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57章 山雨欲来

    这几日,乐城被师傅差遣的到处跑,这日走过长兴街,忽然想起将军让她还书,都没工夫过去,于是赶紧吩咐青蠡去了薛府。
    来到将军书房,乐城恭谨地将书递给将军。薛业接过书,翻了翻,问道:“这些书你都看完了?”乐城点点头。
    薛业苦笑了一下,问道:“你怎么喜欢看这些书?”
    乐城低着头说道:“觉得有意思,就看了。”
    薛业看看乐城,遗憾地说道:“可惜你是个女孩,没啥用!不过看了也好,将来可以教孩子。”乐城翻了翻眼睛,准备告辞。
    这时韩成进来,对将军说道:“将军,老爷回信了。”说完递上信笺。
    薛业打开信看着,韩成在一旁急切地问道:“老爷怎么说?”薛业抬起头看看韩成,表情十分复杂地点点头,淡淡地说道:“可以回去了。”
    韩成显得十分高兴,说道:“终于可以回去了,十几年了,我终于可以回老家了。”说完高兴地跑出去。
    乐城惊讶地问道:“将军要回老家吗?”薛业微微点点头。“那要回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呢?”
    将军看看乐城,缓缓说道:“不会回来了,我这就向兵部提出辞呈,告病回乡。我已离乡近二十载,现在久病难愈,恐时日无多,还是回去安度余生吧。”
    乐城摇着头,说道:“不,不会的。将军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还能跃马横枪,驰骋疆场。”
    将军看着乐城笑起来,他摸摸乐城的头说道:“小公主,真是长成大姑娘了,也学会安慰人了。记得第一次见到你,还是个毛丫头,穿着不合身的礼服给我斟酒,还乖巧懂事地把酒换成茶水,这一晃也有五年多了。能撑到今日,还得多谢你和你师傅。”
    “将军,那是第二次。”乐城说道。
    “对,对,第二次,第一次是在你师傅那里,可是我实在没印象。”薛业接着说道:“那次见你,就觉得你就象我的大女儿,她如果还活着,应该也是你这般年纪,你这般性情。等你出嫁那天,也不知我还能赶来道贺不。”
    “将军说过的,我也觉得将军象父亲一般。”乐城动情地说道。
    薛业一听乐城这么说,吓了一跳,赶紧摆手说道:“这个不能胡说!这是冒犯天威!千万不能再说了。”乐城赶紧点点头。
    “这些年多谢你的照料,要不是你请来云靡道长,也许我早就不在了。我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以谢你,这把弓弩是我从突厥那里缴获的,可以连发箭,送给你做纪念吧。”薛业从身后的书架上取了一把精巧的弓弩和一盒箭递给乐城。
    乐城接过来谢过将军,仔细打量这支弓弩。
    “送给你玩的,可千万不要乱射。”薛业嘱咐道。乐城点点头。
    “小枳,我教你练剑是陶冶情操的,可千万不能因为有了功夫就去随便用!将来若是嫁了人,更不能用来对付你的驸马,知道吗?”薛业嘱咐道。
    乐城一听愣住了,难道将军知道她去打了姐姐的驸马?可是这事只有自己和姑姑知道,难不成驸马还舔着脸自己出去说?不可能啊!
    “怎么?你认为我说的不对?”见乐城没吱声,薛业忧虑地问道。
    “啊?将军说的对!小枳谨记。”乐城赶紧回答。
    薛业有些疑惑地看看乐城,问道:“你是不是已经在外面打了什么人?”
    乐城一听赶紧摇头,坚定地说道:“没有。”
    薛业接着说道:“那最好。你回去跟你师傅也说一声,若她想来看我就来吧,那把胡琴你顺便带给你师傅。我最近实在是身子虚,不便走动。”乐城点头,告辞将军。
    走到长兴街,迎面看到过来一队人马。乐城仔细一看,一眼看到济王身披银白斗篷快马而来,不禁兴奋地招手喊道:“殿下,你回来了!”
    然而济王并没象以往一样过来抓住她的腰带将她提起来放到马上,只是冲她点个头,就飞快地朝安上门方向奔去。
    乐城感到非常失落,她不明白这次济王是怎么了,这么冷落她。她一直站在原地看着济王远去,直到济王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
    “看样子殿下是有急事要禀报圣上,我们回去吧。”青蠡在一旁说道。听青蠡这么说,乐城忽然明白济王不是有意冷落她,又高兴起来,说道:“那我们快去济王府告诉梅姐姐吧。”二人急忙赶往济王府。
    到了济王府,乐城直奔后院去找梅姐姐。刚到正厅门口,就听里面有人喊道:“你快去把他给我拦下来,千万别让他面见圣上。”只见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冲出来,差点和乐城撞个正着。
    乐城往旁边一闪,抬头看见一个中年王爷从正厅出来,他看见乐城正看着他,问道:“你是何人?怎么不见通报就进来了?”
