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71章 密谋(2)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王位,刘襄想当皇帝,需要的就是一个字:时间。
    爷爷刘邦就是因为第一个到达关中,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按照这个定理推论,如果刘襄能第一个起兵评定吕家的叛乱,那就有足够的资本成为皇位继承人,到时候大权在握,大功在手,大军在城外等候,再有刘章做内应,皇位唾手可得。
    天大的事情竟然被召平这个无名小辈给堵住了,刘襄的心情只有一个:急。
    如果有把刀,一定先把召平砍死。
    刘襄没有砍死召平,召平却把自己砍死了。
    因为召平被人坑了,坑的手段太幼稚,照片自己无法原谅自己,你坑我就算了,怎么你能这样坑我,简直是侮辱我的智商。
    坑他的人叫做魏勃,刘襄的同谋,真是坑你没商量。
    魏勃名气不大,但是要说起这位哥的出身,那也是相当的牛,这位牛人是齐国本地人,贫农出身,对自己的命运十分不满,对富贵的渴望十分强烈,当年也没有科举,想做官,要么是官二代,要么的有人推荐,但是魏勃家全是穷亲戚,饭都吃不上,推荐去地主家做长工还可以,做官就算了。魏勃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己,所以决定剑走偏锋,来个出奇制胜。
    没有人推荐,我就自己推荐自己,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有句格言叫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不错,但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这个机会,所有又有人说,一等人创造机会,二等人抓住机会,三等人等待机会。
    魏勃不想在无谓的等待下去,他要创造机会,改变命运。
    既然要做,就做到底,要做官,就要找最大的官。
    他瞄准了当时齐国最大的官—国相曹参。
    要想结识大领导,有很多办法,比如走夫人路线,门客路线,亲戚路线,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魏勃选择了一条非常适合本人身份的道路—下人路线,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段时间,曹参家扫大门的下人发现,早上上班的时候大门口已经被人扫的干干净净,连续很多天都是这样,下人很奇怪,于是早上起的很早,藏在门口观察,发现一个人自带扫帚,天还没有亮就主动前来打扫,于是立即出门,把他抓住。
    魏勃坦白从宽,说明来意,有道是,宰相门人七品官,下人也是见怪不怪,就把魏勃引荐给了曹参,得到了一份马车司机的工作。
    机会创造出来,下一步就是要抓住机会,魏勃抓住和领导接触的机会,经常给领导出出主意,提提意见,一来二去,得到了曹参的赏识,推荐给刘肥做谋士,刘襄即位以后,魏勃又得到了刘襄的赏识,地位提升的很快,此次刘襄密谋出兵,魏勃就是发起人之一。
    召平把刘襄围住,魏勃解围,理论上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魏勃是刘襄的人,魏勃找召平,简直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但是魏勃这只黄鼠狼真的就做到了,办法就是一个字:骗。彻彻底底的骗。
    魏勃找到召平,告诉他,大人您为了朝廷着想,围住齐王,这是好事情啊,但是这事您一个人办不了,不如我帮您,我愿意亲自带兵围住刘襄,保证刘襄跑不了。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也许是魏勃演技很好,也许是召平眼睛瞎,也许是刘襄命好,反正不管你信不信,召平真就相信了,还十分高兴的把围困齐王府的军队交给魏勃指挥:
    那魏大人,我去上个厕所,齐王府就交给你了。
    大人尽管忙去,我办事,您放心。
    召平刚走,魏勃就把刘襄放出来了。
    召平被骗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骗我可以,好歹整点有难度的,骗的这么容易,以后还哪有脸出来混,朝廷追究下来,有十条黄河也洗不清了,郁闷的召平找了把剑自杀了。
    走出家门的刘襄如猛虎出笼,立刻任命驷均为相国,忽悠大功臣魏勃为大将军,祝午为内史,招兵买马,准备进军长安,争夺皇位。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刘襄决定,把之前被吕后切出去的琅琊,济南,城阳三郡的领导一起拉进自己的队伍,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济川王刘太是刘盈的儿子,还是个小孩子,不同意跟着刘襄堂哥混,毕竟吕家是奶奶的娘家,比这位堂哥要亲一些,城阳是鲁王张偃的地盘,吕后的外孙子,也不愿意为了一个远房表哥跟自己外婆娘家对着干,所以也不同意,只有琅琊王刘泽,是名正言顺的刘家子弟,以前还被吕后迫害过,从统一战线的角度,与吕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对刘襄的提议比较感兴趣。
