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七七夏夕》第245章 工厂

    制造战甲的事情总算是成功了。
    夏夕同意了她的提议,并且允许她在城外建造工厂,雇佣工人。
    当然,也同意她用这些捐款购买生活用品、建筑物品。
    她还算满意,告别夏夕离开御书房。
    她离开,御风阁那头卧病在床的蒋萋萋,无药自愈,“噌”的一声从床上爬起来,追着她的后背来了。
    但却没能追上。
    七七一路出宫,直达流火城外,将建造工厂的事情一一说了,并开始招募工人。
    连个厂房也没有,竟然就要开始招募工人。
    但报名的人很多。
    几乎人人报名。
    可,她却又说没有技能的人是不要的。
    流民着急了,但无可奈何。
    七七并未拒绝大家,而是从城中请来各种工匠,开展短期培训班。
    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学不会的人将不会给与工作的机会。
    报名者甚多。
    虽日日只能喝粥,却学的很快。
    不过是一个月,出师者良多。
    七七开始采买材料,建造工厂。
    工人的招募也差不多了。
    到了夏日,工厂的建造如火如荼,七七的要求与工部的要求完全不同。
    她就是要快。
    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快速建造。
    她不需要这个厂房能坚持一百年,不需要宿舍能坚持一百年不坏,她需要这些东西最少保持十年。
    十年后,她相信工人们早已不需要住在这里,而她的战甲也不必再生产。
    如此要求,建造起来自然快速。
    实在有点二十一世纪大中华人民的作风。
    可,非常环境采取非常措施,自然不能与往日同语。
    她造了砖厂,烧制红砖。
    并且建造了水泥厂。
    这完全得感谢她上辈子曾经接触过砖窑厂,水泥厂,勉强能够明白些原理。
    而今再用起来,虽然遇到了困难,但稍微整顿一下便能制造出成品。
    如此,她的厂房很快就有了大概的雏形。
    虽然比不得今时今日的广厦高楼。
    但相较于茅草棚,或者木结构的房子真是结实了太多。
    工厂很快建立起来,宿舍也很快建立起来。
    说真的,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造宿舍,容纳三万人的区域实在不宽。
    一间一间的砖瓦房被分开,房间里还做了高低床。
    三万个床位,真的摆下来,比朝廷之前的预算少了许多。
    流民傻眼了。
    他们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厂房,也没看见过这样的宿舍。
    没见过这样的居住环境,明明很窄,但看上去真的干净且井然有序。
    有公共的食堂,有公共的卫生洗澡间,甚至有公共的厕所。
    这是从未见过的盛景。
    大家的心都是激动的。
    七七却还不算完,又造了类似小区的小公寓,供拖家带口之人居住。
    一切建造好,战甲制造厂也开工了。
    优质的皮革是她亲自选的,需要泡水。
    直到这一刻,众人才知道她沿河建造那许多入水的台阶是为了什么,才知道她建造横空的大桥是为了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工厂服务的。
    到了这个时候,等着看笑话的朝臣终于笑不出声了。
    连夏夕也到了城门口,来观看她的场地。
    她却没空接待他,而是忙着带领工人连夜赶制战甲。
    朝廷的确缺少战甲,边境的战事越来越激烈,从前线受伤回来的兵士显然不少。
    众人谈及战事,都是一脸恐慌。
    云怀卿和西商国不傻,显然是有备而来。
    但大夏的准备不算充分。
    这些战甲,或许能够解朝廷之急。
    冰儿和严蕊珠不再每日施粥,因为流民已经不需要朝廷的布施。
    他们每日按时吃饭,加班加点制造战甲,忙得不亦乐乎。
    却住的十分舒心。
    七七在晨起大会上说过,只要他们坚持造出第一批战甲,他们目前的窘迫就能解除。
    大家都希望过上像以前一样的体面生活,谁都不愿意被人鄙视,被人唾弃和嫌弃。
    七七每日里忙着战甲的研究,从材料的采购到最后一道工序,都十分上心。
    冰儿跟着她学习了许多,几乎事必躬亲。
    她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也很乐意教授她的孩子。
    不过是二个月,第一批赶制出来的战甲终于完成。
    她带着工匠押上战甲,去往流火城中。
    到了城门口,却被人拦下。
    拦下她的人是蒋家人。
    还有蒋萋萋。
    “流火城的规矩,你难道不知道吗?没有户籍文书之人,没资格进城,你想要将这些战甲交给兵部,却不知道就凭你一个人能不能扛得动?”
    蒋萋萋的话语尖酸刻薄,仗势欺人。
    她的哥哥蒋劲松任职兵部,掌管大权。
    若是不肯接收她的战甲,这些工人两个月的辛苦就要化为泡影。
    显然,她没办法一个人将这许多战甲抗进城去。
    她冷冷看着蒋萋萋,目光中平淡如水。
    蒋劲松抱着双臂,讥笑看她:“皇后娘娘可知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可不能够知法犯法。”
    城门口站着太多人,有兵士有百姓,都是围拢过来看热闹的人。
    都对七七这么快解决三万人的吃穿用度十分好奇。
    而今,现摆着热闹,大家自然想要看一看。
    流民跟在七七身后,眼瞧着这许多人的阻拦和挑衅,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家都有些退缩了。
    七七依旧脸色冷静。
    城中的人却踮起脚尖往外头看去,待隐隐看地那错落有致的房屋,惊讶莫名。
    一片震惊中,蒋萋萋愈发不愿放七七进门,“边境战事告急,你身为皇后不在皇宫里待着,却在城外安营扎寨,就这么混进城来,该不会是藏着奸细吧?”
