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媒:陛下请成婚唐婉若陈炎君》第266章 何以言谢

    不得不说,苏子络开的药方甚是有效。
    这几日九亲王似有反攻迹象,陈炎君忙于处理朝政,在白狄回京之前暂且稳住九亲王,都很少来见她了,倒是李如,这几日天天过来。
    她今日过来,身后跟来的小公公手里提着一食盒。李如说:“郡主,在不在?”
    唐婉若出门,李如便笑道:“你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了。”
    她今日穿着一身湖蓝的衣裙,没有挽髻,披落在身后,显得格外清雅。听见李如夸赞,唐婉若轻轻一笑,说道:“快进来吧,如妃娘娘我可不敢怠慢!”
    小公公将食盒放置桌上就退了出去。关上门,李如连忙过来,打开盒盖对她说:“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食盒里是五六只特别大的螃蟹,已经做好的,还热乎着。
    “这是……”
    “我爹用冰块包裹送过来的太州的湖蟹!”李如说道,“今年第一批,味道怎么样?”
    “太州的湖螃?”唐婉若来了精神,特别的开心,“那我要好好尝尝,嗯,是太州做的味道!”
    她面色红润,不过是吃了苏子络几个疗程的方子而已,说话的中气也足了许多,让李如有点羡慕了。
    “你说让苏神医也给我看看身体怎么样?”李如问道。
    “你有没有病,瞧什么?”唐婉若一边吃着大螃蟹一边和她说话。
    “那可不能这样说,我也想调理身体,毕竟年纪也不算小了,到时候和李湟成完婚后就要生孩子了!”李如说道,“这不是得提早准备着么?”
    唐婉若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拿起丝帕擦了擦不甚雅观的嘴角。
    “你太心急了,李如姑娘。”
    “唉,唐郡主,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有这么好的机会?”
    唐婉若旋即笑笑,向她保证:“那我就跟苏先生说说,让他有空去你那里请个脉,但是你可不要欺负人家。”她特意的叮嘱是有道理的,毕竟苏子络是男子,看着妇科总是会有些尴尬。
    但她又不禁想了,天下神医,天下专治妇科神医,嗯……听起来好像也不错?
    不负神医之名?
    李如瞧她想事出神,没有打扰,自己拿起一只螃蟹吃了起来,等到唐婉若想完以后,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她才说道:“最近朝廷里九亲王总是向陛下发难,我爹他们又不好当众给陛下撑场面,陛下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啊!”
    她的话引起了她的好奇。
    “你怎么知道?”她问道,忽然意识过来,“你爹来了?”
    李如很坦然地点了点头,说:“是啊,我爹每年都要来京城一段时间,现在就在京城里。”
    唐婉若喜不自胜,想起李治茗大人心中不甚感激,忙问:“李大人竟然来了!他人现在在哪?”
    李如看着她,笑道一声:“他现在住在太史院里,就是朝廷官员临时居住的地方。”
    “哦,好,”唐婉若道,将壳里剩下的的那点肉吃完,问她,“你可要和我一起去见李大人?”
    许久没有出宫。
    宫门口。
    “站住!”看守宫门的卫兵将她们的马车拦下。
    唐婉若和李如坐在里面,互相开了一眼,她撩开窗帘,对那个卫兵斥责了一声:“大胆!如妃娘娘与本郡主的马车也敢拦?”
    她发现了,这些看守宫门的卫兵不是之前看到的那一批了,面孔很新,新到她从来没有见过。
    “宫牌!现在特殊时期,出入宫门的人不论是谁都要盘查!”
    “特殊时期?”李如听不过去了,凑到了窗户边,看着那侍卫说,“你看清楚本宫是谁,出宫还要向你禀报?”
    “这是命令!”
    李如还想说话,但让唐婉若按住双手,推回了车厢里面。她朝她摇头,从怀中取下曾受封平地郡主时的那块绶印,从窗户里拿出去给侍卫看:“这是我的绶印,这是平王生前的玉佩,可能证实我的身份了?”
    侍卫仔细地盯着看了看,吼道:“那里面那个!”
    唐婉若一时惊讶,相问:“九亲王难道要把事情做得这样绝,连本郡主都不放过了?”
    侍卫打住了那般嚣张的气焰,静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说:“走吧!”
    但还不忘嘱咐:“别出去太久,快去快回!”
    李如坐在车厢里憋了一肚子气。且不说她现在是名义上的皇妃,就算是太州太守千金的身份也不至于让一个小小的侍卫呼来喝去。
    相比于她,唐婉若倒是显得自在多了,并不气恼,只是默默地收回自己的东西。
    马车哒哒地驶去,李如问道:“你这样都能忍?现在一个看门的侍卫都敢这样对郡主和皇妃,真是无法无天了!”
