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04章 永失初爱

    乐城有了些精神,她推了推一旁青蠡,可是青蠡毫无反应。乐城试图拉他起来,可是自己都虚弱无力,根本拉不动青蠡。
    乐城恍惚中意识到青蠡死了,青蠡不能这么白白的死了,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到海州,一定要带着粮食返回梁郡。
    乐城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努力朝前继续走去。耳畔又响起姑姑的话:不管你现在和将来多么困苦,你要坚信:只要努力,明天就会是美好的!
    远处朦朦胧胧的出现了城墙的影子,乐城心头一热,想加快脚步,无奈身体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只能这么一步一摇的往前晃。
    城门越来越近,可是乐城却越来越看不清城门了。她不得不停下来歇息,又喝了点水,继续往城门方向走,终于走到城门口。
    看着城门上《海州》两个大字,乐城激动地泪流满面,她从怀里拿出济王的书信,递给了守城的军士。
    在海州城休养了两日,乐城终于清醒过来。她猛地想起青蠡还在城外,急忙带着人去找青蠡。
    出了城不远,乐城远远的就看见那棵树,她急忙跑过去,可是树下却不见青蠡,只有青蠡的一件破衣服。乐城四下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青蠡。当地的军士说可能是周围的狼或野狗将青蠡吃掉了。
    死亡又一次真实的出现在眼前,青蠡的身影模糊一片,渐行渐远。乐城似乎还不相信青蠡已经远去,他想回家的,他想看故乡大海的!青蠡!你在哪里?
    乐城抚摸着青蠡的衣服痛哭不止,青蠡!你回来了,到家了,我带你去看大海吧。乐城将青蠡的衣服埋葬在大海附近的山上,看着浩瀚无垠的大海,聆听海浪的声音,感慨海的波澜壮阔,乐城彻底被震撼了!
    原来这就是大海,这就是青蠡的家乡!碧波荡漾的大海啊,你的孩子回家了,请保佑青蠡和他的父母相聚吧!
    看着青蠡的坟茔,仿佛自己的灵魂也被埋葬了。悲痛现在才如刀割般感觉出来,乐城心痛的说不出话来,她紧紧地咬着嘴唇,眼神迷离的看着远方的大海,希望能看到海龙王,恳求他救回青蠡。
    青蠡死了,就像自己也死了,乐城的内心已经麻木了。最亲密的人一个个就这么离去了,眼泪早已干涸,茫茫前路,自己还要坚定的走下去,疼痛却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心窝,挥之不去。
    海州太守已经备好了五百担粮食,准备送往梁郡。乐城告辞太守,随押运的队伍出发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州,她不断地回望海州,希望能看到青蠡的身影,可是荒野之中,再也没有了青蠡的身影。
    半月后,当乐城押着大批粮草赶回梁郡时,刘都尉率全城将士出来迎接这位了不起的大唐公主,她又一次成了世人瞩目的英雄。全城欢声雷动,人们争相迎候在路旁,为的是再次目睹这位非凡的公主的风采。
    刘都尉走到乐城的马前,拱手施礼道:“在下率全城将士恭迎长公主殿下归来。”
    乐城跳下马,看看刘都尉问道:“你的伤好了吗?”
    刘都尉挥了挥手说道:“差不多了。我真是没用,关键时候使不上劲儿!长公主能平安回来真是万幸,不然在下真是万死莫辞!”
    乐城看着欢声雷动的热闹场面,不禁又想起青蠡,不觉鼻子一酸,热泪盈眶。她哽咽地说道:“应该感谢青蠡,是青蠡借回了粮食救了大家,只是青蠡再也回不来了。”
    济王这几天病势愈加沉重,槐香暗暗着急,生怕他支撑不下去。忽然听闻乐城回来了,不禁喜极而泣,赶紧跑到官衙门前。
    远远的就看见乐城骑着高头大马向这边走来,槐香走到路中间,展开双臂,微笑着看着她的小公主无比兴奋的扑进她的怀里。
    看着乐城又哭又笑的,激动的泣不成声,而环视周围却不见青蠡的身影,槐香明白发生了什么。她一边替乐城擦着眼泪,一边说道:“好了,你平安回来就好,青蠡若天上有知,当为你骄傲。”说完,拉着乐城往回走去。
    一进屋,乐城急忙跑到济王的床榻前,济王在昏睡中似乎听见了响动,一睁眼看见乐城就在面前。他愣了一下,一把将乐城搂进怀里,激动的竟说不出话来。
    歇息良久,才颤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这个野丫头,怎么能擅作主张,急死我了。”乐城将济王扶起来,给他披上外裳,抱着济王轻声说道:“没事了,没事了,皇兄,我回来了!”
