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92章 相处

    天亮了,叛军的号角惊醒了乐城,眼看着城下如蝗虫般的叛军,乐城的内心是崩溃的。可是这时畏敌,那无疑是死路一条!她努力使自己振作起来,大声喊道:“我们的援军就要到了,大家打起精神,守住城池,就是胜利!”
    杀退一波又一波攻城的叛军,可是还没见到援军。从未感觉时间是那么漫长,乐城觉得这一天比自己的一生都要漫长。
    她看着城外远处的荒草地,丝毫没有援军的踪迹,几乎绝望了。济王殿下,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们吧!乐城内心呐喊道。
    太阳已经西斜,秋日清冷的风迎面刮来。看着破败不堪的城墙,乐城几乎绝望了;城墙上满地都是伤兵,哀嚎声此起彼伏,乐城真想立刻逃离这里,离开这个人间地狱!
    刘都尉在阿才的搀扶下走过来,“多谢长公主殿下,要没有你坐镇指挥,我们大家就都完了!”刘都尉拱手说道。
    乐城疲惫的摇摇头,说道:“你来做什么?小心伤口又感染了,那就没命了。”
    “我现在是主将,就算剩最后一口气,也得在战场上!”刘都尉说道。
    乐城站起来,看着刘都尉故作骄傲地说道:“你回去休息吧,现在我是主将!我命令你回去,你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刘都尉笑起来,靠在城墙上往下看了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他回头吃惊地看看乐城,问道:“叛军什么时候开始攻城的?”
    “回禀将军,昨天一早就开始攻城了。”阿才回道。
    刘都尉难以置信地看看乐城,问道:“那长公主殿下觉得我们还能支撑多久?”乐城心想:鬼才知道呢!不过为了安慰这个刘都尉,她说道:“应该还能撑一天吧。”
    刘都尉摇摇头,说道:“我觉得恐怕撑不到了。”
    乐城看看他,心想到底是主将,一眼就看出来了。但眼下只能是死撑到底,还能怎样?
    乐城鼓起勇气说道:“刘将军放心,会撑到援军赶来的那一刻!”说完上前推了一把刘都尉,对阿才说道:“送刘将军回去吧!别让我分神。”
    目送着刘都尉走下城墙,乐城长长地叹了口气,感到万分绝望。自己的爱情还没开始,恐怕就要葬送在这陌生的边城。
    难道自己和这个刘都尉也要象师傅和薛将军,七姐和魏将军一样吗?乐城忽然笑起来,真是不害臊!人家刘都尉还不一定喜欢自己呢,再说自己已经嫁了人,怎么可能还跟这个刘都尉有什么瓜葛。
    叛军又开始攻城了,乐城这次觉得无论如何都守不住了,自己都觉得精疲力尽,更何况将士们。
    可就在乐城绝望地拼杀时,叛军忽然退却了。看着城下的叛军匆忙向西退去,城上的将士欢呼起来:“援军到了!援军到了!”乐城疲惫地扶着城墙,激动的热泪横流,总算撑下来了,总算活下来了!
    紧绷的神经一下松懈下来,乐城顿时瘫倒在地,再也不想动了。青蠡赶紧上前背起乐城,回到官衙的住处。
    等乐城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午后。
    “这么快就醒了,我以为你得睡上三天三夜呢。”槐香坐在床榻边说道。
    乐城坐起来,问道:“什么时候了?”
