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61章 又可奈何(2)

    自从被英布射了一箭后,刘邦的身体就再也没有好过。
    成皋之战的时候被项羽那小子也射了一箭,项羽能举大鼎,胳膊比长乐宫的廊柱还粗,臂力不说八百斤,五百斤是没有问题的,一箭射了个透心凉,差点就挂在阵前,但是那时候身体好啊,休息没多久就恢复了,连樊哙周勃这种皮糙肉厚的家伙都佩服,说我这是真龙之躯,百无禁忌。
    但是如今不行了,已经好几个月了,伤口还在隐隐作痛,稍微阴天下雨,伤口就疼的睡也睡不着,以前失眠的时候,戚姬给我唱首歌我就睡过去了,昨天她唱了一整晚,我却总是迷迷糊糊,半睡半醒。
    难道真的要死了吗?
    死并不可怕,去了那边熟人多,也不怕被人欺负,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完,不能死啊!
    昨天有人禀报,萧何有谋反的嫌疑,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沽名钓誉,说什么上林苑地荒着可惜,要求我把地分给老百姓耕种。
    后宫还有几千个女人闲着,难道也让我把她们送给长安城那些光棍吗?
    谋反,给他是个胆子他都不敢,但是装好人,他最拿手,当年在沛县,大家拥立他当老大,毕竟他在县衙工作,做过几天领导,但是这小子担心有风险,非要把我推上前台,这好了,我当了皇帝,他成了我的下属,别人都说他忠心耿耿,但是我最了解他,他这种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那个小算盘。
    这些年,他做事小心谨慎,任何事情他都做的十全十美,让人无话可说,虽然有些人觉得他没有军功,对他的地位不满意,但是支持他的也大有人在,天下太平了,治理天下还需要依靠他们,所以我要给这些人个面子,封赏萧何也是给他们点希望,让他们觉得我大度。这些儒生,骂人的时候比谁都来劲,丢个骨头过去立马就变成了软骨头。
    读书人,都读的什么书!
    前段时间,我率军攻打英布回来的时候,有人向我举报萧何在长安放高利贷,坑了不少老百姓,我给他一万户的封邑,世袭罔替,只要他们规规矩矩,永远都吃喝不愁,用不着放高利贷,为了让我不怀疑他,他用这种自黑的方式作践自己,真是个人才,大家说陈平阴,我看萧何比陈平阴多了,陈平是阴别人,萧何是谁都阴。
    当年韩信就是他推荐的,两个人私下里以叔侄相称,好的一家人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有奸情,可是吕雉一句话,萧何就把韩信卖了,还主动配合吕雉处死韩信,表面上看他对我是忠心耿耿,但是这种忠心,让人不放心啊!
    前段时间,我有加封他五千户,给了他五百个卫兵,这小子竟然知趣的主动退回来了,其实我就是想试探他,但是被他识破了,为人处处小心,事事想在我前边,这人啊,活的也够累的。
    要说我身体不好,萧何比我还大一岁,看起来身体还很硬朗,这个家伙,一辈子没有做一天的体力活,看起来弱不禁风,其实身体比谁都好,我死以后,太子不知道能不能镇住他,这次既然他想沽名钓誉,我就成全你,让你尝尝天牢的伙食!
    萧何坐牢了,消息很快传遍长安官场。
    大家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是萧何与英布谋反有关联,有说萧何与卢绾暗中有来往,还有说萧何贪污腐败,强抢民女,最离谱的一种说法是:萧何与吕后私通被皇上抓住了!还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审食其预报的!
    短短半个月,萧何一辈子积攒的名声就付诸东流。
    又过了一段时间,宫里传出消息:皇上挂念旧情,法外开恩:萧何官复原职!
    号称千古第一贤相的萧大人在刘邦面前像个皮球一样,被玩来玩去!
    但是刘邦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据太医诊断,皇上的箭伤累及肺腑,造成血脉不畅,气息贫弱,加上多年鞍马劳顿,体虚神衰。
    最后还有一句话是私下对吕后说的:皇上大去之期不远,宜早做准备!
    这句话太医一样对戚姬说过!
    所有的探视,请安,照顾都是假的,只有皇位是真的,吕后,戚姬开始是最后的冲刺。
    先是戚姬,抓住最后的机会,天天以泪洗面,逼迫刘邦下决心,如意已经十二岁了,天资聪颖,颇有父风,江山交给他,只要大臣们精心辅佐,可保万事无忧!
    刘邦十分心动,坚定决心,废太子。
    接着叔孙通登场,这位刘邦最赏识的儒生如今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师傅,为了徒弟的将来和徒弟老娘的嘱托,他十分霸气的表示:陛下要是废太子,我就死给你看,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死给你看,说完就准备拔刀自杀!
