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梦女娲翠芬立教 入空门无为避祸

    第二天清晨,文莺先醒来,见自己还靠在有福怀中,不好意思地挣了起来。她去外面取了清水,自己洗漱一番,然后服侍有福洗脸。
    洗漱后,她递给有福一个信封,道:“我家在天津有祖业,我会在那里等候你。这是地址,千万不要丢失了。”有福打开信封,看了看后,指着自己脑袋道:“放心,都在呃这儿了。”
    文莺又说,还有三天就去报到了,这三天可以一起坐这船去四处游览。只不过要和文举小红他们一起,切不可以再向昨晚那样了。有福连声说“中”,提议干脆退了天利楼的房,都搬到船上来住,虽然拥挤些,但还将就能住得下。文莺扭捏了半晌,还是答应了。她又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有福,说是给有福半年的盘缠,有福家里路途遥远,也不必再写信要钱了。但后面三年半都不能回家,一定要写家信说明,免得家里担心。
    有福也没推让银子,其它的事更是连连点头。文莺又叮嘱有福,这半年一定要仔细学洋文,免得到了那边语言不通。有福见文莺唠唠叨叨的实在像是个过了门的媳妇,点头的同时不禁笑了起来。文莺看明白有福的心思,握着小拳头在有福身上捶个不停。
    在他们游玩的这两天,江南又出了件大事:朝廷派兵剿灭了白莲教,教主白莲圣母和十几个面首被绞杀。也亏了朝廷担心再激起民变,白莲圣母才没有被碎剐示众,教徒们也只是被遣散,没有继续追究。
    有福想起那日在秦淮河边看人们对白莲圣母顶礼膜拜的样子,就对文莺讲了这段,两人一起唏嘘不已。尤其是文莺,想起天地会的事情,不禁有些后怕,而今脱了险境,还寻得个如意郎君,也有些得意忘形,竟站在船头就靠在了有福身上。文举看见了,免不了又取笑他们一回。
    书到此处,按下有福和文举去了兵营,文莺带着小红和大柱去了天津不表,回头来说宋家庄。
    宋有福离开宋家庄的第二天,姚玉凤离家来找他私奔。在渡口的时候听说宋大姑和有福已经私定终身,一怒之下又去寻宋子旺。只这一寻,却引出一段奇遇,又惹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要说这段奇遇,需先把白莲教的来历交待一番。
    白莲教本是佛教净土宗的分支。东晋时净土宗开山始祖释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念佛,南宋时吴郡僧人茅子元始创白莲宗,也就是白莲教了。只因元明清三朝,白莲教多次造反,远了有红巾军,近的有唐赛儿等,故被历朝均视为邪教。
    却说山西太原府有位常万年,生得面目白润,剑眉朗目,一表人才,二十出头就中了秀才,却再不能进一步。他三十五岁时见仕途坎坷,心灰意懒的做了榆次县县太爷常鹤年的师爷。山西是个出商人的地方,大多精于算计,常万年也是如此,做了师爷反而得心应手。几年下来,常县太爷颇置办了几百万两银子,还得了万民伞,常师爷也分了几十万两。常万年做了师爷出了名,来请他的络绎不绝,但他和常鹤年很默契,就谢绝了各路邀请。他四十岁这年,那位常鹤年升迁到了绍兴知府,就带常万年去了绍兴。
    知府衙门比不得县衙,要几位师爷共同打理。绍兴又是个出师爷的地方,常知府刚到府衙,就收到了一叠推荐的帖子。其中两江总督的钱谷师爷推荐了一位李严金来做钱谷师爷,这是得罪不得的。不过常知府又不肯把钱谷师爷给外人做,就请李师爷做了刑名师爷,让常万年来做钱谷师爷。
    常师爷知道李师爷心里不高兴,他晋商的本性是和气生财,就到红翠楼叫了局请李师爷。局上的两位姑娘也是当红的,一位叫兰馨,一位叫竹沁,让李师爷很开心。常师爷却对兰馨的小丫鬟翠芬很有意思。
    那时翠芬年方十四,怯生生的站在边上服侍,也没什么出众。不过,她两个黑眼珠滴溜溜的转个不停,又天生的皮肤白皙,和妖艳的姑娘比起来,十分活泼清秀。常师爷心里着了魔,饭后找老鸨,要为翠芬赎身。不料这老鸨很精细,料到翠芬长大了是个美人坯子,就不肯卖了她。常师爷早打听到这翠花楼是当地白莲会开的堂子,也打听到白莲会虽然名字好听,却是一群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也就不敢得罪。
