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上官良辰》第84章 狩猎引发的动荡

    皇帝派人暗中查了数日,也没发现彩玉郡主参与了李明珠受辱一事的行动,心下稍稍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彩玉郡主,其他的人,不管是谁这样侮辱自己的女儿,抹黑皇家的颜面,他都不会轻易放过!
    不过,皇帝觉得有必要让李明珠的母亲去重新询问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她说自己去找钟灵毓玩耍,钟灵毓不在,她遭了算计,与自己的手下发生了关系,醒来后发现事情不对,当即杀了和她发生关系的男人以及看到此现象的丫鬟,只有李承安和他的侧妃幸免。他们当即说是遇到刺客,使得此事没有传扬出去。
    皇帝很快知道了此事,对李承安的做法还是满意的,对有人敢在他眼皮子下做这样的事情更是怒不可遏。当日他便知道李明珠所讲必然与事实不符,不过见她当时伤心欲绝,他又想查明与彩玉郡主是否有关,便没有细细追究。如今若想知道真相,则必须要知道当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明珠的母亲听了皇帝的吩咐,便重新去问话,结果让皇帝愤怒又吃惊,原来是她想陷害钟灵毓,李承安的侧妃在旁协助,没想到反算计了自己。他早知道自己的女儿飞扬跋扈,只不过因宠爱她的母亲,便也由着她自在成长了,公主自然有嚣张的资本。只是,才十几岁的尚未出阁的姑娘,竟然生出这样的心肠,还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
    是他的溺爱和纵容害了她!但是身为皇帝,他决不允许有人这样对待他的女儿!李明珠的护卫和丫鬟皆被她杀死,所以除了李明珠,没人知道当晚还发生过什么。但是钟灵毓成功躲过了此劫,李承安侧妃又参与了此事,她俩的嫌疑最大,只是现在不适合光明正大的审问,皇帝便派人暗中继续调查。
    只是没想到,彩玉郡主不知如何知道了这个消息,暗暗撺掇李明珠曾有意招为驸马的八九个男子,尽快选择合适的女子成亲。那些男子本来也不愿意娶这个骄横的公主,如今隐约得知她发生了这样的丑事,加之彩玉郡主软硬兼施,更是无论如何都不娶了,急急忙忙操办婚事。
    皇帝刚用膳完得知此事儿,气得一脚踹翻了桌子,伺候的宫人们跟着胆战心惊。李明珠做的事情确实不地道,她看中了这些公子,只是因自己不确定到底想招谁为驸马,便让这些人一起拖着,谁不从,就暗地里收拾那些他们要娶的女子,非死即残,久而久之便没人敢让女儿嫁与那些公子。
    皇帝对此事睁只眼闭只眼,那些公子们也没有办法。如今,这八九个公子大有拼了一切也有娶妻的势头,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他可以强行阻止,但会影响他的名望,何况这些家族大都是书香门第,朝中忠臣,若自己责罚了他们,寒了朝廷百官的心,影响了江山社稷,还有可能坏了明珠的名声,就太得不偿失了!
    皇帝才为彩玉郡主没参与陷害明珠的事情松了口气,如今见她暗地里做出这样的事情,一时竟不知该拿她怎么办才好。念及她父亲在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让位之情,他当初甚至计划好了,彩玉郡主哪怕是打明珠一顿甚至给她一箭,他都能容忍,但彩玉这么做,太过分了!
    皇帝对彩玉的性子也算了解,此刻若是治她的罪,担心镇守北方边境的兄长生出异心;若是不管不问,天子颜面何存?只得给老王爷写了封信,命专人暗中快马加鞭的送去,又警告了彩玉两句,看他兄长如何回复吧。
    李明珠的母亲秦妃是真心为女儿着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仗着皇帝现在对她还算宠爱,便谋算着为女儿寻一门好亲事,看架势,京城的王公贵族怕是没希望了,她便想着从即将参加春闱中寒门子弟中,选个德才兼备的,让皇帝指婚。就算他对明珠不满意,也不敢苛待她。
    皇帝同意了。秦妃知道这些人喜欢聚集在京城的四海楼,尤其每月一次的诗会更是人才济济,便派人去瞧瞧有没有合适的。不知道是不是走漏了消息,诗会被取消了,平时人满为患的四海楼竟寻不到从前活跃才子们的身影。
    秦妃也怒了,这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到了人见人恶的地步,但也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她。
    李明珠自发生那样的事情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不吃不喝,出来后性子更加暴虐,使得伺候她的丫鬟们人人自危。后来得知自己有意招驸马的人纷纷娶亲,四海楼的诗会甚至因自己取消,勃然大怒!
