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62章 营救

    槐香叫青蠡先停下车,和乐城、青蠡商量后,定下实施的计划,才又继续赶往济王府。这会儿,槐香稍微觉得有点底气,她看看四周,隐隐觉得自己或许还能回来。
    到了宫门口,正好看见封二当值,槐香心中大喜。封二默默地看了乐城一眼,问道:“公主为何现在出宫?”
    槐香故作镇静地说道:“奉贵妃娘娘之命,有要事前去浏漓院!小侍郎,我们可能会回来晚些,到时还要麻烦你开一下侧门。”封二点头放行。
    乐城此时急着出宫,无心和封二说笑,只对他笑了笑,便急着赶路了。
    等她们赶到济王府附近时,见王府外已被围住,里面有厮杀的声音传来。
    乐城急忙准备下车,被槐香拉住,问道:“里面已经打起来了,你那点功夫如何应对?”乐城此时哪里顾得上那么多,抽剑一跃而下。槐香急忙说道:“记得按计划实施,千万不要让人发现你是谁?”乐城点点头,随后冲了出去。
    槐香看着乐城跃墙而进,觉得她毕竟没有经过实战,恐怕不是那些刺客的对手,于是赶紧让青蠡也跟着。
    青蠡却还是按计划迅速将马车赶到哥帅府外的墙角,然后下车,卸下车驾,将马拴好,拿出连弩翻墙而入。
    槐香急忙说道:“我在这里等你们,你赶紧进去接应小枳,记得不管救没救到人,都要及时撤回来,千万别被拖住。”青蠡点点头,掏出手巾蒙上脸,迅速跃上墙头,往济王府方向跑去。
    再说乐城来到济王府内,见府内已经围满了官兵。乐城心里极度惶恐,她定了定神,按计划沿墙壁直入济王府后院房顶,直到卧房外,终于看到济王和他的府兵被一群黑衣人围在中间。
    后院外被火把照的通亮,围满了官兵,领头的正是杨相手下参将魏钟。
    魏钟对这些人喊道:“都给我听好了,安禄山谋反,刺杀皇子,罪不容诛,府内所有刺客,格杀勿论!”
    见黑衣人将济王一行人逼入屋内,李峒此时已经身受重伤,被济王拖着回到屋内。乐城在屋顶观察片刻,迅速飞身直下,破窗而入,挥剑砍断屋内烛台。
    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她趁乱冲过去,一把拉着济王翻后窗而出,直上屋顶。
    “你是谁?这到底怎么回事?!”济王在后面问道。
    乐城此时哪里顾得上回答,紧紧拉着济王穿过济王府,飞奔至院墙边。青蠡正好赶过来,他对乐城说道:“马在墙外,你们赶紧走,我断后!”说着掏出连弩向追过来的人射去。
    乐城拉着济王翻身跳下院墙,拉着济王准备上马。济王却挣脱乐城,厉声问道:“你到底是谁?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李峒,李峒还在院内,我得去救他出来。”乐城心里甚是着急,一把拉过济王低声吼道:“你先跟我走!李峒会没事的,有人救他。”
    此时城门已关闭,两人骑马飞奔到南城墙旁,乐城迅速下马,牵着马走下阴渠,济王跟着她走下来。
    乐城急匆匆走在前面,到了栅栏前,一剑劈开门栓。深秋季节,护城河水位低了许多,可以涉水而过。越过护城河,两人连推带拉的把马弄上河岸。
    “殿下,你快走吧!”乐城说完转身准备离去。却不想被济王从后面抓住衣领,一把扯掉面罩。
    “是你?!”济王看着乐城吃惊到了极点,“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伸手?跟谁学的?你还有多少本事是我不知道的?”
    乐城心里着急,急忙说道:“杨相欲害你,快走!赶快离开京城去找陇西王爷,那里才安全!”说完急忙推济王上马。
    济王转身说道:“你自己要小心,若见了李峒告诉他去陇西找我,回去设法给母亲报个平安!”乐城点点头,济王还想说什么,却被乐城猛拍一掌坐骑,策马离去。
    济王回望着夜色中远去的长安城,不禁悲从中来。这还是父皇统治下的长安城吗?身为大唐皇子,却被叛贼奸佞追杀,不得不亡命出逃,怎么会这样!
    乐城转身沿原路返回,到了哥帅府外,槐香从角落里出来,问道:“济王出城了?”乐城点点头,槐香松了一口气。
    这时青蠡牵着一匹马也到了,乐城惊讶地问道:“你哪里弄得马?”
