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七七夏夕》第230章 国家琐事

    一年时间,七七往边境去了好几次。
    蒋劲松不放心,亲自跟随她。
    或许是怕她骗人,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
    但,与蒋劲松同行的感觉,再也回不到从前。
    她心中苦涩,却不愿让蒋家人伤心,只一心寻找蒋萋萋。
    没有找到人。
    的确有人再次见到蒋萋萋,可惜与他们擦身而过。
    她二话不说径直追去,蒋劲松比她更着急。
    足足追了数百里,蒋萋萋的消息渐渐稀少,最后再次消失在人海之中。
    二人没找到人,不知道回去如何与蒋茂游和蒋夫人交代。
    两人在官道旁的茶肆中小坐,都有些累心疲乏。
    她道:“大哥,现下你知道我不曾欺骗你们。”
    蒋劲松脸色不好,闷着头喝茶不肯吭声。
    她一怔,不再问话。
    他们甩掉御林军跑了这许久,若是路遇歹人,只怕她就要不敌。
    而今,为了蒋家人,她也算仁至义尽。
    喝了一壶茶,用了些饭菜,二人终于往回奔马。
    蒋劲松不高兴,一路嘟囔:“谁知道你是不是有诈,反正萋萋的消息,也是你说有就有,你说没就没……”
    这话说的毫无道理。
    夏夕派出的人昼夜不停寻找消息,她也马不停蹄追踪消息。
    为了给蒋家人一个交代,夫妻二人也是很拼的。
    却其实,他们何须这样拼命?
    他们是帝后,是九州天下的王者。
    为了一点莫须有的亲情,竟成了这般模样。
    她勒马顿住,望着蒋劲松,淡淡道:“大哥。”
    她仍唤他大哥,并未改口。
    蒋劲松极不耐烦的转头,等着她往下说。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定定道:“从今往后,但有蒋萋萋的消息,我不会再管了。”
    她说得光明磊落,一夹马腹,策马奔去。
    蒋劲松惊讶地追过来:“你怎么能不管,还没找到小妹,你不能就这么回去!”
    找不找得到蒋萋萋,与她有什么干系?
    她不过是借用了一下身份,竟成了千古罪人么?
    她并不肯回头,只高声道:“回山老叟与我换脸,不过是因为蒋萋萋恰好不在。若是另有旁人,我早已做了旁人,与大哥又有什么干系?”
    不过是一时气话,却成功将蒋劲松气得停在原地。
    她纵马飞奔而去,汇合上追来的御林军,动身返回流火城。
    始终不再等待蒋劲松。
    这是一场迷雾重重的路,而今,她不想去走这路。
    她已然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其实,从蒋家人大闹朝堂开始,整个大夏国朝堂,又有谁不曾接纳她的身份呢?
    许多人早已默认了她。
    只是乐得看蒋家人处处刁难,处处与她作对罢了。
    朝臣不喜欢夏夕,不喜欢她,却不能忤逆他们。
    所以便乐得看他们吃瘪。
    她叹息一声,不再寻找蒋萋萋,也不再去思考这些复杂的问题。
    回去的路忽然变得宽阔。
    走到流火城境内,夏夕送来消息,已安顿好一切,只等她回宫。
    并且将再次为她加冕。
    信中说,风七七才应该是大夏国的皇后。
    她将信纸捏碎,丢进了风中。
    胸口也如这广阔天地般,一下子辽远。
    她微微一笑,高呼一声,纵马飞奔。
    一扫连日阴霾。
    回到流火城,夏夕果然命令礼部准备好了一切。
    册封的仪式做的十分正统,太庙上一丝不苟。
    太子夏亦冰也跟着认祖归宗。
    一家三口都在太庙正名。
    册封仪式定在腊月底,自此皇后风七七和太子夏亦冰,终于登上了大夏国的历史舞台。
    一家三口,按照原本的身份,活到了原本的世界中。
    三个人是十分欢喜的。
    然,早朝上,朝臣声泪俱下,弹劾太子熟语功课,专爱蹴鞠玩乐。
    更有甚者,弹劾太子常常出宫与武侯私会,有损太子威严。
    太子是东方秀养子,与东方秀的感情有目共睹。
    这些朝臣只从自己的私利角度出发,完全要泯灭太子的人性,实在可恶。
    夏夕自然不肯惩罚孩子,而是冷冷听着朝臣弹劾,最后宣布散朝。
    不了了之。
    大臣极度郁闷。
    屡次三番,竟也不再根究此事。
    皇宫中,暂时获取了平衡。
    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其实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朝堂上刚轻松了没几日。
    西商国那头却传来战事。
    边境告急。
    据边关报来的消息称,西商国广都王带着双儿郡主回去,还没走到边境就对大夏十分不满。
    夫妻二人一过边境,立刻引兵来犯。
    至于为什么要打大夏,竟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夏夕被气得不轻,立刻派遣东方秀迎敌。
    双儿毕竟是七七的闺蜜。
    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七七,始终获得了七七的谅解。
    而今,促成她美好姻缘,却遭来迎头痛打,实在气煞人也。
    别说夏夕,就是七七自己也是气愤的。
    巴不得亲自往边境,杀广都王与双儿一个措手不及。
    太子才5岁,听得东方秀要出城打仗,立时追着闹着要一同前去。
    他虽是太子,可毕竟只才5岁,如何能手执戈矛,给敌人以痛击?
