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38章 前夜

    乐城被皇后拉着进了偏殿,心里一惊,不知皇后拉她做什么。进了偏殿,皇后令左右退下,看着乐城低声问道:“你刚说济王过不了这个上元节,你最近还经常去济王府吗?”
    乐城点点头,她疑惑地看看皇后,觉得皇后如此恨皇兄,得知这个消息,定是开心的很。可是皇后似乎难掩伤感,愣了片刻,这倒出乎乐城的意料。
    皇后沉默良久,继续问道:“你不是神医吗?和济王这么亲近,就没办法医治他了?”
    乐城答道:“皇后过奖了,臣妹哪里是什么神医。济王兄久病难愈,加上前一阵子在狱中受寒和惊惧,现在已经是五脏俱损,气血凝滞,臣妹也是回天乏术了。”
    皇后看看乐城,说道:“知道了,你回去吧。”乐城告退出宫。
    回到蓬莱殿,皇后颓然倒下,泪水从眼角滑落,这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终于该画上了句号了。她默默的点燃一柱香祈祷:李环!愿你我永世再不相见,了去前世今生的孽缘,从此各自天涯路,再无关联。
    第二天,在陇西郡公的催促下,大理寺的崔大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又拿着为盛王、济王销案的折子上奏。然而圣上有恙,并未上朝,太子殿下也未当朝批示,折子又压下了。
    乐城回府后也焦急地等着消息,盼望着圣上赶紧病愈上朝,好为皇兄销案。这时传来盛王过世的消息,想到他也是无端被人陷害下狱,就这么含冤而去,乐城不禁替这个皇兄难过。不过,这也许会促使圣上加快了结这桩冤案。
    上元节快到了,乐城已经明显地预感到长安城里的紧张气氛。圣上病势加重,高翔每天都早出晚归,有时甚至是彻夜不归。
    长安城里物价飞涨,管家每天都来报今天粮价又涨了多少。尽管有沈毅的接济,不用乐城操心生计,但她还是担心这个冬天会是个艰难的季节。
    慧觉法师这日又约她去摘星楼,乐城打发走来人,换身便衣从侧门出去,悄悄前往摘星楼。
    乐城知道沈拓已从扬州筹集到一大批钱粮,正在运往长安。而长安周边李辅国控制的军队眼下正因缺粮已经开始四处外出抢劫百姓财物,甚至是京城富户也受到袭扰。
    高翔因为此事已经数次被太子殿下招去出动羽林军制止周边乱兵抢劫,保京城百姓安定。其实京城也缺钱粮,高翔的羽林军眼下也是断了军饷一月了。
    乱局一触即发,乐城忧心忡忡,不知慧觉法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到了摘星楼,乐城在沈毅的带领下来到后院一处僻静之处,见到了慧觉法师。
    慧觉法师示意乐城落座后,并不客套,直入主题,说道:“现在京城钱粮极为紧缺,想必你是知道了,你的驸马几月没领到俸禄了?”
    乐城笑起来,说道:“法师真是对我家了如指掌,不知我府里哪个是法师的人。没错,夫君已经两月没有领俸禄了,不过有沈老板接济,倒不用我为生计发愁。另外,沈拓不是已经筹集到一批钱粮正在运往京城吗?”
    慧觉一笑,说道:“看来沈拓已经告知长公主了,没错,他筹集的钱粮很快就要到京城了。所以,我们也要开始实施我们的计划了。这批钱粮十分重要,这是江南全部的存粮和今年所有的税收,可供长安一年的用度,接下来一年内都不可能再筹集到这么多的钱粮了,这是贫僧动用所有的关系才筹集到的。太子和皇后谁拿到这批钱粮的支配权,谁就稳操胜券!”
    乐城点点头,问道:“请法师直接说明吧,我该做什么?”
    慧觉笑起来,接着说道:“你的肠子是直的吗?一点弯都没有。你就不能听我分析完全局?”
