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75章 征途1

    队伍又启程了,将军此时已经昏睡不醒,连日的征战消耗了他本就孱弱的体力。乐城骑着马走在车旁,忧心忡忡,她担心在这样山路不平的急行军,将军是否还能撑下去。
    经过一夜不停地赶路,队伍终于在天亮时到达陇州。乐城赶紧给将军收拾一间较为舒适地住处安顿将军,然后去给将军熬药。
    这时,太子殿下闻讯赶过来探望将军,见到乐城颇为惊讶,问道:“小枳!你怎么在这里?”
    乐城给太子行礼,说道:“不是殿下留下我照看将军的吗?高都尉不是也传殿下的命令,让我听候将军调遣吗?”
    太子大吃一惊,说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不是胡闹嘛!我以为你早就跟着父皇去西蜀了,怎么会留下你照顾薛业?”
    一旁的高都尉赶紧上前跟太子禀明情况,太子听罢挥挥手,示意他下去,然后对乐城说道:“额,大敌当前,皇妹能为国出力,是我大唐皇族的光荣。现在军中无将可用,你要照顾好薛将军。”
    乐城点点头说道:“殿下,将军一路行军十分疲惫,才刚刚躺下,恐怕不易起身迎候殿下。”
    太子笑了笑,说道:“我就是来看看,不必薛将军起身,既然有皇妹照看,我就放心了。”说完悄悄走到薛业床前看看,见薛业昏睡不醒,转身出来。
    乐城忽然想起新平妹妹和万春姐姐,于是跟着太子殿下出门问道:“殿下,新平妹妹和万春姐姐还好吗?”
    太子楞了一下,问道:“新平?新平没跟她母亲和父皇在一起吗?万春怎么会跟我们走?她,她还好吗?”看来太子什么都不知道,乐城看着太子殿下提到万春姐姐时十分吃惊,不禁有些纳闷。
    高都尉在一旁赶紧跟太子禀报了情况,然后对乐城说道:“公主放心,张良娣已差人将新平公主照顾的很好,万春公主毕竟是皇家公主,太子殿下是不会难为她的。”
    乐城看看高都尉,心里奇怪高都尉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但嘴上没说什么。只是为什么张良娣留下自己跟着将军?难道真如母亲说的,他们只是看自己有些功夫,可以帮着抵挡叛军吗?
    午后,队伍又向北出发。将军此时感觉略好些,但还是难以支撑,在众人的劝说下只得躺在车上继续行军。乐城骑着马走在车旁,看着周围茫茫的山野,不知要走到哪里才是个头。
    平路越来越少,不停地要翻山越岭,周围的景物越发的荒凉,使乐城不由得从内心感到有些恐慌。看惯了京城的繁华与富饶,面对如此荒凉的地域,乐城才感到天地之大和自己的渺小。
    夜幕降临,队伍在一处山坡下驻扎。照料完将军的饮食,安顿好将军休息,乐城终于有空坐下来休息一下。
    王魏儿给她送些吃食和水,乐城这时才感到极度饥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些天,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好久都没好好吃顿饭了。吃过饭,浓重的困意袭来,乐城就地睡着了。
    午夜十分,乐城迷迷糊糊地醒过来,感到全身酸痛,于是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看看隔壁的将军仍在熟睡,乐城来到帐外,站在坡上遥望远方。
    山下是一片开阔的草原,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将草原照亮,一条小溪从草原中间蜿蜒而过,在月光下如一条珍珠项链般闪闪发光。
    晚间清凉的风吹过草原,令人十分舒爽,这是乐城第一次见到草原,她十分兴奋,于是策马从山坡奔向草原,张开双臂,想要融入这广阔的草原。
    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吹散她多日来的恐惧与悲痛,她就这么任马带她驰骋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体验如飞鸟般的感觉。她多想化成这草原上的清风,自由自在地穿行在这空旷地原野,忘掉所有悲伤和忧愁,恐惧和疲惫。
    明月之下,幽黑的草原上,乐城立马于河畔。看着潺潺的流水如玉带般无限延伸到遥远的天际,乐城想起了母亲,耳畔回响起母亲临别的话语:“记着江南,记着我!”
