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177章 老将军

    凌枫和他的亲兵还没等追到敌人的阵前,凌枫发现,南边的北狄人已经开始有秩序地撤退了。
    凌枫立刻意识到,这种时候,他这位主将不能再任性了。
    他的任务不是多杀几个敌人,而是要考虑全局。
    他勒住了马,命令手下停止追击,然后,四周看了看,驱马冲上了一个相对的高坡,望向整个战场。
    他发现,不只是这一个方向,整个目光所及的的地方,敌人都在有计划地撤退,尤其是东部、东北部的敌人,撤退的速度很快,这时凌枫没有料到的。
    战场上,有时候靠声音传达命令,这主要适用在夜间看不见的情况下,比如击鼓而进,鸣金收兵,都是一种用声音传达命令的方式。
    而在白天,一般都比较喜欢用不同颜色的旗帜来指挥和调动部队。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有混合运用,扬长避短的。
    北狄人传达命令的方式主要是牛角号,这是他们本民族的不传之秘,没人能搞清每个号音是什么意思。、
    可是,他们自己人却分得清楚。
    所以,非常快捷、方便。
    凌枫看到敌人在有秩序地撤退,才想起刚才听见了一阵起起伏伏,互相应和的牛角号声。
    他明白,即便是他能破解敌人的撤退计划,现在也无济于事了,以振威军的兵力,和沧州军的状况,现在要想全歼这伙北狄骑兵是不大可能的。
    在平原上,北狄人想要逃跑,几乎没人能拦得住,除非像后世一样,有那些先进的自动武器,诸如:自动步枪、火炮。
    不过,按照常识,凌枫知道,北狄人一定会派出一支部队来断后,而这支部队是随时准备牺牲的,会异常勇猛。
    如果振威军和这样的部队遇上,损失是可以想象的。
    他立刻下令:“通知各部队:敌人已经撤退,穷寇莫追,尾随离开南门范围即可。确保我军安全。”
    战场核心部位,沧州军的老将军看到,自己的部下刚刚振奋起精神,配合振威军发起反攻不久,北狄人就有秩序地撤退了。
    接下来,振威军也在收拢军队,尾随北狄人后面,并没有展开阻击。
    曾经拼杀的你死我活、混乱不堪的战场,逐渐安静下来。
    老将军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难道真的像传说的那样,料事如神?怎么如此小小年纪用兵会如此张弛有度?”
    说完,他对身边人道:“传我的命令,各部整理队伍,向中军靠拢。另外,派人打探一下振威军凌大将军的位置。向大将军通报,就说沧州都督郑百川请求拜见凌大将军。”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幕僚模样的中年人,迟疑了一下,低声说:“老将军,似乎王爷对这位南朝殿下不是很……”
    郑百川摆了摆手说:“不要想得太多,王爷是王爷,我是我,如果没有振威军,我们除了全军覆没,没有别的出路。
    “到时候,沧州城完了,王爷也难以幸免。这样的大恩大德,本将军不亲自拜访,还算是人嘛?”
    振威军除了主帅凌枫曾经短暂出击,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之外,其他部队基本上分成了两个部分:
    冒顿率领的一部分第五军为先导,及顾顺率领的第二军一部向南;马大年率领的一部分第五军骑兵为先导,及第二军一部向东。
    所以,部队集合起来比较容易。
    按照凌枫的统一部署,尾随、监视北狄骑兵撤退的任务,交给了马大年为先导的那一部。
    接到命令,冒顿和顾顺先一步回到了帅旗边,冒顿仍然意犹未尽,打马凑到凌枫马前,涎着脸请求说:“大将军,让末将率领本部人马去接应一下马将军吧?”
    凌枫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没杀痛快?”
    “嘿嘿!还是大将军了解末将……”
    凌枫摇了摇头说:“我当然了解你,上了战场,如鱼得水,离开战场,像死鱼一样。临战拼命,这是好事。可是,军人最重要的是服从大局。
    “我们这次驰援沧州的任务,就是来解沧州之围,而不是拿我们将士的性命来和敌人拼,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任务的达成,才是一名主将应有的素质。
    “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如果再拼下去,即便真的能把这股北狄人留下,我们的损失也会非常惨重。
    “这不符合我们的大局,所以,冒顿,你要学会思考,学会用主将的思维去思考,这样才能慢慢成长。
    “否则,你就只能做一名偏将,不会再有提高,明白么?”
    冒顿用马鞭捅了捅头上的头盔,讪讪地一笑,说:“末将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我记下了,等老马回来,和他一起探讨。”
    这时,有军士过来禀报:沧州军都督郑百川派人过来传话,请求拜见大将军。
    凌枫把目光转向了顾顺,问道:“郑百川是一位老将军了吧?”
    顾顺拱手说:“是的,主上,郑老将军已届天命之年,身经百战,对安南王忠心耿耿,是一位性格耿介的将军。”
    凌枫微微点头:“我们是客军,我又很年轻,岂有让他来拜见之礼,我们去拜见郑老将军,请他们来的人带路。”
    顾顺楞了一下,他觉得,他们是来援救沧州军的,就算受郑百川一拜,也理所当然。
    只不过,他知道,自己这位年轻的大将军的性子:别人敬他一尺,他敬人家一丈;别人对他不敬,他很可能拔刀相向。
    顾顺立刻附和说:“理当如此,末将随大将军去拜见郑老将军。”
    顾顺和冒顿分别安排人负责经管自己的队伍,带上自己的亲兵,跟随凌枫驰向沧州军的中军大旗方向。
    看见振威军的帅旗向自己这边移来,手下立刻禀报了郑百川,郑百川立刻率领手下将领出阵相迎。
    来到阵前,郑百川见到振威军的两杆大旗迎面而来,一位一身黑甲的少年将军奔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立刻催马上前,离得还有二、三十丈,立刻翻身下马,单腿跪在一侧,高声道:“末将沧州郑百川,拜见振威军凌大将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