    一步一步走近,将七七挡在城外,她满脸都是刻薄鄙夷。
    百姓们眼睁睁瞧着,不敢吭声。
    押着皮革的工匠更是不敢做声。
    夏夕宠幸丽颜美人,不说天下皆知,这流火城是瞒不住的。
    对皇后,却又是另一种说法。
    七七冷冷一笑,站近一步,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得蒋萋萋晕头转向。
    蒋萋萋大惊失色,蒋劲松待要上前,她一个飞踢,踢中蒋劲松的膝盖,迫使对方跪了下去。
    “本宫是皇后,尔等杵在这里拦路,是想要去暴狱?”
    蒋萋萋回过神来,惊愕道:“你……”到底不能说个什么。
    七七冷冷回头:“出发。”
    马车轰隆隆驶过城门,径直往兵部去。
    蒋劲松跟在后面,嚷嚷的厉害。
    七七冷冷出声:“兵部该换人了。”
    骇得蒋劲松呆愣在了原地。
    第一批战甲很快交付使用。
    七七从夏夕处领到了第一笔拨款。
    包括第一批战甲的费用以及后续预定的两万件战甲定金。
    七七的手上终于宽裕了。
    城外流民们第一次领到了工钱。
    除却吃穿住行外,竟然还能领到工钱,这实在是许多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然而,七七的确是这样做的。
    她甚至拟定了简单的合同,命每个工匠都签了合同。
    一旦违背合约,双方都可能付出巨大的违约金。
    人们老实了下来。
    这种老实不是狭义上的老实。
    而是整个城外工厂,都变得安静下来。
    透着低调生机的安静。
    像是一个知足的老实人,满意于今时的所有。
    有了钱,厂房外竟兴起了少量的买卖活动。
    便宜的簪花,劣质的汗衫,或者耐用的布鞋。
    这些东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七七显然不可能提供地那么充足。
    对于这些兴起的买卖,她并不阻止,甚至还大力的赞同和表扬。
    流民得了鼓励,做起买卖来愈加顺心。
    城外,竟有点繁华之感。
    到了这时候,有百姓在护城河中开船,卖豆腐脑。
    他们只卖给沿河生活的工匠们,便宜经济,味道很好。
    哄孩子,哄姑娘都是不错的。
    人在吃喝拉撒外,总会追求一点儿安逸的消遣。
    吃豆腐脑也是一种消遣。
    生意很好。
    护城河中,又有了第二条船,卖针头线脑。
    同样十分有用,效果也不错。
    这些人是流火城中人,跟城外这些自家做自家生意的流民,有了实质上的不同。
    渐渐的,即使战事紧张,城门外仍开始络绎不绝。
    有人从城门里出来,支起茅草棚卖茶。
    工匠们虽然加班加点赶制战甲,但也有下班时间。
    至少,七七对休息这一项规定的十分严格。
    工匠们歇息的时候,在茶棚下喝一杯茶,看护城河上叫卖豆腐脑的船家,也是一种享受。
    渐渐的,紧闭的城门口敞开了。
    不是七七下旨要求他们敞开,而是百姓们不再惧怕流民,不再恐慌。
    流民也不需要进城去务工。
    他们在工厂里挣到的钱,比在城中多了许多。
    七七看到这样的情景很欣慰。
    夏夕再来看她。
    隔着护城河,他在船上,她在河岸。
    两个人对视,双方的眼神都很平静。
    七七没出声。
    小船慢慢靠近了。
    他穿着家常的衣裳,戴着高高的帽子,旁人不敢多看。
    竟也没发现,这就是大夏国的皇帝。
    他一个人。
    走近,她没有出声。
    他道:“第二批战甲做好了?”
    她淡然:“明日就可交货。”
    他点点头,想要朝前走两步,发觉她并未跟上,只好停下来。
    “这么多日不见,你瘦了,又黑了。”他的话很温和,听不出此前的冷漠。
    她却没办法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瘦了黑了很正常,整个夏天她都在烈日下暴晒。
    她避开话题:“怎么春水和秋霜还没有消息?”
    “他们死了。”他的话冷清寂静。
    好似说着不相干的事情。
    她没再继续追问,冷着脸看护城河。
    大夏边境还在战火纷飞,这里竟有了经济复苏的现象。
    这实在很诡异。
    他笑了笑:“你这是要在城外再建造一座城池?”
    她勾唇不语。
    两人相对,竟寻不到一句共同语言。
    认识三十来年,也算是白认识了。
    夏夕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只好道:“今日是冰儿的生日,你看……”
    她一怔,仰头看着天空,见烈日当头,果然有六月六的风采。
    她来不及说什么,匆匆往工厂去。
    夏夕跟上来。
    冰儿正在试验车间看工匠们试制新的材料,因为太专注,竟忽略了夏夕的到来。
    直到夏夕走到他面前,他才抬起头。
    抬起头见是夏夕,却也并不太亲热,只冷冷清清道:“父皇。”
    夏夕的脸登时黑了下来。
    瞧着冰儿有些脏污的脸,冷声道:“回宫。”
    冰儿却步。
    他不悦:“你已经连续两月未曾去太学,不用功读书,却研究这些歪门邪道,成何体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