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杜军关月》第103章 案件缘由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三个人变得肆无忌惮了起来,这也是游乐场接二连三出事得原因。
    望着眼前并没有多大的三个人,我心里不知道是怎么种感受。
    在我眼里他们只是一群孩子,理应在父母的引导下茁壮成长,可如今却做出这种事,在为他们感到不值的同时,也深感遗憾。
    “你是从什么时候有的杀人想法?”我盯着学生A询问道。
    从刚刚三个人的交代来看,这一切都是学生A所提起的,对于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我无法理解他会有这种想法。
    随着我的询问,学生B和学生C也望向了学生A,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一脸茫然。
    学生A头埋的深深的,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旁边的警员没了耐心,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学生A大声呵斥:“快说!”
    学生A将头抬了起来,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愤怒与仇视,这不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该有的表情。
    可能也是没想到学生A的反应旁边的警察一时间也吃了瘪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我招了招手让他坐下,随后趴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接着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向了学生A。
    我的举动使学生A将注意力从警员身上,转到了我身上。
    我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将压在他身上的挡板给抬了起来,随后将他拉了起来,往门口走去。
    打开门,来到了另一间审讯室。
    关上门后,我并没有在将其拷着,自己坐在了椅子上。
    他脸上的愤怒已经消散了不少,转而变得一脸茫然,似乎是不知道我这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
    我一直紧紧的盯着他,但并没有问他什么,学生A很快将头低了下去,想以此来逃避我的眼神。
    过了一会儿,可能是没有了耐心,学生A慢慢将头抬了起来,盯着我。
    这次我抓住了机会,笑了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聪明。”
    学生A扭过头看着我,仍旧是一脸茫然,估计是没弄明白我话里的意思。
    我并没有跟他解释什么,转了一圈又坐回到了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烟。
    正准备点上,学生A说话了,他用很小的声音问我:“什么意思?”
    我抬头看着他,将烟放到了桌子上,说:“你年龄虽不大,但你很会考虑问题,你在实行你的计划时,就已经有恃无恐了。”
    学生A愣了愣随后将头往旁边一扭,冷冷的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我让他坐,在犹豫了一会儿后,学生A还是拉来了一张凳子坐在了面前。
    这个时候我接着道:“你在做这些的时候,就很清楚,你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法律上,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所以你才如此有恃无恐。”
    我话音刚落,学生A就打了个寒颤,不过很快他就又恢复到了之前的镇定,没了下文。
    我继续道:“你想杀人肯定有理由,我不会相信只是为了好玩,这个理由或许与你的成长有关,或许与你的家庭有关,我说的对吗?”
    在说话的同时我一直在盯着学生A看,多年从事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我对一个人的表情变化能拿捏的非常准。
    学生A皱了眉,就说明我说对了。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提醒你,未成年人犯法不负责任那也是看情形恶劣不恶劣,而且即便你不用进监狱,但是少管所还是能待个几年的。”
    我并没有吓唬他,对于未成年人犯法一事,一直是个社会话题,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人甚至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当成了未成年人犯法挡箭牌,但虽如此,也并非说明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法,尤其是情形恶劣的就一点办法没有。
    我的话似乎触及到了学生A的心底,他猛的站了起来,摇着头反驳:“不可能,我再网上已经查过了,未成年犯法是不会坐牢的。”
    说完这句话,学生A就后悔了,他赶紧捂住了嘴,不过还是晚了一步。
    事实正如我所猜想的那样,他是了解过自己犯法的成本的,不坐牢是他的底线。
    这么认为可就是大错特错了,我摇着头叹气道:“坐不坐牢你说的不算,我说的也不算,法律说的算。”
    学生A心底的那份恐惧只要给激发出来,我就不着急追问他缘由了,往椅子上一躺,我喝起了茶。
    目光一直在学生A脸上划过,他一脸难看我尽收眼底。
    在纠结了一会儿后学生A终于耐不住了性子,双手扶在了桌子前,伸长着脖子问我:“你说的都是真的?”
