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128章 大帝的开端

    建元六年,窦太皇太后去世了!由于早年出身贫寒,这位在西汉历史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女性连生辰八字都被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是从文帝的年纪推断,老天太去世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六十多岁。
    在当时,已经算是高寿了!
    她的前半生,满是颠沛流离,惶恐不安;她的后半生,儿孙满堂,却一个也看不见。虽说一度权倾朝野,但是抛开这一切,不过是个可怜的老太太。丈夫,两个儿子,都走到了她的前头,一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耗光了她所有的心力。
    虽说孙子不省心,但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奶奶走了,正常的生老病死,悲伤是有的,但是悲伤以后,刘彻算是彻底解放了!再没有人可以限制他的权力,再没有人可以管束他,天下终于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天下。
    丧事刚办完,刘彻就免掉了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卓的职务。
    天下是我的了,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早就看这两个老家伙不顺眼了,天天啰里啰嗦,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要请示太皇太后,那个太皇太后不同意,后宫不能干政,难道你们都不知道吗,还是欺负我年纪小!
    意料之中,国舅田蚡,时隔多年,重新被启用,出任丞相!
    而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却出人意料的落到了韩安国的手里.
    没错,就是那个曾经在梁国跟着梁王刘武混的韩安国,七王之乱的时候,韩安国因为守城有功,一战成名,成了刘武旗下的红人,韩安国自己也十分得意: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可惜历史还是跟韩安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没过多久,刘武去世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QQ群,群主忽然退群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管理员,群成员还怎么混。韩安国的荣华富贵瞬间烟消云散。
    但是韩安国不认命,他相信,凭借他的才华,只要努力,永远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光有才华是不够的,想在官场上混的开,还需要有贵人相助。刘武是他的第一个贵人,这个贵人让他得到露脸的机会,如果刘武能顺利继承皇位,今时今日的丞相大位可能就属于韩安国,可惜刘武命不够硬,走到了哥哥前头。而韩安国,要想再火一把,必须找一个命足够赢的贵人。
    这个人韩安国很快就找到了—国舅田蚡!
    在韩安国看来,随着刘彻的上台,田蚡一定会受到重用,无论是太尉还是丞相,田蚡一定会捞到一个,只要抱住田蚡这棵大树,就不愁没有肉吃。
    当然,结交田蚡是要付出代价的,韩安国把自己多年的继续连同家产统统卖掉,折算成现金,一股脑给田蚡送过去,钱财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不能物尽其用,再多的钱放在那里,也不过是一堆没用的金属。要想成就大事,首先要学会挥金如土。
    韩安国要用自己半生的财富赌一把,输了,就当前半生白过了,大不了从头再来,赢了,就赢了一辈子!
    事实证明,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收了钱的田蚡,十分仗义的把韩安国收编到自己的麾下,静静的等待机会。
    窦太后死后,田蚡重掌大权,第一个推荐的人选就是韩安国。
    刘彻早年就听说过韩安国的名头,对这个人总体印象不错,上台以后用他征讨闽越国效果也不错,本来就有重用的意思,加上舅舅的大力推荐,就顺水推舟,卖个人情,封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完成以后,刘彻开始露出爪牙,多年的隐忍并没有消磨他的锐气,反倒让他把目光看的更加的长远。现在的他,已经不在满足与小打小闹的改革服饰礼仪等象征性的东西。
    要做,就要做件大事!
    匈奴!
    从他的曾祖父刘邦开始,匈奴就是汉朝的心腹大患,白登之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开国皇帝被一帮野蛮人收拾的服服帖帖,连个屁都不敢放,靠行贿捡了一条命。到了文帝景帝两代,爷俩都推崇清静无为,休养生息,能用和平手段绝不动武,长此以往,匈奴越来越嚣张。到了武帝初年,边境地区的摩擦越演越烈,俨然有演化成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势头。
    刘彻认为:到了该给匈奴点厉害尝尝的时候了!
    准备开打!
    打架,说到底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兵力,粮草,战术,后勤,指挥,缺一不可。经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大涨,人口得到了恢复,具备了对外大规模用兵的条件。但是几十年的太平日子,早已经把开国初年的金戈铁马消磨殆尽,虽说七王之乱给了大汉朝的军队练兵的机会,但是短短三个月,靠着梁王的暴走和周亚夫的计谋,就把一场全国性的动乱打成了一边倒,整体效果有限。如今连周亚夫也不在了,要想和一个战斗力十分强悍,又不十分了解的强大对手开战,找个将领都难。
    就在刘彻为这事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要求出任主帅,为国分忧!
