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109章 酷吏郅都

    郅都,汉文帝时期出任郎官,简单点说就是皇帝的跟班,仆人,到了景帝时期,因为办事比较利索,被提拔为中郎将,也就是皇帝手下一个普通的侍卫长,做了这个职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可以给皇帝进言,可以为皇帝出去办事。正是在这段时间,郅都做事麻利,果断的特点逐步展现出来,得到了刘启的赏识。
    有一次,刘启带着贾夫人去上林苑游玩,贾夫人尿急上厕所,刘启在外边等,等着等着忽然看到从上林苑窜出一只野猪,直接进了厕所。
    野猪这玩意看起来憨态可掬,实际十分凶猛,一般壮汉根本不是野猪的对手,几寸长的獠牙,咬一口不要命也的要半条命。刘启一看野猪进了厕所,贾夫人还在里边呢,赶紧示意下属去救人,但是郅都作为侍卫长,站在那动都不动,刘启着急,操起砍刀自己就准备进去救人,郅都一看皇帝要上厕所,一把拽住,高喊:贾夫人只不过是个女人,死了就死了,陛下的龙体要紧,要是陛下出事,让太后怎么办,天下苍生怎么办?
    言之凿凿,立论惶惶!
    刘启一听,觉得郅都说的很有道理,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去冒险,我是皇上啊!
    过了一会,野猪方便完自己出来走了,而贾夫人安然无恙。
    因为这件事情,刘启重赏了郅都,窦太后听说以后,又一次重重的赏赐了郅都。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皇帝让郅都救人,郅都不救,反而拉着皇帝一起不救,反倒得到了赏赐,说到底,在刘启眼中,自己才是最重要,下属好与不好,至于对自己好不好有关,至于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郅都是个很上路的人,从这一天开始,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真心为皇帝办事,不管牵连到谁,影响到谁,是否犯法,是否违规,都不要紧,皇上满意就好!
    皇上满意,法律便不是法律,道德便不是道德!一切以皇帝的想法为中心!
    有了这个信念,郅都的仕途变得豁然开朗。
    当时济南地区,作为未来梁山好汉的发源地,豪强非常多,豪强说白了就是地头蛇,地方恶霸。尤其是瞷氏家族,仗着自己家人多势众,称霸一方,地方官多次想收拾他们,无奈对方人多势众,不但收拾不了还经常被人收拾,搞的跳槽的跳槽,调动的调动,竟然没有官员敢去济南上任。
    四海之地莫非王土,太平盛世,哪能允许有人如此嚣张。于是郅都被刘启委任为济南太守。
    郅都太守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搞定了瞷氏家族。
    办法很简单:杀。
    刚到济南,郅都就打听好瞷氏家族几个领头人,然后招呼不打,传票不发,直接派人把这几个抓来砍头。拘留、审问、宣判、秋后问斩等等流程全部省略,一切从简!
    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瞷氏家族嚣张多年,没有想到克星来了,这边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郅都二次上门,抓得抓,杀的杀,关的关,不出一个月,搞定!
    恶人自有恶人磨!瞷氏家族很嚣张,郅都比你还嚣张!
    酷吏就是这么炼成的!
    郅都到了济南一年,当地豪强,小偷,强盗,不听话的,说闲话的,不服气的,死的死,亡的亡,治安情况立马好起来,不但好,好的本地人都不信。
    太史公的原话:路不拾遗!
    不是不想拾,是不敢拾!谁拾砍谁的手!左手拾砍左手,右手拾砍右手,绝不含糊!
    法律,郅都大人的话就是法律,郅都大人说谁有罪谁就有罪,没有罪编也的给你编一个。
    不仅如此,郅都的杀气还辐射到周围的郡县,搞的整个山东地区治安大幅好转。
    不服不行!
    有了济南郡的政绩,郅都的仕途一帆风顺,很快被提拔为中尉,掌管整个长安城的治安工作,还统领北军大营,炙手可热,嚣张的不要不要的,就是见了周亚夫窦婴这种位高权重的老同志,也就是作个揖,其他官员不管品级,鸟都不鸟。
    不仅如此,郅都还把在济南那一套带到了长安,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王公大臣,只要被他抓到小辫子,一个都跑不掉,不是被砍头就是被关进大狱,刘荣被废以后,刘启责令郅都查查栗姬娘家有无违法乱纪行为,郅都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栗家给抄了,连刘荣的舅舅也一起干掉,管你是什么前国舅还是现任国舅,我说你该杀你就该杀!
