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妖姬之降临人间杨帆张远》第30章 古典美人1

    有两天就要开学了,杨帆在家收拾着自己的东西。那些线装的书一定要带上,还有自己从小就带在身边的一些小玩具也一定要带上。
    “平安呀,你都二十岁了,还带着那些小狗小猫的不怕让人笑话吗?”李大妈在一旁笑眯眯的说。
    “姥姥,我想带上呀。特别是这个小熊还是十岁那年我大舅妈送给我的呢,我可不舍得把它自己放在家里。”
    平安不好意思的笑笑。
    “好,带上,都带上,等那天让你小舅去送你,光这些小玩艺就拉一车看看你往哪里放。”
    李大妈调侃着自己的外孙。
    “姥姥”杨帆抱住她撒开了娇。
    “好了,好了,这闺女可真缠人。”
    姥姥笑着拍拍她的肩膀。
    “平安还撒娇呢,快来看看谁来了。”
    小舅妈王玉芬带都着一个青年走了进来。
    “王大成你怎么来了?”杨帆看到来人之后羞红着脸放开手,这个小舅妈来也不早打声招呼。
    “成子,又来看你小姑了。你考了哪所学校呀?”李大妈拉着那青年的手坐下来。
    “奶奶,我和杨帆考的是一个学校。”
    王大成拘谨的说。
    “是吗,这最好了,以后呀,我们家平安你可得好好的照顾她。她从小胆子小,什么事也不会做,这都是我和你爷爷给宠坏的。”
    李大妈一听脸上就乐开了花。
    “妈,我家成子就是为了平安才考了那所学校呢。”
    玉芬笑嘻嘻的看着杨帆。
    “是嘛,这成子从小就懂事,还记不记得就是你们刚结婚的那年。平安掉到河里还是成子把她拽上来的吧,那年他才九岁只比平安大半岁可比平安懂事多了。这回两个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我可就放心了,成子等到了学校好好的看着平安别让她受欺负。”
    李大妈拉着王大成的手不放。
    “姥姥,你这么一说,我可成三岁孩子了。”
    杨帆在一旁不满的对李大妈说。
    “哈哈,我们平安害羞了呢。”
    玉芬看到平安脸红了,不由的哈哈大笑。
    “平安,在做什么呢?家里这么多人呢。”
    王秀莉抱着一个大包从屋走进来。
    “秀莉呀,你来的正好,来,坐下,玉芬她大侄子和咱家平安考了一个学校呢。”
    李大妈站起身来拉秀莉坐在床边。
    “看看吧,人家是爷娘向小儿媳妇。我看咱娘眼里就只有你,我来这半天了还站着呢,你一来就坐下。也好,我就和咱家平安坐在一起吧。”
    玉芬边娇嗔着调侃李大妈边自己拿了个马扎在杨帆的身边坐下来。
    “小舅妈你这是吃醋吧。”
    平安笑着在脸上做了个“羞”的动作。
    其实她也知道,这些儿女媳妇中姥姥是最心疼二舅妈的。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四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戏就更好看了。王大成坐在一边心里不由发笑。
    “玉芬呀,等后天让你男人去送平安,你家侄子也一起吧。”
    “妈,人家就是这么想的呢,今天一早我就看到大包小包的早就带到咱家里来了。”
    秀莉笑嘻嘻的看着王大成。
    “是呀,他姑父说要送平安我就让他搭个顺风车。怕这边平安收拾不好,就让他早来两天。怎么着嫂子,你也一起去吗?”玉芬挑衅的看着秀莉,她知道秀莉的一个外甥也看中了平安,只要来家里就过来给公婆干些活。
    “去就去,就你那侄子,我还真不放心。”
    秀莉毫不示弱。
    “掐吧,你俩就掐吧。走,成子、平安咱到院里去。”
    李大妈白了她们一眼一手拉王大成一手拉杨帆离开了屋子。
    李大妈带杨帆与大成出去后,玉芬笑嘻嘻的对秀莉说:“二嫂,有些事呢得看缘分,可不是你我说了算了,就象我家成子。以他的成绩考北京的名校也是不无可能的,可他为什么偏偏报考了那所师范学院呢,还不是这小子从小就喜欢平安嘛。”
    “我可警告你,咱家平安可不是一般的孩子,你可得告诫你那侄子少打她的主意。”
    秀莉正色道。
    “我知道,你那大外甥常来现殷勤,可咱平安看都不看一眼。看看这人才,你家外甥能和我家成子比吗?”玉芬听嫂子这么一说心里有些不高兴,其实她过门前曾经听过些关于平安的事情,可过门后发现平安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比别的女孩更胆小罢了。后来她也曾经问过自己的丈夫,可丈夫只说了一句“别听那些人胡说”。
    “咱平安长得跟个仙女似的,谁看了不眼热。我家林安看中她也不奇怪,可他敢打平安的主意我也不饶他。”
    “哟,嫂子,那你说说,咱家平安怎么就不能处对象了,谁家的闺女能在家里养一辈子呢?”