    济王抚摸着乐城的脑袋,责怪地说道:“你呀你,总是这么擅作主张!快去歇歇吧!槐香,快去给小枳准备吃的。”
    “殿下放心,已经准备了。”槐香说着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三人在屋里边吃边叙话。
    看着热乎乎的饭菜,却少了青蠡的身影,乐城又难掩悲伤。济王摸着乐城的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你的感受。青蠡之于你,就象李峒之于我;从小就相伴成长,已经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他们,就好像失去了自己。可是,我们必须坚强,我们要替他们活下去,否则他们就白死了。”
    乐城默默地点点头,回想初次见到青蠡的情景,乐城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青蠡,你在哪里呢?
    随着一场秋雨的到来,树叶开始发黄,乐城出门买了棉布开始给济王做冬衣。槐香量了量布,问道:“怎么买这么多?你要给殿下做几件啊!”
    乐城不好意思地扯过布,支吾着不肯说。济王在一旁笑着说道:“是给那个刘都尉准备的吧,还打着我的名号。”
    乐城不好意思地推了济王一把,羞涩地说道:“皇兄真是讨厌!”
    槐香在一旁叹口气,说道:“小枳,我劝你还是算了吧,白费心思!”乐城看着姑姑撇了撇嘴。
    济王在一旁说道:“也许不是白费心思。小枳,有个消息要告诉你,驸马薛履谦因为叛乱,被圣上下旨诛杀了,你现在可以改嫁了。”槐香和乐城一听愣住了,她们看着济王,似乎难以相信。
    济王叹口气说道:“前几天的邸报,应该消息确凿。”他抬头看看乐城,接着问道:“你这婚事算是结束了,今后如何打算呢?”
    乐城摇摇头,她也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心情。驸马对于自己来说太陌生了。只是在乐城的印象里,依稀觉得驸马确如薛将军所说,算是个老实人,应该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怎么会是如此结局?
    乐城觉得自己和驸马似乎就是两个陌路之人忽然被人撮合成一家了,驸马参与叛乱时是否考虑过自己的处境呢?长安陷落时驸马担心过自己吗?为什么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想到他,而是想着济王呢?
    仰望浩瀚的夜空,乐城忽然觉得有种莫名的悲伤。琢磨不透的命运啊,自己的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她迷茫的仰望幽远的星空,感叹每个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如蝼蚁般,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
    生与死就在一瞬间,一瞬间身边的人就可以阴阳两隔。夜风徐徐吹过,乐城不禁打个冷战,她茫然地抬头看看夜空,感觉天上又多了一颗星。
    这天,刘都尉带着人送来了取暖的木炭。济王将刘都尉唤进屋里,直接问道:“刘都尉,你现在是几品官员?”
    “回殿下,六品右司阶。”刘都尉回答。
    济王点点头,接着说道:“你可知乐城有意于你?”
    刘都尉吃惊地抬起头看看济王,问道:“长公主殿下不是有驸马吗?”
    “那是杨妃擅作主张,不作数的。再说如今薛履谦参与叛乱,已被圣上诛杀,公主如今可以再嫁了。你若也有意于公主,我可以奏请当今圣上赐婚,这样你可直接升为四品羽林中郎将。”济王盯着刘都尉说道。
    刘都尉愣住了,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回禀殿下,可是在下已经订婚了。”
    “刘都尉!你最好考虑清楚再回我。”济王加重语气说道。刘都尉抬起头看看济王,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样,你回去考虑一下,考虑好了来回我。”济王说道。
    刘都尉拱手告辞,他转身走到门口,忽然站住,停留片刻后,转身给济王躬身施礼,说道:“殿下,请恕罪!在下确实已订婚,实在辜负了殿下和长公主的美意。”
    济王冷冷地看着刘都尉,缓缓说道:“你这算是正式回我吗?”