    “九亲王权势不弱,陛下让他在朝里受了委屈,王爷总要讨回来才是!”她倒是想得开,说,“皇宫外的那些侍卫我从来没见过,不像白大人手下的禁军,白大人要是再不回来,我们就很难说了。”
    她一声叹气,她说的很难说,便说的是胜算的问题。要是九亲王将整个皇宫的禁军全部压制下来,宫里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难免会大损,就算是伤到一两个小公公传出去对陈炎君的名声也是很不好的。
    并且九亲王相比于他来说,更加亲民。
    李如听着她的话,也稍有理解,点头期盼地说:“希望白大人快点回来吧!”
    马车驶去,车内再无其他谈论。
    太史院。
    唐婉若对这里很有感情,下了马车,看到上面挂着的这块牌匾,心中升起万般感慨。
    那会儿她受诏入京,前来报道的地方就是太史院。这里她来过许多次,和院首的关系也很好。
    她走进去,此时来往的大臣不多,院首就坐在房间里休憩。
    说来也是有趣,这位院首大人好像总是很困!
    “李如姑娘,李大人现在何处?”她问道。
    李如摇头:“我只收到我爹送来的湖蟹,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
    唐婉若明了,直接走到院首在的房间,推开门,一下拍在桌面上,把他惊醒了。
    “何人!”院首刚打瞌睡,突然间被吵醒,吓得怔了一跳。
    “院首大人,可还记得我?”
    唐婉若在他面前笑着说,院首仔细打量了她一下,忙起身,越到桌前行礼:“太史院院首拜见郡主,拜见娘娘。”
    唐婉若朝李如笑了一下,对他说道:“起来吧!”
    院首这才起来,忙问:“不知郡主和娘娘到此,所为何事?”
    唐婉若和他直言相道:“不为何事,就是想知道李治茗大人现住在哪里,哪间房?”
    院首明了,这便说:“太州太守李大人就住在太史院,刚回来,下官这就领郡主与娘娘前去。”
    有了院首的帮助,很快便到了李治茗所住的房间。院首拱手鞠躬:“郡主,娘娘,若无他事,下官便告辞了。”
    “有劳院首大人。”
    院首退下,唐婉若敲了敲房门。她还没有说话,李如先在一旁高兴地叫了一声:“爹!”
    李治茗立即开门,见到李如的时候有些惊喜,但转而看到唐婉若,又有些惊讶。
    唐婉若很礼貌地行礼道:“见过李太守。”
    李治茗连忙让身,对她说道:“郡主请。”
    太史院里的房间很简陋,里面没有过多的摆设,只有一些居住必用之物。李治茗坐到茶桌边,唐婉若跟着,李如已经走到李治茗的背后,只笑着,并未说话。
    李治茗先问:“郡主怎么到这里来了?”
    唐婉若朝他笑了一下,直接地问:“当年太守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我是唐将军的女儿?”
    她的话令李治茗一惊,连忙摇头否认说:“不是,我不知道。”
    他的话让唐婉若不禁皱起了眉:“太守大人若不知道为何我说这话的时候,太守大人一点也不惊讶?”
    李治茗刚才那句话漏洞百出,按照常理如果他真的不知道她是唐家后人,在听到她的问话后应该首先是惊讶,然后是疑问“唐将军是谁”,或者“郡主竟然是唐将军的女儿”之类的话。
    但他直接回答不知道,那便是说他知道了。
    李治茗沉默了片刻,而后道:“郡主天资聪颖,果然瞒不了。”
    见她承认,唐婉若也就放心了。
    “婉若谢过太守大人多年以来的帮助。”她躬下身,朝李治茗深深地鞠了一躬。
    “郡主这是做什么!”李治茗连忙扶她起来,“郡主这样做可是要让下官脑袋搬家?”
    她疑惑了,起身问:“太守大人这意思是……”
    “郡主应该已经知道了,这朝廷里的风吹得是极快。”李治茗道。
    她有点理解了。
    “但有恩自然要谢,”唐婉若说,“刚才那是婉若谢大人的,婉若自小孤苦住在三里乡,承蒙太守大人庇护,还有三里乡的乡亲们才活到现在,所以这一谢李大人一定要接受!”
    她说着又朝他鞠了一躬,这一回李治茗没有拦她了,但她继续地道:“另替相公谢过大人!”
    她指的是陈炎君:“当年若不是李大人,陛下早已命丧途中,也更不可能与婉若相遇,故而这一次,婉若要替相公还有自己谢李大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