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02章 借粮1

    初夏的日子宁静而惬意,阴雨天终于结束了,灿烂的阳光将麦地染黄,人们开始欣喜地期待丰收的日子。
    这些天乐城一有空便和刘都尉一起巡视麦地,听刘都尉讲他家乡的趣事。迎着明媚的晨光,在清凉的晨风中,乐城和刘都尉并肩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有说有笑。微风吹来,舒爽而清凉,乐城跟在刘都尉后面,在金色的晨晖中,看着他挺拔的身姿,矫健的步伐,走在无边的麦浪中间,心中感到暖暖的。
    身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在灿烂的阳光下随风滚动。乐城随手拔起一株麦穗,闻着淡淡的麦香,十分陶醉。
    刘都尉看着乐城陶醉的样子,坏坏地一笑,也拔了一株麦穗,用麦芒戳她的脸。乐城气得去追打他,刘都尉大笑着赶紧跑开。
    两人奔跑在麦浪中,时而互相追逐打闹,时而停下来商量何时开始收割,如何防范来犯之敌。走累了,乐城便停下来采摘麦田旁的野花,编个花环戴在头上,刘都尉便在一旁取笑她像个村姑,乐城并不在意,只是看着刘都尉开心,她也跟着开心,这是乐城在这个小城最舒心的日子。
    夏日夜晚的星空璀璨而广袤,槐香在小院里种的夜来香开花了,恬淡的清新的花香飘满小院。
    济王独自半躺在藤椅上假寐,槐香砌好一壶清茶奉上。济王坐起来接过茶杯问道:“小枳呢?怎么最近总是不见她。”
    槐香看看济王说道:“公主最近一直和刘都尉在一起,说是快要麦收了,要帮着巡视。”
    济王笑了一下说道:“小丫头长大了,我知道她喜欢那个刘都尉,可是毕竟她已经嫁人了,总是这样混在一起不大好。”他慢慢品着茶,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槐香坐在一旁给济王摇着扇子,帮他驱赶蚊虫。
    烛火摇曳,乐城提着灯笼拐过街角,走进院门。见济王还坐在院中,上前问道:“皇兄怎么还没安歇?”
    济王瞟了她一眼,说道:“这么晚才回来,你还记得有我这个皇兄吗?”
    乐城笑着坐到济王身边,拉过济王的手腕把了把脉,俏皮地说道:“皇兄近日脉象不错,又有精神教训小枳了。”
    济王收回手臂,无奈地笑笑,说道:“女大不中留,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把我这个皇兄放在眼里。”他扭头看看乐城,问道:“怎么,那个刘都尉是不是很合你的意?一天到晚地跟他黏在一起。”
    听济王这么问,乐城倏地脸红了,着急拍打着济王,娇嗔地说道:“皇兄乱讲什么!只是去送些饭菜,哪里成天黏在一起。”
    济王捉住乐城手,看着乐城认真地问道:“告诉皇兄,你是真的喜欢他吗?”乐城十分难为情,低着头没有回答。
    济王接着说道:“可是你已经嫁人了,他知道吗?”乐城点点头。
    “既然他知道你已嫁人,还跟你成日混在一起,那你确定他真的喜欢你吗?你知道他成亲了吗?”济王直接问道。
    乐城有些局促地说道:“只是送些饭菜,哪里成日在一起了,他说他还没成亲呢。”
    济王叹口气说道:“傻丫头,先回去休息吧。”乐城扶起济王,回屋了。
    半夜院外的嘈杂声惊醒了乐城,她急忙穿好衣服跑出院门查看。满街是举着火把奔跑的人们,乐城急忙上前拉住一个人询问怎么回事。
    “有盗匪来抢粮食,赶紧出城护粮啊!”那人说完继续往城外跑去。
    乐城回屋抄起鱼蛟剑急忙跑了出去,直奔城外,青蠡也紧跟其后。城外已经乱做一团,喊杀声一片,远处的麦田火光冲天。乐城继续往前跑,朝着麦田方向狂奔。
    迎面突然一个黑影挥刀向乐城砍过来,乐城急忙举剑抵挡,当啷一声,乐城的剑被震落在地,幸亏青蠡急忙上前将来人一脚踹开。乐城左手捡起剑,举剑刺向来人,那人胳膊中剑,落荒而逃。