    韩嫣!
    不知道的大家看着名字还以为是个女人,其实也差不多,因为这位准主帅的真实身份是刘彻的发小兼机油!
    说起韩嫣,那也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是楚汉战争时期大名鼎鼎的韩王信,前文有过交代,韩王信在高祖晚年反水投降了匈奴,后来在匈奴颓当城生了个儿子取名做韩颓当,韩颓当在高后当政时期回归了汉朝,韩嫣就是韩颓当庶出的孙子!
    刘彻做胶东王的时候,韩嫣被送进宫和刘彻一起学习,简单点说就是一个高级伴读小书童,哥俩一起上课,一起自习,青梅竹马,竟然发展出了超友谊的关系,刘彻充分继承了家族男女通吃的传统,把韩嫣从发小发展成机油。
    刘彻做了皇帝以后,与韩嫣的感情更是突飞猛进,搞的太子妃陈阿娇到处投诉。无奈人家是真爱,情比金坚,谁也无法拆散。
    江都王刘非到长安面圣,刚到长安看到前方锣鼓喧天,红旗飞舞,以为皇帝来了,赶紧下马跪在路边接驾,等半天才知道,不过是皇帝的下人韩嫣路过,气的找老娘投诉:这江都王没法做了,干脆进宫给弟弟做下人,比做江都王还强。
    你投诉你的,我们爱我们的,爱情,超越世俗的一切,永远摆在第一位!
    刘彻宠爱韩嫣,韩嫣心里时时刻刻想着报答刘彻,看到刘彻想对匈奴动武,没有合适的将领,干脆自告奋勇,抛砖引玉,主动请缨,要求打头阵。
    真爱如此深明大义,刘彻自然十分高兴,封韩嫣为上大夫,主管练兵,只待一切准备充分,就对匈奴动武!
    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韩嫣也没有闲着,除了每天看看兵书,练练剑法,还苦练自己的拿手绝技,为以后上阵杀敌做准备—弹弓!
    弹弓打鸟,是韩嫣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只不过他的这项运动比较别致,人家用的弹丸是石子,土坷垃,韩嫣用的是金豆子!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要节约,一粥一饭,当思之来之不易,即使有钱,也不能大手大脚。
    但人家韩嫣家里的钱实在太多,大风刮都刮不玩,不花实在没事做,用铜豆子银豆子都不能充分展现韩嫣刻苦训练的最新成果,只有金豆子,才配得上韩嫣尊贵的机油身份。
    久而久之,长安城的穷人找到了新的谋生之道,跟着打猎的韩嫣捡金豆子,简直就是日进斗金,比做官贪污来钱都快。
    在多数人看来,韩嫣已经是极尽荣宠,自西汉开国以来,无论是籍孺邓通北宫伯子都没有收到如此好的待遇,应该知足了。
    但是韩嫣的思想明显超越了一般人,他还是不满足,不但不满足,还把手伸到了后宫里。
    利用经常进宫的机会,韩嫣和宫人私通!
    不幸的是,这件事情被王太后抓住了!
    王太后下令:处死韩嫣!
    刘彻怎么求情都没有用,最终韩嫣还是死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幸好韩嫣没有杜甫的才学,不然这首诗的早诞生大几百年。
    韩嫣到死都没有弄明白,当初是他把王太后的大女儿找回来的,要说也是有功之人,为什么王太后非要杀她。
    刘彻也没有明白,一向对他千依百顺疼爱有加的目前,为什么容不下一个韩嫣!
    原因很简单:韩嫣知道的太多了!
    虽说王美人已经变成了王太后,虽说王太后对头婚生的女儿金俗很想念,但是王太后却十分不愿意把自己这段黑历史曝光,尤其是窦老太太还在的时候,但是韩嫣为了拍马屁讨好刘彻,不顾一切的把这段往事揭发出来,明面上说王太后感谢他,背地里杀他一千次的心思都有,找个人谁不会,想找还用你多嘴,不是找不到,是不到找的时候,如果窦老太太死了,自然一切都好,老太太还在,谁让你出风头。
    从那时起,王太后就动了杀心!
    可惜韩嫣还被蒙在鼓里沾沾自喜,以为他是王太后的大恩人,不知收敛,主动把把柄送到王太后的手里!
    这水平还想做大将军,幸好死的早,不然不知道的多少人跟着他白送命!
    韩嫣死了,对匈奴作战的事还要继续下去,马上有新的人选被推荐,武帝翻开厚厚的竹简,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将领,名字叫做—李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