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七七夏夕》第234章 卸去兵权的傻子

    大夏国的朝堂,暂时获取了平衡。
    一种权利与势力的平衡。
    非是表面上的,而是从政,治核心爆发出来的平衡。
    冰儿该上太学了。
    他的年纪早该进入太学,但之前有许多事情牵扯着,所以并没能好好读书。
    到他六岁的时候,夏夕亲自下旨,吩咐他正式进入大夏国的太学中学习。
    要学习,就需要太傅。
    夏夕传出消息,倒也并不勒令谁必须上任。
    只这么不急不缓的掂量着朝臣。
    其实,不过是想要为冰儿选一个好师傅。
    一时间,毛遂自荐者有之,不肯教学者有之。林林总总,神思各异。让人摸不清头脑。
    夏夕也并不着急,看着众人自荐也好,推辞也罢,始终都淡然处之。
    倒是过七七心目中的合适人选,想要听听她的意见。。
    七七看过递上来的奏章,淡淡道:“要说文武太傅,我倒觉得书生和魏勇很好。”
    书生的博学强知人人皆知。
    魏勇的身手也很了得。那百步穿杨的本事,不是人人都可学会的。
    夏夕却不太赞同,“书生做文学太傅倒是勉强可以,魏勇却担不得武学太傅。”
    魏勇是东方秀给冰儿准备的防身人才。
    但,上一次冰儿失踪,他其实也跟在身旁,却没能起什么作用。
    “这个人太木讷,功夫虽好,不一定能传授出来。”夏夕如是补充。
    她勉强点头,一时陷入两难,“要说,我与你的武功都还不错,可惜教孩子,素来爹娘是派不上大用的。”
    孩子根本不大听取爹娘的话。
    却格外怕老师。
    夏夕目光沉吟,半晌没曾开口。
    书生很快上任。
    冰儿的太学之路正式启程。
    先从文学开始。
    书生倒也不错,授课中不拘一格,将古往今来结合着走,点点滴滴贯穿其中,听得冰儿好奇不已。
    文学算是开课了。
    至于武学,至今仍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一日,七七正在仰夕宫里晒荷花瓣。
    东方秀在门外求见。
    一个侯爷,一个皇后,相见中难免引人非议。
    所以,二人几乎不怎么单独相见。
    这一次,她也不曾单独见他,而是传了几个宫娥,又并春兰在一旁,这才与他说些话。
    东方秀先问:“近日身体还好吗?”
    七七失忆前,一直以为二人的年龄差距三四岁,现在恢复了记忆,才知道二人的年龄相差足足十一岁。
    那夜风雪中相遇,她十九岁,他不过才八岁。
    这些年过去,她已然是老了,他却正当少年。
    她垂下眼眸没有回答他。
    东方秀目光一淡,低声道:“这几个月,皇上一直在给冰儿找武学太傅。不知道现在找到了没有?”
    她抬起眼帘,摇摇头:“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也知道,冰儿的太傅一定要方方面面都堪为榜样之人。这样的人,委实不好寻觅。”
    他颔首赞同,末了认真道:“冰儿的武功一直是臣在教授,既然找不到武学太傅,不如就还是臣来吧。”
    一等武侯,身份尊贵,权势逼人,若成了冰儿的太傅,只怕又有些委屈了人才。
    她有些为难:“你政事繁忙,又要帮着皇上守天下,确实分不开身来教冰儿。”
    不是她不想他做太傅,这世间再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子。
    但,他有太多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如何能教育冰儿。
    他微微一笑,态度温和:“大夏国少了一个东方秀照样会盛世繁华,但冰儿少了臣,就要不开心了。”
    他站起身来:“不瞒你说,这些日子不能与冰儿日夜相伴,臣心中甚是想念。奈何君臣有别,臣也不敢妄想。”
    他恭恭敬敬摘下头上官帽,将官帽轻轻搁在桌上,撩衣躬身:“臣……愿交出兵权,专心致志教育冰儿长大成人。”
    若交出兵权,他就只是一个闲散侯爷,侯爷做太子太傅,倒也不违背常理。
    若交出兵权,他如今车水马龙的门庭,只怕就要换了场景,变得门可罗雀。
    若交出兵权,朝臣之上再也无人忌惮他,那些被他拿下的官宦,岂非正好寻得机会整治他?
    七七眼神黯淡:“不可。”
    她实在是为了他好。
    可他却不领情:“皇后娘娘……臣一生所愿,只是希望能够保护冰儿,护得他长大成人,荣登九五。臣……殚精竭虑,万死不辞,死不足惜矣。”
    好一个殚精竭虑,万死不辞,死不足惜!
    她蹙着眉盯着他低垂的眼睛,握紧了双拳。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什么,都不能表达她此刻的情谊。
    她伸出手,托起他的手臂。
    隔着衣袖,能感受到他入骨的消瘦。
    他一本正经起身,袖口离了她的手,端端正正站定。
    她目光闪烁,去看他的脸。
    才发觉,他不过也才弱冠而已。
    却已经鬓发微白,双眼沧桑。
    看上去,竟比她还要老上一二岁。
    她怔住了。
    良久,她屏退了下人,只单独与他站在仰夕宫的正殿中。
    他没有开口,双手却微微颤抖。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
    她问:“武侯的父亲是绣川书院的东方院长吗?”