    青蠡惊讶地问道:“公主,你怎么了?”乐城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右臂正如郎中所说,是废掉了。她急忙拉着青蠡退回到城门附近,正碰上张校尉率兵出城。
    乐城急忙上前询问情况,才知是一队叛军前来抢粮,他是前去接应刘都尉的。乐城点点头,然后吩咐青蠡赶紧组织城里的人去麦田救火,自己则上到城墙上,吩咐守城的军士随时准备关闭城门。
    天明十分,盗匪被击退,可是麦田已被大火吞噬近半。乐城指挥着人们赶紧抢收剩余的粮食进城。这时,青蠡跑过来说道:“公主,刘都尉受伤了,让你赶紧过去看看。”
    乐城一听,拔腿就往城里跑。到了官衙,见刘都尉已经昏迷不醒,浑身是血的躺在床榻上。
    乐城急忙上前查看了一下,是大腿和胸部中刀,伤口极深。青蠡已经将药箱拿过来,乐城着手给他处理伤口。
    一直忙到午后,乐城才处理完伤口。嘱咐军士好好照料后,乐城疲惫地回到住处。一进院门,见张校尉等人围着济王请示。济王逐一给这些人分配了任务,众人领命而去。
    见乐城回来,济王问道:“刘都尉伤的严重吗?”
    “伤的不轻,不过已经处理好了,暂时不会有事。”乐城回答。
    “你的胳膊怎么了?”济王接着问道。乐城看看青蠡,青蠡赶紧低下头。
    “是解梁郡之围时受伤的吧,不能恢复了吗?”济王问道。
    乐城摇摇头,说道:“筋腱断了,只是不能拿兵器了。”
    院内死一般的寂静,济王忽然一口鲜血喷出,乐城急忙上前扶住他,说道:“皇兄,你不要着急,我还有左手呢,不碍事的。”说着扶着济王进屋躺下。
    济王拉着乐城,伤心地说道:“是我连累了你,是我对不起你,都是因为我!”乐城摇着头,却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
    乐城自己更伤心,练了这么久的武功,就这么废了,自己将和普通人一样,从此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了。江南的路还那么遥远,路途还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乐城不得而知,剩下的路怎么办呢?还是跟着皇兄回长安?
    这时,槐香急忙冲进来,拉着乐城的右臂惊慌地问道:“怎么回事?你的右臂怎么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呢?是那个尹辉伤的吗?”
    乐城将姑姑拉出,激动地说道:“已经如此了,恢复不了了,难过也没用,我的武功废了!”槐香愣在那里半天,忽然捂着脸哭起来。
    乐城上前搂住槐香,安慰道:“没什么!没什么!只是右手没什么力气,我还有左手呢。”
    槐香擦擦泪水,无助地看着门外,自言自语道:“这该死的地方,我们还要呆多久?小枳,我想回家,我实在不想留在这儿了。”
    乐城抱着姑姑说道:“快了,等有了梅姐姐的消息,我们就离开这里。”槐香无奈地摇摇头,无力地瘫坐在台阶上,看着院门发呆。
    屋内传来济王的咳嗽声,乐城疲惫地回到济王床前,替他擦去嘴角的血迹,掖好被角,轻声说道:“没事的,皇兄,没事了,你好好睡一觉吧,一觉醒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屋里是如此寂静,折腾了一晚上,大家都倍感疲劳。槐香悄悄进到屋里,让乐城回去歇息。乐城躺在床榻上,感到身心俱疲,还要在这个鬼地方待多久呢?大半年过去了,济王的病没什么进展,梅姐姐也没有消息,自己还不知能否继续南下,何时才能回到江南?
    也不知何时睡去,朦胧中,乐城听到隔壁屋里的济王说道:“目前这点粮食也就够维持一月,必须设法出去借粮,否则今冬如何度过?”
    “可哪里可以借到粮呢?附近州县都没余粮可借。”张校尉问道。
    “海州,或者扬州。”济王说道。
    “殿下,太远了!如今刘都尉伤重,我又要坚守城防,无人可派啊!”张校尉说道。
    济王说道:“派你手下军士去啊!”