    一旁的官家赶紧回道:“禀王爷,这是乐城公主,经常过王府来,府里的人都认得,就没有通报。”
    王爷点点头,接着问道:“是钟娘娘让你过来的?”
    乐城想起此人就是济王常说的陇西郡公,曾经见过一面,赶紧上前给王爷见礼,回道:“禀王爷,不是娘娘叫我来的,是刚在长兴街见到殿下回来,就特地来告诉梅姐姐一声。”“
    “你刚见到李环了?他往哪里去了?”王爷急切地问道。
    “殿下进宫去了。”乐城回道。
    “你确认他已经进宫了吗?”王爷急切地问道。乐城点点头。
    陇西郡公一拍大腿,急的在门前转了几圈,说道:“这个李环,怎么这么沉不住气!我就晚来一步,就没拦住他,这下坏了,不但打草惊蛇,还要引火烧身!”
    这时梅香在黛婉的搀扶下从后院走过来,给陇西郡公见礼。陇西郡公赶紧扶住她说道:“弟妹身子不适就别出来了,外面的事由我来处理。”
    乐城走到梅香旁边问道:“梅姐姐不舒服?是不是受寒了?”
    黛婉推了一把乐城,笑道:“别胡说!王妃是又有身孕了。”看着乐城呆住的样子,梅香忍不住笑起来。
    不过,她现在没心思跟乐城说笑,急忙问陇西郡公:“看来夫君是已经进宫了,那接下来王兄看如何是好?”
    陇西郡公忽然回头对乐城说道:“你是不是有宫牌?”乐城点点头。
    “太好了!你立刻赶到未央宫的寿安殿,拦住济王,就说是我让他不要见圣上,立刻回府,知道吗?快去!李环应该先去宣政殿,但我估计圣上这个时候应该在寿安殿,应该还有时间,拿着我的腰牌快去。”陇西郡公急切地说道。
    乐城接过腰牌飞奔出济王府,一路赶往寿安殿。到了寿安殿外,青蠡急忙上前问门口的小太监是否见济王来过?小太监摇摇头说道:“没有。今儿一早圣上和娘娘都去了两仪殿。”
    乐城一听急忙赶往两仪殿。到了两仪殿外,乐城远远地就看见李峒站在殿外的台阶下,一下子就泄气了。她下了车,向李峒转述了陇西郡公的吩咐,把腰牌也给了李峒。
    李峒倒没显出慌张,只是对乐城说道:“麻烦公主殿下跑一趟,等殿下出来,我会转达。”乐城忍不住说道:“王爷吩咐我一定要拦下殿下的,可是还是来晚了,殿下会有危险的!”
    李峒笑起来,骄傲地说道:“我们殿下是堂堂皇子,那安禄山不过是个番将,还能奈何我们殿下?你回去吧,我会转告殿下。”
    乐城看看李峒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好准备回去。
    这时一个肥硕无比的人来到殿前,扭动着巨大的身躯从乐城跟前走过。他看了乐城一眼,随即登上台阶进殿。
    那是让乐城终身难忘的面孔,浓密卷曲的毛发布满面部,那被满脸肥肉挤的成一条缝的眼睛却露出狡诈凶狠的目光,那硕大满是肥肉的身躯令乐城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乐城真切地感觉到他每走一步,地面都在震动。
    对于乐城来说,与其说那是个人,还不如说是个怪物。乐城极度震惊地看着他走进大殿。她和青蠡面面相觑,显然都受了惊吓。回头看看李峒,李峒也极度震惊,颤声问道:“他就是安禄山?”
    乐城回过神来看看李峒,问道:“殿下会有危险吗?”李峒看看乐城,十分没把握地说道:“圣上还在殿内,应该不会吧!”两人没再说话,惴惴不安地等在殿外。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济王走出来,他看起来十分疲惫和沮丧。李峒赶紧迎上去问道:“殿下,没事吧?”济王摇摇头,自顾往前走。
    “殿下,陇西郡公让我过来阻拦你面见圣上的。”乐城跟在后面小声说道。济王停下来,回头看看乐城,顿了一下说道:“知道了,你回去吧。”说完继续走了。
    乐城站在原地,看着济王远去的身影,忽然感到十分凄凉。她从未见过济王象今天这样没落和疲惫,在她的印像里,济王总是朝气蓬勃,威严睿智,充满信心的样子。
    济王一回到府里,陇西郡公就急忙上来询问情况。济王疲惫地来到书房,陇西郡公急切地问道:“不是跟你说了,有情况先知会我的吗?怎么就那么着急跑去面圣呢?”
