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换宫衣闵妃逃命 受兵乱高宗还政

    这两年闵家人都忙着聚财,别枝军也不训练了。军士们饷银高,没事就喝喝酒赌个钱,过得着实不错。
    这时光化门站着两名士兵,拄着枪靠着门打瞌睡。
    本来光化门是十名士兵站岗的,另有五十名士兵在门内厢房中待命,一旦有事情,他们能迅速赶到大门。不过这两年太平无事,站岗的士兵已经习惯了跑到厢房里去赌钱。
    柳春万带了五十名亲兵来到光化门前,后面还跟了几百个闹事的百姓,两名看门军士连喊一声都来不及,就在瞌睡中被砍掉了脑袋。
    柳春万的本意是拒住宫门,等待金长孙带大队人马到来。他见砍翻了看门军士,正要吩咐亲兵们布防,身后的百姓却涌了进去,听到厢房中有吆喝声,就一拥而上。
    房内的五十几个别枝军正在大声吆喝着下注,连外面嘈杂的脚步声都没听见。等到门被撞开,一顿乱棒落到头上的时候,都喊爹叫娘的往房外跑。
    房外是柳春万的亲兵,见里面跑出了别枝军,就挥刀乱砍。很快,房前倒下了四十多个断臂折腿的士兵,剩下十余个士兵没命的往宫里跑去。
    柳万春见驱散了守门的别枝军,就命令亲兵张弓搭箭驻守住宫门,等待后援到来。百姓们则一间间的砸开厢房,抢夺里面的钱物。
    闵妃这时正在交泰殿小憩,洪尚宫也坐在床头闭目养神。这时殿外乱了起来,有人大喊:“不好了,造反了,造反了。”
    闵妃和洪尚宫惊醒了,忙到殿外去看。只见外面空场中宫女们乱跑,还有些别枝军士兵满身是血的后跑去。
    两人正惊慌,闵泳翊带着一百名荷枪实弹的别枝军赶了过来。
    闵泳翊请闵妃到后面去躲避,自己要带着士兵阻住叛军。闵妃问王上在哪里,闵泳翊说应该在勤政殿,但叛军已经到了那里,无法去寻找。说着,就带人匆匆的向前赶去。
    洪尚宫拉了闵妃往后跑,一直到后花苑找了个假山隐藏起来。不多时,后花苑又跑进一队人,洪尚宫见领头是洪在羲,忙出声招呼。洪在羲见是洪尚宫,连忙带人过来,里面有个孩子,是世子李坧。
    原来洪在羲是洪尚宫的堂兄,练得一身好武艺。李坧五岁时,洪尚宫请他入宫教授世子武艺,闵妃授他为武艺别监。他正带着李坧练武的时候听说叛军冲进了宫里,连忙集合了交泰殿的十名宿卫,护着李坧退到后花苑,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闵妃和洪尚宫。
    这十名别枝军和其他军士不同,他们负责保护闵妃,整日向洪在羲学习武艺,都能以一当十,并对闵妃忠心耿耿。进了后花苑,他们立刻分为左右两队,埋伏在门边,枪口对准了大门。
    洪在羲气喘吁吁的对闵妃说:“王妃殿下,乱军乱民共有上万人,在宫里胡乱杀人,您还是出宫去避一避吧。”
    洪尚宫在旁说道:“现在外面也都是乱民吧?出去能安全吗?”
    正说着,外面又跑进几个女官,看服饰,品级都很低。
    洪在羲探手抓住一个女官,弯肘盘住她脖子,用力一紧,这女官就断了气。
    闵妃惊叫一声:“你干什么?”
    洪在羲说道:“王妃殿下,您要换了女官的服装出宫才保无虑,请您更衣。”
    闵妃用力的摇着头,说道:“在这里,不行,不行。”
    洪在羲见事情紧迫,对两名军士喝道:“过去搀扶王妃。”两名军士过去架住了闵妃胳膊,闵妃挣了挣,没有挣动。
    洪尚宫看出了洪在羲的用意,走上前去一边扒闵妃的衣服,一边说:“主人,得罪了。”
    洪在羲则扒下了女官的衣服递给洪尚宫。洪尚宫把闵妃的衣服扔到地上,又忙着给闵妃穿那女官的衣服。
    洪在羲把闵妃的衣服穿在死去的女官身上,又提刀把女官的脸面剁得血肉模糊,才喊道:“走,快走。”说罢,带领别枝军拥着闵妃向后宫门跑去。
    却说金长孙带着几千叛军和百姓来进了光化门。那些起哄的百姓虽然一路抢劫烧房兴高采烈的,但进了宫门没走几步,远远看到勤政殿时,见宫殿如此巍峨肃穆,都心里发怵。他们一个个的往回溜,不多时就走得一个不剩了。
    金长孙和柳春万会合后,派两千军士去占领各个宫门,带了余下的两千人冲进宫里。过了勤政殿,在宣政殿前,他们迎面碰上了闵泳翊带着的两百别枝军。
    别枝军一阵排枪打来,叛军躺倒了五十多人,其他的赶忙伏身在台阶下不敢动了。金长孙见别枝军居高临下,自己的人虽然多,却不敢往上冲,心里十分着急。柳长春爬到他身边,悄声说,这个距离弓箭能射到了,不如驱赶士兵往前冲,待别枝军一轮射击后,弓箭手立刻起身发箭。