    接着是张良,这位一心想当神仙的老兄刚刚做了太子少傅,简单点说就是太子二师傅,大师傅已经冲出去了,二师傅也不能落伍,亲自出面劝谏刘邦,刘邦不听,张良赌气撒娇,放出话来,要是废太子,你就永远别想见我。
    吕家上上下下更是操碎了心,为了让外甥顺利上位,吕释之到处花钱请人出主意,各种道观,算命铺子都跑遍了,烧香就花了几十万两银子,长安城稍有点影响力的大臣都收到了吕家的红包,除此以外,吕释之隔三差五还组织一帮人到长乐宫门外情愿,各地的文官更是纷纷上书皇上,为太子摇旗呐喊。
    刘邦决定举办一场家庭宴会,给刘盈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还是表现不佳,就换人。
    太子带着四个白胡子老爷爷参加的宴会,四个老头非常生硬的和刘邦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了太子身后。
    刘邦十分惊讶,问太子这四个老头是什么人?
    不等太子介绍,四个老头一起站起来,自我介绍到:我们是商山四皓!
    刘邦更加惊讶了,你们四位我请了那么久都不出山,为什么太子请你们就来
    四个人非常坦白的说道:陛下的名声没有太子好!
    宴会以后,刘邦非常感慨的告诉戚姬:我本打算废掉太子,但是现在太子有了他们四个辅佐,羽翼已经长成,就要高飞远去了!太子的位子,是动不了!将来,吕后就是你的主人了!
    戚姬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放声大哭!
    刘邦的身体越来越差,开始卧床不起,脑子也开始糊涂,经常无缘无故的骂人,有个太监与樊哙有仇,想借刀杀人,趁机忽悠刘邦,说樊哙与吕后是死党,领兵攻打燕国之前对别人说,回来以后带兵把戚夫人,赵王一起干掉。
    历史记载这是小人之言,我个人觉得,以樊哙的性格,他绝对说得出这种话,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人都有可能说这种话,刘盈是他的外甥,姨夫向着自己的外甥是正常的,在姨姐面前表忠心也是正常的,吹牛说说大话而已,偏偏被人抓住把柄。
    刘邦正在为戚姬如意的将来着想,不愿意放过任何隐患,杀不了吕后,一个樊哙还不在话下,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为了女人,插兄弟两刀!既然樊哙你这么忠心,干脆和我一起走!
    陈平被宣进宫,高祖密令陈平和周勃一起到樊哙军中,干掉樊哙,周勃代替樊哙的位置继续攻打燕国,陈平把人头带回来。
    陈平走后,刘邦开始交代遗嘱:
    他担心将来自己死了没有人镇得住吕后,把大臣都招来,和大家宣誓,以后不管是谁,只要不姓刘,都不能封王!非立有大功,不能封侯,如果谁违犯此次盟约,天下诸侯一起攻打他!
    为此还专门杀了一匹白马,刘邦和大家一起用马血抹在嘴上,和现在港片中黑社会歃血为盟差不多!
    可惜了一匹好马!
    同时命令陈平回来的时候前往荥阳,协助灌婴,防止山东的诸侯趁长安办丧事的时候出来作乱。
    吕后见刘邦已经不行了,赶紧问道:将来萧何死了,谁可以接班
    答:曹参
    问:曹参死了,谁接班?
    答:王陵,不过王陵这人有点憨,可以让陈平协助他,让周勃当太尉,不要觉得周勃平时不说话,将来能够镇住刘家这些藩王的,就靠他,可以任命他做太尉。
    问:他们以后谁接班?
    答:谁接班你是看不到了,所以别问了!
    公元前195年四月25日,带着对戚姬如意的担心,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驾崩!
    这位从苏北一个小县走出来的平民皇帝,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比起秦二世的昏聩无能,项羽的残忍霸道,韩信的妇人之仁,我个人觉得,在当时的形式下,刘邦是做皇帝的最好人选,他目光远大,知人善用,广开言路,知错能改,勤勤恳恳,具备成为一个好皇帝的基本条件,萧何,张良,陈平,叔孙通,娄敬等一帮治国能人在他手下收到得到了重用,他注重百姓休养生息,不折腾,为以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些方面看,甚至可以说他是个好皇帝。
    作为一个人来说,对他最多的称谓就是六芒,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他,动不动脏话骂人,没有素质,被读书人看不起,建国以后,他猜忌多疑,夫妻俩把手下的大功臣一个一个的干掉,从道德的角度来说,说他六芒是非常贴切的。
    但是一切都过去了,真与假,错与对,都随着他的死,烟消云散!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