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245章 晋王做傀儡

    萧素素这才又转向凌枫说:“这里没有外人,本宫就明说了。现在看来,晋王确实难以承担起复兴大魏的重任。
    “可是,皇室现在只有他这么一个嫡子了,我又不可能再选一个别人来继承大魏,瑶儿是女孩,按祖训女人是不能承继大统的。
    “所以,我决定,到大同以后,请安南王和顿珠协助本宫,把韩醇软禁起来,然后,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我现在就可以草拟一份懿旨,封瑶儿为长公主,请她摄政,对一切重大事项,瑶儿可以予以否决。
    “枫儿,本宫觉得这个办法是稳妥的,可以保证权力不会落在本土势力手中,也可以让安南王的沧州军和喀喇沁亲王的喀喇沁部落放心。
    “枫儿、瑶儿、还有盈盈、顿珠,你们几位意下如何?”
    萧盈盈和顿珠都只是略微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韩夕瑶看了看凌枫,见凌枫微微摇头,夕瑶立刻摇头说:“母后,我不要做什么摄政,反正都是母后说的算,我才不愿意管那些闲事呢。”
    萧后暗自苦笑,她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根本就不愿意操心什么复兴大魏的大业,她的心思都在凌枫一个人身上。
    可是,现在也是没办法,要取得凌枫的信任,就只能让夕瑶有一定的权力,而且是真正的权力,凌枫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其实,让凌枫出主意,对付北狄人,还在其次。
    正如凌枫所说,现在的大同,云集了沧州军和喀喇沁部族的全部将领,带兵打仗的人根本就不缺。
    她真正担心的,还是凌枫的炸药配方。
    虽然凌枫已经把炸药配方给了夕瑶和安南王,可是,现在这两个人都不在她的完全掌控之中,包括夕瑶,如果凌枫不让她把配方交给大同方面,她相信,瑶儿肯定会坚决服从,即便是她这位母后出面,也未必有用。
    而安南王那边,沧州军巴不得只有他们自己掌握炸药的使用,只要凌枫发话,韩孝绪那只老狐狸肯定不会轻易把配方叫出来。
    所以,萧素素现在,无论如何都要取得凌枫的谅解。
    另外,通过这段时间和凌枫的相处,她也确实真心佩服凌枫在把握大局方面的能力。如果能得到凌枫的指点,再加上沧州军和喀喇沁部族的铁骑,她就更有把握能把北狄人阻挡在大同府之外了。
    她相信,凌枫一定会有办法,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把自己和沧州军安排在大同,目的就是阻止北狄人南下,如果他没办法,这一切不是都在浪费精力么?
    更何况,现在增加了喀喇沁部族这么一直有生力量,把握性应该更大才对。
    所以,她打定主意,要再次得到凌枫的支持。
    见夕瑶不同意,而且夕瑶的不同意是来自凌枫的授意,萧素素也有些糊涂了。
    她只好,直接问凌枫道:“枫儿,别跟母后打马虎眼,告诉母后,你为什么不同意瑶儿摄政?难道,这不是一个取得我们双方谅解的好办法么?
    “瑶儿既不会背叛你,也不会背叛她的母后,同时对她姨娘和顿珠也不是坏事情,只有她掌握实际权力,辅助我,才能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效果。
    “难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
    凌枫故做沉思状,微微点头说:“娘娘,我不同意夕瑶做什么摄政,和她刚才自己说的是一样的想法。
    “瑶儿不愿意做那些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儿,强逼着她做,她会很不开心的。她现在唯一的任务就应该是开心、快乐,想做什么做什么,而不是把她绑在一堆事务上面。
    “其实,要让各方面都信任,有比夕瑶更恰当的人选,我保证,这个人,无论是沧州军,还是喀喇沁部族军都会认可。
    “当然,认识我提出来的,我也会认可,我保证,娘娘更会认可。”
    萧素素惊讶地看着凌枫问:“你快说说,这个人是谁,我怎么想不到呢?”
    凌枫微微一笑说:“这个人就是娘娘你自己。”
    萧素素一愣,随即眼睛立刻亮了,她深深地看着凌枫说:“枫儿,你不怪母后了?你相信母后?”
    凌枫狡黠地一笑说:“我怎么能不相信母后呢?您会偏向晋王不假。因为他必定是您的亲生儿子,也只有他才有资格承继魏国的大统,这一点,谁也没办法否认。
    “其实,晋王本身虽然懦弱,却是一个很不错的傀儡,但是,这个傀儡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
    “母后,也许您觉得,他是您的儿子,您有绝对的把握能控制他,可是,事实证明,最起码暂时还做不到,刚才发生的事情,就完全脱离了您控制的轨道,如果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易州一定有个陷阱在等着我,而且兵力最少不会低于两万。
    “这样一来,加上晋王带过来的一万军队,晋王手里就掌握着最少三万军队,而我手里只有五千人。
    “他们一定以为,这样,就可以控制住我,从而控制住整个振威军。而且,我觉得,让晋王娶喀喇沁王的主意,也绝不会是晋王自己想出来的,因为,晋王应该没有这么聪明的头脑,想不出这么好的主意。”
    “什么?你竟然会认为这是好主意?”顿珠吃惊地看着凌枫,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凌枫笑着摆了摆手说:“殿下稍安勿躁,请听我把话说完。我说这是一个好主意,是从晋王的角度和大同本土势力的角度出发。
    “事实上,这个主意本身也并不坏,无论对大同方面还是喀喇沁方面,都是利大于弊,因为这种结合,可以让两家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但是他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必须先征得殿下的同意,只有殿下心甘情愿,才是好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不能操之过急,有违人伦。殿下的父王和夫君都刚刚辞世,重孝在身,这种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简直是禽兽不如。”
    此时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凌枫的真实意图,全都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