    “玉芬呀,有些事你是不知道,不过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我可劝你说说你那侄子,别打平安的主意。”
    秀莉白了她一眼。
    “那嫂子,你就告诉我咱家平安怎么不一样了。”
    玉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开口的,这么好的机会她自然是捉住不放。
    “就你那嘴,还是不知道的好。好了别问了,咱做饭去。总不能让你家大侄子饿着肚子吧。”
    秀莉拉起玉芬就往外走。
    “妈,咱今天做些什么呢?”
    李大妈和两个孩子正在树下聊天,听到秀莉这么问。抬头看看天说:“时候是不早了,你们看着做吧,鱼、鸡还有肉都在冰箱里呢,自己去拿。家里有客多做些。”
    “姥姥我也去帮忙吧。”
    平安站起身。
    “平安呀,你还是坐着陪成子说说话吧。”
    李大妈拦住了她。
    其实到了这个年龄什么事情看不开,这成子有空就往家里跑说是来看他小姑,可他那点小心思哪能瞒得过她的眼睛。其实对成子李大妈也是有好感的,他对人诚肯、热情又高大英俊,最主要的是他很照顾平安,这从小看大的孩子总不会有错。
    “今天可真丰盛,就是不知道滋味怎么样。”
    平安看着桌子上的饭菜说。
    “这鸡和鱼是你小舅妈做的,这个炒青椒、土豆丝、炒芹菜、大虾白菜是你二舅妈做的。”
    李大妈看了桌子上的菜一眼笑着对杨帆说。
    “姥姥真厉害,看一看就知道是谁做的,看来今天也只好吃青菜了。”
    “平安,你姥姥偏心也就罢了,你也偏心呀,怎么小舅妈就不会做菜了,先尝尝再说也不迟呀。”
    玉芬说着夹起一只鸡腿放到李大妈的碗里,然后把另一只鸡腿放到杨帆的碗中。
    “还是你吃吧,小舅妈的菜是看着好看吃起来难以下咽。”
    杨帆说着把鸡腿夹到王大成的碗里。
    “看看,我说这女大不中留吧,现在就知道把好东西给别人了。”
    玉芬笑嘻嘻的看着王大成。
    “姥姥,你看她,就她嘴贫,吃饭也堵不上她的嘴。”
    “好了,好了,成子咱吃饭让她娘仨吵去吧。”
    李大妈给王大成夹了一大块鱼肉。
    “妈,你别带上我,我可什么也没说。”
    秀莉边说边给玉芬夹了个鸡屁股“这个正对你的嘴,平安,二舅妈给你出气。”
    “扑哧。”
    王大成乐得喷出了一口饭。
    “有客人在也没个正形。”
    李大妈忍住笑嗔怒自己的两个儿媳。
    “成子多吃点,别管她们。”
    其实李大妈真的很高兴,别人家的媳妇们跟个乌鸡眼似的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中意,可自家的这两媳妇就跟姐妹似的,虽然会时常拌几句嘴可从来没有吵过架。
    “成子,给平安夹菜呀,这孩子就知道自己闷头吃饭。”
    玉芬训斥起侄子。
    “平安,吃。”
    王大成给杨帆夹了只鸡翅。
    “平安你是人叫得。”
    杨帆小声嘟哝。
    “哈哈,哈哈。”
    三人女人大笑起来。
    “我”王大成脸刷的红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成子呀,以后就叫她平安,这名字多吉祥,比杨帆好听多了。”
    玉芬见侄子窘迫赶紧过来打圆场。
    “对,就这样叫。”
    李大妈也笑嘻嘻的说。
    “姥姥,你不管她就算了,还帮着她。”
    杨帆撅起了嘴。
    “平安,看看吧还是二舅妈疼你。”
    秀莉说着夹了一只大虾放到杨帆的碗里。
    五人嘻嘻哈哈的吃完饭,秀莉捅捅玉芬的胳膊说:“我看呀,咱家平安那要弦还没开呢。”
