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芸熙千夜澜》第84章 缘起(一)

    “师父,您老人家终于来看云风了。”朝云风一改皇子的凛凛风范,扑到白胡仙翁身上,亲昵的蹭了蹭,仿佛一只温顺的猫咪般。
    “你这孩子。”老人微笑着摸了摸朝云风的头正色道:“为师不在的这些日子,那药典和剑谱有没有熟读勤练?”
    “嗯!”朝云风的头点的像捣蒜,还赶忙跳下床为师父演示了剑谱动作,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
    老人心中满意,将朝云风拉到身边。
    “徒儿啊,为师听闻你多了个小妹妹。”
    说起妹妹,朝云风更是雀跃不已,手舞足蹈的给自己的师父讲自己的妹妹多么可爱漂亮,还讲自己妹妹出生的时候天上的种种异象,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皱起了眉,然后便向师父说起了天命师星何的话。
    仙翁安静的听着朝云风的话,也不答话,直到朝云风有些犹豫的抬眼瞧他,问道:“师父,天生异象,我朝云国是不是有事要发生了?”
    仙翁揉揉朝云风的脑袋,反问道:“徒儿,你且回答师父,如若你这妹妹是你注定逃不掉的情劫,你可是要留她不留?”
    朝云风有些不解,看着师父道:“师父,何为情劫?”
    仙翁望向窗外的明月,似解释,似喃喃自语:“情劫就是无法摆脱的感情,你不愿放弃那人,可对那人的爱恋却如同枷锁,让你伤痕累累,如同一场劫难。”
    闻言,朝云风不解的摇摇头:“师父,那是我的亲妹妹,怎的会有情劫。”
    仙翁听他此言也仅是浅笑不语,不在说什么,良久,朝云风正视仙翁。
    “师父,她是我最疼爱的妹妹,即便她真是我的劫,我也会用我一生来解此结。”
    朝云风似回答似允诺,八岁少年的眼中此时没有丝毫的稚气,黑珍珠般的眼眸透出坚毅的光芒,看的仙翁一怔。
    半晌仙翁轻轻抚上朝云风的头,低声道:“不愧是我的徒儿。”
    “师父?”察觉到师父的异样,朝云风想抬头看看师父的脸,却被他的大手压得抬不起头来。
    “徒儿,从今日起,每日丑时来寝殿后山的石林中,师父是时候好好传你功夫了。”仙翁的声音忽然传来,听得朝云风大喜。
    “是!徒儿遵命!”
    ……
    公主降生后的七年,朝云国非但没有国运衰退,反而越发兴盛,渐渐地,人们便淡忘了红颜祸国这件事,只是三年来,那帝王星仍在朝云国的上方忽明忽暗,静静的看着这一方子民。
    这一年天降异变,气候温暖的多地爆发瘟疫,而气候寒冷的朝云国免遭劫难,成为流民逃亡的绝佳地点。
    朝云国国君朝睿可怜天下黎民百姓,不忍更多的百姓死于饥寒交迫,于是决定开放国门广收流民。
    可由于多数流民来自于瘟疫之地,怕其携带瘟疫之源,于是在众臣商议的结果下,朝云国专门开放最南端的影州城收纳众多流民。
    寒冬腊月,众多流民在救济棚内最是难熬。消息传到王都,信奉天神且医者父母心的王都王后韦灵听后坐立难安,最终主动请命携救济的药品和粮食一起前往影州城探望流民。朝睿开始很是不乐意,但无奈于对王后的宠爱和王后的执着,于是同意带她一起前往。
    王后韦灵出生在医者世家,生来便有着极高的习药制药的天分,在成为朝云国的王后之前曾是中原著名的医女,医术极其高明,有妙手回春之称。
    在来到影州城之后,韦灵在城中见到了数量庞大流离失所受病魔折磨的灾民,医者父母心,韦灵不忍,于是便在一行人安顿下来后,忽然跪在朝睿面前。
    “灵灵,这是何故?”见到韦灵忽然跪拜自己,朝睿吃了一惊,不过很快就猜到了韦灵跪他所为何事。
    “陛下,灵灵有一事相求。”韦灵低着头,眼里尽是坚定。
    “起来吧灵灵,”朝睿扶起了韦灵,“朕知道你要做什么,你想亲自救治那些灾民是不是?”