    “手下的军士都不认路,选不出人手啊。”张校尉说道。
    济王说道:“这你自己想办法吧,我给你修书两封,赶快安排去吧。”张都尉只得先退下。
    乐城躺在床榻上不想起来,她感到万分疲惫。丰收的粮食被毁了一多半,刘都尉重伤,又要琢磨着到处借粮了……太多的麻烦事,乐城实在不想去思考该怎么办,她只想休息,好好的休息。
    黄昏时分,槐香叫乐城起来吃晚饭,乐城才无精打采地起来。刚坐下来,张校尉就进屋拿着一封邸报交给济王。
    济王接过来展开一看,不由得神色凝重。他看了一眼乐城,随后收好信笺,让张校尉回去了。
    乐城闷着头吃饭,没有注意到济王忧虑的神情。槐香在一旁纳闷,难道邸报里有关系到乐城的消息?她看看济王,见济王只是低着头慢慢地喝着粥,并没说话,一时又觉得自己是多想了。
    吃完饭,济王让乐城留下。乐城看看济王,问道:“是要我去借粮吗?”
    说实在的,乐城经过之前的长途跋涉,知道了其中的艰险,再也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所畏惧,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
    况且现在她的右臂已废,跟没有武功的人差不多了,再独自出行,也实在是没有底气了。不过如果皇兄让她去借粮,乐城觉得是无法拒绝的。
    济王摇摇头说道:“借粮的事不用你操心了,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去的。小枳,有个消息必须告诉你,你的驸马薛履谦随嗣岐王李珍参与叛乱,圣上已下令平叛。”
    乐城愣住了,自己的驸马参与叛乱,为什么?乐城一时理不清思路。自己对驸马基本没什么印象,连话都没说过几句。
    凭心而论,自他离开,乐城从来都没想过他,所以她能理解驸马这么做,自然也不会顾及自己是怎样的处境。她看看济王,问道:“皇兄,那圣上会怎么处置我?”
    济王抚摸着乐城头,说道:“你不用害怕,你跟他没关系。别说之前你拼死扶保过圣上,即便你什么都没做,按照惯例,相信圣上也不会因此事牵连于你。”
    乐城茫然地看看济王,默默地点点头。她忽觉十分困顿,坏消息太多了,一个接一个的来,她不想再听下去,她站起来走回房间,疲惫地躺下,她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才能继续面对以后的事情。
    这几天,青蠡听说济王要派人去海州借粮,不禁十分兴奋。海州是他生长的地方,他至今都能清晰地想起老家的一草一木。
    自那年随父母离开家乡,到现在已有十余载。其间父母双亡,自己流离失所,就连希望能依靠的舅父,也投了叛军。
    他现在迫切地想回到家乡,想离开这个破败的小城,回到家乡。而他清楚地知道,眼下只有乐城公主能帮他实现这个想法。
    可是乐城这几天根本没精神,白天就给刘都尉查看一下伤情,换换药。晚上就坐在屋子里发呆,连济王屋里都懒得去,她正为驸马的事发愁,不知自己以后会怎样。
    济王这几日忙着催促张校尉赶紧派人启程借粮,可张校尉实在挑不出可以领队出去借粮的人,他们都不认得路,张校尉急的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
    夏夜的风徐徐吹来,乐城在屋里辗转难眠,起身来到院中坐下乘凉。青蠡悄悄起来,来到院中。他坐在乐城的一旁说道:“公主,我家就在海州,我记得回去路。”
    乐城看看青蠡,无精打采地问道:“怎么?你想去借粮吗?”
    青蠡点点头,说道:“是,我想回老家去。我的老家就在海边,公主还没见过大海吧,大海是一望无际,海水碧蓝碧蓝的,非常辽阔和美丽。海里有很多鱼,海边的沙滩有海蛤蜊,海螺,螃蟹和虾,很好吃,更好玩。听邻居的老渔民说海里还有海龙王,掌管打雷下雨,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在海边就可以看到海龙王在天上行云布雨。”
    青蠡的一番话引起了乐城极大的兴趣,她急忙问道:“哦?真的吗?还有海龙王?能看到神仙?海里真的住着神仙吗?”青蠡肯定地点点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