    做官做到这份上,已经让人无话可说。上访投诉郅都的奏折把刘启桌子都摆满了,刘启一封都不看,继续支持郅都工作,搞的大家敢怒不敢言,背地里叫他“苍鹰”。
    鹰的眼睛!
    刘荣被废以后贬为临江王,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刘荣觉得自己已经被废了,往上发展也没有什么指望,那就游戏人生吧,于是到了封地以后大兴土木,扩建王府,希望可以做个太平王爷。
    建王府就建王府,但是封地由于地产业开发较早,黄金地段土地资源紧张,刘荣又是看风水,又是看地形,最终在靠近太庙的地方选定了宅基地。太庙面积较大,当年规划的时候有部分地块没有完全使用,一直闲置,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刘荣就着太庙剩余的一点土地修建王府。
    王府还没有建好,有人举报:临江王侵占太庙土地!
    是否侵占历史没有详细记载,就是侵占了,也是一件小事!晁错当年为了走路方便把太庙墙都打穿了,不也啥事没有!
    谁告的,不知道,匿名信吗,但是我认为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王美人!
    案件推理中有句名言:谁是受益者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很明显,王美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刘荣因为被人举报,被收押到中尉府,郅都丝毫不顾及刘荣的身份,严厉审问,刘荣二十来岁,还是个小年轻,社会经验不足,哪是这种酷吏的对手,请求郅都给他纸笔,让他写封信,郅都不但不给,还羞辱了刘荣。
    你都被废了,还是我的阶下囚,我凭什么给你提供方便!
    这件事情被刘荣的老师窦婴知道了,窦婴利用自己的关系,暗中送了纸笔给刘荣,刘荣给父亲写了绝笔信以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儿子自杀,做父亲的刘启虽然有些后悔,但是对郅都没有丝毫意见,反倒没事人一样表扬郅都执法严明。
    只能说,摊上这种父亲,是刘荣的大不幸!
    摊上郅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郅都为什么如此冷酷的对待刘荣,历史没有记载,但是依据同样的道理,王美人的嫌疑最大,虽说刘荣被人举报,但是按照正常程序,顶多就是略加惩处也就过去的事,犯不着兴师动众,让中尉专门严厉审讯。
    郅都虽说对人冷酷,但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然他就不叫郅都,而是海瑞了。
    海瑞和郅都的区别在于,海瑞虽然严苛,但是一举一动依法依礼办事,你虽然不认同,但是你无话可说,只要你依法依礼办事,他便不会找你麻烦。
    郅都完全是一个无法无天,不择手段的心理扭曲者,法礼在他这里都不存在,他唯一的信仰就是把自己的权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权利就像毒品,郅都就是那个上瘾者!
    而王美人,无疑是刘启以后最有权力的人,有这样的人开口或者暗示,郅都没有理由继续装酷!
    刘启可以鬼迷心窍,窦老太太受不了了,不管怎么说,刘荣是自己的大孙子,薄皇后不能生养,老太太盼了好些年,好不容易抱上孙子,对这个大孙子十分宠爱,如今不明不白的被废去太子之位,已经够可怜的了,到最后竟然因为屁大点事,被一个酷吏给逼死了。
    金枝玉叶,竟然骈死于酷吏之手!
    你杀我孙子,我就要杀你!
    窦太后要求处死郅都,为刘荣报仇!
    刘启不同意,他对母亲说:郅都是忠臣,诚心诚意为朝廷办事,不能杀!
    但为了让母亲安心,刘启撒谎说已经把郅都处死了,其实只是把郅都免官,过了一段时间,又偷偷启用为雁门太守。
    雁门处于汉匈边境,匈奴经常来骚扰,郅都来了以后,因为恶名太大,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把匈奴吓的不敢来了,当地人虽然听说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由于他带来的实惠,反倒都认为郅都是个好人。
    可惜这位好人好了没多久,又被窦老太太知道了。
    郅都竟然没死?
    为什么不死?窦老太太问刘启
    刘启还是那句话:郅都是忠臣,不能杀!
    郅都是忠臣,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窦老太太反问。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刘启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也不愿意让母亲生气。
    郅都,为了朕的母亲能够不再生气,你去死吧!
    郅都被杀!
    这个性格扭曲,权力欲极强的投机分子,终于迎来了他的末日!
    他是第一个酷吏,他的死并没有为其他想做酷吏的人敲响警钟,反倒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酷吏阵营中。
    前赴后继,血流成河!
    权力让他们为所欲为,让他们随行所欲,让他们失去了对权力,对良知的敬畏!
    他们忘记了一句老话:恶人自有恶人磨,恶有恶报!
    自郅都以后,酷吏层出不穷,但是几乎所有的酷吏都没有好下场!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