    槐香端上午饭,说道:“快吃吧,吃完接着睡吧。现在城里是王将军主事,你就安心休息吧。”
    乐城笑了笑,说道:“好啊,这样我就可以好好睡几天了。”
    “就是,这些天看你累的,多休息几天我们再出发也不迟。”槐香笑着说道。乐城听姑姑这么说,忽然有些怅然。
    刘都尉是第一个令她心动的男子,乐城初次尝试到了爱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可是自己已经嫁人了,还有什么用呢。想到这里,乐城不禁十分沮丧。
    吃过饭,乐城正打算继续睡觉,忽然听到刘都尉在门外说话:“姑姑,请问长公主醒了吗?这位是王将军,前来拜见长公主殿下。”
    乐城一下子慌乱起来,她急忙穿好衣服,然后四下找梳子梳头。这时,槐香领着二人在屋外的厅堂落座,然后进来见乐城正忙着找梳子,赶紧上前拿出梳子给乐城梳头。
    梳妆完毕,乐城有些羞涩地走出来。看见刘都尉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王将军起身拱手施礼道:“见过长公主殿下!在下是李帅麾下的都尉将军王在施,今日前来一是感谢长公主殿下守住了汴州城,二是想问长公主殿下何时需要在下派人护送殿下去灵武同圣上会和?”
    乐城一听愣住了,什么?回灵武?好不容易走到这里,再被送回灵武,岂不是前功尽弃?
    乐城看看这位王将军,笑了笑,说道:“王将军客气了,我是准备……”
    “长公主殿下是准备去和驸马会和。”槐香插话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不知驸马在何处,我派人护送公主过去。”王将军说道。
    “不过眼下战事吃紧,我们就不劳烦将军了。”槐香说道。
    刘都尉在一旁说道:“那不妥,驸马在何处?我们一定要派人护送长公主殿下过去。”
    “驸马在扬州。不过也不着急,我还要在此休息几天,等过几天再说吧。”槐香说道。
    “也好,我们也要在此休整些时日,到时再议,告辞!”王将军说完起身告辞。刘都尉也站起来,可是忽然向一边倒下去。
    乐城急忙上前扶住他,只见他脸色苍白,满头虚汗,浑身虚软。
    “叫你好好休息,就是不听,再这么下去小心性命丢了。”乐城责备道。刘都尉十分虚弱地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没事,只是有些虚乏。”
    王将军俯身查看了一下,转过身对阿才说道:“命刘都尉这几天休息养伤,不得再过问军务。”说完跟乐城告辞回去了。
    乐城让阿才将刘都尉放在床榻上,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势。还好,伤口没有继续恶化,只是有些撕裂,乐城帮他换了药,然后嘱咐阿才要仔细照料,千万不能再到处乱走了。阿才答应着,背着刘都尉回去休息了。
    乐城见阿才出了门,回头责怪槐香:“姑姑为何说我们去找驸马?”
    “我不说找驸马,难不成实话实说?那个王将军若是知道我们独自回乡,定不会放我们走,一准把我们送回到灵武新皇那里去!”槐香说道。
    “就不能找个其他理由吗?”乐城嘟囔道。
    槐香看看乐城,笑着问道:“小枳,你是不是看上那个刘都尉了,怕说了你已经有驸马,人家死心了?”
    “姑姑莫要乱讲!我都嫁人了。”乐城一脸害羞地说道。
    “没看上那是最好,我们还要回余杭;再说这个刘都尉职位太低,根本不可能迎娶公主!”槐香漠然地说道。
    乐城看着姑姑一字一句地说道:“年纪轻轻地,就能做到四品以上官职的,除了世家子弟,一般人家谁能有这个本事?”
