走到了四盏立柱铜灯中北方的那一盏前说:
    “我帮你看看吧。”
    启官说完这句之后,就将手摸向了铜灯灯头上,燃烧着的橙黄色火焰。
    他的手进入火焰,似乎在玩弄一般,丝毫不受火焰的灼烧。
    李景之目不转睛地看着启官的动作,这是他有生之年第二次看启官施展这种能力,虽然上次施展的老启官已经不在人世了。
    在这个中年启官的动作里,李景之的那些记忆都复活了,当时他刚28岁,已经做了十年安稳太子,可父亲就那样突然的在寝宫被刺伤,之后便带着他见到了启官的另一面。
    父亲在事后告诉李景之,启官才是神朝长盛久兴的秘密武器,无论神朝怎样动荡,外族怎样嚣张,只要启官站在皇帝的一边,皇帝就能够控制住局面。
    因为他们能够沟通祖先。
    可惜,肃宗最后还是在两年后就身死河北道。
    只见启官的手接触到火焰,并且弄了几个动作后,那一簇火焰却突然由橙黄变绿,并且开始异常的膨大起来。
    启官只是看着那团火焰,停下了动作,没有说话。
    李景之屏住呼吸,能够听到静室之中突然传出了嗡嗡声,这股声音并不杂乱,反而有序厚重。
    过了一会儿,火焰便熄灭了,屋中的四盏灯现在只有三盏在亮着,声音也都消失了。
    “看到了,刺杀你的是异族,并且是寂温派来的,不过寂温此时内部也有矛盾,只是派来示威,刺杀你的代价,寂温还出不起。”
    中年启官比李景之记忆中的老年启官话要多一些,当年老年启官只是对肃宗说来刺杀的是寂温,便没了下文。也许这也间接促成了肃宗盲目开启‘二百年大讨’,穷兵黩武之后身死丢土。
    李景之从启官的言语中,捕捉到了一些信息。
    “我知道了,刺杀还需要代价?”
    “是的,异族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力量而没有搅乱人间,自然是因为有一套秩序存在,杀死一位人间的帝王,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刺伤和示威则不需要太多。”
    中年启官又说了几句,李景之没有在意这些信息是不是在刚刚短短的时间中得到的,而是继续追问:
    “有人间,是不是就代表着有人间之外的存在?”
    “当然。”
    中年启官的话让李景之沉默了一会儿,他看着启官,却发现启官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于是他转变了话题:
    “朕还有个问题,寂温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异族?朕的北伐军,出师即遇到控风异族,昨日又有控冰异族,再加上行刺父皇的控火异族。而朕在神朝只找到了老鱼。”
    “陛下,启只能给您透露一点。寂温拥有诸多异族,不是因为国运,而是因为山川地理,异族通常隐居在荒无人烟的穷乡僻壤,中原繁华,许多异族避之不及,寂温接近极北苦寒之地,所以异族相较于中原要多。”
    “极北苦寒之地?那么极西之地是否也有很多异族?”李景之的联想能力很强,他从极北之地立即想到了不久前安西都护府军在极西之地的大败,以近十万之众迎击五万之敌,固然己方有内奸,对方占据地利,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极有可能有异族出没。
    “极西之地并不比北方荒凉,甚至极西之地有堪比中原繁华的所在。所以那里异族应是不多,不过我了解的也不多,毕竟我只能居于太庙,问问咱们的祖先罢了。”中年启官有些落寂,李景之这才恍然大悟,这个启官应该是在平常就询问过一些有关的问题,所以才能知道如此之多。
    听启官的语气,他似乎对自己的囚笼有些不满意。
    “启官,我能让你离开太庙。”李景之看了看明灭不定的三盏铜灯,突然这样说道。
    “陛下此言当真?”
    “哼,只要你能帮朕在这次北伐中取胜。”
    “那我还是在太庙里吧。”
    “看来提的要求太高,那你在北伐中,护得朕周边人不受异族侵害可好?”
    “我恐怕也没那样的本领,毕竟我不是异族,我只是能得到祖先的指引罢了。”
    “这样也行,神朝文教立国,有祖宗保佑自然能够攻无不克,不过北伐之功未竟,自然不能带你出去,你现在需要什么?朕一应满足。”
    “陛下,我的问祖能力也是有限制的,一天只能施展一次,而且一个月的只能施展四次。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祖先铜灯,我应该能施展得更多。”
    “铜灯,这倒是个难题。”李景之端详了一番铜灯,苦笑了一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