    她打听到是彩玉郡主背后搞了鬼,找了个时机,气冲冲的带着二十个高手杀了过去。
    彩玉郡主小时候随父亲在边疆作战,本身武功不粗,加之身份高贵,身边亦有不少能人。李明珠过去不但没给自己出气,反倒被彩玉郡主狠狠教训了一番。
    郡主府人仰马翻之际,皇帝派了八王爷李承安到这里,才把局面控制住。彩玉郡主和十一公主都被禁足,皇帝准备等兄长回来再多打算。
    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和郡主大打出手且两败俱伤,让他很有些心烦。正在这时,他派去的人查到李承安的侧妃并不仅仅是个大家闺秀那么简单,她除了协助十一公主设计钟灵毓,还偷偷将十一公主受辱的消息透露给了彩玉郡主,还背着李承安在和其他人联络,而钟灵毓只是像平时一样吃吃玩玩,完全不受那次狩猎的影响,似乎压根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帝听到此事,若有所思,放松了对钟灵毓的监视,派人着重盯着李承安的侧妃了。
    书房中正手持一卷书的上官良辰静静的听着这些消息,脸上淡淡的没有任何表情,好一会儿才说道:“若是老王爷回来,辞官带郡主离京,通知李明珠身边的那人,一定要帮李明珠避开皇帝的人,搞一次伏击,然后再去与李承安的侧妃碰一面。”
    “是。”暗中的人没有任何疑问,只是干脆利落的答道。
    “好,退下吧。”上官良辰放下了书,站了起来,将书重新放回摆的整齐的书架上,屋内除了他,看不到任何人。
    上官良辰推开书房的门,在明媚的日光中踏着缓缓前行,院子里的百花争奇斗艳,鸟儿唱着婉转的歌儿,清香随风荡漾。
    在一片姹紫嫣红中,上官良辰一眼便看到了那抹淡绿色的身影。她坐在花木旁的竹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粉红的雪白的鲜艳的花瓣落了她一身,和树上开得热烈的玉兰花、海棠花、桃花交织,背景是青翠欲滴的绿。
    上官良辰走到她跟前,见她神态悠然的闭着眼睛,几只蜂蝶围着她转,额前的碎发被微风吹拂着轻轻晃动,整张脸笼在柔和的日光中。
    上官良辰勾起了唇角,担心她在此睡得时间长了冒寒,遂轻轻的唤道:“灵毓,醒醒,你钓到鱼了吗?”眼睛还扫了扫看着旁边空空如也的桶。
    钟灵毓被晒得舒服,半睡半醒的努力撑开眼皮,看到了长身玉立的站在面前,俊美无俦的五官逆着光映入她的视线,风采清雅,气质闲淡,比周围的美景更让人心生安静。
    钟灵毓不自觉的开始微笑,眸子里的迷蒙很快褪去,熠熠闪亮起来,正要出口恭维下他的耀眼,余光扫到水面上的孔雀羽移动,迅速的提起鱼竿!
    上官良辰正欣喜的看着她眼里的惊艳之色,等着她的赞美呢,她却忽的去提鱼竿。好在他观察敏锐,反应及时,闪到旁边,避免与鱼竿来个华丽的对撞。
    钟灵毓扁了扁嘴,面上有些失望,又是一条很漂亮的小鱼,只得扔进了池子里,它很快消失,只留下细小的波纹。
    “你这一竿险些打到我,为了这么条小鱼,你还给放了?”上官良辰笑着抱怨,“我说你怎么钓了这么久,桶还是空的。”
    钟灵毓嘻嘻一笑:“以上官公子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是根本打不到你的嘛,这点儿我还很有信心。”
    “这可不见得,”上官良辰认真纠正,“我根本不会时刻注意防备你无意的攻击,所以你还是注意点儿。”
    “是,上官大人。”钟灵毓一本正经的保证,挪了挪位置,示意他坐旁边。
    上官良辰顺着她的目光坐下:你不会又想睡觉吧,在这里睡长了容易染风寒。”
    钟灵毓不管不顾的靠上他的肩膀:“我就眯一会儿。”她用力吸了一口气,“你身上的味道真好闻,你的肩膀还挺舒服。”她寻了个舒服的姿势,便彻底的靠了上去。
    上官良辰微微的脸红了,慢慢的伸出一只手,将她轻轻抱住,悠然的看着面前波光粼粼的碧水,在上面跳跃的点点阳光,以及静静浮在水面上的孔雀羽。无可名状的温暖和幸福,蔓延到他的全身各处,填满了他的胸腔。
    “灵毓,谢谢你,让我的心找到了停靠的地方。”上官良辰深情的注视着身旁的人,默默的想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