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42章 彷徨

    这些日子乐城总是围在炉旁熬药,不是给母亲熬药,就是给将军熬药,搞得一身的药味,连贵妃娘娘都注意到她身上的味道,关切地询问,嘱咐槐香要多加注意乐城的衣着饮食,不要染上风寒。
    贵妃娘娘看乐城衣衫单薄,还特意让阿蛮取了自己的一件狐毛大氅送给乐城;尽管乐城解释由于自己练功,一向就穿的少,根本不用穿这么贵重的大氅,贵妃娘娘还是让她收了,乐城只得谢恩退出。
    拿着这件狐毛大氅,乐城心里万分高兴,这样今天冬天母亲再也不会冻着了。槐香在一旁看出了乐城的心思,说道:“这件大氅太贵重了,如果被人发现你母亲穿着,第一时间就有人去禀告贵妃娘娘,治你大不敬的罪!所以还是先拿回去用旧布包裹好了再悄悄拿给你母亲吧。”乐城非常感激地看着姑姑。
    天气越加寒冷,一夜北风过后,今年的第一场初雪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将整个长安城装点成一幅壮丽的水墨画;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树木村舍,都掩映在一片白茫茫的底色中。
    乐城和青蠡一早欢快地跑到凤阳阁外堆雪人,红菱和香桂也忍不住跑出来一起玩耍,嬉笑打闹声回荡在凤阳阁的上空。
    大家正玩的起劲,青蠡忽然看到文晔公主不知何时站在院外,披着一身青绿的暗花大氅,芄兰在一旁撑着一把朱红油纸伞,宛若画中的仙女飘落凡间一般,看得青蠡都呆了,竟忘了通禀。
    “这么没规矩!不去通报在这里发什么呆?”芄兰呵斥道。青蠡这才慌忙跑回院子通报。
    乐城急忙跑出来,看见姐姐吃惊地问道:“今天下雪,这么冷姐姐有事叫我过去就好,怎么自己过来了?”
    文晔公主莞尔一笑,说道:“我是姐姐,怎么能叫你跑呢?”文晔公主边说边往屋里走,进了屋,脱去大氅坐在暖炉旁,伸手烤着火。
    “姐姐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乐城在一旁问道。
    “没事就不能来吗?”文晔公主笑着说道。
    “当然,当然可以!”乐城答道,说着斟好一杯热茶递给姐姐。
    文晔接过茶慢慢品着,说道:“过了年我就出嫁了,剩你一个在宫里,难免寂寞,到时要经常来我这里走动啊。”乐城点点头。
    两人相坐片刻无语,文晔笑了笑说道:“妹妹如今长大了,话更少了。记得小时候你就话少,只知道傻笑和点头,我们在一起玩,从头到尾几乎都是我在讲话。”
    乐城笑了笑说道:“是吗?我都不觉得啊!”
    “她只有跟封二在一起的时候才话多。”青蠡在一旁说道。
    “你别胡说!”乐城听青蠡这么说吓了一跳,害怕姐姐责怪她不守宫规。
    文晔公主笑了笑,说道:“那个小侍郎吗?我现在倒觉得有个这样的朋友也挺好。小的时候皇兄陪我玩,那时候的日子是最美好的;后来他长大了,去了边关,每年只回来一次,我就盼着他回来日子,一家人能在一起吃个饭也是热闹的。如今他成亲了,再也不能象以前一样陪我了。”
    文晔看看乐城,继续说道:“长大了,兄弟姐妹就分开了,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去嫁一个陌生的人,去开始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小枳,趁没嫁人前多认识一些朋友吧,不要象我,出了宫,除了皇兄,竟没有一个朋友。”
    乐城点点头,其实细想一下,除了封二,自己也没有其他可以一起嬉闹的朋友了。
    雪还在下着,一片片地从眼前飘落,乐城陪姐姐漫步在已经白茫茫一片的太液池边。
    一路默默无语,周围寂静的似乎都能听到落雪的声音,仿佛这世上只剩下她们姐妹二人。
    两人各自想着心事,内心的寂寞与彷徨在眼中表露无遗。大明宫,这个她们一起成长的地方,承载了多少童年的欢乐和年少的轻狂,竟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了。
    绫绮殿的钟娘娘最近是忙乱不堪,一边是文晔公主的婚事要一件件地操心,一边是济王妃快要临产了,忙的钟娘娘宫里宫外不停地奔忙,实在有些吃不消。只得抓了乐城当差,替她往济王府送各种东西和信息。
    下了几天的雪,天终于放晴了。一早起来,屋外寒风刺骨,乐城披了件鹅黄大氅出门前往济王府,替钟娘娘送些补品给济王妃。
    进了济王府,看着梅姐姐挺着硕大的肚子在众人小心翼翼地搀扶下在回廊里来来回回地走着,她好奇地走过去盯着看,问道:“外面这么冷,梅姐姐还在屋外,不怕把宝宝冻着了?”