    青蠡得意地说道:“他们冲进了哥帅府,我趁乱在哥帅府偷了一匹马,也是黑色的,应该不会有人注意的。”
    槐香在一旁说道:“你们两个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赶紧给我回宫!”一行三人匆匆赶回宫。
    进了宫,乐城先回到凤阳阁换了身衣服,用过晚饭,想到济王的嘱咐,准备前往绫绮殿。
    槐香拉住她呵斥道:“你疯了!这时候去绫绮殿,很容易就被人查出来你干了什么。”乐城一听,觉得姑姑说的是,只得作罢。
    夜色深沉,太液池水在夜色里泛着清冷的波光。一个小太监匆匆穿过悠长的小径,赶往绫绮殿,将济王的事情禀报钟娘娘。
    钟娘娘本已歇息,听荷月报表弟苏都护有要事相告,急忙起身来到偏厅。听完小太监的禀报,顿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吓得荷月急忙命绿玉去传太医。
    天明十分,乐城正用早饭,绿玉匆匆赶来,请乐城过绫绮殿一趟。乐城估计这个时候钟娘娘已经得到消息,于是赶紧跟着绿玉前往。
    到了绫绮殿,听见里喧闹嘈杂,于是赶紧走进去。这时荷月匆匆跑出来说道:“娘娘都哭的晕过去数次了,昨晚请求见圣上,可是圣上没有召见,娘娘都快急死了,怎么办啊?”
    乐城顾不得许多,急忙闯进钟娘娘的卧房。只见钟娘娘瘫卧在床榻之上,手里却握着一把匕首,周围的宫女吓得不敢近前。
    “你们都给我退下,我要去见陛下!我要救我的环儿!”钟娘娘喊道。
    “见过娘娘!”乐城走到近前行礼,趁钟娘娘还没回过神,冲上去一把夺下匕首,递给身后的槐香。钟娘娘被乐城的举动吓的楞了一下,随后试图去抢夺,被乐城一把按到在卧榻上。
    乐城凑近钟娘娘耳边小声说道:“娘娘放心,殿下已安然出城!”紧接着换成劝慰的语气说道:“娘娘,身子要紧,千万要保重,不然文晔姐姐知道了该多伤心。”
    钟娘娘稍稍一愣,随后痛哭起来,一旁的槐香走到荷月身旁说道:“你们都下去吧,公主和娘娘有话说。”荷月看了一眼钟娘娘,随后招呼人退出寝殿。
    确认济王已脱险,钟娘娘悲喜交加,说道:“环儿到底做了什么?让安禄山这狗贼去谋害他!我要去找圣上评理。”
    “娘娘当然要去找圣上,不然就不合情理了。可是现在最要紧的是保全济王殿下的安全,济王虽然出了城,但安禄山不会轻易放过他,所以娘娘应该尽快通知你的亲信设法保证济王殿下路上的安全。”槐香在一旁说道
    钟娘娘恍然大悟,急忙吩咐荷月拿出一件玉佩,自己亲书一封信交给乐城,吩咐道:“小枳,你马上出宫设法立即把这个交给兵部的苏都护,请他务必设法妥善安顿环儿,知道吗?”乐城点点头。
    “快去吧,不要在这里多呆了。”钟娘娘吩咐道,乐城拿了玉佩和信笺,匆匆退出。
    走在路上,乐城佩服地说道:“还是姑姑想的周到,我都没想到济王殿下出城后还有危险呢,多谢姑姑了。”
    “连济王出城后的事都想得如此周全,真不是一般姑姑有的见识呢,倒有大将风采。”青蠡跟着说道。
    槐香瞪了青蠡一眼,说道:“好了!不用你瞎吹捧!以后都给我老实点,昨日之事不可对外吐露半字!我可不想再这么担惊受怕的,你们这两个要命的祖宗!这两天哪也不许去,老老实实地给我呆在屋里!”
    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槐香差青蠡悄悄出去递送了钟娘娘的信笺,顺便到浏漓院给公孙师傅替乐城告假,说贵妃娘娘让乐城公主这些天在宫里休养。
    苏都护接到钟娘娘的信笺,让青蠡带话给钟娘娘,说他估计到安禄山和杨国忠会继续追杀济王,已经派人将济王藏匿起来,准备护送去岭南,请娘娘放心。只是济王的贴身随从李峒已经被乱兵所杀,怕济王一时难以接受。
    李峒死了,他可是济王最亲近的随从,自小就跟着济王的。青蠡回想着昨夜情景,确实没见到李峒突围出来。虽然他不喜欢李峒总是对乐城那种傲慢的态度,可是如今他惨死,青蠡不禁感到十分悲伤。
    公孙师傅一听乐城告假,不禁十分担心,问道:“贵妃娘娘责罚小枳了吗?”青蠡表示一概不知,这令公孙师傅更加担心,后悔昨日没拦着她,不过事已至此,也无他法,只得先放青蠡回去了。
    青蠡走在路上,看着繁华的长安城一如既往地安定祥和。街市依然嘈杂热闹,人们依旧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昨夜惊心动魄地杀戮,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这繁华掩盖下的暗流马上就会掀起滔天巨浪,将这历经百年的繁华国都变得面目全非!而他的舅父,正是那个助纣为虐的人!