    刘都尉点点头,说道:“在下非常感激长公主的救命之恩,长公主也确实帮在下度过许多难关,可是在下对长公主是充满敬仰和尊重之情,并不敢有高攀之意。家父早在两年前已为在下订下一门亲事,那女子虽是小门小户,可与在下也算是两情相悦,所以请殿下恕罪,实在是辜负了长公主殿下的美意。”
    济王沉默良久,缓缓说道:“好吧,那此事就当我没说过。”他看看刘都尉,接着说道:“你已不便再留此地,让张校尉接替你的职位,我给你修书一封,你回去找王将军另行安排职位。好了,回去交接一下,明早就启程吧。”刘都尉点头退出。
    刚出院门,迎面正碰上乐城,刘都尉看着乐城尴尬地笑了笑,只是拱了拱手施礼,一句话没说,走了。
    乐城看着刘都尉的背影,纳闷今天刘都尉是怎么了?走进屋子,见济王端坐在屋内,忽然明白了。她看着济王问道:“皇兄跟刘都尉说什么了?”
    济王看看乐城,淡淡地说道:“他已经订亲了,不能娶你。”这句话直接挑破了乐城内心早已预感却不愿面对的结果,她抑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不愿让济王看到,她转身想出去。
    “你站住!”济王在身后呵斥道。
    “长痛不如短痛,你必须面对。我不想让你重蹈晔儿的覆辙,我不想看着你委曲求全的嫁给根本不爱你的人!强扭的瓜不甜,你看过晔儿的生活你就应该知道的!只有两个人都发自内心的珍爱对方,才是平等的爱情,才能长久!如果强迫刘都尉娶你,我想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的路还长,还会遇到很多优秀的男子,就试着忘记他吧。”济王语重心长地说道。
    济王走到乐城身后,双手搭着她的肩膀,将她扭过身来,直视着她说道:“你要记住,你是我大唐的公主,任何时候都要保住你的尊严,即使失去生命都不可以失去尊严!即便是在所爱之人面前,也要保持尊严,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说完,他拭去乐城脸上的泪水,将她拥入怀中。
    乐城抱着皇兄,在皇兄温暖的怀中痛哭流涕,这次她真切地感受到皇兄炙热而宽广的胸怀才是她可以依靠的港湾。
    一路走来,孤独与恐惧如影随形,可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使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坚强地面对现实。如今能在皇兄温暖的怀抱里尽情地痛哭,乐城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
    第二天一早,乐城来到城门前。远远地见刘都尉策马而来,乐城走上前。刘都尉下马躬身施礼。乐城说道:“怎么,不打算告别就这么悄悄走了吗?”
    刘都尉有些局促地说道:“多谢长公主殿下前来送行!”
    乐城递上药包说道:“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如今也算是朋友,相遇便是缘分,希望你能记住我们的友情。好了,你的伤还没全好,这些药你拿着继续敷吧。”
    刘都尉接过药包,拱手说道:“多谢公主殿下!”他看看乐城,还想说些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只得拱手说声:“告辞!”说完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看着刘都尉远去的身影,乐城知道此生恐怕再也见不到他了,此时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公孙师傅的那种痛失所爱的悲凉和痛苦,一种无法言语的锥心之痛!一种令人绝望的万般无奈!
    看着渐渐消失在荒原中的刘都尉,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看着它在寒冷的风中瞬间消散,微闭双目,任寒风风干眼角的泪痕。
    迎着金色的晨光,乐城拖着长长的背影伫立在城墙之上。周围是寒风中摇曳的枯草,茫茫的原野,她的心如这荒原般的荒凉。
    她抬头眯着眼睛看着天边的红日一点点升起,将广阔的大地照亮。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还能看到太阳升起,这就很好,乐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