    梅香笑起来,说道:“不怕的,产婆说生之前要多走动才好生。”
    乐城笑着点点头,“好了,有什么好看的,快进屋吧。”梅香说着领着乐城进到一旁的偏厅。
    乐城将物品转交给陈妈妈,按钟娘娘的嘱咐转告陈妈妈。“梅姐姐府里的人够用吗?娘娘说到时让荷月带着宫里的几个人过来侍候。”乐城说道。
    “不必麻烦娘娘了,我娘家已经差人来侍候,到时人必定都多了。”梅香说道。
    “是啊!我看这府里上下现在都是你娘家的人,我这济王府快成殷府了。”济王说着掀开门帘走进来。
    看见乐城也在屋里,打趣地说道:“小枳,你说你如今也是大姑娘了,你那姑姑没教你怎么穿衣打扮吗?瞧这一身蛋清绿袄配着鹅黄的披风,远看就象一盘葱花炒蛋!”
    屋里的人都被逗得大笑起来,乐城气恼地解下披风放到一旁。
    “得,瞧那头上插的黄玉簪子,现在就是一根带花的黄瓜。”李峒在一旁接话说道。
    屋里的人更是被逗的笑个不停。乐城被他这么一说,气恼地上前一步,用力一掌竟将李峒打飞出门。
    这下屋里立刻安静下来,众人都吃惊地看着乐城,济王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乐城的手,问道:“你跟谁练的内功?”乐城愣了一下,赶紧缩回手说道:“什么内功?他怎么这么不经打,我不过是推了他一下。”
    李峒呲牙咧嘴地揉着肩部爬起来,指着乐城说道:“这丫头肯定练过,不过我也是没防备才被打倒的。”
    济王沉着脸呵斥道:“李峒!怎么说话呢?”
    见济王呵斥,李峒赶紧施礼说道:“公主殿下,请见谅!”
    乐城在一旁急忙说道:“我刚才也是气极了就用全力打过去了,没练过什么功,谁知他一点防备都没有。”
    “好了好了,这么冷的天,妹妹一大早赶过来给我送物品,可你们这些做兄长的都是些什么人,这样取笑妹妹,打了活该,该打!”梅香拍着桌几站起来故作气愤地说道。
    济王赶紧上前扶住梅香笑着说道:“你小心点!夫人说的是,该打该打!”然后转身对乐城说道:“小枳,快坐到暖炉边烤烤火吧。今天是皇兄不好,不该取笑妹妹。”
    乐城松了一口气,她生怕济王追问她怎么有如此功夫,那样把将军牵出来就麻烦了。她有些不自在地坐下,四下看看,不知说什么好。
    济王扶着梅香坐下,问道:“晔儿最近干嘛呢?怎么好久不见她过来了?她也订了亲,这下母亲总算可以放心了。”
    “姐姐昨天还到我那里坐了半天,她似乎不太开心,她说如果她出嫁了,宫里就剩我一个了,让我寂寞的时候就去找她。”乐城回道。
    济王叹了口气,说道:“晔儿这孩子就是心思重,想的太多,也是母亲把她宠坏了。我年后又要出巡岭南,也照料不了她;小枳,难得你合晔儿的脾气,以后你就多去看看她,哄她开心。”
    乐城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殿下放心,梅姐姐和姐姐我都可以照料。”屋里的人又都笑起来。
    济王笑着说道:“好!我们小枳人小志气高,济王府和绫绮殿以后都交给你打理了。”
    梅香笑着说道:“你们这些人呐,妹妹可是认真的,你们竟然总是取笑她。小枳,别理他们,跟梅姐姐去里屋玩。”说完拉着乐城走出大厅。
    眼看着快到正月了,济王府上上下下忙碌起来,济王妃要临产了,连钟娘娘也请旨出宫到了济王府,以便照料济王妃。
    绫绮殿里冷清地只剩下文晔公主和她的侍女芄兰,留了两个妈妈和太监照料文晔,其他人都随钟娘娘去了济王府。
    乐城被钟娘娘差来陪伴姐姐,于是槐香领着凤阳阁的人都搬到了绫绮殿。虽然早就知道文晔公主是圣上的爱女,也备受钟娘娘的宠爱,肯定不象乐城这样好侍候,但文晔公主的脾气还是让槐香大开眼界。
    首先就是吃食,红菱香桂的手艺自然不合格,槐香亲自下厨,做的饭食也不合文晔公主的口味,只得每餐去御膳房领取。
    尽管槐香出自贵妃娘娘的宫里,受过严格的训练,可还是不能令文晔公主满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使文晔公主皱眉头,虽然她嘴上没说什么,可是槐香还是能从她的表情看出来,她对自己是不满意的,只不过是为了顾及乐城的面子,才没发话。
    只有乐城是最开心的,能每天跟姐姐在一起,不用去浏漓院被二姐指来呵去的,而且年底了,一般也不用去浏漓院了。
    每天陪着姐姐读书,抚琴,要么就在宫里四处闲逛,而且有姐姐罩着,姑姑也不怎么管教她了。这大概是乐城在宫里最舒心、最放肆的一段时光。姐妹二人尽情地享受着最后的少女时光,这是她们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