    看到朝睿眼中的了然,韦灵忽然觉得,这个世界上在没有一个男人像朝睿那样懂她,疼她了。
    “望陛下恩准。”
    “哎,朕怎敢不准。”轻轻拥住韦灵,朝睿的手在韦灵的秀发上轻轻抚摸,眼中有些放空,心中想的都是初见韦灵的场景。
    当年他的弟弟朝献身患恶疾,太医都束手无策,最后在大家几乎都放弃朝献的时候,韦灵揭了皇榜。朝献的恶疾十分刁钻,韦灵只能用开膛破肚之法。全程朝献都睡去,但在韦灵操刀开膛破肚后,看到朝献的内脏,竟流出了眼泪。那时朝睿以为韦灵是害怕见到血腥场面,后来才得知是韦灵心疼病人所受的痛苦。
    后来经韦灵的妙手回春后,本被判处死刑的朝献竟奇迹般的活了过来。正是这次的经历,让朝睿与韦灵相遇,并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她想去,他又怎能拦着她?
    只要是她想的,他一定会无条件的支持她。
    “朕只有一个要求,万不可伤了自己。”朝睿看着韦灵,满眼关心。
    心中一动,韦灵微微一笑。
    “陛下放心。”
    影州城中,划出一片区域被严格控制起来。染有瘟疫的人和受了十分重伤的人都被放在这里,很多医生怕染上瘟疫不愿踏足这里,更不愿意将宝贵的药用在一些垂死之人身上,韦灵听闻后,有些气愤,便带着侍女锦绣来到这大帐前。
    帐前挂着黑色的布条,有禁军把守着,外面的人不能随便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只有定点会有人送饭过来,维持这里面的人残喘的性命。
    见到王后驾到,一众禁军赶忙行礼。
    “参见王后!”
    “都起来吧。”韦灵让禁军们起来后,便要走进大帐。
    “王后且慢,此处甚是危险,王后还是不要进去的好。”为首的禁军将韦灵拦住,面露难色。
    众所周知,韦后可是国君唯一也是最疼爱的妻子,若是有所闪失,他们必脱不了干系。
    “你们听着,现在没有王后,只有医女韦灵。韦灵得到国君的允许来这里救治这些还有救之人,你们切不可拦着我耽误了时机。”
    “是!”
    即是国君下令,那他们也不便阻拦,一行禁军赶忙将韦灵和侍女放了进去。
    一进大帐,一股臭气扑面而来。熏得锦绣不禁捂住了鼻子。
    “娘娘,这里太臭了,我们还是出去吧,换一处棚子。”锦绣嫌弃的看了周遭一圈,拉了拉韦灵的衣角躲在她身后小声说道。
    “锦绣,不得无礼。既为医者,怎会嫌弃这些苦命之人。”顿了顿,韦灵转过去将锦绣的药箱取下来自己背在肩上,看着锦绣轻叹一声:“你这丫头,怕也是没见过此番场景,去账外候着吧。”
    听闻此言,锦绣大喜,赶忙谢了韦灵跑了出去。
    帐中之人见有人进来,还是一名蒙面女子,有的惊异,有的虎视眈眈。韦灵也不惧怕,绕着大帐走了一周,将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心中有数后,韦灵决心先救那些受了重伤的人们,然后趁早将他们移出这大帐,防止他们受到瘟疫的传染。
    韦灵走了几步,在一名受了严重外伤的男子面前停了下来。听闻他是今早在城门口被发现的,今日午时才被拖入这大帐之内。此人像是被沉重的利器所伤,身上有大片的血迹和触目惊心的伤口,若不及时处理怕是凶多吉少。
    见男子已经陷入昏迷,并且发着高烧,韦灵知道耽误不得,赶忙唤来帐外的禁军将男子抬了出去,安置在一个干净的房间。
    帐外的锦绣自看到血肉模糊的男子后就吓得直哆嗦,韦灵便让她帮自己打了沸腾的水燃了一只烛火便让她出去按自己写的方子抓药,独留她与昏迷的男子。
    韦灵先取出一颗自己特制的麻醉散放在男子的口中让他含着,然后打开自己尘封多年的刀具匣,各式银质刀具尽显眼前。
    熟练的将男子的血衣剪开,大片的伤口映入眼帘。有些伤口已经受到了感染,外翻的血肉已经有些腐烂了。
    所幸的是,这个人还没有感染瘟疫。
    韦灵从刀具匣中取出一把银色小弯刀,在上面浇了些清酒,放在在烛火上烤了烤,然后开始着手处理男子的腐肉。因男子原本已有些昏迷,再加上自己的麻醉散药劲很大,男子并没有疼得醒过来,这让韦灵处理起伤口来方便了许多。