    刘襄把刘泽忽悠到齐国,二话不说,直接软禁起来,顺手把琅琊的兵权夺了过来,然后昭告天下,吕后乱政,吕家密谋造反,大家随我一起起兵保卫刘家江山。
    时间紧急,无毒不丈夫,刘襄这么坑人虽然不厚道也说得过去,爷爷当年不止一次这么干过,但是他不知道,这件事情给自己埋下了天大的隐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我们后面再说。
    楚王刘交第一个响应,双方一起起兵,齐楚两国封地广阔,兵员众多,而且距离长安较远,朝廷一时半会没有办法控制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诸侯加入他们。
    吕产和吕禄束手无策,想自己去平叛没本事,找个自己人去,没有,找别人不放心,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老将军灌婴,灌婴是刘家的老人,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也是个老江湖,对当前的局面一清二楚,虽然出发之前吕家好吃好喝,许诺了很多好处,但是灌婴可不是那么容易收买的,嘴里答应的哼哼哈哈,心里不愿意为吕家卖命,所以走到荥阳就不走了,他对下属说道:现在吕家要谋反,我如果帮他们就是助纣为孽,不如就在这等齐王,见机行事。
    吕家人这时候深刻明白了一个成语的含义—狐假虎威,吕后在的时候,不管是谁都老老实实,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吕后刚一走,谁都蠢蠢欲动,想趁机捞一把。
    家里有人提出,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朝廷大臣一网打尽,全部干掉,听起来是个办法,但是吕禄吕产两个水货胆子小,被刘章把胆都吓破了,而且周勃也是虎视眈眈,毕竟是以前带兵打仗的大将,站在那就是一种威胁。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家庭如果女人比较强势,男人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弱势,吕家的女人把刘家的男人祸害的一塌糊涂,反过来,吕家的男人反倒是畏畏缩缩,狗肉上不了酒席。
    吕氏一家就像没头苍蝇,乱撞。
    吕后一死,陈平和周勃终于看到了翻盘的机会,从智商上来说,一个陈平就大于吕家的综合,但是光有智商是不够的,智商再高,也怕菜刀,所以周勃提出:只要我有兵,一切都好办。
    关于兵的一切事情,吕后算无遗策,如果说吕家是个碉堡,吕后就是总工程师,碉堡的结构,外观,设置,建造都是她一手操办,所有的细节都安排到位,从外部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坚固的堡垒,越是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家贼人选,陈平早就想好了。
    不知道诸位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刘邦死的时候,吕后曾经动了把大臣全部干掉的心思,后来因为郦寄走漏风声,最后功亏一篑。
    从那天开始,陈平就早早注意到这个人—郦寄。
    严格来说,郦寄不能说是卧底,他和吕家人交往,的的确确是出于真感情,但越是这样,越是好办,玩阴谋,陈平是老祖宗,你不想做卧底,那就请你做卧底。
    郦商,郦寄的老爹,西汉开国大功臣,当年的大将军,依然健在,陈平周勃找个机会把老头请出去喝酒,然后派人告诉郦寄:你爹在我们手里,是死是活你看着办。
    听起来就是一场绑架,有点卑鄙,考虑到陈平的黑历史,这事简直太普通了。
    有了郦商这个人质在手,郦寄想不听话都难,乖乖按照陈叔叔的指示,去忽悠吕禄把兵权交给周勃。
    这个事情听起来比谈判专家忽悠劫匪难多了,只要吕禄不是个傻瓜,谁劝也不会把兵权交给出来,就连陈平,也知道这件事情难度很大,但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不怕自己水,说不定对手眼瞎呢。
    去之前,陈平把台词都想好了:吕相国,如今太后已经走了,皇帝年纪还小,您是赵王,手握大权,如果长期呆在首都,诸侯大臣难免心里有疑虑,担心您会造反,不如您和梁王吕产一起,把大将的位子让出来,把兵权交给太尉周勃,到自己的封国去上班,这样大家都安心,齐楚联军也必然会罢兵,您也不用担惊受怕的,多好!
    实话实说:这段台词很拙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