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222章 九皇子的消息

    令狐楚也是聪明人,边勇和刘全忠明攻洛阳,暗围开封,明显是有计划的。
    洛阳城周边关隘重重,易守难攻,而且总兵马士举也是大夏国有名的将领,手下有十万大军,很难攻克。
    开封城虽然城池也很坚固,而且易守难攻,但是,守将章桓楚是有名的草包,如果不是因为走通了周鸿儒的门路,早就应该换人了。
    所以,边勇和刘全忠才舍难求易,毕竟,开封城有一座贵王府,金银财宝无数,而且,据说贵王府的存粮也足足有十几万石,再加上城中官府的存粮,这才是吸引农民军最重要的东西。
    农民军兵围开封,这显然是个坏消息,皇上听到这样的坏消息,一定会不高兴,皇上不高兴,他们这些大臣就没好日子过。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令狐楚在坏消息后面,报了一个好消息。
    虽然邝栋明带着五千骑兵,尾随后面,斩杀了两千手无寸铁的农民并不值得炫耀,可是,毕竟也算是一个胜仗,最起码能让皇帝的心情稍微好一些。
    果然,听了令狐楚的奏报,凌溟灏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他点点头说:“嗯,马士举还是可用之人,那个邝栋明,朕也听说过,既然打胜了,就要赏。首辅,你和令狐拟一个章程出来。
    “开封城周边还有哪股兵力可调?那个章桓楚,朕听说似乎没打过什么大仗,能靠得住么?”
    令狐楚叹了口气说:“最近的就是洛阳马士举的十万兵马,然后,商丘有五万守军、徐州有十万守军,这些兵力原本都是用来防备北魏入侵的。
    “至于那位章总兵,首辅大人可能比臣下更了解一些。”
    令狐楚也是老奸巨猾,他明知道章桓楚是靠不住的,所以才不想给他打包票。可是,章某人是周鸿儒的人,他也不愿意当面说人家坏话,所以,干脆把皮球踢给了周鸿儒。
    周鸿儒不悦地瞥了一眼令狐楚,躬身奏道:“章桓楚这个人,微臣确实接触过,要说了解也算不上。
    “不过,微臣觉得,开封城修的也很坚固,有七万大军守卫,区区几十万农民军,没有什么攻城经验,又不会像襄阳城那样,被人家打个冷不防,只要粮草充足,守上几个月是没问题的。
    “而现在已经是八月下旬,天气越来越冷了,流贼方面既没有吃的,又缺少冬衣,能坚持个把月,把周围吃得差不多,自然也就散了。”
    凌溟灏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点头,因为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
    虽然知道周鸿儒、令狐楚说得也都是老生常谈,可是,满朝文武,又有谁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朝廷面临的危机呢?
    不止一次,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把三品以上大员全部想一遍,也想不到谁能胜任。
    如果振威军还在,也许,军事上就不用这么被动。
    想到振威军,他就想到了那个人。
    凌溟灏看了一眼朱坤,还是压下了这个念头,把目光投向了令狐楚,问道:“齐王那里还没消息吗?他手里有二十多万大军,难道连西川那几个流寇都对付不了?”
    令狐楚摇摇头说:“齐王还没有正式军报送回来,不过,据职方司的探子回报,西川任虎所部的流贼,在中秋前后,有向北面剑阁方向运动的迹象,兵部怀疑此贼可能要出川。
    “而此前,齐王率领大军一直在南部,和蛮部叛贼周旋,恐怕很难顾及到这股流贼。”
    凌溟灏已经完全失去了过问这些事的兴趣。
    他非常清楚,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以下面这两位所谓重臣为首的那些大员们一手造成的,现在他们又把责任推到造反者的身上。
    然而,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流民暴动,这些满腹经纶的大臣们,不但束手无策,还一毛不拔。
    他忽然涌起一阵心灰意懒的感觉。
    转过头对方怀说:“让他们走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下。”
    原本在所有这些人中,凌溟灏最信任的就是方怀。
    不仅是这个老太监从他懂事起,就跟在身边,而且,他毕竟和正常人不一样,虽然有贪心,却没有野心,在外面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勾连连,所以,对他这位皇上还是忠心耿耿的。
    方怀迟疑了一下,低声说:“主子,朱大人还等着您问话呢。”
    他看出了主子有些不耐,还是悄悄地附在凌溟灏的耳边说:“主子,奴才也听到一些关于那孩子的消息,不知道真假。
    “现在这种局面很艰难,如果传言是真,说不定他真的对主子解开眼前这个局有点用。不管怎么说,问清楚总没错吧?至于以后如何做,还不是主子您说的算?”
    方怀的话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是,却让凌溟灏真的改变了主意。
    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说:“方怀,你替朕问朱坤几个问题吧,朕累了,只想听听。”
    方怀微微挺直了腰身,转向朱坤道:“朱大人,咱家要带皇上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朱坤躬身道:“臣,遵旨!”
    方怀轻轻咳了一声,说:“朱大人,你在出使魏国之后,在向鸿胪寺做的书面汇报的时候,曾经提到,说你在出使期间得到过一些九皇子的消息,因为涉及皇家机密,你希望有机会单独向陛下汇报。
    “现在,陛下给你机会,你可以简略说一下你得到的关于九皇子消息。”
    朱坤稍稍沉吟了一下,说:“启奏陛下,按照惯例,在为北魏萧皇后祝寿之时,一般我们的使节会提前十天左右赶到,目的是为了在这期间多接触一下魏国的权贵。
    “这次,我们使节团是在八月初五这天晚上赶到的通州,住进了通州城的驿馆,打算在休整以后,第二天赶到幽州。
    然而,就在当天夜里,幽州城放生了叛乱,北魏燕王萧广野反了,我们是在丑时左右得到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微臣立即召集使团里的所有人紧急磋商,下一步的应急方案。
    “结果,大家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只能等,等北魏的局势明朗之后,再决定我们的应对措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