    纵使已有些许年未动过刀子,可是在重新拿起弯刀的瞬间,韦灵感觉自己又重新变回了那个行医救人的医女,手中没有丝毫的生疏,手起刀落,便把腐烂的肉切了下来,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切到不需切除的肉片。
    沸水很快就被鲜血染红,不得不换了一盆又一盆,两个时辰后韦灵终于缝合完男子所有的伤口,然后将自己珍藏的药粉洒在他的伤口上,细心地帮他包扎。
    这时房门开了,韦灵回头,见是朝睿来看她,赶忙起来行礼。不想却踉跄了一下。
    朝睿见状,刚忙扶住韦灵,眼中有些责怪,又有些心疼。
    “怎的把自己搞成这样子?”
    “让陛下操心了,灵灵无事,只是此人若不及时救治,怕是撑不过今晚了,不过现在好了,他只需要按时用药好好休息,不出一月就可康复了。”灵灵温柔的看了看床上昏睡的男子,对自己又拯救了一条生命感到甚是安慰。
    “哎,可拿你怎么办可好。现在立刻去给朕休息。”说罢,朝睿一把横抱起灵灵向门外走去,转身前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正在昏睡的男子,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陛下等等,那大帐中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灵灵现在还不能休息,他们的病情耽误不得。”韦灵挣扎着要跳下来,却被朝睿往自己怀里按了按,动弹不得。
    “你是朕的王后!是我们两个孩子的母亲!你累坏了可如何是好?”朝睿见她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子有些恼怒,可是见到韦灵有些委屈的脸又心软了下来。
    “好了,灵灵放心,朕已派了很多医术高明的大夫去救治他们了,你且先休息休息,晚点再去看他们,如何?”
    听到朝睿这么说,韦灵放下心来,便由着朝睿将自己向门外抱去。
    不知过了多久,床榻之上,昏睡许久的男子渐渐睁开眼睛,努力回想着昏迷之前发生的事情。
    昏迷之中,依稀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在殷殷注视着他。
    凌政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身上的伤口已被精心的包扎好了。试着动一动手臂,发现引得身上钻心的疼。
    这一疼,立刻让他想起昏迷之前发生的事。
    大宣一统中原之前,中原大地上分散着许多的支部小国,其中最有能力一统中原的便是大宣、西凉和朝云国,因朝云国的国君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虽有实力却不愿参与到大国争霸之中,再加上朝云国常年寒冷,并非兵家必争之地的首选,因此被称为雪之国的朝云国俨然一个躲避战火的世外桃源。而大宣和西凉就因角逐天下而常年征战。
    大宣国和西凉在疆土上多有争端,因此小战事连年不断。此番交锋,立时两年,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双方皆是决心一举拿下对方,称霸中原。
    一月之前的维谷之役,大宣大破西凉十万大军,正在乘势追击之时,不想西凉早已派一组暗卫潜入了大宣,绑走了凌政的正妻姜婉儿,借此来羞辱大宣国君,并以此要挟凌政,要求退兵且割让大宣与西凉交界的十所城池,不然就杀了杨婉儿。
    凌政急火攻心,身体不适却也顾不了这么多,便要求全军追击西凉残军,誓死攻下西凉的都城洛州城。不想在进攻途中,凌政无法忍受西凉过激的挑衅和对杨婉儿的羞辱,竟不顾众将领反对坚持要带领精兵一万追击挟走杨婉儿的军队。与其征战多年的拜把兄弟千毅劝阻不得,便要求带领一支军队直捣洛州城。因此番机会确实难得,凌政思虑再三决心将众将士兵分两路,一路随他去追击敌军,另一路跟随千毅拿下洛州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