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贴身护卫》第445章 内忧外患

    聂远皱着眉头想着这个问题。
    片刻,他就得到了答案——答案是他也打不过。聂远想到这里,不由得深呼出一口气。
    看来,“梵天诀”的威力,还真是不小。
    残风这时悠悠地叹了一口气:“哎,说到底,还是我技不如人啊。”六爻先生听了以后摇摇头说:“这不是你技不如人的问题,就算是我,凭着自己现在的功力,恐怕也是没有胜算。”
    说到这里,聂远不禁问道:“如果失踪的修真者都是中了‘梵天诀’,那么他们将会有多大的威力呢?”
    六爻先生沉默了很久,只用了“不可想象”四个字来回答他。
    此时的聂远,听着那“不可想象”四个字,只觉得自己的胸闷更加厉害了,他不禁想,“梵天诀”和神王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如果神王真的是那个丧心病狂地开启“梵天诀”的人,那么他还会残害多少修真者,他自己现在的实力又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残风已经跟中了“梵天诀”的修真者交手过了,听他的语气,他对这件事也没有抱着什么希望。
    看着车窗外雾蒙蒙的天空,聂远的心里也一下子变得堵得慌。
    残风虽然背后没有长眼睛,但是他却能猜到众人现在心里的郁闷,于是,他跟聂远和六爻先生说起了基地现在的样子。
    六爻先生虽然是师门的人,但是他老人家酷爱神隐,整天神出鬼没的,大家也找不到他。如果当真要是算起来,其实六爻先生也很多年没有回过基地了。
    如果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一下六爻先生这种放荡不羁的心态,那行该是“佛系”。
    你要是问六爻先生本人,为什么他这么多年都不回师门,那么他老人家肯定会告诉你,又没什么大事,回师门作甚?
    至于聂远就更不用说了,他原来执行任务的时候,已经独来独往惯了。真要说起来,他也是很久都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了。
    对于聂远来说,他别提有多好奇六爻先生他们的基地了。
    残风找到的这个话题,十分巧妙地把大家对于“梵天诀”的焦灼心情,转化成了对基地的期待。
    车子飞驰在公路上,残风还在讲述基地的一些基本情况。
    他们的基地,其实是隐藏在一个小村庄里,如果一般人进入到村庄,一定会以为这里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
    其实,他们的基地有着严格的安保措施,如果来人身上携带可疑物品,他们在进村的时候就会被隐藏的安保设备所发现。
    曾经,有其他门派的败类来到村子附近,想要寻衅滋事,当时他们装扮成了普通游客,拿着照相机在村子外面拍摄。
    安保设备立刻发现了他们的异样,于是,基地内专门负责安保的成员直接制服了他们,并且从他们的身上搜出了武器。
    大约一年以前,基地又提升了安保的水平,聂远问残风现在进出基地需不需要检查证件,残风表示并不需要。
    聂远有些不解,证件都不检查,还好意思说自己安保水平提高了?
    残风也是一脸黑线,虹膜识别挺好用的啊,为什么还要查证件?现在基地所有的门口都配备了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装置了。
    再不行,他们还有指纹识别,再说基地里面的成员很多都是彼此熟识的,要证件做什么?
    这次,轮到聂远吃惊了。
    在聂远的印象里,虹膜识别应该是美国的电影里情报部门才配备的啊,他们基地怎么如此财大气粗?
    还是说,他们有什么怕人窥探的秘密吗?
    残风又像是猜到了聂远的心思,对他介绍到,我们基地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全靠着我们有一位了不起的师叔。
    这位师叔,按进入师门的先后排序,应该是六爻先生的小师弟,唤名叶添。
    要说起这位叶添师叔,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要说到他的姓氏,那可就大名鼎鼎了。
    这位叶添师叔,姓曾,全名叫做曾叶添是也。他这个曾,正是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富豪曾家。
    曾家祖上便是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的盐商,因为家中富甲一方,故而十分重视一门子弟的教育问题。
    当时曾家的家主,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因为家里男丁稀少,不得不由他继承家业,这才放弃了功名,回乡经商。
    到了叶添师叔的祖父这一代,曾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有一些势力已经达到了当时的南洋一带。
    曾家的老太爷十分开明,他认为孩子年少时,就应当出门闯荡,于是,将叶添师叔的爷爷送到了南洋的一所大学,让他学习洋文去了。
    要说叶添师叔的爷爷,那可不是一般人,他能让曾老太爷青眼相待也是有原因的。据说他三岁上就可以背下《大学》和《中庸》。
    五岁上的时候,他在私塾看到自己的哥哥作诗发愁,竟然将自己兄长没有对出的下一句脱口而出。
    正是这句诗句,让私塾的夫子对叶添师叔的祖父一下子起了兴趣,他几番考验叶添师叔的祖父,发现他天资聪颖,是个可造之材。
    正是因为这夫子的肯定,曾老太爷才认定了叶添师叔的祖父是块读书的材料,于是更加努力地栽培他,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不让门楣蒙尘。
    叶添师叔的祖父也的确是一块读书的材料,他学习用功刻苦,平日里一有时间便会找夫子问问题,深得夫子的喜爱。
    渐渐地,叶添师叔的祖父名声在外,这才子的名声传到了十里八村,看过他诗文的人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曾老太爷听了,每次都会捻着胡须笑。
    然而,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渐渐地没落了,曾老太爷本来指望着叶添师叔的祖父在科举上一举夺魁,也好博取一个功名。
    眼下,皇帝的龙椅都已经岌岌可危了,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这个时候,华夏大地已经民不聊生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