    槐香一听愣住了,停了半天说道:“你是公主,不是看上谁就可以嫁的。再说,你也知道你已经嫁人,有自己的驸马,不可能再嫁了。”
    听了姑姑的话,乐城心中十分落寞,她怅然地看着窗外西斜地落日余晖,忽然问自己为何这么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地要回江南,回去后怎么办?难道最终还是要回到驸马身边?那岂不是白白跑了那么远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
    槐香本打算休息两日就出发继续南下,可天公不做美,连续下了十来天的雨。三人只好继续滞留在汴州城里,等着雨停了再说。槐香想起那次经历的洪水,至今心有余悸,她可再也没有勇气去冒险了。
    乐城心里自然暗暗欢喜,最高兴的是阿才,有了乐城的照料,刘都尉的身体恢复的很快,没几天已经可以下榻如常行走了,体力也恢复了不少。
    乐城这些天心情十分愉快,她终于能和这个刘都尉每天相处了。在这阴雨连绵的天气,乐城每次撑着一把桐油伞,走过被雨水浸的发黑的青石小路,来为刘都尉疗伤。
    “多谢长公主殿下救命之恩!”刘都尉这天特意带着些吃食过来感谢乐城。
    乐城羞涩地笑笑,说道:“刘都尉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
    “长公主殿下,有一事在下想问问,不知长公主是否方便?”刘都尉问道。
    乐城笑着看看刘都尉,不知他要问什么,低声说道:“将军请讲。”
    “长公主精通守城战术,之前说过曾受教于薛将军,不知是否能传授一二?”刘都尉问道。
    乐城笑起来,说道:“刘都尉过奖了,我哪里精通什么战术,只不过是硬着头皮上阵罢了。薛将军只教过我剑法,并没传授什么战术,只不过之前在他家里翻过一些将军的笔记,里面有记录他的一些作战之术。”
    “那长公主可还记得薛将军那些笔记?不如抄录下来,也好让薛将军的作战之术得以流传。”刘都尉说道。
    乐城想了想,说道:“倒是还记得一些,只是……”
    “只是我们还要赶路,恐怕没时间了。”槐香在一旁说道。
    “这几天才下过雨,道路泥泞难行,而且路上随时都会有叛军出没,你们一时走不了,不如我这就去拿笔墨,你说我记,如何?”刘都尉说道。
    这正合乐城心意,她笑着点点头。刘都尉很快备好笔墨,乐城边想边说,刘都尉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
    看着刘都尉温润隽秀的字体,正如皇兄济王殿下的字迹,这令乐城感到倍加亲切。她不时地悄悄看看他俊秀的脸庞,微黑的皮肤,此时觉得他比济王殿下更亲切,更温和。
    心里有了杂念,脑子就不灵了,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努力地去回想薛将军的笔记。
    刘都尉倒也十分耐心,不时地停下来,对乐城说道:“长公主殿下不用着急,慢慢想,这几天也没什么事,就录这个了。来,先喝杯茶,这是我老家自己种的茶,长公主殿下尝尝。”说着递上一杯清茶。
    乐城接过茶杯,指尖触到刘都尉的手指,感到温热而细腻,似有一股暖流顺着指尖传遍全身。她羞涩地低下头,埋头喝着茶,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知不觉的将茶水喝个精光。
    “长公主若喜欢喝,我让阿才给你再拿些来?”刘都尉在一旁说道。
    乐城看着只剩茶叶的茶杯,不觉脸通红,宫里的规矩是只能喝半杯水的,怎么喝茶喝成这样,真是丢人!她用手挡着脸,十分难为情地扭头偷笑着。
    “我知道宫里什么好茶都有,只是我们老家的茶味道与众不同,让公主见笑了。”刘都尉看乐城偷笑,以为乐城是喝不惯这茶。
    乐城知道刘都尉误会了,不过她宁愿他误会,也好过暴露自己的感情。毕竟自己已经嫁人,再让人知道她又对外人动情,实在是名声不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令乐城十分愉悦的几天,可以坐在他的身边,一同品着他家的茶,看着他书写隽秀的字体,还可以讨论一下兵书战法。
    一起看着窗外秋雨绵绵,感受日渐寒冷的秋风;最开心的是秉烛夜书,刘都尉贴心地将自己的披风给乐城披上,乐城能感受到披风里他的余温,他的气息。这大概是战乱以来,令乐城最为开心的日子。
    可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刘都尉录完了薛将军的笔记,回军营去了。
    连绵的秋雨也终于停了,几天时间,满城的树木都挂满了黄叶,在秋风中簌簌而落。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槐香欣喜地在院子里晒着衣物,和青蠡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启程。
    乐城独自站在院门口,看着门前伸向远方的的青石路,感到十分落寞;她终于还是要告别这里,继续南下,去往母亲的故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