    玉芬不解的说:“不会吧,她都二十岁了。”
    “你以为她是你呀,十七八岁就跟老三好上了,还藏了那么多年。要不是老三喝醉了酒说了实话,我还一直拿自己当媒人呢。”
    秀莉白了她一眼。
    “好嫂子,什么事也瞒不过你。”
    玉芬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晚饭后,杨帆打开二舅妈送来的大包。里面一件粉色的羽绒服一套白色的运动服下面是两床新床单两条蓝色浅花的枕巾和两条洁白的手巾。看到这些东西李大妈说:“喜欢吧,你二舅妈就是会买东西。你考上大学可把她乐坏了,以后对她好点。”
    “我什么时候对她不好了,我对她比对我妈还好呢。”
    平安想起母亲,她只在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来看过自己。这些年来二舅妈对她真比自己亲妈还好不少呢,有时她也想要是二舅妈是自己亲妈那该多好。
    “看看,这是你二舅妈送来的学费还有生活费。”
    李大妈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
    “那怎么能行呢,我这些年上学都是我二舅妈出的钱,这次我妈不拿钱我就去问我爸要去。”
    “拿着吧,你二舅妈说了这些年都供下来了,也不差再供你上大学了。”
    李大妈把红包塞给她。
    “你二舅也说了这几年木器厂的生意好,不差你这几个钱。”
    自从分田到户后林园就去城里跟别人做生意,干了两年之后回家自己办了个木器加工厂。把四周会木工的人都聚到一起,因为他们的木器选料讲究手艺精细在外边大受欢迎,前两年还在县城开了家专营店,听说省城还有不少人来订做呢。李大叔和杨天保平时就住在加工厂里,白天盯着进出的木材和器具晚上看门。果园只管开车送货。而他自己则管着打开销售渠道和收款。一家人分工精细忙得不亦乐乎,去年还买了辆小轿车比乡领导的还气派呢。
    听姥姥这么说平安也就不再说什么。
    “这是你大舅妈给你的三百元钱让你自己看着买些用的,这是你小舅妈给的五百。省城不比家里别难为着自己。”
    李大妈又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她。
    “姥姥,我都成小财主了。”
    杨帆接过红包笑嘻嘻的说。
    “对了,我妈没给吧。”
    杨帆轻轻的问姥姥。
    “给了,我没收,你爷爷整年有病,打针吃药的花不少钱,你妹妹还得上学,一家人全指着你爸爸挣那几个工资呢。”
    李大妈疼爱的摸摸她的头。
    “我知道。”
    杨帆小声说,前几天她回家去看爷爷,爷爷的病又重了些。
    “你小舅不是跟你说后天一早就走嘛,明天把自己的东西全收拾好。这回去那么远可别丢三落四的了。”
    李大妈对这个外孙一百个不放心。
    第三天杨帆起了个大早,王大成帮她把东西搬到车上,李大妈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嘱咐着要平安不要想家要大成好好照顾他。要不是果园催促可能到中午还说不完呢,看到两个孩子上了车李大妈哭了李大叔也流下了泪。
    二十年了,他们为她操了二十年的心,她也从来没有离他们那么远过。孩子大了有了她们自己的生活,可老人对孩子的那份挂念永远都无法改变。
    回到家李大妈躺在床上,她想起平安刚出生时那些点点滴滴,想起平安生病时那些让她担心受怕的日子……突然李大妈的手碰到了一样东西,一看那东西她吓了一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