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77章 征途3

    乐城下马回到将军身旁坐下,见将军双目微闭,眺望着远方,似乎是在回想以往的经历,于是问道:“将军是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是我初次从军的时候。那时还年轻气盛,祖父教导我们要立志为国戍边,于是满怀抱负,就离家进京武试,从军后就来到这里。那时这里常受突厥袭扰,我们要时常和突厥的骑兵作战;突厥人狡诈而凶残,弟兄们时常有死伤,所以每次出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回来。”
    将军说道这里顿了顿,接着说道:“在这里一呆就是3年,这里的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我都熟悉。那时最盼望的就是家里的来信,每次见到家书,都令我久久不能平静。那时年轻,不能体会家里人担心我的安危,只顾豪情万丈,竟然在回信中写道:若是安好,便骑白马回去;若是为国尽忠,便乘清风归去。”说道这里,将军凝望着远方,沉默不语。
    “将军一定会骑白马回去的!”乐城坚定地说道。
    将军扭头看看乐城,淡淡一笑,说道:“借你吉言吧。这辈子我最亏欠的就是青妹,自从她嫁给我,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连我们的大女儿夭折我都没能回去安慰她。本想这次辞官回乡,可以用余生陪她过上平静的男耕女织,儿女绕膝的日子,不想又成泡影。如今你已嫁到我们薛家,若是你哪天回蒲州,就设法把我留给她的一封信带给她。”
    乐城摇摇头说道:“将军一定会回去的!”薛业却淡淡一笑,轻叹一声,遥望着远处的山峦。
    夜幕降临,草原上燃起一堆堆的篝火,人们开始围着篝火宿营。
    安顿好将军休息,乐城来到篝火旁坐下。有牧民开始拉着胡琴唱歌,歌声苍凉而高亢,使人们又想起这是在逃亡的路上。
    “姐姐,他们唱的不好听,不如你来跳个舞吧。”新平说道。“好了,你玩一会儿就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乐城摸着她的头说道。
    新平似乎心有不甘,缠着姐姐要跳个舞才答应回去休息。乐城看看姐姐万春,她知道万春姐姐才是跳的最好的。万春摇摇头,凄凉的扭头看着远处。乐城只好站起来,跳了一曲胡旋舞,倒是赢得了周围一阵掌声。
    “小枳确实是得了公孙大娘的真传,这舞跳得还是真好。”太子感慨道。
    “殿下!那公孙和杨妃沆瀣一气,也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姬,就不要让小枳再和她扯上关系!”张良娣在一旁小声提醒道。太子点点头,回营帐去了。
    高都尉坐在篝火的远处看着乐城跳舞,感觉心中猛然涌起一种冲动,不禁耳热脸红,但很快被自己的理智压下去,毕竟公主已经嫁人了。见太子起身回营,高翔赶紧跟着回去了。
    他边走边暗暗地发笑,心里自语道:公主已经嫁人,长得也太一般,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对她心动呢?又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自视过高,虽然出身世家,文采武艺都受到过圣上嘉奖,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四品都尉,但那终归还是占了家族的光。比起薛将军的赫赫战功,还是相差甚远啊!
    天还没亮,队伍又出发了,薛业强打精神走在队伍前面。连日的交战和赶路,已经消耗了他仅有的体力,可是前路茫茫,不知哪里才是目的地,他只能强打精神,熬一天是一天了。
    “过了安定郡,前面就是平凉了,到了平凉,估计太子殿下会让队伍做休整,那样将军就可以休息一段时日恢复身体了。”尉迟麟说道。将军点点头,继续前行。
    穿过草原,是一片丘陵地带。乐城随将军翻过一座小山,看到前面远处又是一片草原。她策马跑在前面,很快来到山下,在周围跑了一圈,似乎没什么情况,又跑回将军身边。
    将军立马站在山下,四下看看,对尉迟麟说道:“去领一队人马到前面的隘口看看。”尉迟麟领命前去。
    乐城跟着将军继续往前走,可是她似乎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种危险的气味,太安静!怎么会那么安静,连鸟叫虫鸣都没有。
    将军似乎也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他勒住坐骑,审视着周围。
    突然,一声凄厉的号角刺破寂静的草原,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
    “立刻散开,后队保护好太子殿下!”将军举枪命令道。乐城也抽出宝剑,上好连弩,准备应战!
