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救急难项城主战 杀大臣歹徒行凶

    闵妃到了勤政殿时,见高宗、李坧、李淑媛、李墡都已经在里面了。闵妃见了李坧,一把拉过来,紧紧搂着不放。
    高宗见闵妃到了,语无伦次的说:“清军造反了,杀人放火。他们为什么造反?我们怎么办?是不是要找日本人帮忙?”
    闵妃镇定的说:“王上莫慌,天很快就亮了。只要我们坚守景福宫,勤王的军队很快就能过来,到时候是谁造反也就知道了。”
    朴泳孝见闵妃这样说,怕坏了他的大事,就喊道:“请闵妃和李淑媛侧房歇息,大臣们还要和王上议事。”
    周围的开化党徒听了,就要过来拉闵妃。闵妃自己站起身,对朴泳孝微微一笑,一手让洪尚宫搀扶着,另一手拉着李坧进了侧房。李淑媛见闵妃进去了,也拉了李墡往里走,到门口时还回头对着朴泳孝笑了笑。
    朴泳孝看到闵妃笑容的时候心里就打鼓,不知她是什么意思。等李淑媛也冲他笑,心里竟觉得发毛。其实他不知道,闵妃对他一笑,是认定了袁世凯就要带兵入宫,开化党日子不长了。李淑媛那一笑,不过是因为她看到闵妃笑了,又见朴泳孝看到闵妃笑容后神色不定,也就跟着笑了笑来吓他。
    朴泳孝定了定神,就逼高宗写手书,请日军入宫护卫。又让高宗写旨,请几位大臣入宫商议国事。高宗见周围的开化党人都提着明晃晃的刀,扛着黑洞洞的枪,就全都照办了。
    竹添进一郎的徒弟松下靖二领了五百日本兵早在景福宫外埋伏着,所以高宗的旨意刚下,日本人就进了宫。松下靖二让日本兵协同二百开化党徒驻守在勤政殿前广场上,另外三百开化党徒在洪英植的带领下去防守宫门。
    就在宫里大乱的时候,袁世凯在城外大营中局促不安的走来走去。忽然有军士来报,说宫里的洪在羲大人深夜来访。袁世凯心往下一沉,忙说道:“快请。”
    洪在羲进了营房,噗通跪倒在地。“请袁将军快去救救王妃。”
    这些日子袁世凯常请洪在羲指点自己武艺,两人已经十分熟络。他忙拉起洪在羲,问道:“洪大哥,到底出了什么事,恁快说。”
    洪在羲简要说了闵妃被挟持的事,又拿出闵妃的字条给袁世凯看。原来,洪在羲拿了字条去找袁世凯,听说他出了城,又偷上城墙,用绳子系住腰坠到城外,才到了清军大营。
    袁世凯听洪在羲讲了经过,跌足说道:“呃就知道要出大事。快去报大帅知道。”说着,他拉着洪在羲直奔吴兆有营帐。
    吴兆有被袁世凯喊了起来,听说此事也觉得事态严重,就敲响了聚将鼓。军中将官听到鼓声,很快都赶到吴兆有营帐聚齐了。
    吴兆有对大家说:“刚接到急报,朝鲜王宫发生了叛乱,王妃被挟持,估计高宗也被挟持了。我们要商量一下如何处置。”
    袁世凯站起来大声说道:“请军门下令,出兵入宫解救高宗和王妃,消灭叛党。”
    吴兆有摇了摇头说:“项城,动兵入宫事关两国外交,是要有上谕的。我看,还是先写奏折禀报朝廷,请朝廷定夺行止。”
    帐里众将官听了,都符合着说:“是啊,私自用兵是死罪啊。”“还是要等朝廷旨意才好。”
    袁世凯愤怒的说:“军门,这样不中。朝廷上谕最快也要用十天,那时朝鲜已经是开化党的天下了,只怕王妃连命都没了。不中。”
    吴兆有摊了摊手,说道:“项城啊,你说的都对。可是,用兵是朝廷大事,再急也要有朝廷的旨意才行。”几个将官又附和着说“军门说得对”“项城啊,着急也没用的。”
    袁世凯大步走到营帐中间,紧盯着吴兆有,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他厉声说道:“呃不管什么大事,呃就带所部兵马入宫,朝廷怪罪下来呃一人承担,绝不连累恁。”
    吴兆有见了袁世凯发怒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怵,就陪着笑说:“这样也好,项城,你就自己决定吧。朝廷怪罪下来,我也会帮你分解的,绝没有让你自己承担的道理。”
    袁世凯“哼”了一声,对吴兆有打了个千,说:“军情紧急,呃先告辞了。”说着,出门拉上洪在羲就往京城赶去。
    到了城门口,袁世凯发现大门紧闭,才想起汉阳城门到夜晚是要关闭的。他站在城外大喊,城上的军兵睡得正香,也没人答应,只急的他在城下不停的走来走去,却也只好等着开城。
    冬季天亮的晚。月亮还没落下去的时候,赵宁夏已经接到了高宗的手书。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高宗这么早就召他入宫,料想必有急事,连忙穿戴整齐,坐着马车赶往宫中。
    下了马车进了宫门,他看到周围的侍卫都提着刀拿着火枪,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就停下了脚步。此时,洪英植走了过来,面目狰狞的说道:“赵大人来得早啊,还是早些上路吧。”
    赵宁夏看着洪英植的神色,不禁往回退了一步,说道:“怎么回事,你怎么在这里?你要干什么?”