    两行泪水悄然流下,她不停地擦去泪水,望着黑漆漆的远方,心中默默地念道:“我要回江南,我一定要回到江南!”
    乐城在黑暗中信马由缰,不知不觉地来到一群营帐附近。这大概是就是太子的行营吧,不知新平妹妹和万春姐姐是否在这里。乐城拴好马,独自走进营地打探。
    路过一处营帐,乐城忽然听见张良娣的声音,不由得驻足细听。
    “殿下,现在杨氏兄妹已被我们除掉,等下一步到了平凉,召集齐拥护殿下的大臣,就请殿下顺应民心,立刻登基,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共同剿灭安禄山这个叛贼!”张良娣说道。
    “不行!没有父皇的圣旨,自行登基,那可是谋反!到时父皇不承认,下旨讨逆,那孤可就成了叛臣逆子。”太子说道。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再不当机立断,难道眼看着大唐江山被那反贼所占?那殿下岂不成了亡国之人,到时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殿下的容身之地?”张良娣急切地说道。
    “父王,孩儿愿即刻前往西蜀,向皇爷爷禀明情况,请回传位旨意。”一个人说道。
    乐城听到这里,不知该如何是好,原来逼死贵妃娘娘竟是太子殿下!可是乐城却没有冲进去杀了太子为贵妃娘娘报仇的冲动,她现在心里明白,也许是杨家之前作恶太多了,就必然是这个结果。只是自己深受贵妃娘娘的教养之恩,没能保住她性命,实在深感愧疚。
    后面的话乐城不想在听下去,圣上老迈,或许早就该让位太子殿下了,眼下乐城只想知道她的姐妹是否还安好,于是转身准备离开。
    “你是何人!”忽然卫兵听到动静,上前围住了乐城,不由分说将乐城扭住带到营帐里。
    太子一见是乐城,吃惊地问道:“怎么是你?你大半夜不睡觉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是谁派你来的?”
    乐城摇摇头,答道:“我是自己过来看看新平妹妹和万春姐姐的,不想在帐外听到殿下在商议国事。”
    帐内几个人面面相觑,乐城明显地感觉到周围的人已经露出杀机,她左边站着的人已经抽出腰间的宝剑指向她,就等太子下令了。
    一旁的高翔急忙对太子进言:“殿下,万万不可杀了公主,她可是护驾有功之人啊!”
    “倓儿不可!”太子厉声呵斥道。他走过来扶起乐城,问道:“小枳,你都听见什么了?”
    乐城答道:“都听见了。”
    “你倒挺老实,既然承认都听见了,你觉得孤做错了吗?”太子问道。
    乐城摇摇头,说道:“殿下没错,只是贵妃娘娘有恩于我,小枳就不能不闻不问,为何非要逼死娘娘,放她一条生路不行吗?”
    “殿下!不能留着她,她毕竟是杨氏的人,又会武功,太危险了。”张良娣说道。
    “父王,这都是我们的人,量她一个人也翻不起什么浪。”一旁的广平王说道。他走到乐城面前,接着说道:“杨氏于姑姑有恩不假,可是她魅惑圣上,疏于朝政,奢靡贪腐,杨相在朝中排除异己,逼得安禄山造反,指使边令城诬陷高、封二位将军通敌,导致潼关失守,长安陷落,致使千万百姓惨遭屠戮!姑姑还觉得杨氏不该死吗?再说,只要她还活着,那迟早得为杨家报仇,那兵谏的将士如何安心保护圣驾?”
    原来害死封二一家的幕后黑手又是这个杨相,看来杨家真是作恶太多,人神共怒,是天道报应了。乐城无言以对,她低着头,喃喃说道:“那就凭殿下处置了。只是姐姐万春实在没做什么,殿下就不要为难她了。”
    太子说道:“你们都是孤的皇妹,孤做为长兄自然要负责照顾你们,你不用怕,孤相信小枳年纪虽小,但也是明辨是非的人,绝对不会为难于你们,你回去吧。”
    乐城被太子殿下的一番话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跪在太子面前说道:“谢太子殿下,小枳愿以性命保殿下平安到达平凉!”