    杨相忙活了一晚上,却没能如愿以偿。即没拿到济王手里可以证明安禄山谋反的信笺,也没找到安禄山谋刺济王的铁证—济王的尸首。
    他搜遍整个京城,都没能找到济王,只抓到那几个契丹刺客,还有几个济王府护卫的尸首,就算包括济王亲随李峒的尸首,也不能说明什么。仅凭几个刺客的供词和济王府一些家丁的尸首就说安禄山谋刺亲王,显然没有说服力。
    他气急败坏地在府里咆哮道:“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谁在从中作梗?那个中途杀出来的人是谁?都给我一一查清楚!我倒是要看看是哪个混账敢跟我作对,本相定叫他死无全尸!”
    在儿子的劝说下,他坐下来,慢慢恢复冷静,琢磨着到底是谁坏了他的好事?他扭头看着儿子杨暄,吩咐道:“去给我仔细查,都有哪些人知道这个消息,一个都不许漏掉!凡是有嫌疑的一律格杀勿论,看哪个还敢跟我作对!”杨暄点头下去了。
    经过数日查找,杨暄也没能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自己手下的人一一核查过,没有什么嫌疑,应该不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父亲那边知道此事的人只有魏钟,其他人并不知晓,也应该没问题。
    他仔细回想,济王应该事先不知,要不早就跑去找圣上告发安禄山了,不会还呆在府里坐以待毙;难道是安禄山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不会,他们的确是动手准备刺杀济王。
    那个中途杀出来的一伙人到底是谁派来的?能如此迅速地将济王救出,定是早就得了消息,做好准备的。难道是贵妃娘娘那里出了纰漏?可是贵妃娘娘也是临时知晓,不可能反应那么迅速吧,除非……。
    杨暄查了半天,都查不出这伙人的踪迹。这令他十分恼火。查不出有价值的线索,如何向父亲交代?
    不过,魏钟还是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城门报那晚确实没有任何人出城,那就说明济王当晚并未出城。如果没出城,那他能躲到哪里去呢?他还查到了苏都护在事发当天差人进宫给钟娘娘报信,第二天又派人出城前往陇西郡公的王府—陇州。
    杨暄只得把这仅有的线索报给父亲。杨相听完沉吟良久,说道:“难道是贵妃娘娘禀报了圣上?”
    杨暄似乎豁然开朗,兴奋地说道:“对啊!一定是姑母!姑母禀报了圣上,要不那些人没那么及时赶到!那营救济王的人伸手敏捷,熟悉逃走路线,应该是羽林军里的高手;他们逃入哥舒翰的府邸后就有人接应,显然是哥舒翰得了圣上口谕后才助济王逃走;全京城谁能调得动哥舒翰?只有圣上!我们搜遍全城都没能找到济王,那他一定是跑进宫里了;那个苏都护是钟美人的表弟,济王估计就是由他奉命护送到李瑀那里。”
    “胡说!如果圣上知道此事,直接下旨缉拿安禄山即可,根本不会这般大费周章。”杨相吼道。
    “禀相爷!在下觉得未必如此。可能圣上一时吃不准到底是相爷您栽赃安禄山,还是安禄山真有此举?在无实据的情形下,只能先派人保住济王再说。”魏钟在一旁说道。
    杨相一听,觉得魏忠分析的甚是有理,不由得气得拍案大骂:“妇人之仁!贵妃真是糊涂至极!虽然牺牲一个济王,但可把安禄山这个祸根连根拔起,不止是确保我杨家在朝廷地位无忧,而且也除掉了藩镇独大的这个毒瘤!这么好的机会,没想到却被贵妃搅和了。她一定是觉得圣上钟爱这个济王,一旦济王死了,圣上一定伤心欲绝,就没心思陪她去华清宫泡温泉!要么就是她对安禄山还有余情,还舍不得这个死肥猪!”
    他抬头看看杨暄,接着说道:“看来以后要提防着贵妃了,不能什么事都让她知道,省的她坏了我的事!”
    杨暄在一旁说道:“姑母真是糊涂的紧,这次一击不中,往后怕是再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了。经此一事,那安禄山必然如惊弓之鸟,定会急着返回属地,召集属下谋逆;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返回属地,要把他扣留在京城,逐步瓦解他的属下,才是要紧的。”
    杨相点头说道:“我儿所言及是,立刻召集相府参事,商量对策!”杨暄点头称是,转身下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