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少玉楚楚》第115章 佛道之争

    兰小生开口说道:“一不做,二不休,我们杀了脱脱,大会的主考官都死了,也就办不下去了。”
    众人都点头称是,雷龙沉默不语没有答话。
    妙妙道长捏了捏下巴上的胡须说道:“贫道有话说。”
    “请讲。”雷龙说道。
    “诸位,兰少侠说的方法很好,但是很难实行,在上次暗杀行动之后,朝廷已经在城内密布暗探,三大名捕也都已回到京城多日,黑龙会更是尽遣好手赴京。大都城内戒备森严,想搞动作,很容易落入陷阱。而我们实力有限,想在皇城跟下起风云,恐怕会引火烧身。”妙妙道长手中有明教的情报网,对敌我形势都有比较了解,他说的话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段之龙说道:“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坐视朝廷顺利的召开大会。”
    雷龙目光深邃,缓缓的说:“你们都知道三大名铺的名头,却不了解他们的手段,他们至今都没有动作,其实一直是在等我们的弱点,李断山做事求稳,没有确定的把握是不出手的。而我们一旦有大动作,很容易暴露。”
    鲁云风是个急性子,急躁的说道:“护法的意思是我们只能袖手旁观了。”
    雷龙用眼睛扫视了众人,目光停留在白少玉的脸上,看到白少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问道:“玉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白少玉江湖经历少,听到大家的讨论,觉得也插不上嘴,只能静静的倾听。被雷龙这样一问,想起自己在大都呆了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灵机一动的说:“雷伯伯,我想如果在京城里做一些破坏活动,先不说难度有多大,效果一定不会太好。放火,刺杀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了恐怕也不能阻止朝廷继续办下去的决心。这些动作顶多延缓时间,添一些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雷龙听了脸上露出喜悦之情,说道:“说的好,玉儿说法甚合我心。你有什么良策,说与大家听听。”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白少玉的脸上,白少玉被看得有些不习惯,停了片刻,理理思绪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既然京城里云集了天下的英雄,想必朝廷也不会不顾廉耻坏了自己定的规矩,那样只会失信天下,造成人心背离。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大会规则,派出教中高手去争夺前十名,最好夺得头魁,拿了兵马大元帅。这样等于说是英雄会为我们开的了。”
    众人都是一愣,随即暗暗称赞极好,鲁云风一拍大腿说道:“妙哉,这样的话,朝廷的兵力就被我们掌握了,到时候里应外合,天下都是我们明教的了。”
    段之龙说道:“这事听起来不错,但是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朝廷给的元帅之职是虚的,岂不白白夺了名次。”
    白少玉微微一笑说道:“前辈,如今兵荒马乱,到处缺人,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花这么大力气举办这个大会,朝廷不会不用这个人的。只是高手如云,想胜出并非容易之事。”
    雷龙点点头,说:“这几日,妙妙道长安排人手把大会的主考官,参加人等情况调查清楚,我们仔细研究下比武规则,安排代表参加,我们要做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闹他个天翻地覆。”
    ---------------------------
    雷小芸和北国楚溜达到三清殿,两人无话,只是默默的走,默默地看。北国楚确实很无聊,先开口说道:“小芸妹妹,你说三清殿里供的是哪三位?”
    雷小芸北国楚问的心里好笑,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我对佛道都不甚清楚,你说说看。”雷小芸虽然不精通佛道,但是还是知道三清的,只是此时懒得和北国楚说话,所以装作不知。
    北国楚借着话题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说起来,我对佛道两家都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佛学。这道教始于老子,兴于盛唐。当时李世民都自称老子的后代。这三清中有一个太上老君便是老子的真身,看,就是最左边这个白胡子老头。”
    “中间这个叫元始天尊,手拿混元珠,是盘古的后人,掌管天界诸仙。右边这位手捧如意的是灵宝天尊,其实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但是道法高深,得大成,也成为道家的至高神。”北国楚一口气把三清介绍完。
    雷小芸听完问道:“既然道教如此受皇家推崇,为何如今却让佛教占了上风。”
    北国楚拍手笑道:“妙妙秒,小芸妹子果然聪颖过人,怪不得白大哥这么喜欢你。这个事要追溯到世祖时候有一场佛道之争。”
    看到雷小芸疑惑的眼睛,北国楚说道:“在成吉思汗的时候曾经,全真教真人丘处机曾经受过邀请讲道,因为受到大汗的欣赏,皇家免除了道教的一切赋税,道教也极度兴旺。但是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其教徒多有侵占佛家寺院的举动,甚至强迫佛教徒信道,佛教徒对此十分不满。”
    雷小芸静静的听着,不知道还有这种故事,北国楚接着讲道:“佛教又岂会忍气吞声。佛教中的海云禅师也曾受到成吉思汗的尊重,被任命为天下佛教徒的首领,统领天下佛教事务。他的弟子刘秉忠更是受到世祖的重用,后来还俗位至丞相。”
    “那又怎样,佛教难道动用弟子手中的权力打压道教不成?”雷小芸好奇的问。
    “那倒没有。当时佛道两家势均力敌,各不相让。不过,佛教的势力多在朝廷,而道教势力多在民间。正在两派斗争激烈的时候,吐蕃佛教受到皇室的推崇,直接代替了原来的禅宗佛教。这样的话,就等于吐蕃佛教和道教直接对峙了。”北国楚答道。
    “那后来究竟如何了?”雷小芸不禁追问道。
    “后来道教杜撰了一部《老子化胡经》并且大力鼓吹。书中说佛教是道教的弟子教门,佛教徒当然不能容忍,认为是侮辱。两教发生了很多争执,辩论,佛教甚至告到大汗那里。然后,某一日,世祖皇帝忽必烈就在开平主持了一场终极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
    “那次辩论果然是盛况空前,佛教这边派出了那严国师,八思巴国师,刘秉忠,少林寺长老和各地寺院主持三百多人。道教也不示弱,也有二百多位道长参加。八思巴不愧是佛界宗师,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开口就问:“史书记载有化胡之说吗?”道教答:“没有。”八思巴又问:“老子所讲为何经?”道教答:“道德经。”八思巴又问:“除了道德经,老子还有什么经书?”道教答:“没有。”八思巴再问:“道德经中有化胡之说乎?”道教只好答:“没有。”八思巴于是高喊:“史书无记载,道德经也无记录,化胡之说真假立辨!”朝廷当场宣布佛教辩论获胜。而且把落败的道士都送到龙光寺剃光了头发,做了和尚。”北国楚说的津津有味,仿佛一百年前的事情亲身经历了一番。
    雷小芸听到这里不禁笑了,眉毛弯弯,双目如月。
    北国楚看到她笑的如此美,忍不住说:“小芸妹子,你笑起来真漂亮。”
    雷小芸听了这话立刻收起笑容,脸上又恢复冰冷的模样。
    北国楚心里感叹,怪不得白哥哥为你神魂颠倒,又继续说道:“从那以后,道教归还了占用的二百多家寺院,势力也从此衰落,再也不能和佛教抗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