    对面冲过来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黑压压的站在对面,拦住了尉迟麟带的队伍。王魏儿回来报:“对方是一支杂胡叛军,有六七百人。”将军点点头,开始布置队形。将士们领命而去,将军策马前行,领着队伍缓缓接近叛军。
    叛军中一员壮汉正在与尉迟麟交战,他手持一把硕大的板斧,与尉迟麟打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尉迟麟明显体力不支,败下阵来。那壮汉一挥手,叛军朝这边杀了过来。
    两军厮杀在一起,将军挥枪杀入敌群,乐城紧紧跟随在左右,砍杀试图接近的敌兵。此时,飞溅的鲜血不再让她感到恐惧,而是激发了她原始的嗜血冲动,她的眼神变得极其凶狠而坚定,热血翻涌,脑海里只有杀敌!杀敌!
    眼看那个壮汉挥动板斧冲过来,将军提马上前,将军挥枪与那个壮汉敌将开始厮杀。几个回合下来,将军已经气喘吁吁,支撑不住了。
    乐城看准时机,在那壮汉再次策马前来时,迅速扣动连弩,连发六箭。敌将躲过两箭,其余四箭射中他的脖子和胳膊。敌将略微晃了晃,但他的板斧已经砍向将军,将军举枪抵挡,巨大的冲击力使他口吐鲜血,战马后退数步,敌将反手一划,薛将军躲闪不及,肩部被斧子划伤,鲜血喷涌而出。
    乐城一看将军受伤,不顾一切地上前从侧面举剑劈向那壮汉,那敌将急忙躲闪,只是胳膊被刺中,斧子掉落马下。敌将负伤急忙后撤,乐城回头看将军已经摇摇欲坠马下,尉迟麟急忙上前扶住他,把将军拉到自己的马上。
    “你照顾好将军,我去追杀他!”乐城说完策马追击敌将。满腔怒火的她挥舞着利剑,拼命的砍杀迎面而来的敌兵。她紧盯住前方不远处的敌军将领,一路砍杀,从侧面迅速接近他,近前挥剑斩杀他的坐骑,见敌将落马,直接提缰,战马高高扬起前蹄,对准敌将狠狠的落下,敌将瞬间毙命。
    叛军的副将被这一幕惊呆了,调转马头想奔逃,却被一旁的高翔提马追上,挥枪刺杀于马下,其余敌将纷纷奔逃。
    高翔在后面看的惊心动魄,他没想到这个小公主会有如此胆魄和身手,竟能于敌群之中斩将取其性命,不禁对她刮目相看。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护卫了,而是具备了将领的能力。
    敌兵失了将领,顿时溃散。乐城杀红了眼,仍然追击砍杀。直到被高翔追到拦阻,才停下来。
    “穷寇莫追,赶紧护送太子殿下赶路,我们必须在天黑前翻过这座山,山那边就是杜太守的大营了。”高翔说道。
    乐城此时才渐渐平息下来,调转马头往回走。她这时才觉得双臂发麻,浑身发软,疲惫不堪,手抖的剑都快握不住了。忽然想到将军,不知他伤的如何?乐城还是勉强打起精神,策马往回跑去。
    只见将军躺在地上,浑身是血,已经昏迷不醒。乐城下马走上前查看,将军的右胸肩甲被砍伤,血还在不停的往外冒,一旁的太医正在给他止血。
    乐城跪下来,查看伤口。肩甲骨被砍断,血根本止不住,乐城看看太医,说道:“伤的太深,用火钳止血吧,要不止不住的。”
    随着一股焦糊的浓烟冒出,高翔按住薛业挣扎的胳膊,乐城翻看将军的伤口,找出还没有止血的地方。经过三四次烫烙,才基本止住了血。看薛业已经瘫软不动了,高翔等人才松开手,太医开始给将军上药包扎。
    “别管我,快送太子走。”薛业拼尽全力对高翔说道。
    “知道,马上就好了,一起走。”高翔说道。
    薛业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只是努力看着高翔。高翔站起来,他非常明白那眼神就是命令,无法违抗。乐城说道:“高都尉,你护送太子殿下先走,我照顾将军。”
    高翔虽然心里十分担心将军和公主,但他不得不上马,召集人马准备出发。这时,张良娣走过来,查看了一下将军的伤势,说道:“公主,你和高都尉护送太子先走,我和太医留下,薛将军伤的重,不能马上走,我留下照看。”听张良娣这么说,乐城和高翔都惊呆了,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我的,你们马上走!”张良娣吼道。
    正好太子也走过来,说道:“不行,要走一起走。”
    张良娣忽然跪下,言辞恳切的说道:“殿下,你身系大唐安危,任重道远,切不可有任何闪失,贱妾不能保你一路平安,但绝不成为你的拖累!薛将军已经重伤,不能继续保驾,所幸高将军和公主还能扶保,请你们轻骑简从,立即出发去平凉和杜太守会合,不要误了大事!”