    东方秀不允他跟去,他闹着没法,竟闯进了御书房。
    夏夕待他素来宠溺,本也不想责罚他。
    可惜御书房中,刚巧就有几个朝臣,原本就憋着一肚子火气,看太子格外不顺眼。
    此时此刻,见了把柄怎敢不做文章,只将太子从头到脚数落一遍。
    就差写出弹劾奏折,请皇帝改立储君。
    太子毫不知情,只不依不挠要跟去边境。
    夏夕变了脸色,第一次禁足了他。
    不仅禁足他,甚至还罚他抄写《治国方略》二百遍。
    此前他曾抄写过一百遍,闻言呼啦一声奔出御书房,躲进了仰夕宫。
    东方秀就这么走了。
    精兵们一路打到边境,并不曾看见敌军主帅。
    沿途剿灭之人,也只是游牧散勇。
    传说中的双儿郡主和广都王并不见踪影。
    似乎,不敢与东方秀应战。
    然,没有主帅,帐却是要打的。
    东方秀在边关耽搁事数日,一面攻城略地,一面缉捕主帅。
    一直到抢占边境主道,占领了西商国几座城池。
    他仍没见到广都王。
    眼看,事情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
    东方秀停顿了军队前进的步伐,开始驻扎寻人。
    就这么等候了月余。
    从西商国京城传来消息,广都王成功夺取帝位,成为新的西商国皇帝。
    一切来得太突然。
    东方秀仔细研究着九州版图,听得外头的禀报声,微微蹙眉。
    原来,这一场仗,广都王根本没参与。
    他只是做个样子,成功引得大夏派出兵马,又引得西商国的皇室成员胆战心惊,出兵迎战。
    最后,趁着这几个皇子在外征战,趁着老皇帝心力交瘁期,取走了皇位。
    如此,他成了最大的人生赢家。
    而大夏国,竟只帮他做了一件嫁衣而已。
    得到消息的夏夕,不知是什么心情。
    但,素来以弹劾太子和皇后为荣之人,忽然之间就三缄其口。
    生怕多吐露一个字。
    当初,东方秀出兵,他们都是全程参与的。
    现下,大夏国上了广都王的当,他们便佯装毫不知情。
    夏夕并未多言,匆匆下朝。
    七七正在剪花枝,听得一大一小两个脚步声靠近,忍不住抬起头来。
    夏夕便将朝堂上的事情,与她细细说了。
    最后,只温和地看着她。
    她眼皮一跳,摇头叹息:“双儿利用我们,借用我们攀登高位,这毋庸置疑。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夏夕这个样子,定然已是成竹在胸。
    她实在很想听听他打算如何处理。
    对面,夏夕松开太子的手,瞧着太子笑眯眯跑向她的怀中,语气淡淡:“他借我们登上皇位,岂能善罢甘休。”
    转过身,微微一笑离开了。
    七七和太子玩得不亦说乎。
    倒忘了要问他,他的笑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没几日,西商国就传来消息。
    广都王与双儿在元宵节那日登基称后。
    速度来的太快,令人应接不暇。
    远在边关的东方秀,被委以重任,令他趁着广都王登基之时,痛痛快快横扫边境。
    这是真的要开打了。
    果然,没等到元宵节到来,东方秀便率领一众兵士攻城略地,直取西商国边境线。
    让正在登基的广都王和双儿,忽然之间卷入了危机之中。
    他们这登基登地很不顺畅,双儿便送来一封书信,点名只肯给七七看。
    不必想,也知道那是什么。
    萋萋并不看书信,一伸手,书信递到火上烧了。
    浓浓的火光跳跃,像是夏夕温柔的手。
    她向夏夕请旨,希望能跟随东方秀,前往边境一观。
    夏夕同意了。
    她便开始马不停蹄追去边境。
    这一次,她没带随从,孤身一人也敢上路。
    到了边境,双儿和广都王还没到,东方秀已占领了数座城池。
    她沿途参观过去,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等到边境那头传出消息,广都王和双儿已经近了,正修书给她,欲见上一面。
    她却不肯,往东方秀那里借了兵马,带着人飞快迎上了双儿。
    西商国多茂密山地。
    双儿却没乘坐马车或是骑马,而是乘坐的龙辇。
    象征身份的东西,一旦迷恋上,总是自制力欠妥。
    几人还未交锋,双儿先悲哀地哭起来。
    七七不肯再被她迷惑。遥指长剑,命令兵士上前缠斗。
    双儿大惊失色,步步退后,讶然道:“七七,我是双儿,是你的好姐妹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