    他抬起眼帘,定定地看着她,颔首。
    冰儿的武学师傅确定了。
    乃是大夏国一等武侯东方秀。
    消息传开,轰动朝野。
    谁也不相信,东方秀会去与冰儿做太傅。
    太傅者,没有实权,往后也基本不会有实权。
    除非太子即位,成为新的天子。
    但夏夕年轻力壮,太子也才六岁。
    东方秀已然弱冠,如何能熬到彼时?
    不管旁人的猜测是什么,东方秀交出兵权,彻底成为一个闲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过两个月,夏夕就下了旨意,责令东方秀为冰儿的太傅。
    官职仍是正一品。
    当然,与他掌握兵权之时,可谓天差地别。
    他没了实权,每日里的全部工作,也只剩下陪伴太子,教授太子武学。
    天气渐冷,冰儿站在皇宫偌大的跑马场上,瞧着东方秀温和冷淡的样子,笑吟吟道:“义父,人人都说您傻,您是真的傻吗?”
    他问的一本正经,东方秀低头:“冰儿为何这样说?”
    冰儿眨眨眼,大概是努力在脑海中搜寻了许久,才认真道:“您手握兵权,又是一等武侯,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却交出兵权,跟我在这里跑马练剑,人人都说您是傻子,所以我想问问您。”
    听得出来,冰儿的语气中有难难掩的悲伤。
    他是太子,教授他功夫,什么时候竟就成了傻子。
    东方秀叹笑一声,蹲下身瞧着他,认真道:“别人可嘲笑你二叔吗?”
    这个二叔,说的正是书生。
    虽然蒋家人不肯认七七,虽然蒋家人无理取闹,可书生毕竟是不错的。
    七七与他,仍称呼为小妹和二哥,倒没什么变化。
    冰儿摇头:“二叔做得一手好文章,解析古史也讲得很透彻,我很喜欢。人人都说他聪明运气好,倒没人说他是傻子。”
    小小年纪的冰儿,看似懂得少,其实懂的也很多了。
    东方秀点点头,从背上抽出一支雕翎箭,弯弓搭箭射了出去。
    箭羽力道极大,“嗖”的一声窜入了对面的箭靶。
    正中靶心。
    冰儿忍不住拍手赞叹一声。
    东方秀已温和道:“若义父没有领兵打仗的本事,只像魏勇一样会射箭骑马,大概朝臣不会骂我是傻子。但,因为义父位高权重,忽然弃了权势利禄,来做你的清水太傅,大家自然骂我是傻子。”
    冰儿似懂非懂,没吭声。
    东方秀似乎也不打算再解释。
    父子二人练剑骑马,足足练习一个下午,冰儿已腰酸手腕痛,东方秀才算放了人。
    两个人慢悠悠骑马往仰夕宫去,一路上欢笑良多。
    冰儿一改阴霾脸色,得意洋洋道:“义父,我已经明白了。这些人骂您是傻子,其实是嫉妒您呢。”
    “怎么讲?”东方秀笑得和蔼。
    冰儿偏着头看御花园中的风景,“因为他们都没有您的权利大,也没有您的关系亲,所以嫉妒您,所以才会污蔑您。”
    前后的话,东方秀都能听懂。
    独独那关系亲是个什么意思,他不能明白。
    他转头瞧着冰儿:“此话又怎讲?”
    他自以为与夏夕和七七,还真就算不得亲密。
    冰儿勾唇一笑,纵马飞奔:“您是我的义父,关系当然亲。等我长大后当了皇帝,您还是我的义父,我还是跟您亲。”
    小小少年意气风发,因为想通了许多事情,脸上竟没了一丝阴霾。
    东方秀跟在他后面,策马飞快,摇头叹笑,却忍不住高声道:“慢着些……”
    父子二人飞快往仰夕宫来,七七远远看见他们,站起身来迎接。
    然,还没到近前来,东方秀已先从马上下来,跟着冰儿走了过来。
    冰儿笑眯眯唤了宫娥拿新鲜茶点水果。
    又请东方秀殿中安坐。
    七七一应依着他,又让春兰打水来,伺候二人洗干净手脸。
    冰儿见东方秀欲言又止地守礼模样,佯装不知道似得,拉着春兰离去了。
    七七瞧着他偷偷摸摸溜掉的模样,暗暗摇头,仍笑着与东方秀说了几句话。
    这小家伙,年岁渐长,竟还跟小时候一样不懂事。
    却不知他是否明白,他的娘和他的义父,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对的。
    这是置他的生父夏夕于何地?
    二人正在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宫外就有宫娥来报消息。
    春兰让了人进来,那宫娥是生得不算面生,正是夏夕放在朝阳殿的宫娥之一。
    宫娥规规矩矩行了礼,低头道:“启禀娘娘,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您快去看看罢。”
    后宫不得干政,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这样的规矩。
    七七虽做了夏夕许久的妻子,对夏夕决断之事,素来不愿干涉。
    怎么,朝堂上什么事情,竟引得众人争执,不可停歇?
    他一急,匆匆往朝阳殿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