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120章 全歼

    一切都仿佛是在按照振威军的计划操作,敌人没有攻城器械,只能点着火把向城头射箭,对守城军丝毫没有杀伤力,反而把自己暴露在火光之下。
    振威军不慌不忙,瞅准机会还以颜色,不大工夫,已经有几十名北狄军骑兵落马。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下面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紧接着,马大年带着一名军士跑了上来。
    军士满脸兴奋,一见到凌枫,就慌忙跪倒,大声禀报说:“禀大将军,南门大捷,杀死杀伤敌军一千八百余人,两千余人投降,我军伤十一人,无一阵亡,沈固将军正在帅人清理战场。”
    “这么快?好!干得漂亮,干净利索。告诉沈固,我会给你们记功。妥善看管好俘虏,不要虐待敌方的伤员和俘虏。然后,把俘虏交给屠睿将军,按计划准备出城接应林涛将军。”
    凌枫也很兴奋,他虽然表现的很镇定,可是,内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一个情报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全面被动,甚至全军覆没。
    尤其是,北狄人并不是庸手,他们曾经用自己的战绩证明了在北国这块土地上,他们是无敌的。
    南门的胜利,标志着整个战役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北门敌人的进攻,只坚持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敌人就开始撤退了。
    这时鲁方已经安排好了兵力集结的事宜,重新回到了凌枫身边,低声说:“主上,从城门撤下来的人马很快就会到南门聚齐,我已经调冯远山过来了,让他带这两百人守北门。
    “这个人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我们也该撤下去了,您还是回大将军府等候消息吧?”
    凌枫想了想,说:“可以,我回将军府,让屠睿和盛南天想办法凑出两千人作为总预备队,如果哪个城门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补救。”
    说走就走,凌枫策马赶回将军府的途中,连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给屠睿,让他把除了护卫要害部门的人员以外的所有兵士召集起来,在将军府附近的军营待命,随时准备增援城内各个城门。
    第二道命令给盛南天,让他把武装起来的那三千民夫集中起来,随时待命。
    回到将军府,梁碧云已经派人把如画、锦屏、盛韵诗等人接了过来。
    听说他回来了,留在将军府的梁瀚文、杨适文、梁碧云等人都过来打听消息。
    萧素素、韩夕瑶也从后院过来了。
    凌枫简单介绍了一下前方战情,大家听了,都很振奋。他们虽然也听到了一些消息,毕竟没有凌枫带来的更准确,更权威。
    如画伺候凌枫简单梳洗了一下,锦屏很快就给他端来了热乎的饭菜。
    已经过了子时,凌枫确实有些饿了。傍晚的时候,在北城门,他只是吃了一块饼,喝了几口汤,现在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看着凌枫吃的狼吞虎咽,嘴边都留下了饭粒,韩夕瑶心疼的眼泪汪汪,赶紧拿出自己的手帕,把他擦拭了一下嘴角。
    有这么多人在场,梁碧云和如画、锦屏不好意思和凌枫太亲密,盛韵诗可不管这个,在场的几个女孩子,她和韩夕瑶是最小的,只有十三岁。
    见夕瑶给凌枫擦嘴,诗儿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热茶端到凌枫嘴边,还有些不放心,自己把嘴唇凑到茶杯口,试了试,说:“凉热正好,主子,您喝一口吧,看看您嘴唇都发干了。”
    众目睽睽之下,被几个女孩子环绕着献殷勤,凌枫感觉有些难为情。可是,他也不想伤了她们的心。
    尤其是韩夕瑶。两个人心里都明白,相聚的时间不多了。
    他看了夕瑶一眼,点点头,说:“谢谢你,瑶儿,去睡一觉吧,这几天,你也熬坏了。等一下,我还要到南门看看。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将士们都很有信心。只不过,他们都在和敌人生死相搏,我这个大将军却躲在将军府,有些不像话。”
    说完,他才接过盛韵诗的茶杯,微微点头说:“诗儿,等一下,你和画儿、锦儿也在这边偏厅休息一下吧。等明天,把敌人都赶跑了,我们就可以好好歇几天了。”
    放下茶杯,凌枫才来得及问萧素素:“这一天,我差不多只顾得上布置对付巴斯了,娘娘,沧州有消息么?”
    萧素素慈爱地看着凌枫,叹了口气说:“我都听说了,整个战役都是你一个人谋划的,刚刚消灭了北狄人四千余人,真是太辛苦你了,还在惦记着沧州的事。”
    她帮凌枫抻了抻衣角,柔声说:“傍晚的时候,沧州回来了消息。安南王已经平定了城内的叛乱,可是,损失不小,叛军拉走了近万人逃出城去,他派人追杀了几十里,情况不明,只好收兵了。
    “安平王准备接受本宫的建议,放弃沧州,主动向我们靠拢,和我会合以后,西进,然后争取通过飞狐径或者井陉,直上大同府。
    “不过,他现在还在按兵不动,一方面等我们这边的消息,他对北狄人这两万人还有所顾忌。另一方面,他也派人向西沿途打探情况,希望能得到萧广野和北狄人的确切消息。”
    凌枫深思有顷,点了点头说:“总体来说,这个战略没有问题。我们早就说过,沧州很难守得住。而大同情况要好得多,毕竟那里比较偏僻,而且城池坚固,又背靠草原,只要有兵有粮,守上几年也不成问题。
    “关键是,安南王有没有最后下决心,能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战略目的。”
    “哦?枫儿,你对安南王有所怀疑?你是怎么想的?实话实说。”萧素素疑惑地看着凌枫,问道。
    凌枫沉吟了一下说:“具体我也说不大好,可是,我感觉安南王有些瞻前顾后了。他手里原来有七万人马,就算这次叛乱损失了一万多,还有五、六万人。
    “据我所知,安南王这个人治军还是有一套的,他的人主要都是骑兵,五、六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北狄人在这个方向只有两万人马。他为什么还要有顾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