    他看看乐城一脸的无奈,苦笑道:“好了,我还是直入主题吧。户部何尚书是皇后的人,他负责这批钱粮的分配,可是此人并不专业,他搞不清这批钱粮的具体数目和到京日期,所以他不可能给皇后提供紧要的信息;你的姐夫郭液,纨绔子弟,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要害之处,所以目前只有沈拓比较清楚,但他的行船日程掌握在贫僧手里。现在双方都在争夺这批钱粮,只要我们只要控制好这批钱粮的到京数量和日期,就可以控制朝廷的局势!”
    慧觉法师所言极是,乐城笑起来,说道:“看来负责这批漕运的人是何家的人了,法师真是厉害啊!竟然可以控制漕运。”
    慧觉微微一笑,说道:“看来长公主还不是朽木,不点也通嘛!不过负责漕运的人一向都是官府的人,哪里是贫僧能控制的。我只是安插了几个船老大,他们负责看天气和水情,能决定船队的行程而已。这批钱粮太重要,所以任何一个经手的官员都会十分谨慎,不敢大意,那么行船安全就会放在首位。”
    “法师不做宰相真是屈才了,能直接抓住重中之重,四两拨千斤,奇才啊!若是太上皇当年慧眼识珠,那我大唐将延续怎样的盛世繁华!”乐城感叹道。
    慧觉笑道:“长公主过奖了,贫僧不过是有些透过表象看实质的本事,宰相之位,需要广泛的人脉和超人的学识,必须是浸润官场多年的人才能胜任,贫僧实在担当不起。再说,破坏容易,重建难!说着容易做的难;不在其位,不知其难,今后临朝的人想重整朝局,恐怕要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恢复元气。”
    慧觉法师饮了杯茶,继续说道:“我们还是说重点吧,这批钱粮是分批到的,我会设法让运钱的船和少部分运粮船先到,大部分运粮船后到;那样朝廷为稳定朝局,照顾官员,肯定是先发放所欠俸禄。可是绝大部分官员拿到钱是没用的,因为买不到粮,吃不饱肚子拿着钱是没用的。你可以通过你的姐夫告知太子,放弃前面的钱粮,让于皇后。皇后拿到这批钱粮后,必然先照顾朝内官员和亲随,而李辅国的军队人数众多,根本无法满足日常所需。这时你只需向你的姐夫透露后面运粮船到的具体日期和数量,那么我相信以太子的聪慧,他必然会筹集手头所有钱粮去赢得李辅国的支持,因为他掌握了后面的粮食的到京日期,就敢大胆地安排他的行动计划了。”
    乐城点点头,她实在是打内心佩服这位慧觉法师,抓住这个紧要的节点,轻而易举就地使太子赢得大位,时机掌握的太好了,实在是高人!
    乐城笑道:“法师此举真是非常人所能及,若是太子知道是法师助他登上大位,他一定会对你感激不尽的。”
    慧觉法师脸色一沉,以严厉的口气警告乐城:“我们之间的谋划绝对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包括你的驸马,知道吗!?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若是让太子知道此事,那他会在事成之后毫不犹豫地杀了我们,没有一个君主能容忍自己的命运操控在别人手里,这一点你必须牢记!你必须保持老实本分的外表,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而且办完此事,我劝你最好还是回江南吧。伴君如伴虎,远离长安,偏安一隅,方能寻得长久的安宁。”
    乐城点点头,她本无心朝政,慧觉的这个建议正合她意,只是如何说动高翔呢?