    我双手一摆:“警察不会骗人。”
    那学生A牙咬了咬,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跟丢了魂了一样。
    他颤颤巍巍得伸着手问我:“警察叔叔,我是不是没救了?”
    在交谈了那么久,他的态度一直就是抵抗不配合,这次能喊我叔叔是个不小的突破。
    我摇了摇头,平静道:“也不一定,如果你表现的好的话,兴许会给你减刑的。”
    学生A眼前一亮,一把抓住了我的手,满脸紧张的表示他不能坐牢,他还有爸爸需要照顾,他坐牢了,他爸爸谁来照顾,他不能坐牢。
    学生A嘴里一直不停的重复着这句话,他的话里透露了不少的信息。
    我安慰道:“你如果还想照顾你的父亲,就老老实实交代我的问题,不然谁都帮不了你。”
    学生A从喃喃自语里面抬起了头,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希望和惊喜。
    只是很快他就眯起了眼神,盯着我:“你不会是想套我的话?故意这么说的吧?”
    我不由得一愣,随后便从怀里将手机给掏了出来,随后递给了他,指着手机道:“你不相信,自己打开手机搜,看我有没有骗你。”
    学生A盯着手机看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没有接这手机,在长叹了一口气后,他算是妥协了:“我是想报复,女人每一个好东西,她们都是一群披着狼皮的恶鬼。”
    提起女人,学生A咬牙切齿的,仿佛恨透了女人,这倒是挺出乎我预料的。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会对女性有这么大的敌视?我相信这里面肯定有隐情。
    我佯装淡定得道:“你为何对女人有这么大的仇视?”
    本来我还想问他是不是情感导致,但最后一想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情感这个太扯了,便没把后半句说出来。
    学生A抬起了头,看向了我,但他的眼神涣散,很明显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了我身上。
    在沉默了一会儿后,学生A终于开口了。
    在经过了长达半个小时的交谈中,我总算是对我的疑惑找到了个解释。
    与我之前所想的差不多,是家庭问题,导致的学生A对女性有了仇视。
    他的母亲,在生下她没多久,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算下来十几年也有了。
    这么久都没有在回来,学生A是被父亲拉扯大的,可以说从出生开始,学生A就没有得到过母爱。
    但为了保全他母亲的名声,父亲却从来不提这个,即便有时候问,他父亲也只是告诉他,他母亲外出打工了,早晚会回来这样子的。
    小点的时候,学生A还是相信父亲话的,每天都在期盼中度过的。
    但随着年龄增大,学生A所学习到接触的东西使其有了自己的思想与认知。
    对于父亲的话有了自己的认识,在学校被笑话没有妈的孩子,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学生A心里一块伤疤了。
    有一次生日,他向父亲提出了想给母亲打个电话,父亲也同意了。
    电话拨通了,这还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他激动又彷徨,电话就在耳边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而等他组织好语言想说话的时候,电话却给挂了,等他在打过去的时候,那边已经关机了。
    连续了好几次都是这样,学生A彻底死心了,而在给母亲打电话的同时在学校里,学生们对他的嘲讽也是越来越强烈,所有人都说他是一个有娘生没娘养的野孩子。
    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学生A在心底产生了一种厌恶,一种对女性的厌恶对母亲的厌恶。
    恶果从心底种上后,就生长了起来,学生A每天放学都沉浸在自己报复的计划中。
    碰巧在这个期间学生B入了他的视线,他就想拉着一个人一起来。
    自从他对学生B说过一句:“你敢杀人吗?”两个人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又加入了学生C。
    起初他们并不敢下毒,只是抓住女性狠狠打一顿,碰巧这段时间学生A的父亲也出现了问题,低血压引起的偏瘫。
    父亲的瘫倒更激发了学生A对母亲的不满,他将这一切都归咎于母亲身上,认为是母亲的离开才导致的父亲偏瘫。
    报复由此展开,学习上的优势使其配出了一种毒,这种毒不会使人致死不过却会陷入昏迷。
    多次的得手使得三个人胆子大了不小,到最后直接对警方下手在到被抓这一段时间,已经有五名女性遭到了毒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