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龙凤舞》第131章 天云秘辛

    “嗯~~~”石谕顿时吃惊不已,末了,才道,“那龙哥,你可不可以说一说到底是什么呢?”
    “当然可以!”林龙微微一笑,道,“只不过是一段很久以前的往事罢了,也没用什么家族世家中太过机密的事情,你我兄弟二人,告诉你又有何妨!”
    听着林龙的话,石谕心头有些暖暖之意,顿了一顿,道:“那龙哥你就说出来吧!”
    林龙略作沉思,末了,慢慢地说道:“我记得家族流传的典籍当中,先祖天云是这样写的--”
    “吾自少年之时,痴于武道,奈何出身贫寒,卑贱之躯,无从所学,故此只得锤炼躯体,自行摸索。然修炼之途,原属逆天顺势而为,本就不易,况乎自研一道,其初始颇多艰辛,不为人知。”
    “但大道无常,天道有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以吾今日大罗金仙之身而观之前世,非是自研一道,自行习武,虽亦可大有所得,但实难再有今日之成就。”
    “今吾自负天纵奇才,不世绝顶之风云人物,却实不敢大言不惭,妄自吹嘘。吾有今日之能,当有内外两助--”
    “于己而言,吾自勤勉不辍,以非是不肖之资质而日日苦修,与天地斗而顺之天地,常可感悟,真知大道时现于心。”
    “于它而言,吾多得遇机缘,以或大或小之所遇而时时得进,每每成功。”
    “屈指算来,吾之一生,悠悠岁月三百春秋,漫漫其长,悟道其短,当有一事可谓之奇也!此非言何,正是乃之得乎神龙之血,因其传承,助我之成也!”
    “吾少年自习武道,及至弱冠之年乎乎小成,自创武功,聊以潜修。自此渐进,而似有触及武道玄通,渐有感应。其后六年有余,便已由初入高级而进境师范,武功大善,玄通得悟,乃知己身颇具风之所属,初窥武道风属小法。”
    “而后,复又三载有余,吾仍自勤勤苦修,然已初入而立之年,武道进境却似有所趋缓,颇为费解,不知所以。”
    “当时而言,吾居无定所,四海行侠,遇瓶颈自觉心中稍有所抑,故以武道师范舞空飞天之术而游览四方,以期稍解烦闷。”
    “忽而一日,正值二月初二,神龙抬首,吾无意来至太白山中,于一山谷当中小憩,无聊之下,演练武道,竟然引得山谷某处光华大放,奇彩缤纷。”
    “当是时,吾吾颇以为异亦颇以为喜,惊觉似是机缘之下,将有奇遇。当下,吾小心翼翼,近身上前,霍然发现,乃一千年云玉化成之神龙之血。”
    “以吾当时而论,出身贫寒,自行修武方有小成,见识虽广而尚未渊博,自是难以识得此种奇宝。恰逢早年间游历之下,偶得些许古书残本,其上载有神龙之血,故得以知之。当下,喜不自胜。”
    “吾自知一己之力难以强取此宝,思量之下,乃是方才引动武道风属之法之际,恰遇此神龙之血自放光华,遂以武道风属之法再行小试,竟得以引动神龙之血。”
    “其时,玄奇白光笼罩数丈,使吾身临其中,狂风呼啸,席卷吾身而无大恙。未几,狂风忽逝,神龙之血之龙形血纹飞射光芒,渐而变作淡淡血雾。古书有言:巨变销声,神龙传承。吾惊喜不已,已知己身将得传承,遂席地而坐,默运功法。未几,血雾临身,白光罩体,陷入沉寂。”
    “其时,吾乃午后奇遇,陷入沉寂,待得醒来,已是月已西沉,日将东升,八个时辰有余,方得以成功。”
    “吾方醒之际,数丈白光又复归于神龙之血,神龙之血化为血光,没入吾之体内,消失不见,恰证古书所言之‘神龙之血,归于传承,神龙传承,至此大成’。”
    “惊喜交加,吾自观己身,武道大进不已。其时,吾尚为初入师范,欲要突破而达师范中期,少则十年,多则二十余载,方可进境,而此之际,已然将近师范后期不甚多远。”
    “其后,吾方得知,吾所传承,乃一风属螭龙蜕变精血所成神龙之血,恰与吾身所具风力相合,又得神龙传承之蜕变奇能,大为助益,至此以后方得以吾一武道之身而御风如神,更是又创玄武绝学,终以风神之名而闻于世……”
    “时至百多年前,吾以百半之龄,登临武神后期,虽于超世之辈尚属年轻,却已达极高境界之修为。想吾孑然一身,行走于世,名声颇负,却尚未觅得一佳人相伴此生,而此之际,天地有情,终赐吾佳人。”
    “伊人不过平凡女子,亭亭玉立,然以及笄之龄而遭遇突变,黄河泛滥,家园成故,父母成故,侥幸逃生而何去?”