    金长孙想了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就伏着身悄声吩咐五百弓箭手做好准备,另五百军士听号令冲锋。命令一个传一个的传了下去,金长孙回身见弓箭手都已经箭上弦了,就挥手命令军士冲锋。
    冲锋的军兵心里十分不愿,但他们知道,如果抗命,后面的弓箭就会对着自己射来了。他们只好呐喊着起身冲锋,全指望子弹长眼,只射身边的人放过自己。台阶上又是一轮枪响,冲锋军士又倒了五十多人。
    枪声刚停,弓箭手们立起身来,五百只箭密集的向台阶上射去。不到半分中,又射出了五百只箭。
    台上的别枝军站得密集,一千只箭射来,两百人竟一个不剩。闵泳翊也中了几十枝箭,如果刺猬一般倒在地上。
    金长孙见解决了别枝军,就命令军士们搜宫。
    他们寻遍了几个大殿,只找到了大王妃和李淑媛,高宗和闵妃都没了踪影。正在他们焦虑的时候,几个军士搀扶着高宗来到了宣政殿。
    原来高宗听到喧哗声,慌忙往后跑去。路过御膳房时,跑的急扭了脚,只好躲在厨房的大酱缸后面躲藏。本来搜寻的军士想不到查这缸,不合高宗蹲的累了,用手撑着地要往地上坐。可御膳房的角落里都放着老鼠夹子,恰好夹了高宗的手,他疼得“哎呦”叫了出来。
    军士们循声过来,见是高宗,倒不敢无理,他们对高宗行礼后,搀着他走了出来。
    金、柳二人见高宗过来,忙扶高宗坐到宝座上,然后行了大礼。他们恭敬的说,闵妃误国,激起兵变。只要除去闵氏,请大院君出了主持朝政,兵变自然就平息了。
    宣政殿外的广场上聚集着上千军士,乱哄哄的喊着:“大院君,大院君。”
    高宗见乱军没有加害自己的意思,苍白的脸上才有了些血色。他有气无力的说:“好,我听你们的,请大院君来主持朝政。二位将军,让军士们散了吧。”
    金长孙恭敬的说道:“大家正在宫里搜寻闵妃。搜到了就退出去,王上请放心。”
    正说着,有军士来报,说在后花苑发现了闵妃的尸体。外面的军士听了,齐声高呼万岁。
    高宗含着眼泪对金长孙说:“闵妃和我夫妻一场,还望将军能把她的尸身抬到交泰殿。我要见他最后一面再好好安葬。”
    金长孙自然不会和死人过不去,就吩咐几个军士去抬人,并命令士兵退出景福宫。又遣人去请大院君入宫。
    高宗也不要人陪伴,自己去了交泰宫。他进了门,看见闵妃的尸身已经安放在床上了,就放声痛哭。一边哭,一边念叨着,说自己无能,不能保护爱妻,自己也不想活了,要去阴间陪伴爱妻。
    哭了半日,他才上前抚摸女人的尸身。无意间,他把女人的长裙掀到了脚踝出,忽然嘎嘎的笑了起来。
    原来,闵妃的脚踝处纹了个蝴蝶,纹的栩栩如生的,配上闵妃凝脂般的肌肤,圆润的小腿,纤秀的脚,让高宗非常着迷。
    可这个女人粗糙的小腿上没有蝴蝶。
    高宗一边狂笑,一边掀开了盖着女人头部的白布,只见这女人脸面上被剁了十多刀,横七竖八的刀痕翻着血肉,哪里分辨得出谁是谁。他想到闵妃能拉到个替死鬼,自身定然安全了,就笑得更响。
    正在这时,殿门处有人说到:“熙儿。”
    高宗抬头一看,是大院君进来了。
    虽然高宗和大院君做对,几年都没见面了。但在这种危难时刻,父子真情顿时流露出来。他奔过去,扑到在大院君脚下,放声痛哭起来。
    大院君蹲下身,抚摸着高宗的头发,叹息着安抚他:“没事了,孩子,一切都过去了。”
    大院君又看了眼床上的尸体,对高宗说:“这不是闵妃吧?”
    高宗点头。大院君叹了口气说道:“这样最好,我也就放心了。怎么说闵兹映也是咱们家的媳妇,如果真的死在乱军之中,咱们的脸面放到哪里去?”
    说着,他扶起高宗,又说道:“孩子,不是为父要和你争什么权力。你还小,不能分清事情轻重。你看这几年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为父再帮你几年,将来国家还是你的。”
    高宗点头,哼哼唧唧的答应了声。
    大院君见高宗平静了些,又对他说,现在叛军群情激愤,为了平息事件,只好宣称闵妃已死在乱军之中了,并且要厚葬这女人。高宗这时已经没了主意,大院君说什么就答应什么。
    大院君见这边的事情已定,就带他去了宣正殿。高宗在殿里对赶来的大臣们宣布,今后由大院君主持政务,只要大院君定下的事情立刻施行,不必再等自己批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