    看着乐城走出帐外,张良娣着急地问道:“殿下!你真不怕她不利于你?”
    太子摇摇头说道:“小枳是个老实人,孤相信她!再说眼下无将可用,只有她能照顾薛业,而且也能当个武将用,好歹抵挡一下叛军,也能争取些时间。”张良娣觉得眼下也只能如此了,便不再追究。一旁的高翔总算松了口气。
    清晨金色的阳光将大地照亮,乐城被帐外的嘈杂声惊醒。她走出帐外,看到一处处的炊烟升起,人们开始做早饭了。乐城赶紧拿个水桶跑到溪边打水,她要在将军醒来前做好早饭。
    “公主,这么早就起来了。”高都尉在后面打招呼。乐城一看是高都尉,没好气地嗯了一声。高都尉递上一袋黄米,说道:“这是张良娣特意给薛将军弄的,你回去赶紧给将军煮点喝吧。”
    乐城一听有黄米,不禁回头朝他笑了笑,接过米袋道谢。高翔不禁愣住了,原来这个小公主也可以笑的如此明媚温婉,直击心灵深处,使人怦然心动,令他不禁脸红耳热。高翔赶紧将目光转向别处,努力保持着自己应有的矜持。
    乐城打好水,扛着米袋,准备往山上走。高都尉走过来接过水桶,说道:“我帮你拎上去吧。公主,大晚上的,以后千万别乱跑了,昨晚你真是命悬一线啊,吓死我了。”
    乐城看了看这个高都尉,觉得这个人还是挺关心自己的,他能不记前仇,屡次救助自己,不禁对之前那样对待他感到十分愧疚。
    到了坡上,高翔放下水桶,开始帮着劈柴生火,乐城忙着淘米煮粥。等乐城煮好粥,乐城上前道谢,高翔微微一笑,问道:“薛将军还好吧?”
    “昨天服了药,晚上睡得还好,谢谢高都尉。”乐城回答。
    高翔看看乐城,靠近她耳边低声说道:“公主殿下,不用谢,不过请下次不要再违反军纪。”说完调转马头,悠然而去。乐城的感激地看着高都尉的背影笑了笑。
    乐城将热粥端到将军身旁,见将军已经醒来,赶紧上前扶起将军。
    “你还真有本事,从哪里搞的黄米?”将军看着热腾腾的黄米粥问道。
    “张良娣给的,我已经替将军谢过张良娣了。”乐城回答。
    将军笑了笑,说道:“这些天辛苦你了,这么早起来做煮饭丫头。”乐城笑着摇摇头。
    “这是到哪里了?”将军边吃边问道。
    “过陇州了。”乐城回答。
    将军愣了一下,接着问道:“圣上也往北走了吗?”
    “他们往西蜀去了,只有太子殿下往北走。”乐城说道。将军听完邹着眉头沉吟片刻,他看看乐城,问道:“你确认只有太子向北走吗?”乐城点点头。将军神色凝重,他放下碗,对乐城说道:“去把尉迟麟叫来。”
    乐城犹豫片刻,还是退出营帐去叫尉迟麟了。
    太子营地的人们已经开始出发了,乐城赶紧招呼王魏儿收拾灶具,准备出发。
    忽然,乐城看见远处一队军士推着几个被捆绑的人来到草原边上,随后挥刀将那几人斩首。
    乐城吓了一跳,不知出了什么事,慌忙往回跑。跑进将军的营帐,将刚才的事情讲给将军。将军皱着眉头,对尉迟麟说道:“你去打听一下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尉迟麟回来报:“是太子殿下下令斩杀了宦官边令诚和崔光远,罪名是他们克扣将士军粮,还有通敌卖/国。”
    将军听罢微微一笑,说道:“知道了,我们出发吧。”
    乐城一听是斩了边令诚,不禁内心万分激动,这个害死封二一家的人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了。封二,你可以瞑目了,害死你全家的人也被斩了!同时,乐城更加感激太子殿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