    见天色不早,慧觉法师说道:“好了,我就不留你了,一定记住我的话!驸马该下朝了,你赶紧回去吧。”乐城告辞返回。
    又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来,已是隆冬季节。今年的长安城特别的寒冷,大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影。夜晚,看着被白雪覆盖的大地,乐城的思绪又回到那个雪夜赶路的夜晚,现在想想真是命大,在那样寒风肆虐的雪夜,竟然活着走了过来,乐城真不敢想象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再走一次。
    她来到院中,看着地上积雪,耳畔似乎又想起自己儿时在雪地里欢快的笑声。而如今,只有自己孤零零地站立在这里,面对迷茫的未来,焦虑油然而生。
    看似依旧安定繁华的长安,其实危机四伏。政变随时可能发生,乐城实在不知到时会是怎样的情势,高翔如何安然度过这场危机。
    粮荒正在蔓延,乐城经历过梁郡的缺粮惨事,深知缺粮将会造成怎样的恐慌。长安城的人口可比梁郡多多了,到时会发生怎样的事变,乐城不敢想象。
    乐城一面筹集些粮食送到皇兄府上,一面不停地差人去催促沈毅,尽快将济王府的翻修工程完结。她想在政变之前做好一切准备,保护皇兄一家免受袭扰。
    尽管有慧觉法师的告诫,她还是忍不住向高翔打听朝中的情况,筹划着什么时候前往姐夫那里。高翔不想乐城担心,极力掩饰朝中的乱局,只让她在家里安心养胎,不要出去。
    这天一早,红菱将一封信递给乐城,说是一个小厮送来的。乐城打开一看,原来是告知沈拓的第一批钱粮明日就要到了。
    乐城起身前往郭液的府上,她吩咐管家再带上一架马车。一进府,翠红赶紧出来迎接,见乐城带着一架空马车过来,不禁问道:“不知长公主今日过来有何事?”
    乐城叹口气说道:“说来惭愧,驸马已经数月未领俸禄,今日前来是想跟姐夫借点口粮。”
    翠红一听,急忙将乐城迎进府里,吩咐管家赶紧去准备粮食。乐城落座不久,郭液急匆匆回来,见乐城过来,问明缘由后,安慰道:“妹妹不用发愁,我刚接到沈拓的手书,明日就有钱粮到京,高翔的薪水也可以领到了。”
    乐城谢过姐夫,说道:“俸禄领到也没有用啊,城里的粮食现在都贵的要死,有钱也买不到粮呢!姐夫还是要借些粮食给我。”
    郭液愣了一下,点点头说道:“是这样啊!我不操持家务,竟不知会是这样。妹妹放心,我这就吩咐管家给你多备些口粮。”
    乐城笑道:“姐夫不要心疼,妹妹我不是白借的。过些日子,等我大舅家的粮到了,我会加倍还给姐夫的。”
    郭液看看乐城,问道:“你大舅家的粮也能运到京城?”
    乐城回道:“怎么运不到京城?我大舅说他得知京城缺粮,就吩咐家里人筹些粮食给运来,过些日子就到了。这不,大舅的一个掌柜才托人送来的信,说这几日天气好,行船顺利,过个十来天就到了。”
    郭液急忙要乐城的信,乐城笑道:“姐夫还不信我吗?还怕我赖你的粮。”
    郭液急忙站起来说道:“这粮哪还能让妹妹还,送给妹妹了。只是这封信得给我看看,妹妹放在哪里了?”
    乐城目的达到了,她笑着说道:“那怎么好意思,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若是这次不还,怕是下次姐夫再不借我任何东西了。”
    郭液焦急地说道:“先不说这个,这封信呢?”
    乐城回道:“在我府里,我这就差人回去拿,只是姐夫要这信作甚?”
    “不用了,我跟你回去拿。”郭液不等乐城再说什么,站起来就拉着乐城往外走。看来郭液已经意识到这封信的重要性了,乐城也不多说,领着郭液回府取出信件交给郭液。
    郭液急忙打开信件查看,极力掩饰兴奋的心情,匆忙告辞而去。看着郭液的身影消失在街尽头,乐城舒了口气,剩下的就是坐等时局发展了。
    乐城转身回到府里,看着一车的粮食,心想这个郭液对自己可真是实诚,一下子给了这么多粮食。到底是京城富户,家里居然存了这么多粮,看来太子若是想筹集充足的粮食,还是不太费力的。
    乐城吩咐管家带着几袋粮食去梅姐姐的娘家,她还有最后一项任务,那就是沈毅打听到李辅国的母亲曾是殷家的婢女,梅香的母亲善待过李家,通过李母劝说李辅国投靠太子,胜券更大一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