    洪英植嘿嘿冷笑,说道:“我特意来送赵大人上路。”说着,对赵宁夏身后的两名开化党徒使了个眼色。这两人提刀向赵宁夏的背后砍去,赵宁夏一声惨叫就倒在了血泊中。
    洪英植喝道:“拖到一边去。”那两人抓住赵宁夏的脚就往边上拖,正在这时闵台镐赶到了。
    闵台镐刚进宫门就看到两人正倒拖着赵宁夏的尸体,吓得掉头就往回跑。门口的凶徒一把抓住他扛了起来,走到洪英植面前像扔麻包般把他扔到地上。
    闵台镐正挣扎着要起来,却被洪英植一脚踩住胸脯起身不得。他见洪英植手提长刀目露凶光,知道大事不好,就结结巴巴的哭喊着:“洪大人,饶,饶,饶命啊。我,我”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觉得喉咙一疼,张着大口再也发不出声音,两腿乱蹬了一会,就断了气。
    接着,赵容翊和尹泰俊也到了,同样被斩杀在宫门处。
    开化党在宫门大开杀戒的时候,袁世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他写了个字条,让洪在羲拿了去调动别枝军,自己集合了五百军士急匆匆的跑向景福宫。好在军营离宫门不远,当他们到达的时候,门口的凶徒刚砍下了尹泰俊的一条胳膊和一条大腿,几个人正看着尹泰俊浑身是血的在地上翻滚惨嚎,发出阵阵哄笑声。
    袁世凯见这般人如此残忍,心中大怒,抬手就是一枪,打倒了一名凶徒。他身后的军士听到枪声,也纷纷开了枪,宫门处的凶徒顿时倒下了十几人。
    洪英植听到枪声,又见身边倒了许多人,忙喊道:“快关宫门,快关上。”
    但这时已经来不及关门了。袁世凯心里急,跑得飞快,门才关了一半,他已经冲进了门内。袁世凯见里面还有一群人在推门,他拔出佩刀就杀了上去。
    袁世凯少年时就喜欢拳脚,又跟着洪在羲学了武艺,本来常人就抵挡不住。更兼他这时心急如焚,舞起刀来更是势若疯虎,转眼间就砍倒了八人。其他人见他这样疯狂,吓得掉头就往后跑。
    这时清军也赶到了宫门内,对着逃跑的凶徒开了阵排枪,又打倒了十几人。洪英植见事不好,忙喊了声“撤”,带头往勤政殿跑去。
    其实洪英植带了三百人驻守宫门,虽然比清军少了许多,但占了地利。如果他们仔细防守,清军也一时攻不进去。可一则袁世凯来得快,他们还来不及布防,二则大清本是朝鲜宗主国,朝鲜人心中对清军存了惧意,这时见清军凶猛,只恨自己爹娘少给了两条腿,那还顾得上抵抗。
    袁世凯带着清兵一路追到勤政殿前的广场。
    勤政殿修建在三层高台上,每层高台又三十级台阶,用汉白玉做了围栏。日本兵分列在第二、三层台子上,见清军驱赶朝鲜人,就居高临下向清军开了枪,打翻了十几名清军。
    袁世凯见一排枪就打倒了自己十几个人,又听到日本话在呼喊,知道日本人已经占据了宫殿,急忙命令军兵躲到最下面的栏杆下。
    松下靖二在殿前见清军都伏在下面围栏后不敢起身,就哈哈大笑着喊道:“你们清军地叛乱,我们大日本帝国来帮助国王。你们地马上投降,否则统统地死啦死啦地。”
    袁世凯这时已经冷静下来。他估量了形式,知道对自己非常不利。
    现在天已大亮,清军的任何举动都会暴露在台上日军视线中,而每冲上一层台子,都要跑三十级台阶,跑的时候就成了日军的活靶子。他又估量了双方人数,日本人大概有五百,开化党也有三五百人,自己只带了五百人来,也比对方少了许多。
    袁世凯想了一会,冲不远处的三名队官招了招手,这三人伏着身子爬到他身边。他低声对三人吩咐了一番,三人点头领命,又爬回自己的小队,让军兵一个传一个的把命令传了下去。
    袁世凯看左右两侧,见三个小队传令完毕,就对一个小队长挥了下手。
    袁世凯这营每个小队一百人,袁世凯挥手后,突然五十名清军立起身来,对着上面的台阶进行齐射,吓得日本兵都伏下身去躲避子弹。这五十名清军射击后马上伏倒,另五十人又站起射击。
    松下靖二听到枪声也慌忙趴倒。他以为清军要进攻了,就趴在地上喊:“八嘎,准备射击。”他想等清军跑到台阶半路在开始射击,让清军无处躲藏。他心里估算着时间,然后猛的抬起头打算下达射击命令。
    不料他抬头一看,大致有两百清兵倒提着枪,猫着腰正向外跑去。松下靖二想到,原来清军射击是要掩护撤退,不禁哈哈大笑,对着下面大喊:“你们地胆小,就会逃跑,大大地没用。”
    洪英植带的那般人本来惊魂未定,听见松下说清军逃跑,都抬起身子观看。他们见清军果然跑了出去,也都跟着哄笑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