    那老鸨经了常师爷赎身的事,知道翠芬值钱,就四处请老师教导她琴棋书画,不久又叫翠芬离开兰馨,也做了姑娘,改名白莲。翠芬做姑娘红了起来,常师爷也做了白莲的常客。白莲会的亡命徒见常师爷是个财神,也来和他结交,又通过常师爷结识了李师爷。
    在常师爷的帮忙下,白莲会又开了烟馆,设了赌场,端的是财源滚滚。场子里难免出些打斗,案子却被李师爷压下。白莲会在绍兴渐渐做大,全仗了两位师爷,只瞒着常知府一人。
    常鹤年来绍兴作了一年知府就认定了这是个聚宝盆,就在京里使了钱,任了十年知府还没走的意思。常师爷十年间对白莲感情笃深,白莲会孝敬的银子,一小半都用在了她身上。白莲本是个清秀女子,看上去出凡脱俗的,又弹得好琴,唱得哀婉,让许多名仕倾心。所以常师爷虽是知府衙的红人,毕竟年事渐高,她也没放在心上。时光匆匆,直到她二十五岁,自觉得色衰了,开始涂脂抹粉,浓妆打办起来。自哀自怨之余,她也知道要寻个靠山,才把心思放在了常师爷身上。此时常师爷已经是白莲会的座上宾,早可以为白莲赎身。但他不是个安份的人,这时已有了更深的心思,就再也不提赎身的事情,只是拉了李师爷,终日在白莲房子里商议事情。
    一日,白莲忽称梦到了女娲娘娘,说她本是玉皇大帝坐下一片莲花,下得凡间普渡众生。又赐了天书,要她凡间修行,待修成了正果也要成佛。几个绍兴士子本是白莲的幕中宾客,嗅过她身体散发的淡淡莲花香,说她是莲花转世,便信了二分。这女娲娘娘赐的天书中,还讲到了男女双修,白莲引了这几位士子共同修行,他们就信了十二分。
    几个士子商议,今生科举无望,去红翠楼也是囊中羞涩,不如双修得道。于是他们跟了常、李两位师爷入了白莲会。
    白莲会里本来都是些逞勇斗狠的粗汉,心机自然斗不过读书人,不久就被两位师爷掌了大权,改称白莲教,拥立白莲做了教主,叫做白莲圣母。原来的会众见了白莲倒要跪拜,拿出钱财孝敬。
    常知府听了两位师爷撺掇,也和白莲双修一番,得了其中妙味,就做主买下了红翠楼,赠给白莲圣母做了白莲教总坛。消息传出,附近妓院的当红姑娘都来投奔,便做了教中圣女。这年浙江大涝,百姓流离,白莲教乘机四处设坛收徒,很快有了上万教徒。
    如此过了又十年,常师爷已经年满六旬,白莲圣母开始厌恶他唠叨,就给了他个大护法的虚职,法号莲江,打发他到四处云游收徒。于是就有了莲江大师渡宋老栓入教的事情。
    莲江当然看不上宋老栓,但他看上了宋老栓的两个女儿。他渡宋老栓入教也没收银子,反而赠送了几两,指望宋老栓献出女儿和他双修一番。不料宋老栓收了银子入了教却绝口不提女儿双修的事,莲江几次拿言语撩拨,老栓只是闷头念咒。莲江觉得无趣,就离开了宋家庄在周边云游。
    这时候白莲教已经有了十几万教徒,总坛着实赚了不少钱,变得富庶。白莲圣母虽然已经三十五岁,依然要找少年双修。她知道秦淮河上聚集着不少风流少年,就常去巡游,带回个少年双修几十日,腻了就去寻下一个。有福在秦淮河畔遇到的那个坐莲台的女子,便是这白莲圣母了。
    本来,白莲教也不反朝廷,教义不过是劝人行善,戒赌、戒盗,戒杀生,共修圣体而已。不过,教中讲的是教友友爱,一人有难,全教出力。众多教徒良莠不齐,难免有人犯了事被官府关押。这时就有数千上万人围了官府要人,有时还失手伤了官爷。
    次数多了,就传到了朝廷。当年哥老会在灭长毛时出了大力,朝廷尚容不得,何况这等公开设坛的教会。于是,就下了禁教令,把常知府下了狱,收捕了翠芬,李师爷,只有常师爷在河南巡游,侥幸得脱。
    常师爷躲在乡下,探听到朝廷绞了白莲,李师爷,还有几个发起的士子,常知府发配到边疆充军,十几万门徒一轰而散。两江总督府出了海捕公文,悬赏白银百两捉拿自己。他只好剃了发,自己咬着牙用香头在头上胡乱烫了几个疤,算是入了空门,法号改做无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