    “少女其悲,竟自跃崖,幸吾游历经过,飞身就下,却被误认以为神仙。”
    “吾遂以‘神仙’之名,开导其悲,数月之间,带其游遍山川,忘忧去愁,终得重振少女情怀。”
    “然,日夜相处,伊人无知亦已知晓,我非神仙,不过修炼之人而已。况乎,日久生情,一为少女初成,一为武神痴道,却已情愫暗生,两厢情愿,遂携佳偶觅地而居。偶忆太白奇遇之地,故至山中幽谷结庐而居,长相厮守。”
    “人生匆匆,甲子已逝。”
    “吾之修为绝高于世,奈何难以逆天行事,伊人与吾相伴,传其功诀而无修炼之资,六十年间,仅止初入高级。吾非以其修为低浅而不悦,奈何修行无成,寿命大限,而吾以大罗金仙之身束手无策,徒呼奈何!”
    “伊人将逝,执手相拥,浅笑如嫣,而言不悔今生。飘飘然伊人已去,言犹在耳,吾只余两行清泪,怅然惆然。”
    “幸甚幸甚,与伊人尚有后代待教,吾遂教之五子一女传承武学,聊以慰藉。”
    “匆匆而逝,转眼又已近于百年,吾在此太白山谷,有所际遇,有所伤感,伊人音容,今犹在前……”
    “噫吁嚱!大道无情,天道有定,吾匆匆一生,不枉三百年矣!近日渐有所感,伊人未去,天道将近,幸甚子女有成,已然兴于此间,以吾与伊人慢慢所建之庄园而立于世。吾可放下心来,静待飞升而去!”
    山洞里面,清水池边,林龙时高时低时快时慢的声音最终完结,而作为一段文字记载代为讲述者的林龙,以及作为倾听者的石谕,两个人一时之间都沉默不语起来,似乎追随着那段古老的文字回溯陷入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那段过往当中……
    许久,许久……忽然之间,林龙情不自禁地闭上了双眼,然后脑海当中忽然便闪现过一个个画面,构成了一副场景--
    一座高大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山峰之下,一处优美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山谷当中,一座别致广大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庄园里面,一座古老优雅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房屋之内,一个身着白色衣衫的俊雅男子,正坐在窗前的书桌之上,慢慢地研磨着清香的古墨。
    过了好一会儿,古墨研成,白衣俊雅男子轻轻提笔,沾着研好的古墨,在同样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笺之上轻轻落下,优雅地慢慢的题写着什么。
    白衣俊雅男子,时而题写,时而又会停下来,通过打开着的窗子向窗外望去,只不过,他的眼神当中透露的尽是迷蒙,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些什么,又究竟在望些什么。
    就这样,写写停停,过了许久,白衣俊雅男子似乎终于题写完毕,轻轻地放下笔,拿起古笺,就着温暖祥和的阳光仔细地品读着自己方才所写的东西,似有所思,似有所想。
    又是许久,白衣俊雅男子终于似乎是品读完了自己所写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将那古笺收进了怀里。然后,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透着些许伤感,又有着些许欣慰,还有着些许感动,似乎也有着些许明悟。
    而后,白衣俊雅男子轻轻地拂了拂衣袖,站起身来,在窗子边上踱来踱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许久之后,他又抬头朝着窗外眺望一下,微微一笑,停了下来,站定身形,又向隔着衣服向揣在怀里的古笺轻轻地抚摸片刻,未几,白色的身影渐渐淡化,眨眼间便消失在了房间当中。
    空间转换……
    白衣俊雅男子的身影忽然之间便出现在了一片平台之上。仔细看去,原来这里恰便是那座高大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山峰之顶,只不过,这里宽阔平坦,恰便似一出巨大的平台。
    白衣俊雅男子凭空在此现出身形之后,脸上便一直带着微笑,居于云端之上,山峰之顶,仰天俯地,他似乎渐渐陷入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末了,白衣俊雅男子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了方才题写好的那方古笺。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他轻启薄唇,慢悠悠地娓娓读来:“吾自少年之时,痴于武道……”
    “……天地有情,终赐吾佳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