    “我不是已经派人送信给王兄了吗?”济王说道。
    “那怎么不等与我商量再行事呢?”陇西郡公责备道。
    “事情紧急!我已拿到安禄山预谋叛逆的确凿证据,他的部将何千年察觉后竟一路追杀于我。”济王说道。
    “那你也不能着急去面圣!你真是太年轻,实在是缺乏经验!你想想,安禄山现在佣兵二十万,朝内兵力才不到八万,一旦事发,如何对抗?此次圣上让你去巡视河东,主要目的还是安抚当地将领,昭示皇恩。可是你却掌握了他们谋反的证据,这不是逼他们起兵造反?圣上为平息事态,一定会当着安禄山的面斥责于你,让你给他赔罪,是不是?”陇西郡公说道。
    “可是他们已经准备谋反了!他们大量购买兵器,囤积粮草,绘制了进军的详细地图;他们还私造钱币,私下调动兵力部署;何千年和严庄之间的往来信件被我截获,上面有具体的兵器配备和粮草储备数量,还有进兵路线指示。”济王说道。
    “你这些都呈给圣上了?”陇西郡公问道。
    “信件还没有。回来路上我被追杀,信件我已差心腹绕路先送往你那里。”济王说道。
    “哎呦!你这不是害我嘛!这把我也牵扯进去了。”陇西郡公着急地说道,他在屋里转了两圈,说道:“事已至此,这些天你就不要再出府了,我想办法去平息此事。”
    “他们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如何平息?当务之急是赶紧调动兵力,事先部署,做好防备,使之不敢起兵造反!要么就扣住安禄山,不让他再回河东!”济王拍案而起,激动地说道。
    “如何防备?京畿只有不到八万的兵力,而且国家久无战事,早就马放南山,朝内缺乏可领兵的大将,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聚集精兵良将与其对抗?扣住安禄山?那得圣上下旨才行!”陇西郡公说道。
    “不是还有陇右和剑南的十几万兵力吗?”济王说道。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年李林甫专朝,大肆任用番将,早已形成藩镇割据态势,他们能完全听命朝廷调遣?现在又是杨国忠这个小人当道,他与安禄山争权夺利,相互排挤,圣上又如此宠信杨氏兄妹,安禄山不准备后手才怪!”陇西郡公说道。
    “那王爷说怎办,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父皇对此似乎毫无察觉,我都将事情说的清清楚楚,他还是不相信安禄山在准备谋反!”济王无奈地说道。
    “如今确实形势紧迫,我要立刻找太子和杜太常商议。太子多年受安禄山和杨国忠的排挤,这次必定会全力支持我。你此次举报安禄山,必招他嫉恨,我怕他会狗急跳墙谋害于你,所以最近你就不要擅动,呆在府里哪也不要去了。”陇西郡公嘱咐道。
    济王急切地说道:“太子优柔寡断,还是请王爷务必奏请父皇尽快调兵河东,否则就来不及了!”济王急切地说道。
    “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就老实呆在府里吧!我先去找太子商议。”陇西郡公说完离去。
    济王极为忧虑地看着陇西郡公的背影,摇着头自语道:“他还是没意识到事情有多么急迫,我该怎么办?”
    他回头看看身边的李峒,李峒上前说道:“殿下,你先回屋歇息,王爷自会处理此事!”
    “他处理什么!现在找太子又有何用!为什么他们都没意识到现在形势有多危机!安禄山随时可能反叛,到时仅凭京畿这几万养尊处优的兵将如何能抵挡安禄山的二十万铁骑!父皇!父皇竟是如此糊涂!”济王气的直砸桌几。
    梅香走进来,默默地站立一边。见济王火气消减一些,倒了杯茶递过去,说道:“回来连口水都没喝,先喝杯茶润润喉咙吧。”
    济王将茶一饮而尽,略带歉意地看看梅香,摆摆手说道:“没事了,你先去歇着吧,让我自己呆会儿。”梅香看看济王,没再说什么,静悄悄地走出房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