    “不行!我不会丢下你自己走!”太子说道。
    张良娣起身,忽然抽出旁边卫士的腰刀横在脖子上,喊道:“请殿下即刻出发,否则贱妾就自行了断!”张良娣此举震惊所有的人,众人慌忙劝解。可是张良娣非常坚定,一定要太子立刻出发。太子犹豫片刻,见张良娣心意已定,不得已命令队伍上马启程。
    面对如此情景,虽然十分担心将军的伤势,但此时,乐城也不能说什么。她蹲下来看看将军,将军无力地推她一下,乐城明白将军的意思,只得上马出发。
    张良娣看着太子远去,才急忙照顾剩下的人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暂避乱兵。她回头再次看看远去的队伍,心中祈祷:愿佛祖保佑太子能平安到达平凉,早登大宝。张良娣清楚,太子如能在平凉登基,那做为拼死护驾有功的自己,皇后之位就非她莫属。
    经过这次战乱,虽然危险重重,但也终于给了张良娣展示自己胆识和才能的机会,她信心满满,大唐的皇后之位终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策马前行,乐城心里不得不佩服这个张良娣胆识,舍了她自身的安危也要逼自己力保太子殿下,同时也把所有随行的文官和侍从留下,这样,太子就可以尽快到达平凉,与杜太守会和。
    乐城心想张良娣这招真是太绝了,为保太子殿下,以死相胁,现在自己被形势所逼,哪里还容自己想要照顾将军,只得策马追随太子殿下而去。乐城纵有万分不舍,也只能跟着队伍走了,况且自己曾经许诺要以死保护太子殿下呢。
    高翔走在前面,他想着刚才的情景都后怕,如果不是公主突然从右侧冲杀,直取敌将性命,在薛将军重伤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独自抵挡,那太子殿下就危险了。张良娣在一旁大概也是看的清楚,所以才以死相逼公主护驾太子殿下。
    高翔看看乐城,她似乎很是疲惫,低着头,在马上无精打采的摇晃着。看看前路,已经来到山脚下,翻过山不远,应该就可以到达平凉了。高翔振作了一下精神,策马走在队伍的前面。
    翻过山,前面是一片平原,穿过平原,应该就到达平凉了,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太子说道:“众卿打起精神,下了山,就可以和杜太守会和了。高卿,你前头开路,派个亲兵前去报信。”
    “遵命!”高翔立刻派人下山报信去了。一众人稍适休息,向山下出发!
    马上到山下了,太子显得轻松了许多,看着乐城独自走在前面,对身边高都尉说到:“高翔,你尚未婚配吧?”
    “是,殿下。”高翔回答。
    “那你可看中哪家的女子?孤可以给你做媒。”太子笑着问道。
    高翔听完心里一惊,太子问的太突然,自己根本还没仔细想过。他一时不知是太子真有此心,还是试探自己,只得回答:“殿下!叛乱不平,岂能顾及儿女私情?”
    太子看看高翔,不知他是有意推脱?还是真的现在不考虑成家,只好说到:“是啊,是啊,国难当头,还不是考虑儿女私情的时候。待日后平定叛乱,孤定会为你做媒,娶个中意的女子。”
    高翔谢过太子殿下,他看看走在前面的乐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路过来,忽然觉得和公主很有缘,可惜她已出嫁;就算没出嫁,以她由杨妃照看的身份,太子殿下也不可能准许他求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